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堡镇祁荣和的鳜鱼养殖高效技术

2017-02-02 15:34张洮
水产养殖 2017年6期
关键词:鳜鱼池水鱼苗

张洮

(宝应县柳堡水产技术指导站,江苏宝应 225800)

柳堡镇祁荣和的鳜鱼养殖高效技术

张洮

(宝应县柳堡水产技术指导站,江苏宝应 225800)

1 池塘与环境条件

鳜鱼适宜小池塘养殖,面积以4×667 m2~6×667 m2为好,不小于667 m2,不大于8×667 m2。若池塘面积过小,水质变化快,难控制;池塘面积太大,饵料鱼不集中,不利于鳜鱼的摄食。还需配备饵料鱼池塘,鳜鱼养殖池塘面积与饵料鱼培育池塘面积比在1∶3~1∶4之间。池中最好种植有少量沉水植物,为鳜鱼提供栖息场所。

该养殖户共有4个塘,均为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长宽比大约为2∶1。池塘背风向阳,淤泥厚度均未超过15 cm。所有塘口靠近河流,有充足的水源且水质较好。1号塘4×667 m2,作为鳜鱼养殖塘;2号塘2×667 m2,3号塘2×667 m2,4号塘10×667 m2,均为饵料鱼养殖塘。1号塘水深在1.80 m,其他塘水深在1.30 m。上一养殖周期结束后将池水放掉进行清淤工作,将池底整平。之后进行冬冻晒塘工作,充分曝晒,以加速有机质的分解。池塘东西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保证池水交换充分。进排水口均安装有60目的尼龙滤网,防止鳜鱼外逃和敌害生物、垃圾入池。并在1号塘种植有轮叶黑藻,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2 清塘消毒

2016年3月,在修整过后的4个池塘中用生石灰消毒,用量150 kg/667 m2。为防止pH值太高,泼洒生石灰后开动增氧机,用茶粕来清除野杂鱼,用量在30 kg/667 m2,同时茶粕也可以跟生石灰一起使用,消毒效果会更好,茶粕用量应适当减少。

3 苗种放养

鱼苗的投放在清塘消毒后、水质指标合格的情况下进行。在消毒15 d后进行水质检验:在桶中盛池水后放进几尾鱼,经过24 h后仍无异常,则可进行鱼苗放养;倘若24 h后出现死鱼现象,则需要用“解毒宝”对池水进行解毒,过2 d后再重复试验,直至水质合格。

3.1 饵料鱼放养

鳜鱼的饵料鱼以鲮鱼最为适口,也可用鲫、团头鲂、鲢、鳙鱼鱼苗。4月14日,1号塘放入鲫鱼苗350万尾(1 cm),2号塘放入鲫鱼苗20万尾,3号塘放入鲮鱼600万尾,4号塘放入鲫鱼80万尾。饵料鱼除鲮鱼来自广东外,其余品种均来自本地。

3.2 鳜鱼苗种放养

鳜鱼一开口就要吃适口的活鱼苗,因此养殖户买较小的鱼苗回去难以养活,购买鱼苗时候最好选择3 cm以上的鳜鱼苗,以增加成活率,保证养殖效益。在放养鳜鱼苗种前,必须对池中饵料鱼情况进行抽样检查。饵料鱼的体长应为鳜鱼的2/5左右,最好不超过1/2。饵料鱼达到规格后,将鳜鱼苗种用3%的食盐水浸泡10 min后在上风口放苗。

5月20日在1号塘放5 cm长的鳜鱼苗8 000尾,之前放养的鲫鱼苗长度接近2 cm,正好达到鳜鱼适口饵料要求。若是8~10 cm的大规格鳜鱼种,每667 m2放养数量需适当减少至1 500尾左右。

3.3 饵料鱼培育和投喂

鱼苗放养采取肥水下塘方式。饵料鱼培育池塘在年初清塘消毒等处理后注入新鲜水,在放苗前7 d,用“肥水宝”肥水,用量在10 kg/667 m2,以培肥水质,使饵料鱼下塘便有充足的天然饵料。刚开始用粉料对水全池泼洒,日投喂量在鱼体质量的3%左右,15 d稍大后改投破碎料。根据天气、气温和吃食情况适当增减投喂。在放入鳜鱼苗前30 d左右放入饵料鱼苗,根据计划购入鳜鱼苗的大小确定饵料鱼放养密度,使鳜鱼入池便有新鲜的开口饵料。饵料鱼在投喂前进行消毒和杀虫,在准备过塘投喂前2 d,全池泼洒硫酸铜。

保持池塘饵料鱼与鳜鱼数量比在15∶1左右,根据饵料鱼存池情况,大约每4 d补充1次,每次投喂量为鳜鱼体质量的8%。应注意饵料鱼的密度,把握好投饵量,夏秋季节以3~5 d吃完为准,春冬季以一周吃完为好。同时饵料鱼的投喂量应随气温变化而调整,气温高的时候应适当增加投喂量。

4 日常管理

4.1 水质调控

鳜鱼喜清水,对水质要求较高,水质管理是鳜鱼养殖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前期水位较浅,之后分期注水,到高温季节水深应达2 m左右,合适的水深有利于鳜鱼的摄食和生长。应经常加注新鲜水,特别是在夏秋季,一般每周需加注新鲜水一次,每次加入池水10%深度左右的水,保持水位的相对稳定。定期测量池塘水的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各项理化指标,保证各项指标正常。鳜鱼对酸性水质特别敏感,池水需呈弱碱性,低于7.5时用生石灰调节,高于8.5时要加注新水。池水溶氧应保持在5 mg/L以上,合理使用增氧机、活水机或耙水机,为鳜鱼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藻相是水质好坏的重要标志。可以在晴天早晨于下风口用薄软且透明的矿泉水瓶取一瓶中层池水,灌满后盖上拧紧,在阳光下静置15 min后观察:若有较大的气泡产生,说明池水有老化现象;若气泡小且比较均匀说明藻相稳定;若没有气泡说明池水较瘦,此方法比较实用,可以此进行简单的判别参考。如果较难判断,可定期带一瓶池水给专业人员判断。建议在池塘中使用芽孢杆菌和乳酸菌等有益菌,既可以分解有机质,也可以使有益藻类繁殖,抑制蓝藻,进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4.2 底质管理

