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孤寡老人眼科疾病住院患者应用效果

2017-02-07 08:16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9期
关键词:护患眼科负面

曾 秀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眼科住院患者受到陌生环境、视力障碍、手术等因素影响,由于对疾病认知的缺乏、手术过程不了解、手术效果怀疑,老年住院眼科疾病患者通常伴有明显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躯体化、自闭,部分老年眼科疾病住院患者甚至伴有自杀倾向[1]。孤寡老人是指无配偶,身边无子女和其他亲属,孤寡老人眼科疾病住院心理问题更为明显,抑郁程度更高。负面情绪不仅增加心理负担,还可能加重病情,降低治疗信心及配合依从度。本文分析了心理干预在孤寡老人眼科疾病住院患者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眼科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0例孤寡老人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先后顺序采用单双号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2例,女8例,年龄63~82岁,平均年龄74.7±5.6岁,白内障手术12例,青光眼5例,眼外伤3例;研究组患者中男13例,女7例,年龄61~81岁,平均年龄75.2±5.3岁,白内障手术11例,青光眼5例,眼外伤4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

纳入① 眼科住院患者;② 年龄≥60周岁;③ 无配偶,身边无子女和其他亲属。排除①无基本阅读与理解及表达能力;② 急慢性传染病;③ 合并其它严重疾病,如恶性血液病、恶性肿瘤、严重脏器官病变;④ 精神疾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含辅助检查、疾病知识宣教、术前准备、生活指导、营养指导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具体如下。

1.3.1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护理实践过程中,护士发挥积极主导地位,与孤寡老年住院患者日常护理中应尽快精力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的与患者沟通,手把手介绍住院环境,介绍病房内的室友,使其尽快的与同病室的室友熟悉起来,日常生活中引导患者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及互相鼓励,更好的缓解其住院后的陌生感及孤独感;其次,护士利用健康宣教间隙,用自我良好的专业知识传授疾病、手术相关知识,提升其对疾病的认知,加深对护士的信任感;最后护士加强观察孤寡老年住院患者的一言一行,判断其心理状态,积极了解其心中的疑虑,赢得其信任,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沟通过程中注意对患者隐私的保护,保守患者的秘密,必要情况下可选择安静的地区方便沟通及交流。

1.3.2 心理治疗

孤寡老年眼科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理负面情绪为抑郁、焦虑、恐惧及自闭,针对上述不同的心理特点,护士在做好观察后,用妥洽的方式实施心理治疗,如对抑郁的孤寡老年严格住院患者,护士需明白抑郁是孤寡老人的典型心理特征,无亲属的陪伴,长期的孤独寂寞,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宣泄或倾诉,护士实施心理治疗过程中应以耐心的沟通、交流为主,最好的方式为勾起患者以往美好的生活经历的回忆开始,后逐步的引导患者倾诉,通过倾诉,不仅让护士了解孤寡老年住院患者当前的心理状态,亦有助于缓解心理负面情绪,后积极的鼓励患者勇敢的面对病情及生活,积极调整心理状态,积极配合各项检查及治疗,促使疾病良好转归,以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

1.3.3 心理放松

孤寡老年住院患者长期面临较大的心理负担,如部分孤寡老年住院患者害怕独处、担忧日后的生活、担心失明,悲观情绪十分明显,而短期的心理治疗后易反复,需指导孤寡老年患者掌握一套适宜自我的心理放松方式,待再遇到类似心理问题后,可自行调节,指导的心理放松方式如音乐放松法、愉快想象法、放松训练等。音乐放松法:嘱咐患者保持身体放松,半卧或仰卧于病床上,着宽松的衣服,避免打扰,鼻子吸气和呼气,并放慢呼吸频率,尽量采用腹式呼吸,放松身体,后佩戴耳机聆听音乐,放下心理负担;愉快想象法:嘱咐患者放松身体,半卧或仰卧于病床上,着宽松的衣服,腹式呼吸,回忆青春年少的美好经历、愉快的生活体验、开心的往事。

1.4 评价指标

采用Zung编制[2]的焦虑(SAS)及抑郁量表(SDS)评估2组患者检查前及检查后的心理状况,每个量表均包含20个条目,分别代表焦虑及抑郁的20 种症状,20个条目的总分乘以1.25再取整数即获得标准分数,得分越高提示焦虑/抑郁状况越严重。评价时间为入组时及入组2周后。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心理状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入组2周后的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检查前及检查后的心理负面情绪比较(±s,分)

表1 2组患者检查前及检查后的心理负面情绪比较(±s,分)

组别 n SAS SDS入组时 入组2周后 入组时 入组2周后对照组 20 55.7±7.2 54.5±6.6 56.9±7.3 52.5±6.7研究组 20 55.2±7.6 48.1±5.5 57.7±7.2 49.2±6.0 t 1.260 3.519 1.018 3.760 P 0.462 <0.001 0.488 <0.001

3 讨 论

眼睛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且十分脆弱,易受到伤害,老年人常由于青光眼、白内障、玻璃视网膜病变、眼外伤等住院治疗,眼科住院患者多数需行手术治疗,住院期间无法视物,可能承受失明威胁,极易引发心理负面情绪。孤寡老年住院患者更为严重,长期孤独生活,缺乏家人及社会关爱,无人陪伴,且在中国传统思想下,孤寡老人落寞感更为强烈,多数孤寡老人在住院前既已伴有明显的心理负面情绪,由于眼科疾病影响,无法视物打击可能导致患者精神失常,部分伴有自杀倾向。严重的负面情绪可导致患者的应激反应,心率、血压等体征及儿茶酚胺物质等物质分泌紊乱,加重病情,对于治疗及转归十分不利,因而需尤其重视[3]。

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入组2周后的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孤寡老年患者的不良心理问题。孤寡老人严重的负面情绪及应激反应,实施心理干预难度较大,在实施过程中应非常重视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是护理的基础,建立护患关系过程中应保持足够的耐心,以孤寡老年住院患者角度看待问题,多容忍、包容及理解;信任的护患关系建立后,应选择恰当的方式实施心理治疗,后指导患者掌握一套适宜自我的心理放松方式,当再次遇到类似心理问题后,均可自行调节,更好的促进良好心理状况的养成。

[1] 刘秀如.眼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调查[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6,14(4):439-439,507

[2] 刘 彦,张运生.心理护理在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23):147-148.

[3] 关 颖,黄丽华.对手术后孤寡老年患者的心理干预护理[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27(2):85-86.

猜你喜欢
护患眼科负面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建议在直销业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远离负面情绪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