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南阳盆地实现创新发展

2017-02-07 08:28刘云
农村.农业.农民 2017年13期
关键词:牧原加工业农户

刘云

深耕南阳盆地实现创新发展

刘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加工业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首先,它本身就是农产品的第一市场,它通过向农业生产者发布市场信号,直接组织和协调农业生产。其次,对于农产品消费者来说,它又是中介性实体,农产品正是通过它的组织和协调进入消费市场,并不断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第三,它通过对农产品的加工,不但可以扩大市场,还可以创造新的需求,开拓新的市场,提高农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第四,它作为季节性生产的农产品的蓄水池,还可以保障农产品恒稳、均匀、有序地进入消费市场,对农业再生产发挥一种后续性组织协调作用。第五,农产品加工环节运营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业的价值实现和农民的收入水平,而农民的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到对农资采购规模和生活资料的购买规模,乃至影响到农业人口的消费水平。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外部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机遇。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和消费需求快速升级,加工业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广阔,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拉力。工业化的快速推进,现代装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以互联网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创新层出不穷,大大提高了加工的智能化、自动化、精细化、绿色化水平,为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持续提高,农产品生产的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力量,提供了有利条件。

现阶段,我国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并不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2016年11月14日,农业部印发了《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16年12月,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强调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竞争力为核心,以转变发展方式为引领,以绿色发展为方向,以一二三产融合为路径,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强化环境、质量、安全、卫生标准约束,围绕消费谋加工,围绕加工谋生产,促进产加销一体化发展。

河南既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一个农产品加工业大省,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同时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农业小规模分散经营问题也一直没有得到实质性改进。如何适应新的市场需要,把资源环境压力转化为发展动力,更好解决与小规模分散农户的对接问题,同时提高自身竞争力,是农产品加工企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着眼于满足面食加工业对优质小麦的需求和解决养殖业环保问题这两大难题,想念食品怀着对家乡、对农业的深沉情怀,适应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秉承“纯天然,零添加”的绿色发展理念,与坚守“养殖—沼肥—种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牧原股份携手合作,引导农户进行绿色有机小麦种植生产,通过契约方式,并整合对接政府公共服务组织的支持政策和农民合作社等服务主体,沿着“养殖—沼肥—种植—加工”的产业链,创造性地构建“牧原+想念+农户”产业联盟,进行一体化发展的实践,可以说很好地兼容了生态、优质、安全、高效等多重目标,满足了企业、农户、消费者和服务组织的多主体诉求,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符合新时期我国对农产品加工业和三产融合的政策要求,是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全面践行,值得借鉴和推广。其中,想念食品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创建面条研究所,牧原股份围绕循环经济发展进行科研攻关获得430多项国家专利,以及两大集团着眼于市场开拓和绿色高端发展进行的制度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正是这个产业联盟发展的动力源。沿着这条道路往前走,就可逐渐摆脱传统发展模式的束缚,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从而进入创新发展的全新轨道。

(作者系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猜你喜欢
牧原加工业农户
“南国第一牧原”
——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农产品加工业稳中向好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牧原股份1-2月累计销售生猪31.9万头
牧原:拟募资19.76亿元用于生猪产能扩张
牧原拟投资6 000万设立3家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