鳜鱼是生活在近底层的鱼类,对底质较为敏感,随着排泄物和残饵的累积,底质会越来越差,需经常进行底改。市场上的底改产品很多,主要是化学改底和生物改底。

在前期清理好淤泥后,日常维护底质一是多开增氧机,不但能增加池水溶氧,而且还能减少底层的“氧债”,降低池水亚硝酸盐的含量;二是定期泼洒生石灰或过氧化钙,不仅能改善酸性水质、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还能杀灭病菌,为藻类提供肥料;三是使用芽孢杆菌、EM菌等微生物底质改良剂,其作用是协同各种有益菌将残饵、腐殖质和排泄物及时分解,以免池水和底质遭到破坏,能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

4.3 鱼病防治

做好水质调控和底质管理将会最大限度地降低鱼病发生概率。投喂的饵料鱼需要消毒,定期对饵料鱼和鳜鱼进行检查,查看其健康状况,必要时拿到专业人员处进行镜检。定期使用一些水产用保健品,增强抗病力,减少疾病的发生。鳜鱼常见出血病、肠炎、败血症等细菌性、病毒性疾病和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等寄生虫病。预防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常分别用0.3 mg/L的聚维酮碘、1 mg/L的漂白粉和0.7 mg/L的硫酸铜全塘泼洒。一旦有了病害的发生,及时抽样送到专业人员处镜检,确定了疾病后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症下药,以减少对水环境的伤害。

5 效益分析

经过一个周期的精心管理,2017年1月22日将池水放至60~80 cm,然后进行拉网捕捞。整塘捕捞出的鳜鱼约4 000 kg,有60%的鳜鱼规格为0.65~0.70 kg,有40%为0.80~0.85 kg,均价52.8元/ kg,总产值211 200元。该养殖户在本周期共投入112 075元,其中:鱼塘承包费10 000元,水电和人工费10 000元,保健品和药品6 000元,颗粒饲料64 600元,鳜鱼苗9 600元,饵料鱼苗11 875元。年净收入99 125元,平均利润5 507元/667 m2。

该养殖户多年来精心养殖鳜鱼,掌握了较好的养殖技术,积累了不少经验,为鳜鱼养殖在全镇的推广做出了示范,同时也为全镇的特种水产养殖起到了带动促进作用。

6 小结

6.1 鱼苗选择是根本

质量好的鱼苗成活率高、生长速度较快、抗病能力强,但鳜鱼苗种质量是较难判断的,该养殖户很关注鳜鱼苗的优劣,选择了江都一家苗种培育场的鳜鱼苗种。该鳜鱼苗种的亲本为长江靖江段的2龄性成熟野生鳜鱼,鱼苗培育阶段未用抗生素,身体无白斑,大小均匀,规格整齐,尾柄弯曲,体宽,无病无畸形。购买的鳜鱼苗长约5 cm,成活率高。平时游动少,摄食快速敏捷。苗种的选择为养殖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6.2 饵料鱼投喂是关键

该养殖户在饵料鱼放养前施用了一些发酵好的畜禽粪肥,饵料鱼池的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较为丰富,自育饵料鱼较为充足,仅在7月购买了一次,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外来病原感染鳜鱼的可能性。因养殖密度较大且饵料鱼充足,他采取了饱食法投喂:将饵料鱼分次投入鳜鱼池塘,每次饵料鱼均被吃完,一次投喂到鳜鱼不再抢食为止。坚持每天在鳜鱼摄食最旺盛的早晨和傍晚巡塘,观察鳜鱼的活动情况,据此调整投喂量。既保证了鳜鱼有充足的饵料,又避免了浪费。

6.3日常管理是保障

该养殖户在放苗后5 d,用20 kg/667 m2福尔马林杀虫。养殖过程中以调水为主,杀虫为辅,定期杀虫,15~20 d一次。不仅使用传统的增氧机,还为鳜鱼池塘配备了微孔增氧设施,并常用EM菌、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调水。消毒以碘制剂为主,杀虫用阿维菌素、伊维菌素、“车轮净”和“斜管净”。杀虫之后3 d调水,常用饵料鱼池的水与鳜鱼池水互换,并加“肥水宝”。杀虫消毒后定期用硫代硫酸钠解毒改底,以修复原先被破坏的养殖环境,大约每20 d一次,全年未发生严重病害,保证了收益。

2017-03-27)

10.3969/j.issn.1004-2091.2017.06.015

猜你喜欢
鳜鱼池水鱼苗
鳜鱼行情又遭暴击!4天内至少下跌2元/斤,新鱼上市几经波折
鳜鱼26元/斤,中大难求!是继续等还是卖?就地过年,鳜鱼能否“贵”起来?
1斤鲫鱼能卖10元!现鱼苗紧缺,养殖面积和产量锐减!对这条鱼,养殖户是忍痛放弃还是继续坚持?
惨!海南再现死鱼事件,石斑鱼养户亏上百万,刚投放鱼苗几乎全军覆没
Chinese Perch:Dream Beauty Portrayedin Art, Poetry
지수형:신뢰는 배달에 경쟁력을 실어준다池水炯:信誉,让外卖更具竞争力
黑鱼苗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