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实现贫困户自主脱贫

2017-02-02 11:59
农业知识 2017年33期
关键词:大丰富民小额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实现贫困户自主脱贫

为充分调动贫困群众自我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近年来,平邑县丰阳镇大力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不等不靠、艰苦创业的思想,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形成外部多元扶贫与内部自我脱贫的互动机制,实现贫困户自主劳动脱贫。

一是积极宣传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丰阳镇积极宣传推广金融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年龄在18~60岁之间的贫困户扶贫包内都有一张“扶贫小额信贷”政策问答明白纸。每位包户干部在入户走访时也会向贫困户解释相关政策,鼓励有能力的贫困户通过贷款,发展产业,实现自主脱贫。2016年丰阳镇共有11户贫困户通过富民农户贷贷款,发展蔬菜种植、生猪养殖等产业,平均年增收在1万元左右,实现了脱贫。

丰阳镇积极推广富民生产贷,鼓励企业通过贷款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同时带动贫困户增收。企业贷款时要与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我们不鼓励直接把钱分配贫困户,而是通过吸纳就业的方式,让贫困户自主劳动,获得收入,实现脱贫,杜绝贫困群众养成等、靠、要的懒惰思想。

扶贫小额信贷最大的优势就是贴息,减轻了贫困户贷款的负担,而且贷款发放速度快,门槛相对较低。南埠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张炳刚就是通过扶富民农户贷实现脱贫的典型代表。张炳刚,41岁,家庭4口人,本人为独生子,因其父亲长年身体不好,检查、打针吃药花费不少费用,妻子长年照顾父亲,还有两女儿要抚养,家庭无收入来源,造成了家庭贫困。该户2016年上半年申请办理富民农户贷4万元,建猪圈并购买了十几只猪仔进行养殖。当年猪仔长成并已出售,年增收1万多元,实现了脱贫。

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项目。近年来上级陆续向丰阳镇派驻了省、市、县第一书记30名。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在财政专项资金的扶持下,丰阳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项目,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协会+贫困户”等模式,引导贫困村、贫困户发展蔬菜大棚、中药材和黄桃、山楂、苹果、无花果等优质林果等特色种植产业。

2016年丰阳镇先后结合大丰阳大棚蔬菜项目,流转土地20余公顷,发展蔬菜种植大棚200余个。围绕香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在其余第一书记村新发展黄桃、山楂果树种植73公顷,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有效增加了贫困户经营性收入和务工收入,实现了贫困户的稳定脱贫。

大丰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岳增安就是通过大棚种植土豆实现脱贫的典型代表。大丰阳在2016年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建设了蔬菜大棚116个,大棚建成后优先对贫困户承租,村内30多户贫困户承包了大棚,种植土豆。岳增安、岳增玉等人承包大棚以后,积极向村里大棚种植能手徐华请教经验,徐华也经常对种植大棚的贫困户传授经验、技术指导。在岳增安等贫困户的带领下,大丰阳大棚种植土豆取得了大丰收,并且当年土豆价格良好,销量大,大大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平均增收6000元左右,实现了脱贫。(王树民 平邑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猜你喜欢
大丰富民小额
大丰麦秆画
小连翘撑起富民兴企大产业
兴边,富民,发展更均衡
微信上小额借款 请务必通话确认
乡村振兴|产业富民
大丰瓷刻:镌瓷琢画显匠心
基于高速公路ETC卡的小额支付平台应用
赣通卡小额支付平台设计方案
振兴志 三代百姓“奋斗史”——思想始终“钉”在治穷富民
美术家谷大丰眼中的锦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