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香优156亲本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2017-02-04 14:44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种子 2017年5期
关键词:豫南稻区父本

, ,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 信阳 464000)

·种子生产·

川香优156亲本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张顺,申关望,邹俊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 信阳 464000)

川香优156是信阳市农业科学院用引进的不育系川香29 A与自育恢复系R 156测配而成的中熟优质杂交稻新组合,2015年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15001)。2014、2015、2016年连续3年在豫南各县区布点试种、示范,该组合综合表现株型适中、高产稳产、米质好、抗性强。根据川香优156(川香29 A/R 156)的父母本特征特性以及生产中制种经验,总结了该组合的高产制种技术。

川香优156; 川香29 A; R 156; 制种技术

川香优156是信阳市农业科学院用不育系川香29 A与自育恢复系R 156测配而成的中熟优质杂交稻新品种,2011年参加河南稻区预备试验,综合表现良好,2012—2014年分别通过河南省中籼稻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2015年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15001)[1]。该组合在豫南稻区种植,一般田块单产为600 kg/667 m2左右,高产田块可达800 kg/667 m2。2014、2015、2016年连续3年在豫南各县区布点试种、示范,该组合综合表现株型适中、高产稳产、米质好、抗性强;特别是2016年,豫南稻区水稻生产遭受30年罕见的异常高温天气影响,当地很多主栽品种结实率偏低,川香优156结实率仍达78.3%。

1 亲本特征特性

1.1 母本特征特性

在豫南稻区种植主茎叶片数15叶左右,株高115~120 cm,在豫南稻区4月25日左右播种,8月初始穗,正常播始历期120 d左右。川香29 A单株综合性状良好,单株花期长且集中,单株一般花期为5~7 d,单穗花期为3~4 d,晴天10:00时左右始花,花时2~3 h,异交习性良好,结实率高;川香29 A穗长、粒大、粒多,主穗可达290粒以上,千粒重约26.8 g;川香29 A为中籼中熟型品种,育性稳定性好,制种产量高而稳定,但对温度、氮肥、“920”反应较敏感,苗期耐寒性较差[2]。

1.2 父本特征特性

父本R 156是用综合性状优良的恢复系多恢1号为母本,配合力好的强优恢复系明恢8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R 156在豫南山区播种,播始厉期120 d,主茎叶片数叶。株高120 cm左右,穗着粒数175.3粒,结实率85%,千粒重29 g。分蘖力强,叶片挺直,耐肥抗倒力强,株型适中。花粉量大,密度高,散粉性好,活力强,花期长且集中,晴天10:30—12:30时盛花,制种产量高。

2 主要高产制种技术

2.1 选择好抽穗扬花期,确定父母本合理播期

根据R 156和川香29 A的特征特性以及抽穗扬花期对天气条件的要求,参照豫南稻区多年的气象资料,川香优156在豫南山区制种应将抽穗扬花期安排在8月5—15日较为安全,在这一时段内,豫南稻区日均气温多为25~30 ℃,相对湿度为60%~80%,且正常年份无3 d以上连绵阴雨天气,有利于抽穗和扬花,从而提高制种产量。因此,在豫南山区制种,第1期父本R 156安排在4月25日播种,7 d后播第2期父本,母本川香29 A安排在5月5—10日播种。

2.2 培育多蘖壮秧

在播种前5~7 d用复合肥(N、P、K有效含量均为15%)40 kg/667 m2作底肥一次性施入(有条件的可适当配施农家肥),达到肥田的效果。父本R 156播种量为12.5 kg/667 m2;母本川香29 A播种量为20 kg/667 m2,多次播种,先稀后补,以便播种均匀。父母本播种前统一用强氯精浸种24 h,再用清水漂洗后浸种24~36 h,然后催芽。播种后至2叶1心期间,保持秧田畦面平整无积水,畦沟内水深一半即可;到3叶1心时方可浅水灌溉,同时追施尿素15 kg/667 m2,并间隙晾田,促进早生快发,培育多蘖壮秧。注意防治秧田期病虫害。

2.3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构建丰产群体

根据R 156和川香29 A特性,父本R 156移栽秧龄为30 d左右,叶龄5~6叶,移栽时带2~3个分蘖;母本川香29 A移栽秧龄25~30 d,叶龄5叶左右,带1~2个分蘖;先移栽父本后移栽母本。开厢宽为2.5~3 m,单行父本,父母本行比1∶(6~7)。先插1期父本,父本株距16.5 cm,行距33.5 cm,第1、2期父本间隔3穴循环对等配置,父本每穴插2~3粒谷苗,移栽密度为1.80万~2.25万穴/hm2,确保父本有效穗数不少于80万穗/hm2。母本株行距为13.3 cm×16.77 cm,父母本间距30~33 cm,每穴2~3粒谷苗,移栽密度18万~22.5万穴/hm2,保证有效穗数达225万穗/hm2以上。

