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

2017-02-04 06:14李长芹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时机责任

李长芹

摘 要:当代社会无论大人还是孩子责任心都不强,无论发生的各类大事小情,凡是涉及自己利益的事,都避而远之,甚至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都一推远之,大人的人生观已经形成,但是孩子们的人生观是可以塑造的,也就是说孩子们的责任心完全可以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努力来共同完成,来塑造他们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和能力。

关键词:惩罚教育;时机;责任

当代社会无论大人还是孩子责任心都不强,无论发生的各类大事小情,凡是涉及自己利益的事,都避而远之,甚至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都一推远之,大人的人生观已经形成,但是孩子们的人生观是可以塑造的,也就说孩子们的责任心完全可以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努力来共同完成,来塑造他们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和能力。

不知道各位同仁是否发现现在学生的一个共同点,学校里玻璃碎了没有人承认;课本被撕碎没有人承认;垃圾桶撞扁了没人承认……类似的例子经常发生,如果没有其他人举报,肯定没有人承认。为什么现在的学生不敢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经过20多年的班主任实践摸索,就是因为以下原因:

一、是学生身心发展局限。学生在生长发育期,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充满着好奇心,总抱着尝试的态度,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因为经验少,所以他们便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磕磕绊绊,推卸责任和人的惰性一样都是天生的,这是造成孩子们不承担责任的原因之一。

二、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学生年龄小,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家庭教育以溺爱为主,况且现在的孩子,受大环境的影响留守儿童多,孩子们都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隔代的教育仅管吃饱穿暖,缺乏引导性的做人教育。

另外,学校对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没有进入到养成教育的意识范畴,仅抓学生的纪律卫生,对于做人方面的教育,学校干预的极少,目标不明确,措施不合理。这些方方面面都导致现在的学生责任心差。

我在困惑如果我们一味的迁就,学生的责任心就会越来越淡薄,那我们的教育就会误了一代人。我很赞成一位教育专家的说法,在提倡表扬、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教育,应该让学生懂得,做错的任何事都应勇敢地去承担自己所应该负的责任,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通过惩罚才能让学生承担他所负的责

任呢?

首先,惩罚教育不是体罚,这种教育必须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当教育我们的学生时应该把孩子们当成是我们自己的孩子,犯错误是孩子们必须经历的,我们不能对此恨之入骨,他们是人,是可以教育的人。惩罚教育是一种教育艺术,这种教育比赏识教育更能让学生有自信,因为只有知道自己错在哪,才能更勇敢地承担责任,乐于、勇于接受惩罚,恩威并施才是我们真正的教育真谛。但是我们的惩罚不能超过学生所能接受的极限,无论任何惩罚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伤害学生的自信心,否则会导致学生望而却步。一定记住对学生的惩罚教育不能同情、怜悯,否则是会半途而废的。

其次,惩罚教育应该抓住时机,当学生犯错误时应该当机立断立刻惩罚,指出其错误所应该受的惩罚,还有错在哪,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比如,学生乱扔纸屑,应让学生捡起,并让其送到垃圾桶,责罚他将教室、班级分担区拣净,严重者拣学校操场。让孩子们心中有别人因为有我的存在而幸福,而不是我的存在给别人带来痛苦。

最后,对于学生的惩罚教育应该有礼、有力、有节。惩罚毕竟只是教育的一种辅助形式,不能动不动就惩罚学生,就像我们对农田打农药一样,同一种方法时间长了,学生就有了抵触情绪,产生了抗药性,这样惩罚的作用也就不大了。

我本人的做法就是,对于学生普遍犯的错误,大家共同讨论献计献策,制定可行的方法策略,形成班规来施行,发挥舆论的惩罚作用,让孩子们在同龄人的监督下改正错误,提高觉悟。将缺乏责任心的孩子一步步培养成有责任心的人。

作为学生人生路上的领路人,我们教师的率先垂范作用也不可低估,我们应该做到不争功,不诿过,在教学上或者在班级管理中出现的过错,应勇敢地向学生承认。进行家校有效沟通,告诉家长训练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犯的错自己承担,反思自己而不能从别人身上找任何借口,比如,外出游玩,家庭成员都应该背自己的物品,学生的物品不应由大人来承担,考试成绩不理想不是老师教得不好,而是自己不努力造成的。

总之,我们的国家要有希望,我们的民族要有希望,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应担负起我们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惩罚,练就他们的责任心,使他们有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

思想。

参考文献:

吴兴奇.体罚教育方式探索[D].云南师范大学,2004.

猜你喜欢
时机责任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责任与担当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畅想 把握每一次时机跨越成长
师生互动4时机
把握引导时机,促进有效教学
发现并抓住有效的教育时机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
作战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