网络舆论的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

2017-02-01 16:45宁云芳
山西青年 2017年23期
关键词:网民舆论政治

宁云芳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 临汾 041000

网络舆论的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

宁云芳*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 临汾 041000

新时代背景下网络舆论的发展如火如荼,但是仍旧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当下中国,除了传统的舆论场以外,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媒体舆论场正发展的如火如荼,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如何保障网络舆论信息的积极作用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网络舆论的传播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挑战。网络舆论信息传播的缺陷性和网民对处理网络舆论信息能力的不足以及网络舆论的信息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使得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的引导十分必要。

网络舆论;思想政治教育;机遇;挑战

中国共产党在其发展历史上十分重视对新闻舆论的宣传引导工作。2016年2月19日,习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着重强调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点和发展方向,为当今舆论信息的宣传提供了指导。网络舆论是伴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网络舆论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

一、网络舆论的传播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首先网络舆论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网络信息的传播为广大网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信息和素材资源,不断充实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加生动具体,便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网民也更容易接受教育。舆论引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采取正面宣传和灌输的方式来改变人们先入为主的看法,使他们理性感知网络舆论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网络舆论的发酵和传播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不仅融入了时代发展的特色和主流思想,还囊括了形形色色的观点和态度。积极向上的舆论思想,尤其是媒体舆论中的正能量思想,通过网络传播营造出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在保障网络舆论健康发展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广大网民,提高他们的网络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积极向上的主流网络舆论的传播,引导着社会舆论和公共认知的形成,引导网民理性思考,在整体上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其次,网络舆论的传播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改革与创新。网络的开放性和网络信息交流的便捷性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接收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在参与网络活动当中,网民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通过主观的选择获知信息,并且可以通过网络将自己的思想与观点与他人进行交流。这改变了以往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加顺利。网络舆论环境具有一定的匿名性,网民在畅所欲言的同时也充分暴露出其在思想观念上的不足,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信息反馈平台,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方向。再者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一般是围绕着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环境将这一部分内容发布到网络中,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深化积极的网络舆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二、网络舆论的传播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首先,网络舆论的不可控性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网络舆论环境的开放性使得各种自由观点充斥在网络当中,复杂的网络环境使网民面临难以选择正确的主张的困境。大多数网民都会受到固定成见的影响,因为先入为主的看法而影响了对网络舆论信息的感知,丧失了判断力。许多负面的情绪和观点都暗藏危机,许多积极向上的消息也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导致了网络舆论公信力的下降。

同时由于网络环境的平等性和交互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者和受教者都处在同一网络环境当中,受教育者不再受限于教育者的管制,可以自由地在网络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挑战了教育者的权威地位,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调控面临困难。此外,网络舆论中往往过度关注违法和不道德的行为,这些负面新闻容易引发人们的极端情绪,过度关注社会的阴暗面,从而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带来阻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网民的网络行为,有助于提高网民的网络素养,提高他们接收、辨别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得正面的、弘扬社会正能量的网络舆论信息得以传播。

其次,网络舆论环境的匿名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难以精准定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缺乏针对性,为教育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难度。网络舆论的信息管理体制尚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网络舆论信息的发布和传播都是处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的,由于互联网的特殊属性,网络活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这就出现了网络信息的发布者难以精准定位,对于散布不良网络信息、扰乱网络舆论环境的行为难以追责的状况。同时匿名的网络环境容易使网民容易忽略责任意识,枉顾网络道德随心所欲的发表自己的言论,更有甚者严重的倾斜和扭曲价值观,营造不良的网络舆论环境,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再次,网络舆论环境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冲击了主流价值观。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同时,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也通过网络载体传播给大众,不断扩大了接收网络舆论信息的人群,广大网民对网络舆论信息的接收和处理能力不足。在网络舆论环境中,西方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价值观不断渗透到广大网民的思想中,冲击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期宣扬中国主流文化,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迫在眉睫。

[1]叶萍.网络舆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6(2):123-125.

[2]王声宇,张厚志,马志宇.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网络舆论引导[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2):134.

[3]赵安民,张瑞云.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网络舆论环境的优化[J].社科纵横,2012(12):10-12.

[4]谢瑶函,唐小林.论网络舆论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133-135.

[5]记者,杜尚泽.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人民日报,2016-02-20(001).

宁云芳(1988-),女,汉族,山西临汾人,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G641;G

A

1006-0049-(2017)23-0091-01

猜你喜欢
网民舆论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