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师院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方案构建研究①

2017-02-07 00:58唐文坤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3期
关键词:应用型考核运动

唐文坤

(云南玉溪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云南玉溪 653100)

在着力推进“以学生能力形成和发展为核心,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今天,体育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就业问题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棘手的问题。结合我院实际,将运动解剖学实验、运动生理学实验、体育保健学实验、推拿与按摩实验等进行整合,设置独立的一门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提出课程方案进行探讨。

1 课程基本信息

依据2016版玉溪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要求,当前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对实验课程体系、结构、内容进行调整和改革。因此,提出开设用运动人体科学实验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立课程,其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表

2 课程性质

结合体育学院实际,将运动解剖学实验、运动生理学实验、体育保健学实验、推拿与按摩实验进行全面地整合打通,独立设置一门必修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独立成为一门课程进行教学和考核。

3 课程定位

独立设置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特有的时空优势与环境设备条件,激励与培养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达到实验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实践应用、创新素质与能力”的核心培养目标,定义为一门“实用应用型”课程。

4 课程确定的原则

4.1 目标性原则

实验选项必须与办学目标和设课目标相统一,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培养的需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中小学体育教学或业余运动训练,因此,独立实验课程目标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实验知识监测体育教学、指导业余运动训练。

4.2 时代性原则

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及社会的需求,在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删除过时陈旧的内容,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发展。

4.3 科学性原则

实践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覆盖面和深度,克服片面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及完整性的倾向,及时补充学科改革发展的新知识、新成果,同时努力反映当代国内外运动人体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前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

4.4 实用性原则

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践教学内容尽量反映应用价值高、指导意义强的知识、理论和技能;以利于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

5 课程目标

5.1 培养目标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就是以深化理论知识、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适应社会对体育人才需要的会求知、会实践、会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5.2 知识目标

了解有关运动人体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了解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初步掌握研究运动人体的基本科学技术与方法及综合应用。

5.3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6 课程内容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内容的类型确定为基础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以应用性实验为主,应用性实验约占总课时的2/3,实验内容见表2。

7 课程组织形式

本课程立足体育学院实践培养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构建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相适应的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其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在教师的指点和引导下,从学习的一开始就培养学生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自学能力;第二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整体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三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全面掌握本门课程的知识;第四是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表2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内容

8 课程考核与评价

作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它主要锻炼学生综合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因此对整个实验的评价必须全面衡量,分析,重点考核实验技能、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对方法的设计、方案的构思等。具体如下。

(1)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包括本课程的实验操作、课堂讨论、考勤、实验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合作精神等。教师根据学生在相关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计入其过程性考核的成绩。过程性考核的成绩占总成绩的60%。其中,考勤占20%、课堂讨论占10%、实验操作占20%,实验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合作精神占10%。

(2)终结性考核。终结性考核主要是实验报告完成的质量。根据实验报告完成的次数及完成的质量评定成绩,占总成绩的40%。

(3)成绩合格,记2学分;成绩不合格,重修。

9 结语

运动人体实验课程方案把培养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初步的科研能力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使学生具备新时期体育人才应掌握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方法,并能运用于实践,即指导体育教学和业余运动训练,是弥补学生专业技能欠缺、是培养与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与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符合时代对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猜你喜欢
应用型考核运动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