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扶持力度 促进农民增收
——永年区农牧局采取多项措施为新型经营主体搞好服务

2017-02-02 19:28李电文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9期
关键词:大户种粮农场

李电文

(邯郸市永年区农牧局刘营区域站 河北 永年 051750)

加大扶持力度 促进农民增收
——永年区农牧局采取多项措施为新型经营主体搞好服务

李电文

(邯郸市永年区农牧局刘营区域站 河北 永年 051750)

为抓好农业生产,永年区农牧局采取多项措施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搞好服务,重点做到以下几点:

1 为新型经营主体上农业保险

区农牧局联合保险公司革新传统的参保方式,50亩以上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不再通过村、乡缴纳保费,而是在农牧局农业科直接参保,理赔需要通过农户,灾后直接赔付到新型经营主体账户。

目前需要缴纳的小麦保险分两部分,政策性小麦种植保险保费为每亩20元,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承担20%,即4元;财政补贴80%,即16元。商业保险暨小麦收获期火灾保险每亩1.5元,由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自己承担。农牧局将做好种植面积核定、灾害技术鉴定和灾后查勘定损协调。今年5月22日降雨,小麦发生大面积倒伏,区人保财险、太平洋财险等公司抽调业务骨干,组成应急查勘理赔小组,随时受理报案,及时查勘定损,及早完成理赔。

2 搞好种植业 “供给侧”结构调整

结合春耕备播和夏种,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一方面适度调减非优势产区的籽粒玉米种植。在西部山区调减籽粒玉米2万亩,建设万亩优质谷子示范基地,筹资2.25万元,选购河北省农科院研发的优质谷子新品种衡谷13号400 kg和500亩的除草剂、间苗剂,在王边村建设500亩优质谷子示范方,示范引导群众挖掘自身优势,发展谷子、绿豆、芝麻、红薯等优质杂粮和油菜花、中药材、油牡丹等高效经济作物。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粮改饲,依托福泰达金牛养殖有限公司的奶牛产业,引导种植大户与养牛场签订订单生产合同,以养定种,种养结合,发展青贮玉米1.5万亩。同时,针对市场特色化需求,构建以小麦、玉米为支撑,特色杂粮为补充的粮食生产体系,指导彤康家庭农场等大户发展早春地膜土豆3 000亩;盈车嘉穗家庭农场、华翔合作社等大户发展春季旱作绿豆1 000亩;创丰家庭农场等大户引进、示范水果型彩色小麦、黑玉米、水果玉米、黑花生、油葵等特色粮食品种1 000亩;自博家庭农场等推广高淀粉、高蛋白优质专用玉米3 000亩,优质夏谷子2 500亩;春禾家庭农场种植中药材牛膝500亩、小杂粮谷子200亩、大葱50亩。调优粮食种植结构。

3 完善农业救灾保障机制

去年“7.19”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免费提供蔬菜种子、免费耕地。今年小麦出现条锈病,农牧局抽调技术人员对种粮大户的小麦搞好技术指导,从外地调集三唑酮等防治药剂,利用植保“无人机”、“加农炮”、自走式农药喷洒机械免费喷药防治,防治面积达到2万亩。

4 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进一步推进全区农村耕地确权颁证,加强了5个乡级土地流转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以区级为中枢、乡级为平台、村为网点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和土地流转监测体系建设,规范流转合同和备案管理制度,发布土地流转信息,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规范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累计流转土地面积达到25万亩,流转率达到30.5%。同时,加强对工商资本承接土地流转的事中事后监管,严格准入门槛,妥善化解流转纠纷,防范土地集中风险。

5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培育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粮食规模经营,全县规模以上(50亩以上)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公司、种粮大户等粮食新型经营主体达到203家,总规模经营面积达到6万余亩。粮食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改革种植模式,耕种浇管收全程机械化,推广采用现代化大型新型农机具,农机农艺相结合,提高种粮水平,平均提高土地利用率10%以上,节水、节肥、节药、增产,综合增收节支率达到15%。落实农业“三项补贴”改革政策,支持粮食新型经营主体引进彩色小麦、饲用玉米等特色、优良新品种,推广采用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节水、节药、节肥新技术。选派30名技术员作为科技特派员分包示范性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一线指导和服务,提升农业企业家的素质和现代化生产经营水平,提高规模经营效益。组织50亩以上种粮大户统一参加农业灾害保险,降低种植风险。

6 落实惠农政策 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落实节水品种物化补贴、高产创建、小麦后期重大病虫应急防控省级补贴、农业生产救灾等惠农政策,补贴资金及物资1 114万元,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猜你喜欢
大户种粮农场
农场假期
河南父子种粮打“擂”科技实力添“金”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股田制让种粮效益最大化
画画就如种粮
农场
一号农场
船祸
技术营销要抓住种植大户的“痛点”
丰收的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