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国画院在编画师

2017-02-02 00:39
中国画画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国画院画师画院

冯豪

冯豪,1955年生于江苏苏州。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专业。现为苏州国画院专职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我的画:我一生奋勉与追求的中国画水墨艺术,就是在静谧中悉心寻觅那一种诗意的美,那一种独特的笔墨意蕴和境界,那一种张扬生命的菩提真谛。

我的画院:走进听枫园,是苏州画家的梦想。做个好画家,才能真正把画院的牌子擦亮。画院是平台,大家同心协力,各显神通;画院是家,我们感恩鞭策、温暖与力量……

跃上葱茏 175cm×192cm 2011年 冯豪

谭以文

谭以文,1956年生于山东滕州。现为苏州国画院专职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南京博物院特聘画师。

我的画:书画艺术,从审美标准看,它更崇尚其作品的内在美。内在美当是书画家学识、功力、修养、阅历诸方面的综合体现。书画家只有吸吮大自然的乳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拓开万古心胸,开阔视野才能创作出气韵生动的佳作。

我学书画,从太极拳中得一“气”字,从诗文歌舞中得一“韵”字。我的性格既有阳刚的一面,又有阴柔的一面。怀素的豪放,倪瓒的清逸,八大的简约,漓江的秀丽,黄山的雄奇都给我以滋养。大自然和时代孕育了我粗犷中有精致,刚健中含婀娜的书画风格。

我的画院:我八岁喜涂鸦,十八岁拜费新我为师,苏州国画院一直是我心向往之的地方。

苏州国画院院址原是清代著名书画家、收藏家、苏州知府吴云的居所。吴昌硕曾为吴家的西席。当时书画名家、骚人墨客常雅集于此,挥毫泼墨,诗词唱和,极一时之盛。

徜徉画院,楼阁亭台、假山池塘,花木扶疏,景色怡人,深厚的文化积淀,成就出张辛稼、吴木、许十明、孙君良等诸位大家。

我的画室在二楼东边,推窗望出,四季芳香,沁人心脾。二十多年的花开花落,见证了我创作的艰辛和愉悦。

画院就像我的家,我爱我家。

姚新峰

姚新峰,1957年生于江苏常熟。曾任苏州国画院副院长。现为苏州国画院专职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艺术专业高级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

我的画:我的创作题材主要取材于江南水乡,注重挖掘日常生活中常被人忽略或少有人表现的一些场景和物件。无论是人物画还是花鸟画,我常采用写实中略带夸张的手法,形象塑造既注重造型又重视笔墨线条;色彩运用既讲究素雅又力求丰富;画面构造既追求轻松自然和随意流动的感觉,又注重意境的拓展,形成自己独特的笔墨程式,使作品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以达到和观者的共识共鸣。

我的画院:我从一名自学绘画的业余画家到调入画院从事专业创作,这一经历使我格外珍惜画院生活,珍惜这份我所喜爱的工作。正是画院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和物质保障,画师们可以自由地探讨艺术观念和创作构想,可以随心地切磋技艺和交流技法,这些都对我知识储备的丰富和艺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在创作上所取得成绩和作品风格的逐步形成,都离不开画院的关心培养和师友的点拨帮助。

又见江南雪 184cm×171cm 2009年 姚新峰

夏回

夏回,1963年生于江苏苏州。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学院。现为苏州国画院专职画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青藤》杂志主编。

我的画:“写意”与“江南”—我想把传统的笔墨带入当下,并试图呈现笔墨意义上的江南趣味。

我的画院:画院是我安心立命之处,唯有感恩。

忆江南 38cm×64cm×10 2016年 夏回

李亚光

李亚光,1964年生于山东鱼台。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苏州国画院专职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

我的画:仿佛上帝眷顾孩子们,赐予了他们穿越的能力和一柄神奇的伞,得以徜徉在中国历史长河的上空,他们时而飘飞在王希孟的青山绿水之间,时而掠过马远的浩淼烟波之上。苏东坡的庭院华灯初上,孩子们由空中悄然而至,好奇地拥到他的窗下。他们还想去拜访沈周,拜访唐伯虎,领略一下明代苏州的繁华。

我的画院:静静的园子,静静的画室,画了几幅穿越题材,有时仿佛自己也不知身在何时何处了,旧时的花石楼台依然还在,只是不见了园主人吴云与吴昌硕品茗论道的身影……

黑伞 180cm×97cm 2016年 李亚光

贾俊春

贾俊春,1966年生于江苏灌云。现为苏州国画院专职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青年美术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画艺术创作院导师。

我的画:我画画的心态很平常,就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艺术的本质是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用传统的笔墨功夫画现代人的生活感受。常常陶醉在营造画面意境的氛围中,生活是自由的,与世无争的心态决定了我的性格,埋头画画是我最专注做的事,从大自然中寻找创作灵感,求自然之道,捕捉生活中的亮点,入情入理地融入在创作中,以情赋韵,以情达意表达对大自然的生命讴歌。

