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积累,发展推理意识

2017-02-07 03:24郝勤秀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活动经验

郝勤秀

摘 要:数学教学的基本落脚点是学生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等的积累。唤醒学生的积累储备,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更能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使数学推理等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激活学生的认知储备、思维方法积累,就能开启数学学习的智慧之门,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富有情趣,充满激情。

关键词:认知储备;活动经验;推理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为此,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要努力激活学生的认知和经验积累,引发学生有效的联想,促进合情推理生成,进而加速认知建构,提升数学素养。在此,结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表面积的变化》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连接学生已有的认知,引发学生合情推理,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努力打造富有灵性的高效课堂。

片段一:活动感悟,激发积极联想

师:用2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算一算它的体积和表面积。

学生自主拼摆或画出示意图,并计算出体积和表面积。

师:计算后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生:体积都是2立方厘米,2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12平方厘米,而拼成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0平方厘米。

生:老师,怎么2个拼起来表面积就变了啊!

师:是啊!好好的2个小正方体一拼起来,表面积就变了,其中有什么规律吗?

生:我们可以用3个再试试。

师:好方法,试试看。

生:我们发现2个小正方体、3个小正方体拼起来,体积没有变,表面积变小了。

生:我发现2个小正方体拼在一起,表面积减少2平方厘米,3个小正方体拼起来,表面积减少4平方厘米。

生:我发现2个小正方体拼在一起,就是减少2个正方形的面积,3个小正方体拼起来,就是减少4个正方形的面积。

师:总结得不错。那我们继续用6个正方体去拼一拼,看看能拼成几种不同的长方体?在拼成的长方体中,哪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小?为什么?

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很快发现有两种不同的拼法(如图1)。第一种拼法减少了10个小正方形的面,第二种拼法减少了14个小正方形的面,所以第二种拼法得到的长方体表面积小。

师:和你的同桌仔细研究一下,表面积减少的到底在哪儿?

学生们结合实物或示意图,理清减少的面是什么,探寻其中存在的奥秘。

生:我们发现只要重合的面就是减少的面,这样可以顺利地看出每一个图形中减少的表面积。

生:我们发现2个小正方体重合的是2个面,3个小正方体重合的是4个面……

生:是的!这样拼摆只要重合1次,就是减少2个面的面积。

师:归纳得很准确。请自由地选择几个小正方体拼一拼,并算一算表面积,再次验证自己的发现。

学生们自主思考,用看、数、算等策略研究表面积的变化情况,总结对应的规律。

数学活动是学生思考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力支撑。为此,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获得充分的感知,理解对应的认知,更要通过分析、比较等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通过一定的原型启发,促进学生积极地联想,并能够通过现象的类比和归纳,产生有意义的推理,进而提升思维活力,发展学生的猜想、归纳等推理能力。

本片段的教学主要通过活动的探索,让学习充满活力,也让课堂充满灵动。教学伊始,用2个小正方体的拼摆,让学生在简单的思考中获得一些基本感知,为后续的深入和推进提供方法、技能和思想的激活,更能激发学习的好奇心。经过一系列的热身活动,学生很乐意去探索活动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索,既激活了学生的认知经验储备,又增加了感悟的机会,为顺利地归纳、总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推理能力的发展。当然,我们也看到了学生的争辩,这正是自主探索活动的挑战性所带来的力量。通过系列活动的推进,能够调控好学生的情感,形成融洽的探究氛围,使学生的认知动力从内心迸发出来,动脑、动手、动口去探索猜测,进而真正激发起他们运用合情推理的意识,让学生沉浸在理性的研究学习之中。

片段二:活动反思,加速推理进程

师:我们刚才进行了自主实验,谁把自己的操作与思考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我用8个小正方体拼的,一共可以拼成2种长方体。第一种是长8厘米、宽和高是1厘米,表面积是34平方厘米。第二种是长4厘米、宽1厘米、高2厘米,表面积是28平方厘米。

生:我拼成了3种,还有一种是正方体,棱长2厘米。

生:不对,要拼成长方体,不是正方体,只能是2种。

生:3种,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师:很有意思。到底是几种呢?

