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拖延症现象的调查研究及分析

2017-02-01 16:45张子悦
山西青年 2017年23期
关键词:学业现象问卷

张子悦

山东省实验中学,山东 济南 250021

关于拖延症现象的调查研究及分析

张子悦

山东省实验中学,山东 济南 250021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拖延症是一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我们学生群体中也不乏其数。现代教育下,高中阶段更重视人格和能力的培养,是培养以后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重要过渡阶段。而此阶段拖延行为会导致学业的失败及心理问题的出现。为此,认识拖延症及其危害,并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克服拖延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拖延症;学生;心理问题

拖延症是以推迟的方式逃避执行任务或做决定的一种特质或行为倾向。轻微的拖延症虽然有时表现在各种小事上,但日积月累,不仅降低我们的学习效率,还会导致思想的僵化、学习态度的消极。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的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引发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1]。因此,本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实验高中人群进行了随机调查研究,以期帮助高中学生认识拖延症及其危害,并积极提出有效防治措施。

一、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调查小组成员分别搜集资料,对调查课题有初步认识。

第二阶段:小组讨论,交流心得体会,整理相关资料,制定行动方案。

第三阶段:进行问卷设计和采访具体内容设计,每人设计若干问题,讨论分析后,采用相关软件APP形成调查问卷。

第四阶段:通过2周时间的现场随机答卷和通过QQ、微信群发放APP形式调查问卷,并进行科学统计、整理分析数据。

第五阶段:1周时间撰写调研论文。

二、调查数据及分析

(一)本次调查时间从2016年12月4日-12月18日,共调查回收问卷130份。调查样本基本信息如下:男性62人,女性68人;初中生17人,高一学生98人,高二学生6人,大学生5人,其他来源4人。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人们对拖延症了解和认识程度

调查人群中仅有16.92%的人对拖延症很了解,有21%人对拖延症根本不清楚或没听说过,62.92%的人表示对拖延症了解程度一般般。90%的人认为自己有拖延症,71%的人认为自己身边的很多人有拖延症。有些人将拖延症认为是一种心理疾病,对于平时的一些轻微拖延症表现并未认识到是拖延症,说明人们对于拖延症认识程度还不够深。

2.人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拖延现象的情况

此次调查人群主要为省实验中学的高中生,所以反馈回来的关于拖延症具体表现内容也主要基于学习时间等方面。59.23%的人认为自己写作业慢,有拖延表现;76.15%的人在周末控制不住的做一些自己想做但不该做的事情;只有18.46%的人否认有会玩到很晚作业干脆不写或少写的情况;有30%的人每天作业会在11点后完成;59.23%的人感觉自己写作业的速度比其他同学慢;而61.54%的人承认当工作到很晚时会对剩余任务糊弄过关。拖延症与平时做事情的拖延现象虽然并非同一概念,但是轻微的拖延症有时就是表现在日常的各种小事上,有时很难鉴别,如果不加以防范和早期干预,势必会发展成为影响身心发展的严重拖延症。

3.人们对拖延现象及拖延症危害的认识程度

89.23%的人为因拖延现象浪费时间而事后感到懊悔,并于事后曾尝试改变;87.69%的人也意识到拖延症对生活是有不利影响的,其中不利影响中最主要的就是浪费时间(83.85%的人认为)和不能完成自己的计划(70%的人认为),另外48.46%的人认为拖延容易造成心理焦躁,40%的人认为拖延症会导致怀疑自己能力、不自信、精神萎靡、不思进取。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人们普遍认识到拖延现象和拖延症是对日常生活是有不利影响的,并有意尝试改变。但是对于拖延症可以导致身心健康和未来健康发展的认识很不够充分。

4.人们认为造成拖延症的主客观原因分析

根据本小组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7.69%的人认为造成拖延症的原因为环境因素,33.85%的认为是由于任务难度过大导致的,44%的认为与兴趣爱好有关,88.46%的人认为造成拖延症的原因主要是个人习惯不好导致的。在校学生学业拖延是拖延症在学校情景中的表现,与考试复习、学业完成、自主学习的完成有关[2]。而这些行为的完成确实要靠自幼良好习惯的形成来保障。但是高中阶段学业任务紧张、课程难度大、枯燥等也确实是导致在校拖延的原因之一。因而,拖延行为不仅仅是一个行为习惯的问题,更是一种复杂心理行为问题,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过程[3]。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小组的问卷调查,我们知道拖延症在我们高中生群体中也是普遍存在的。造成拖延症的原因主要与个人不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有关,目前我们大多还是在父母老师的监督下进行学业任务的完成,试想一旦我们进入大学、走上社会,脱离了父母老师的帮助,再加上来自社会的各种诱惑包括信息网络、金钱等,如果没有良好的个人习惯、认识和自控能力,我们又怎么能积极实现自己的目标呢。所以,从当下做起,认识到自己学习生活中的拖延症现象,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改正是至关重要的。应对拖延症的方法很多,如番茄工作法、时间管理、认知方法、情绪方法及行为方法等[4]。但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我认为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提前为这些事情做准备,虽然一开始很难,但慢慢地你会发现要面对的难题会变少。我们可以按紧急度、重要度分类,然后为事情设置完成的时间点。对于那些只能设置时间点不能有效完成的人来说,找家长老师朋友监督完成不失为一个极好的办法。要战胜拖延症,必须从习惯上的拖拉变成善始善终、严于律己的做事方式,并且不间断的执行下去,直至养成自己的一种良好习惯。

[1]吴思为,王小真,蒋玉露.大学生学业拖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教育心理,2015,9(上):184.

[2]郑兴福.实验室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1).

[3]陈红丽.大学生学业拖延与情绪状态及其调节方式的关系研究.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于涵宇,李释然,沈玉婷.我国大学生群体拖延症现象探析.理智库,2013(108):19-20.

G

A

1006-0049-(2017)23-0112-01

猜你喜欢
学业现象问卷
艰苦的学业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问卷网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问卷大调查
奇异现象传真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