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现存最早的国别体史料汇编

2017-02-07 17:35慧楠
月读 2017年1期
关键词:国语左传

慧楠

《国语》是左丘明写的吗?

《国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料汇编,内容涉及先秦时期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周当时虽为中央王朝,实已与诸侯国无异),记事时间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时代大致与《春秋》《左传》相同而稍长。

关于《国语》这部书,争议最大的是它的作者。

一种说法是,《国语》和《左传》都是出自左丘明之手。这种观点的最早提出者是司马迁,他在《报任安书》中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西汉后期的刘歆,则首创“内、外传”说,认为《左传》是“《春秋内传》”,《国语》是“《春秋外传》”。东汉时,史学家班固除认同司马迁之说,以及刘歆之称外,还落实了《左传》与《国语》的关系。《汉书·司马迁传赞》说:“孔子因鲁《史记》而作《春秋》,而左丘明论辑其本事以为之传,又纂异同为《国语》。”这是认为先有《左传》,后有《国语》;《左传》为主,《国语》为辅。此外,《汉书·律历志》引《国语》也都称《春秋外传》。于是,就有这样一个观点:左丘明在作《左传》之余,利用剩下的史料,写成了《国语》,以补《左传》之不尽,并共同“辅佐”《春秋》。这是汉朝人的流行看法。到了宋代和清代,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仍不乏其人。

不过从晋代开始,便有不少学者对《左传》《国语》同出一人(左丘明)的说法提出了疑问。像唐代陆淳便引赵匡之语说:“《左传》《国语》,文体不伦,序事又多乖刺,定非一人所为也。”这是从文体上对《左传》《国语》出于一人说提出了疑问。宋代叶适的《习学记言》则认为《左传》虽曾参考过《国语》,但二书并非成于一人之手,而是两种著作。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赞同《国语》非一人完成的作品这一观点。主要理由有:

第一,《国语》一书共八国“语”,二十一卷,其中《周语》三卷共记有周穆、恭、厉、宣等十二王时期的事迹,前五个是西周统治者,后七个是东周统治者。如果从数量上看,《周语》记东周时期史事多于西周,但稍加留意,不难发现,真正记周朝大事的多在前半部分,而后半部分多是记周朝与诸侯的往来及一些琐言碎语;《郑语》则主要记西周时史伯纵论天下局势;《鲁语》着重记载鲁国上层社会一些历史人物的言行,且记事仅局限于春秋之内;《齐语》则集中在齐桓公称霸一事上;《晋语》是国语中占篇幅最多的,共九卷,几乎占了全书的二分之一,记事始于鲁桓公三年,迄于战国初年,时间延续长,内容涉及广,相对于其他各国要全面、具体得多;《吴语》《越语》则是记春秋末、战国初之事。可见,《国语》一书在分配比例、记事的时间和内容上,存在着很大差距。

第二,《国语》中文章风格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像《周语》《齐语》《郑语》《楚语》等多长篇大论,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哲学、宗教、历史等诸多方面,文章理论性、逻辑性都较强。与此形成对照的《晋语》《越语》等,多为短小文章,文笔也较简洁精炼。《鲁语》则往往一事一议,虽显琐碎,却每有真知灼见于其中。《吴语》《楚语》文字流畅整饬,气势充沛饱满,且讲究词句的安排利用。《越语》则如柳宗元所云“尤为奇峻”,而且还出现了许多用韵现象。

第三,《国语》一书的指导思想也很杂乱,既有重民、崇礼、知天命的儒家思想,如《周语》的“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也有重“ 法、术、势”,主张赏罚分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法家思想,如《吴语》记越王勾践兴兵伐吴前,聚众发令,有罪者斩;还有主张“兼爱、非攻、节用”的墨家思想,如《周语上》祭公谋父劝穆王弥兵:“先王耀德不观兵。”此外,更有提倡君主“与民并耕而食,警飨而治”的农家思想,以及主张“以奇用兵”“顺时而发”的兵家思想。

总的说来,《国语》中的篇目,无论是在各自所占的比例上,还是记述的侧重点上,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如果是一个人统撰全书,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且,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一个人能够兼容各家思想并将其杂糅在一起撰成一书,是不太现实的。所以,较为合理的解释是《国语》不是由某个人单独撰成的。

关于《国语》的几个问题

关于《国语》这部书,有以下几个要点需要说明:

第一,《国语》之“语”,是西周春秋时期一种记载君臣治国之语的文体。《楚语上》记楚大夫申叔时论太子教育:“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由此推测,楚国宫廷用来教育太子的《语》,是一部记载先王德治言论的典籍。不仅楚国有《语》,周王室和各诸侯国也都有《语》。《语》之前冠以国名,就成为某国之《语》,诸如《鲁语》《齐语》等等。各国之《语》最初可能都是单独流传的,并借朝聘赴告的机会得到交流。到了战国初年,某位或几位史官把他手头上所掌握的各国之《语》按国别编为一书,就成了今本的《国语》。