2.4 合理施肥,科学管水

根据R 156及川香29 A的肥水需求特点以及制种田土壤肥力水平,大田整理时,一次性施入腐熟农家肥1.5 t/667 m2和45%的复合肥(氮磷钾含量均为15%)40 kg作基肥。父本移栽后1周内配合施用除草剂用尿素15 kg/667 m2穴施作返青肥,移栽初期实行浅水灌溉,促进分蘖。母本移栽后1周内用尿素2~3 kg/667 m2作返青肥,实行寸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晒田。幼穗分化期追施尿素3~7 kg/667 m2作穗肥,孕穗扬花期保持水层,后期干湿交替管理,切记不可断水过早。通过科学合理的肥水管理,为高产稳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2.5 做好花期预测和调控,确保花期相遇

R 156与川香29 A进入幼穗分化Ⅱ~Ⅲ期后,每隔4~5 d应逐田逐块剥检,观察父母本幼穗分化进程进行花期预测,如母本幼穗分化较1期父本快1.0期或同步,则视为花期相遇,否则花期相遇不佳[2]。对花期相遇不理想的田块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控,前期主要用肥(磷肥、钾肥和尿素)、水和多效唑进行调节,后期主要用“920”进行调节,以促为主、促控结合,从而保证花期良好相遇。

母本川香29 A对“920”较为敏感,在见穗15%左右时喷施“920”3~5 g,在见穗35%左右时喷施“920”7~9 g,隔1~2 d喷施“920”3~5 g,通过3次喷施“920”可有效解除包颈。对花期相遇较好的田块,结合以上母本“920”喷施措施,在父本见穗10%左右时结合割叶,分3次喷施“920”,第1天单喷父本,喷施“920”3 g;第2、3天分别对父母本喷施“920”10 g和3 g。为方便人工授粉,需使父本植株高度略高于母本15 cm左右,否则需对父本单独加喷1次“920”。如“920”喷施后短时间内遇雨,应在雨后及时补喷正常“920”相应用量;如遇低温寡照天气酌情增加“920”用量。

2.6 人工辅助授粉

母本川香29 A抽穗扬花期中有5~7 d是盛花期,盛花期开花量占80%左右,赶粉次数不足对制种产量损失较大。对川香优156制种应双向循环赶粉,每天父本开花后开始进行人工赶粉,晴天时该组合父母本开花高峰一般10:30—11:30时,注意开花高峰期要及时赶粉,每天赶粉2~3次,做到“轻押、重抖(2~3下)、慢放回”,每次间隔30~40 min;雨天雨停待开花后要及时赶粉,如遇连续阴雨,待天晴开花应提前守候赶粉。

2.7 严格隔离,及时去杂去劣,确保种子质量

保证制种纯度,首先要做好制种时间或空间隔离。在信阳制种多采用空间隔离,空间隔离应做到300 m内无其它水稻品种。在秧田各个生育期,都应结合田间管理抓好去杂去劣工作。重点做好抽穗前的去杂工作,根据植株株叶形态等特征对亲本中的变异株进行彻底拔除;扬花期可根据母本的开花习性及特点,主要拔除保持系等散粉杂株;收割时先割父本,并及时彻底清理遗留株,然后彻底拔除母本中的异型株和结实异常偏高的杂株。

2.8 及时防病治虫,确保高产稳产

川香优156在信阳制种,秧田期主要病虫害有稻瘟病、稻蓟马2种;大田期主要病虫害有螟虫、黑粉病、纹枯病3种。苗期稻瘟病可用三环唑等进行防治,叶瘟一般每15 d防治1次,破口期和齐穗期各防治1次穗颈瘟,叶瘟用75%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5~30 g/667 m2喷施,穗茎瘟用三环唑喷施,用药量需增加一倍;防治稻蓟马可用三唑磷类杀虫剂100 mL/667 m2进行防治。大田期螟虫可根据当地植保部门预报在7月上中旬应重点防治1次;防治纹枯病主要在母本破口前10~15 d用20%井冈霉素50~75 g/667 m2防治1次即可;防治黑粉病可结合第3次喷施“920”时加入爱苗进行混合喷施,另外在母本破口期喷1次克黑净,可有效控制其发生。

2.9 适时收获

待85%左右种子成熟时抢晴天收割,先收父本后收母本,并用专用脱粒工具脱粒,做到单收、单晒,防止机械及人为混杂,确保种子质量。

[1]祁玉良,申关望,马汉云,等.高产优质多抗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川香优156的选育与应用[J].杂交水稻,2016,31(4):10-12.

[2]张明华,陆贤军,程进东,等.香型杂交水稻川香9号高产制种技术[J].杂交水稻,2008,23(3):24-26.

[3]秦代锦,任光俊,龚桥,等.香型籼稻不育系川香29A高产繁殖技术[J].杂交水稻,2007,22(1):27-29.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yielding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s of Chuanxiangyou 156 Parent

ZHANGShun,SHENGuanwang,ZOUJun

2016-12-29

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42102110029)。

张 顺(1980—),男,河南信阳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工作;E-mail:673956495@qq.com。

10.16590/j.cnki.1001-4705.2017.05.120

S 511

A

1001-4705(2017)05-0120-03

猜你喜欢
豫南稻区父本
2018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
——稻(二)
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与施肥方式对其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睿、郑家鑫陶艺石雕作品
豫南春茶
基于旅游产业导向的美丽乡村发展规划研究
2015年全国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杂交水稻制种父本群体培养技术进展
杂交水稻秋制短组合父本栽培管理技术
2014年全国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棉花杂交制种中如何管好用好父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