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效益分析

2017-02-03 00:45姜晓冉
新农业 2017年23期
关键词:手段害虫蔬菜

姜晓冉

(河北省兴隆县农牧局,河北 兴隆 067300)

蔬菜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效益分析

姜晓冉

(河北省兴隆县农牧局,河北 兴隆 067300)

蔬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鲜嫩食材,安全可靠的蔬菜种植体系及产品能极大的提升消费者的生活幸福感,蔬菜质量的优劣也与人民体质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因此,蔬菜生产规范,产品绿色安全,对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针对兴隆县蔬菜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及其效益分析,促进绿色防控技术的普及与体系完善。

1 蔬菜产业安全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1.1 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俗话说经济增长带动产业需求,而当人均经济输出能力提升后人们对于商品的质量价值就更为看重。蔬菜是第一产业主营产品,其销量始终为行业领先状态。但销量并不代表竞争地位,因此,为了蔬菜食用安全,维持市场稳定性,国家特此颁布蔬菜安全生产法令并严令实行。在政策与市场优质优价的双重压力下,蔬菜安全生产现状趋于稳定,但仍有棘手的问题存在。

目前,蔬菜生产基地大多建在偏远地区,其环境调控手段较为落后,而影响安全生产问题主要有三点。一是污染问题,农村蔬菜种植废弃物或生活垃圾基本都堆放于种植区附近,且防治蔬菜病害时随意配置药品造成生态污染。二是布局问题,现今农村蔬菜种植区较为分散,生态防治或药品施用无法集中处理,造成资源浪费。三是质检问题,国家已然制定相关质检政策,但具体施用进程屡屡受阻,尤其一些不?合格药品等仍在流入使用。

1.2 蔬菜安全生产的发展趋势

针对蔬菜生产安全问题和政策施行进程分析其发展趋势。首先,蔬菜种植区必然会趋向统一模块,实现单个企业综合管制模式。管制模式要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统一规范,并严格规范生产行为。其次,蔬菜培育过程会采用现代培育模式,杜绝以往化学农药优先手段,按照品种习性规划培育手段和生育时段。最后,加强综合绿色防控技术的施用,合理调整化学药品应用量,并以生物手段为主,利用新科技,设计新思路,实现绿色蔬菜全程无公害培育。

2 绿色防控技术概念

绿色防控主导生态培育、生态养护、生态治理等一系列生态生产手段,旨在摒除蔬菜生产现存的恶性因素。以改良病虫害治理手段为主体含义,将现行防治手段向绿色、生态防治目标中引导,最终实现蔬菜生产绿色防控目标。

3 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

3.1 主要技术项目及应用

绿色防控技术近年来已逐渐投入到蔬菜病害防治中,现以露地生菜的病虫害治理为例,重点引进推广以下项目。一是黄板诱杀技术,此技术侧重施于小体型害虫,利用表面黏性物质粘缚害虫,防止害虫扩散及对蔬菜的危害,使用面积高达1000亩。二是杀虫灯应用,此技术利用害虫趋光特性将其诱杀,这是本地区使用面积较大的项目,全区置放杀虫灯台数总计500余台。三是昆虫性诱剂技术,该技术属生物防治范畴,依靠调配药剂吸引局部害虫进而杀灭清除。本地区常以性诱剂与黄板配合使用,施用面积高达3000亩。

3.2 效益分析

3.2.1 技术层面 以近年田间调查报告为分析依据。杀虫灯可吸引害虫数量可观,尤其在诱杀类别中可使益虫有效规避,且全区年成本较(对照)无灯区可节省5000元左右。性引诱剂施用药剂区域相较未使用区域害虫数量下降五成左右,测验报告显示药剂并未对蔬菜食用安全性能产生过多影响,且全区年成本对比可减少4000余元。

3.2.2 社会层面 社会效益可从应用效果、用户反馈信息和成本节约量来分析衡量。就应用效果而言,绿色防控技术已然将虫害损失抑制在可控范围中,减少了化学药剂用量。从用户反馈信息显示,蔬菜安全质量显著提升,已基本与发展需求持平。而应用生态防治手段明显减少了成本投入,显著提高蔬菜质量。

3.2.3 生态层面 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不但可提高蔬菜质量,其材质用料均为节能产品,无论投放使用还是废弃回收都不会造成环境负担。且具有选择性,不会误伤益虫和蔬菜,与通常农药配合使用可逐步减少农药用量,真正构建生态栽培。

猜你喜欢
手段害虫蔬菜
奇怪的蔬菜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蔬菜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农业害虫的冬季防治
蔬菜也“疯狂”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