第二,《国语》主要在于记言(如《祭公谏穆王征犬戎》《邵公谏厉王弭谤》等)。每篇的形成过程是:王侯卿士大夫就某些具体现实政治问题发表言论,史官将其言论载之简帛。所以,每篇的作者实际有两位:一是讲述者,即言论的发表者;一是记载和整理加工的人,通常是史官。同时,《国语》中的“语”还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模式:开头用简要的语言叙述有关事由和缘起,导入主题;主体部分提出论点(这是文章的主旨),展开论说(论述、论证或辩诘,通常是以议论或问对的形式出现);结尾交待事情的结果。

第三,《国语》内容广泛,涉及“ 邦国成败,嘉言善语,阴阳律吕,天时人事逆顺之数”,宗旨是为王侯治国“道训典,献善败”,其中劝谏的内容远远多于颂美。应该承认,《国语》的编者是具有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强烈敬业精神的史官, 他(或他们)所选入的每一条材料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垂鉴意义。例如周宣王本是西周中兴之主,但《国语·周语上》有关宣王的五条材料中,有四条是写西周名臣讽谏宣王弊政的,从中可见编者提供借鉴的意识是多么强烈!

第四,《国语》是“编”而不是“著”,是“选”而不是“作”。这一点与《左传》的性质有着根本区别。前面已经说到,《国语》的文章是不同时代的各国史官早就写好的,编者只是起到选篇、编辑的作用。每国的《语》所占比例差距很大,正是由于编者手中的史料多寡不一所致。而书中未收入陈、宋、燕、秦等诸侯国之《语》,大概是因为编者手中本来就缺乏这些资料。

第五,《国语》是“史料汇编”而不是“史”。历史是一条不断流的长河,因此作为严格的史书,应该有着前后因果联系的系统记载。若用这一标准衡量《国语》,显然它还不够史的规格。《国语》共收有二百余条史料,除《晋语》《吴语》中某些史料上下有所衔接外,大多数史料之间没有上下前后的因果联系。也就是说,每一条史料都可以各自独立成篇。《国语》只不过是把这些独立成篇的文章汇编在一起罢了。

最后,《国语》保留了史料的原貌,这是这部书最大的价值所在。编者没有对全书的语言和文风做统稿、改写、加工和提炼,而是原汁原味地编排,给人以“茅茨不翦,采椽不斫”(《韩非子·五蠹》)的感觉。我们读《国语》,很容易感受到各篇文章水平参差不齐。此外,《国语》中有不少史料重复,甚至存在一事异记的现象,这应该是这些史料最初是出于不同史官之手,编者原封不动地将它们收入到《国语》中的缘故。

《国语》韦昭注的特点和价值

提到《国语》,不得不提为它作注的一个人——三国时期的

韦昭。

韦昭为《国语》作的注有以下特点:

第一,体例完备,成一家之名学。所谓“成一家之名学”,首先在于韦昭有明确的注释目的,即令浅闻初学者亦能通晓并祛他注之过。其次,韦昭以疏通文意为宗旨,针对《国语》所记史实,参照《春秋》《左传》对史实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加以注释,从而弥补《国语》记史时间上的空白,增强其史实记载的真实性。在此基础上,韦昭考校训释文字、补充史实和世系、解析名物和制度、梳理典故和职官、考地理、通天文等等,注释内容细致入微,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例。这些注释,也多有经典文献的依托和权威学者的佐证。

第二,兼采诸家,比并释疑。在全部注释中,韦昭自己的注仅过半数,其余则征引其他诸人之说,如直接或间接征引郑众注12条、贾逵注67条、唐固注72条、虞翻注17条。韦昭征引诸家,多加梳理,给出贴近文意的更为浅近的注释,其中不乏个人意见,表现出了严谨的治学态度。这种边注释边研究的注书方法,也为后人所沿用,开集解之风。

第三,征引文献广博,注释具有权威性。除了引用他人注释外,韦昭还引用了一些典籍文献来充实自己的注,以便于理解《国语》的原文,其中包括“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和《左传》《诗经》《周易》《论语》《尚书》《孝经》《世本》《尔雅》等,达到了疏通文意和补充史实的目的。应该看到,韦昭所征引的文献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因此它比任何一部“国语注”的生命力都强。直到今天,学者也不能抛开韦注来研究《国语》。