我的画院:苏州国画院作为“新吴门画派”中坚力量,经过数任领导的打造,在全国也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刘佳院长重视创作队伍的建设,将无文凭且不年轻的我调到画院作为专职画师,提供给我充分自由的创作空间,感慨万千。苏州国画院是钟灵毓秀之地,为成为这个团体一员感到荣幸。

鸥鹭忘机 200cm×170cm 2014年 贾俊春

孙宽

孙宽,1969年生于江苏苏州。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获艺术硕士学位。现为苏州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青年联合会美术工作委员会会员。

我的画:对于绘画,我是半路出家,中文系毕业后,我一面当老师,一面开始写生,一年后又去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插班学习,开始临摹宋元名作,聆听老师教诲,算是逐渐走上了绘画之路。回到苏州后,我一直去园林写生,并开始创作、参展,取得了一些成绩。评价自己的画:构图方面有些特点,笔墨功夫锤炼不够。

我的画院:由于父亲是画院画师的缘故,我对画院有很深的感情。每年的寒暑假都是在画院度过的,远香楼上的乒乓桌、翻墙去拙政园的乐趣、张老吴老的谈笑风生,都是懵懂少年最好的记忆。自己进画院也超过十年了,并且担任了副院长一职,希望能在我们这一代的共同努力下,画院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苏园六记 190cm×220cm 2014年 孙宽

苏锐

苏锐,1974年生于山东青岛。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供职于苏州国画院。

我的画:我主要从事工笔画创作,绘画对我来说就是一部记录自己成长经历的心灵笔记,这本笔记内容是散文随笔式的,情感的波动是创作的前提,为什么要这样去画或应该怎样去表达实际上我考虑得不多,大多是在笔、墨与纸相互接触时依恃着平日所掌握的技术经验进行着一些更加具有纵肆性质的试验,这自然要与绘画时的心境相一致。画面整体风格上我追求“平中寓奇,险中求胜”,就是有意识地制造一些矛盾再在视觉上进行调和以达到抒发自己心境与观者心灵上互动的目的。创作方向上我追求的是表达来源于生活中的情趣,画自己熟悉的真正有情感的东西,感动别人的前提是先感动自己,天真质朴,通俗幽默,能让大家看得懂心灵相通有一种默契,画画就是为了与同时代的人交流的,不晦涩,不极端,主要是继续着我的心灵笔记。

我的画院:在我心中,这是我最热爱的工作场所。2012年我来到苏州国画院工作,第一次进入这座清代园林建筑时,就被深深吸引。这里的湖石古树、廊轩阁楼,处处积淀着苏州这座古城里昔日文人墨客交往的历史。国画院又叫做“听枫园”,是清代苏州知府吴云的故宅,吴云精通书法,收藏鼎彝、碑帖、名画、古印、宋元书籍甚富,精鉴别与考据,其著述甚丰。国画大师吴昌硕先生曾“假馆授餐”寓居于此。能在前贤们倘佯唱和之地工作,实为我的幸运,我很享受这种平静清雅的环境,这是最好的绘画创作场所。院里学术氛围浓厚,同事之间团结友善,平时老中青三代画家基本都在院里从事创作,午饭时间大家坐在一起交流心得,其乐融融,我个人感觉这里更像我在苏州的一个家。画院的建筑本身就是一部历史,有太多的近现代文学书画家在这里畅叙雅集过,砖石草木间都留有他们的痕迹,我喜欢这繁华闹市中的翠绿静谧之地,喜欢这里的游鱼鸟鸣,在这里画画,生活对我来说是满意并且享受的。

空 120cm×80cm 2015年 苏锐

华彬

华彬,1975年生于江苏无锡。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获美术史论硕士学位。现为苏州国画院理论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苏州工艺美术学院兼职副教授。

我的画:科班出身的绘画经历严重影响到我的审美取向,对于现代构成和新技法的痴迷渗透到了所有元素的布局和描绘晕染中。个性中有强烈的安静闲逸的偏好,工笔的选择也就变得顺理成章。对于传统的学习既受益也产生桎梏,努力挣扎摆脱它的影响,从题材到技法的摆脱尝试,加上对绘画观念的叛逆性爱好,就综合长成了现在的绘画面貌,它还在不断生长变异,这是无法预测和控制的,也应该是现代绘画的本来状态。

我的画院:我一直觉得,画院即花园,是一块净土,一片培育滋养繁花的乐土。阳光、水、土壤、空气,这些对花草的生长繁衍至关重要,而对于画家来说,一样的需要时间、空间、闲逸、读书、思考、阅历。唯有经历长时间的精炼,才能出艺术精品,繁杂和喧嚣都会摧毁艺术家。独立的思考、安逸的空间时间、勤奋的修炼,赤子般的学术氛围,这是我对于画院的期冀。

隔江山色 170cm×143cm 2012年 华彬

猜你喜欢
国画院画师画院
刘少宁《坚守·八步沙》
重拾画院的写意精神
荣宝斋画院招生简章
光阴
浙江画院建院35周年系列海报
情定姑苏园林的新吴门画派
敦煌画师,I服了YOU
插画师笔下的时髦
[记得住乡愁]首届福建省画院油画提名展作品选登
思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