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单位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融合策略

2017-02-04 13:50曾雅琴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24期
关键词:预算管理成本控制

曾雅琴

[摘 要]媒体单位通过企业化改制后需要追求经济效益,但在追求产出与投入比值的当下,若是采访质量呈现出低劣的水准,那么这就是成本控制上的一大失误。可见,媒体单位的成本控制不能只重形式,还要根据媒体单位的工作特点重视产品的供给质量。为此,建立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融合下的互动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媒体单位;预算管理;成本控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4.007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4-00-02

随着媒体单位企业化改制的结束,强化成本控制已成为提高自身利润的关键工作。然而,媒体单位企业化运转并没有改变其工作内容,所以受工作内容的影响,单位在成本控制上也面临诸多尴尬的处境。例如:高频率的外出采访工作,使单位在运营成本的控制上难以做到精益化。目前,对类似工作的成本控制办法主要是额定外派人员每天的采访经费。唯有这样,才能使成本控制与媒体单位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此,本文将从预算管理的视角,来探讨如何完善成本控制的问题。

1 媒体单位运营成本控制中的难题分析

1.1 媒体单位工作的开放性对成本控制所带来的难题

与实物产品生产企业和其他服务类企业不同,媒体单位是以外部事件为产品材料来组织生产,那么第一步便是前往外部事件发生地去获取素材。这种开放性的工作环境使媒体单位基于本部的成本控制处于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其难以有效管控单位之外工作活动的成本发生项目,进而就使成本控制存在难题。

1.2 媒体产品评价的事后性给成本控制带来的难题

媒体单位在企业化运营中追求产出与投入的“满意比值”,而这里的“满意比值”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第一,高投入换来高质量的产出;第二,保持原有投入提升产出质量。显然,后者应是媒体单位所遵循的原则。然而,产出的质量如何由市场说了算,只有将产品规模化地投放到市场中才能获得市场的评价信息,而这种事后性也造成了成本控制难题。

1.3 媒体组织架构的松散性给成本控制带来的难题

从组织内控的视角来看,由于媒体单位需要对外部事件作出及时的反应,及为了保持员工的创作热性和激发其创作的“想象力”,在组织架构上相对较为松散。这种符合国际潮流的组织架构,使成本控制监管存在缺陷。

2 进行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相融合的功能定位

结合媒体单位运营成本控制中的难题,就其功能而言要建立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相融合的模式,可以从以下3个环节来定位。

2.1 二者融合模式中的市场功能定位

用传统模式来推进媒体单位的产品供给质量,已无法适应当前的行业竞争环境,如思想政治教育、业绩奖励等。因此,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中的项目招投标活动,在采访团队之间形成企业内部竞争,进而在职务谨慎激励和物质激励下,提高企业内控下的采访质量。同时,预算管理以设计出招投标中的项目经费为限额,使之助力于成本控制。

2.2 二者融合模式中的激励功能定位

媒体单位所提供的产品仍然属于服务类,但这种服务产品与传统服务产品不同,传统服务产品体现为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而媒体单位的服务产品则是先生产、后消费。为适应这一特征,需要在预算管理制度下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企业员工在稳定的利益预期下和额定的经费下,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市场对产品的良好反馈效果。

2.3 二者融合模式中的监管功能定位

针对较为松散的组织架构,不能因破坏了成本控制的严谨性而进行变革,而应是通过强化预算管理的监管功能,来促进各部门工作绩效的提升。预算管理的监管功能应建立在ERP系统平台之上,从而成为助力成本控制的技术要件。

3 媒体单位的预算管理策略

媒体单位的预算管理策略可从以下4个方面来构建。

3.1 建立与企业环境相适应的招投标制度

针对采访项目、媒体产品制作等建立起招投标制度,使其在企业内部的竞争机制下,实现运营经费节约和产品品质保证的目标,但这也需要根据媒体单位的工作特点来给予适度地应用。具体而言,新闻线索、新闻事件都具有显著的时效性,且在信息悖论的原理下其价值也在不断耗散。因此,应重视招投标在实施中的效率。笔者建议,由项目组提出经费预算和采访方案,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审核并选择项目组进行具体实施。

3.2 构建对项目小组进行预算评价的机构

在项目小组提交采访方案或其他工作的预算时,媒体单位应事先构建预算评价机构,对申报的预算金额和实施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机构人员应由财务部门人员、媒体单位资深记者、第三方专业机构人员等组成。这样,才能确保招投标评价中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在把握预算经费与实施方案之间的关系时,应根据新闻事件所具有的内在价值来进行判断。

3.3 实施经费额定与市场业绩提成相结合制度

媒体单位在企业化运营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媒体产品质量和重视媒体产品结构,应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需要通过经费额定与市场业绩提成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成本控制。前者构成了成本控制的刚性条件,而后者则根据市场销量来给予提成,不仅能强化员工提高工作质量的意识,还能以一种良好的激励机制在企业内部形成“鲶鱼效应”。

3.4 基于ERP系统平台强化部门资金监管

ERP系统对配置预算资金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媒体单位首先需要建立和完善ERP系统,使企业各个部门的资金使用信息与财务部门的信息搜集系统相联系。通过基于ERP系统平台强化部门资金监管,使预算管理更为科学和理性,进而也为管控各个部门的运营成本提供良好的刚性约束机制。

4 媒体单位财务人员能力提升的策略

4.1 对岗位培训的内容进行创新

作为常规培养模式的岗位培训,应在内容设计上进行创新。减少以往突出岗位技能与实务的特点,增加对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重要性的内容。这样一来,在强化素质与人员切身利益相关联性的基础上,深化财务会计人员对岗位素质的理解。

4.2 营造团队内部组织文化氛围

财务会计人员内在的稳定性和整体性的素质,依赖于财务会计团队内部组织文化的熏陶。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营造财务会计人员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因此,应通过制度推动团队人员间的业务交流。业务交流应突出个体工作的心得体会,及对团队发展的愿景。前者通过知识外溢,提升组织的知识存量;后者则在团队成员间形成心理暗示,有助于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

4.3 健全绩效管理机制

根据激励兼容原理设计出合理的激励机制,并根据物理元原理建立合理的考核指标。可以引入第三方组织成员对财务会计人员的评价机制,推动财务会计人员实施跨部门的协同活动。那么如何来引入第三方组织成员,笔者建议,可以发挥媒体单位审计部门的督查功能,使其在组织制度的保障下完成这项工作。

5 结 语

媒体单位的成本控制不能只注重形式,还需根据媒体单位的工作特点,重视产品的供给质量。为此,建立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融合的互动机制便十分重要。具体的实施策略包括:建立与企业环境相适应的招投标制度、建立对项目小组进行预算评价的机构、把经费额定与市场业绩提成相结合、基于ERP系统平台强化部门资金监管等方面。

主要参考文献

[1]肖翔燕.加强我国广播电视媒体预算管理的对策思考[J].学理论,2010(23).

[2]姚华.加强电视媒体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全面预算管理[J].新财经,2013(1).

[3]薛惠军.“融媒体”时代保险业广告预算管理问题探讨[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4(5).

[4]赵成奎.论关于媒体单位经济管理的几点思考[J].商业文化,2014(23).

猜你喜欢
预算管理成本控制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高校预算定额管理标准体系的构建探析
新时期的医院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
食品行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