最后,训释简括,紧扣原文。大凡为古书作注者,其目的都是要让当时人能够读懂古书的文字,所以都是用当时浅显易懂的语言。韦昭的注便是如此,简洁、通俗易懂,即使今天看,也并不古奥。这体现了韦昭深厚的学养和文字功力。

韦昭的《国语注》是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韦注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它的价值。韦昭注开集解之风,对后世何晏的《论语集解》、应劭的《汉书集解音义》、《史记》三家注、《汉书》颜师古注等经、史之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更有学者指出,在以经学为主导的时代,《国语》能随《左传》而得以流传,韦昭功不可没。韦昭的注与《国语》相结合,直接影响了《国语》一书的性质和地位,使其从史料汇编上升为史学著作。

《国语》的现代价值

首先,《国语》提出了诚信的重要性。我国自古就有重信的优秀传统,《国语》中也把信作为重要的品德之一。申叔时在论傅太子之道时,就提出要“明久长以导之信”,也就是通过引导他讲诚信来阐明如何可以使国祚长久的道理,这不仅把诚信当作为人的准则,更把它提高到安邦定国的地位。《国语》还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公元前546年弭兵大会上,楚军欲违信而偷袭晋军。晋军主帅赵武“以忠谋诸侯,以信覆之”,坚持以忠信对待诸侯,终于折服了楚国,使“楚人不敢谋,畏晋之信也”。与此相对,《国语》中对背信之人予以严厉的谴责。如晋惠公为求成为国君,内许大臣里克田百万、丕郑田七十万,外许秦穆公“河外列城五”。但他回国后,立刻“背外内之赂”,不仅如此,还借故杀了里克和丕郑,而且恩将仇报,在秦国大饥之时不卖粮食给秦国。对此,书中指责道:“晋侯即位而背外内之赂,虐其处者,弃其信也。”而不讲求信用,则“远不至而近不和矣,将何以守国?”可见诚信的重要性。

其次,《国语》中体现着民本思想。《国语》主张统治者要体恤民情,“王天下者必先诸民,然后庇焉,则能长利”,如果反其道而行之,“不亲于民而求用焉,人必违之”。《国语》开篇即提到周武王得国是因“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商纣失国是因其“大恶于民,庶民不忍”。书中对关心民情、急民所急的明君贤臣都是予以肯定的。像齐鲁长勺之战,鲁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是因为鲁庄公爱民,曹刿据此说“夫惠本而后民归之志,民和而后神降之福”,“苟中心图民,智虽弗及,必将至焉”。同样,对于贪残虐民的君臣,《国语》都无一例外地予以痛斥。像周厉王暴虐无道,贪婪无度,在被告诫“民不堪命矣”后,非但不听劝谏,反而“防民之口”,芮良夫因此叹息“周必败”。

第三,《国语》倡导为人要具有恭敬、节俭和谦让的品质。《国语》把“敬”放在一个相当高的位置,认为恭敬的态度体现着礼的精神。范武子教育其子如何为人处事,以承君命时,只说“唯敬”两字:“夫敬,德之恪也。恪于德以临事,其何不济! ”可见,恭敬就是守德,严守德行而谨慎从事,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功的呢?《国语》还极力赞美节俭,反对奢侈,提出“人臣而侈,国家弗堪,亡之道也”。鲁大夫叔孙宣子、东门子生活奢靡,周卿士刘康公即直言“叔孙、东门其亡乎! 若家不亡,身必不免”,因为“敬恪恭俭”才是为人之道。谦让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国语》中对谦虚谨慎、严以律己的人物进行了褒扬,其中较为有名的就是赵衰让贤的佳话。晋文公三次任命赵衰为卿,赵衰三次推辞,并三次举贤。这种谦让精神并非虚假,而是能正确地知人知己,可以说“赵衰三让,其所让,皆社稷之卫也”。谦让的出发点是先国家后个人,先公后私。在赵衰等的影响下,晋国群臣让贤、举贤形成风气,从而为晋国的持久霸业打下了深厚而扎实的基础。

最后,《国语》中蕴含着“以史为鉴”的思想。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现实和未来的借鉴,关于这一点,中国先民早在殷周之际就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尚书·周书》和《诗经》中的“殷鉴”思想可以说是最早关于历史鉴戒的思想。《国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思想,其中讨论了西周衰亡的原因以及各诸侯国为政的成败得失。正如白寿彝先生指出的那样,“从编纂的意图上看,《国语》可以说是第一部‘资治通鉴。从编纂的性质看,《国语》也可以说是第一部‘经世文编”。

《国语》选读

伍举论台美而楚殆

灵王为章华之台,与伍举升焉,曰:“台美夫!”对曰:“臣闻国君服宠以为美,安民以为乐,听德以为聪,致远以为明。不闻其以土木之崇高、彤镂为美,而以金石匏竹之昌大、嚣庶为乐;不闻其以观大、视侈、淫色以为明,而以察清浊为聪。

