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复式班教学的实践思考

2017-02-09 14:10高军积
甘肃教育 2016年23期
关键词:有效备课整合教材

高军积

【关键词】 复式班;有效备课;整合;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3—0049—01

农村学校特别是贫困边远地区的小学,由于学生数量较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办学条件非常有限,课堂教学中特殊的教学形式——复式教学就自然形成。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复式教学已是摆在农村小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复式教学头绪多,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不同年级相互干扰,要想提高每节课的课堂效率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复式教学的特点,把新课程理念融入到复式教学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值得进行探讨。

一、精心准备,有效备课

复式班教案的编写,有它自身的特点。具体地说,首先得注意动静搭配的交替性、统一性和灵活性。复式班除了有与单式班一样的教学重点外,它还应该考虑年级重点,不能每一节课两个年级平分秋色,要根据每一个年级的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调整。还要有明确的教学顺序,对两个年级的授课要有规律,不能今天这样,明天那样。更重要的是对复式班的教学设计,直接教学时间和自主学习时间一定要估量准确,符合实际操作。总之,课前精心有效的备课在复式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合理安排,“动静”搭配

“动”与“静”的搭配是复式教学的特殊模式。“动”就是教师直接教学,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积极探索的认知活动。“动”时教师启发得当,指点得宜,穿针引线,画龙点睛,学生思考得法,领悟得体。“静”是要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学习,也是一种认知活动。“静”时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利用学生的自学能力去学习,去探索新知识。一堂成功的复式课,“动”“静”要合理搭配,要有灵活性,要交替进行,“动”“静”交替不能太少,也不能太频繁,基本做到“三动”“三静”,有时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安排。总之,“动”“静”搭配没有一定的模式,这就需要老师们在教学中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大胆地去探索、研究、总结,积累一定经验,在有效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帮扶互动,以高带低

复式班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重要保证。在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指明探索的路径,解决疑难问题,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教师先“扶”后“放”,在学生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时,引导学生爱学,教学生“会学”,帮助学生“学会”。在学生们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时,就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自己解决问题,克服老师在课堂中一手包办的现象。“扶”是为了“放”,只有“扶”得好,才能“放”得踏实。

老师除了在课堂上运用好复式教学中的“动”“静”相结合,以平等及热情的心态真诚地对待学生外,还要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们互帮互助,互相学习。教师可以把班里的学生组成一对一的小组,让优等的学生带动学困生。这样不但能让学生们在帮扶中共同进步,还能培养优等生的责任心,增进他们之间的友谊。同时,教师也能从琐碎的事务中解放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处理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

四、整合教材,化难为易

在农村边远山区的教学点,复式班学生个体差异大,教师工作非常辛苦,每天都承担着多学科的教学任务,必须付出更多努力,再加上新的课程改革注重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无疑给复式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然而,由于农村的条件有限,学生们的认识和眼界也有限,对大多数学生来讲编写在教材里的很多东西对他们是陌生的,一些教材里面呈现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他们。有时候,教师们费力地讲上大半天,学生们还是茫茫然不知所云。因此,我们只能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环境,整合教材,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使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复式教学改革不断推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五、培养得力助手,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复式教学班的教师教学任务重,教学内容复杂,所以教师们要着重培养一批学习好,责任心强,乐于帮助别人的得力小助手,来帮助老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从而减轻教师的负担。如在课前,让小助手们查出勤情况,检查同学们在上课前学习用具的准备情况,检查练习、作业完成情况,课本的预习情况,辅导差生等,引导低、高年级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课堂上,让小助手们组织同学讨论探究性的问题、维持班上的课堂纪律等,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们解疑答惑。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有效备课整合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高中化学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思想品德课堂因有效而精彩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历史深度备课的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