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齐家经典

2017-02-08 08:46陈星
共产党员·上 2017年1期
关键词:持家教子治学

陈星

近日重读《曾国藩家书》,让我再次领略了曾国藩的纯净心灵世界,感悟到家庭久经不衰的成功密码,更触摸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厚重积淀。纵观中国近代史,曾国藩在维护清王朝统治方面立下了不世之功,在立言立德上无疑更是一座道德珠峰。

《曾国藩家书》一书收录了300多封书信,通过这些书信,可窥斑见豹地探求他一生的行为思想。曾国藩虽居庙堂之高,但内心却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般自警。家书行文从容淡定,形式活泼,随想而到,挥洒自如,在看似平淡的家书中蕴藏真知灼见,蕴含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真谛,极具说服力和感染力,从中可以体悟其正己、教子、持家等诸多方面思想,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

家书涉及内容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家庭生计操持,大到进德修业、经邦纬国之道,是曾国藩主要活动和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国藩一生受儒家思想影响深厚,从不放弃品德修养,至其年衰,也不放弃反省和自责。他的一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真实写照。一部家书彰显了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为他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古有“盛不过三代”之说,曾氏家族代代有英才,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等栋梁之才,与其良好的家风熏染不无关系。

曾国藩极重择师交友,立志见贤思齐。在其志向的激励之下,他终生勤俭谨慎,学修不断。清政府称他是“学本有源,器成远大,忠诚体国,节劲凌霜”,赞扬他是“中兴第一名臣”。在极重“三不朽”的湖湘学派中,曾国藩既是一名推波助澜者,又是一位成功的实践者,因而青年毛泽东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毛泽东佩服他是位“大本大源”、倡学促教、陶铸人心的学者和政治家。在为人处世上,曾国藩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崇尚坚忍实干,得意时埋头苦干,失意时绝不灰心。他在安慰其弟曾国荃连吃两次败仗的信中说:“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费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徒然自馁也。”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做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在家书中写道:“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弟每用一钱均须三思,诸弟在家,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他希望后代兢兢业业,努力治学。勤劳、谦逊、戒骄、宽容、节俭、坚忍、自强,在其家书中屡屡可见,言之切切、诲之谆谆。令人感佩的是,曾国藩身为朝廷重臣,手中握有实权,却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留银钱与后人,再三叮嘱家人要力行节俭以不致亏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而通过阅读《曾国藩家书》,正可以学习如何培育值得薪火相传的好家风。如果我们能从书中汲取精华,并加以践行,必将终生受益。

猜你喜欢
持家教子治学
铁匠教子
施明敬
分期付款
持家有道之旧瓶新用
能干的土豆皮
鹊桥仙·三八妇女节
孟母教子
春节赞歌
KW俱乐部
教子/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