“先君庄王为匏居之台,高不过望国氛,大不过容宴豆,木不妨守备,用不烦官府,民不废时务,官不易朝常。……今君为此台也,国民罢焉,财用尽焉,年谷败焉,百官烦焉,举国留之,数年乃成。愿得诸侯与始升焉,诸侯皆距,无有至者。而后使太宰启疆请于鲁侯,惧之以蜀之役,而仅得以来。使富都那竖赞焉,而使长鬛之士相焉,臣不知其美也。

“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小大、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夫君国者,将民之与处;民实瘠矣,君安得肥?且夫私欲弘侈,则德义鲜少;德义不行,则迩者骚离而远者距违。天子之贵也,唯其以公侯为官正,而以伯子男为师旅。其有美名也,唯其施令德于远近,而小大安之也。若敛民利以成其私欲,使民蒿焉忘其安乐,而有远心,其为恶也甚矣,安用目观?

“故先王之为台榭也,榭不过讲军实,台不过望氛祥。故榭度于大卒之居,台度于临观之高。其所不夺穑地,其为不匮财用,其事不烦官业,其日不废时务。瘠硗之地,于是乎为之;城守之木,于是乎用之;官僚之暇,于是乎临之;四时之隙,于是乎成之。……夫为台榭,将以教民利也,不知其以匮之也。若君谓此台美而为之正,楚其殆矣!”(《楚语上》)

楚灵王建造章华之台,与楚大夫伍举一起登台,说:“台真美呀!”伍举说:“我听说国君以接受上天福禄为美,以安定民众为乐,以听从有德者为耳聪,以能够使远方人归服为眼明。我没有听说过以土木建筑崇高、彩绘雕饰为美,以金石匏竹乐器盛大众多为乐;没有听说过以观赏场面宏大、视觉奢侈、淫于女色为眼明,而以辨察音乐清浊为耳聪。

“我们的先君庄王曾经建造匏居之台,台的高度不过是便于观望国家吉凶云气,台的大小面积不过是可以容纳宴会俎豆,建台所需木料不妨害国家守备,费用不动用官府开支,民众不至于荒废时务,官员不改变上朝常规。……如今君王建造这座章华台,楚国民众为此疲惫,楚国财用为此用尽,年成谷物为此歉收,百官为此厌烦,全国民众都来筑土,用了几年才建成。您希望能够与各国诸侯一起登台,可是各国诸侯都予以拒绝,没有人来。此后您派太宰启疆请鲁侯来,以蜀之役相威胁,鲁侯这才来楚。您派容貌美丽、风度优雅的美少年赞礼,派高大健壮的人相助行礼,我不知道章华台美在哪里。

“所谓美,是指对上下、内外、小大、远近都没有危害,这才叫美。如果眼睛看着舒服就是美,但乱取财用导致匮乏,那么这就是聚敛民财使自己富厚而让民众贫穷,如此何美之有?做国君的人,应该与民共处;民众贫穷,君主怎么能独自肥厚?况且人的私欲膨胀,德义就会缺少;德义不能施行,就会近者忧愁叛离而远者抗拒违命。天子的尊贵,就体现在他以公侯作为官长,而以伯子男作为诸位官员。天子之所以具有美名,只是因为他将美德施行到远近之处,使大小诸侯都得到安定。如果聚敛民财来成就自己的私欲,使民众忧伤失去安乐,因而产生叛离之心,那么造成的罪恶就大了,眼睛看着舒服又有什么用呢?

“因此先王建造台榭,榭不过是用来讲习军事,台不过是用来观望国家吉凶云气。因而建造榭只要考虑便于士卒讲武,建造台只要考虑能够达到观望云气的高度。台榭的场所不应该侵夺耕地,建造台榭的行为不至于造成财用匮乏,建造台榭的事务不至于影响官员行政,建造台榭的时间不至于荒废农时。贫瘠的土地,可以作为台榭的场所;筑城守备的剩余木料,可以用作建造台榭的材料;官员在空闲时间,可以登临台榭观赏;四季中的空闲,可以作为建造台榭的时机。……建造台榭,是用来让百姓获得利益,没有听说为建造台榭而让民众匮乏的。如果君王认为这座台美丽而以为是正确的,那么楚国就危险了!”

猜你喜欢
国语左传
店员嘲笑赵元任
马首是瞻
从善如流
A corpus—based study of function words suoyi and keyi in Zuo Zhuan
一道化学计算题的守恒多解
怎样提高少数民族初中学生学习国语的积极性
容祖儿《一百个我 国语新曲+精选》
《左传》笔法
妈,你好
Contents and Abstr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