学生之间进行了辩论,最终得出是3种拼法。

师:大家的意见统一了,但表面积是算出来的,还是利用规律研究得来的?

生:我是算的。

生:我是运用刚才学习的方法推算出来的。摆成一列,就是减少14个面,容易算出表面积是6×8-14=34平方厘米。摆成第二种,就是减少竖着的12个面、横着的8个面,所以面积是6×8-12-8=28平方厘米。

生:我们思考后还有新的发现,拼成正方体,表面积是最小的。

师:是一个新的发现,但如果不能拼成正方体,你还能得到这样的结论吗?我们再用更多的小正方体去研究一下,好吗?

学生自主摆一摆,想出对应的方法得出表面积,并讨论各自的特征,推断出什么时候表面积是最小的。

生:12个不能拼成正方体,但是可以拼成一个比较像正方体的长方体,这时长3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它的表面积最小。

生:18个不能拼成正方体,如果长3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它的表面积最小。

生:16个不能拼成正方体,当长4厘米、宽4厘米、高2厘米时,它的表面积最小。

……

生:我发现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比较接近时,它的表面积是最小的。例如24个不能拼成正方体,当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时,它的表面积最小。

生:我发现拼成一长排,表面积最大,因为这时重复的正方形个数是最少的。

生:如果能拼成正方体,它的表面积一定是最小的。

生:老师,我还发现,用小正方体拼长方体,与我们五年级时学的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有相似的地方,也就是拼得的图形越接近正方形,它的周长就越小。而这里是拼得的形体越接近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就越小。

师:刚才的研究很有水平,大家也很认真。只不过不要忘记活动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小正方体的个数或小正方形的个数同样多。这个你弄清楚了吗?

生:是的。老师,我还想起来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有一桶沙子,它是由许多小沙粒组成的,每个小沙粒也有体积,我们把这些沙子堆成怎样的形体,它的表面积最小?堆成怎样的形体,它的表面积最大?

学生们积极地研讨着,最终达成共识:这桶沙子堆成正方体的沙堆,它的表面积最小;而把这些沙子平铺在地面上,尽可能的薄,它的表面积就会越大。

生:我也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冬天小狗、小猫在睡觉时总喜欢把身体蜷缩成一团,这是为什么?”

生:这样暖和啊!自己可以给自己取暖。

师:为什么蜷缩成一团睡觉就更暖和呢?能否联系我们今天学的表面积变化规律想一想?

学生们进行热烈的讨论,得出这些小动物们蜷缩成一团,身体更接近于一个球体,表面积最小,所以热量不容易散发出去。

……

“用教材教”是课程改革的一种趋势,也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高教学实效,改善学习质态的有力举措。案例就给我们最好的启示,不拘泥于教材,我们不仅能开启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活力,更能拓展学生的视野,诱发创新,发展学生的推理意识。

案例中适度地改编了书上原来的问题,收获的是无限的精彩。学生大胆地实践,勇敢地提出质疑与思考,这些不正是我们所要追寻的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吗?对教材内容做适当拓展,看似会多费一些时间和精力,但我们却能看到学生的热情、超群的想象以及超乎预设的精彩。学生大胆的联想,小猫、小狗的蜷缩,一桶沙子等问题的呈现,不仅有趣,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为未来的有效探索、创新提供一些智能储备,更为学生问题意识、推理意识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适度拓展,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富有数学内涵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过程,初步体验了从简单的数学现象出发探索一般数学规律的方法。应该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数学的奇妙和数学的乐趣。合情推理是学生终身学习、大胆创新的基本素养之一,这就需要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善于把握教学资源,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思考问题、解析问题的氛围,唤醒学习认知和技能,让合情推理变得更加合理、更加科学,使之成为科学发现的金钥匙。

猜你喜欢
活动经验
关于“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的思考
借助实践活动,积累应用经验
活动经验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浅析
感悟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中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运用多元智能实现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研究
汲取活动经验,提升小学生数学认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