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列姆昌德小说中的贤女形象分析

2017-02-09 15:16陈文娇
名作欣赏·下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女性观印度

摘 要:普列姆昌德是印度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是一位生长在社会底层的敏锐观察者。其作品中有大量揭示印度妇女问题的作品,通过印度妇女所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折射社会问题。本文将通过“贤女”形象分析普列姆昌德的女性观以及其所反映的印度社会问题。

关键词:普列姆昌德 女性观 印度 贤女

普列姆昌德(1880—1936)是印度现实主义文学大师,被誉为“印度的高尔基”。普列姆昌德善于从典型环境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出发,揭露当时社会的丑陋面目及现实矛盾,其众多文学作品通过对印度妇女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折射社会问题。本文选取“贤女”形象作为分析对象,对于认识和分析印度社会、女性问题有借鉴作用,也有利于更充分了解普列姆昌德女性观的深度、意义及局限性。

一、普列姆昌德及其创作中的三类女性形象

1880年7月31日普列姆昌德出生于印度北方贝拿勒斯附近拉莫希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的母亲是一个举止文雅的家庭妇女,她贤惠、善良的品质在普列姆昌德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成为他心目中标准的“贤女”形象。在他十岁时,父亲娶了冷漠且不善操持家务的继母;十七岁时,他按印度传统习俗迎娶了相貌丑陋、脾气暴躁的第一任妻子。第二位妻子西瓦拉妮是普列姆昌德一生的灵魂伴侣,为普列姆昌德的创作给予了帮助。这四位不同的女性为其塑造性格各异的印度女性形象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普列姆昌德作品中的妇女形象同当时的民族觉醒和独立斗争有关,这些女性形象性格各异,身份及遭遇也有所不同。普列姆昌德反映女性生活问题的作品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反映嫁妆风俗问题;二、反映夫妻之间不平等关系;三、反映寡妇问题。纵观其作品中的女性,我们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忍耐从容、无私奉献的“贤女”,如《妮摩拉》中的妮摩拉、《戈丹》中的康纳太太戈文迪、《依靠》中的阿努巴等。贤女是指具有善良、无私、奉献的品德,对家庭任劳任怨,对丈夫忠贞不贰的女性,把自己终身奉献给家庭和丈夫,并以此作为最高人生追求。这类女性符合印度宗教、社会、道德对女性的种种要求,而实际上她们都是失去自由、思想与自我的“可怜人”。

第二类是勇于反抗、敢于斗争的“烈女”,如《戈丹》中的丹妮娅、《沙伦塔夫人》中的沙伦塔、《伯勒玛》中的伯勒玛等。这类女性相比“贤女”而言更有独立思想和反抗意识,在当时女性地位卑微的大环境下,积极对现实进行反抗。

第三类是性格扭曲、行为乖张的“悍女”,如《穷人的哀号》中的孟伽、《妮摩拉》中的茹克米妮、《诽谤》中的裘格努等。“悍女”这一类形象有种种令人厌恶的毛病,其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往往比较孤独。

二、普列姆昌德小说中的“贤女”形象特征

相比其他两类女性,普列姆昌德作品中的“贤女”形象更值得我们关注。因为她们完整诠释了在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家庭地位的压迫下最悲惨的印度女性形象。她们终生恪守着“三从四德”的古训,命运掌控在父亲、丈夫、儿子的手里。她们将忠贞顺从和默默奉献作为自己的荣誉与使命,成为“贤妇”是她们最高的奋斗目标。

(一)顺从命运指挥的下层社会贤女“妮摩拉”

小说《妮摩拉》描写印度少女妮摩拉的悲惨一生。到了婚嫁年龄的妮莫拉因嫁妆问题而无奈嫁给了不要求嫁妆、却已年近四十的鳏夫孟西。以妮摩拉为代表的万千印度平民女子的悲苦遭遇多来源于印度婚嫁习俗中对女子嫁妆的要求。这一习俗源自于印度早期的种姓制,即“顺婚”制度。以肤色为差异确定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种姓为前提,高级种姓的男子可以娶低级种姓的女子。很多低种姓氏的家庭想利用联姻的方式来改变自己家族低种姓的现状。普列姆昌德通过妮摩拉这一形象揭示了婚姻习俗的漏洞对贫民女子所造成的伤害。

(二)以家庭为中心的上层社会“贤女”戈文迪

《戈丹》反映了殖民时期印度的社会风貌,此时的印度处于英国帝国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统治之下,而“贤女”戈文迪就是处于英国殖民时期的上层印度女性形象。在西方思想大量涌入印度社会的英国殖民时期,妇女们依然恪守着古老的“男尊女卑”和“顺从贤惠”的价值观念。英国统治印度长达百年,而西方文化并没有撼动传统印度文化的社会地位,其牢固性和稳定性由此可见。

(三)缺乏自我意识的“贤女”苏菲娅

小说《舞台》中的贤女苏菲娅与上述两位女性不同。她接受过来自西方的文化教育,信仰基督教,思想较其他女性更为开明,对世界和社会有着自己的见解。但从她对爱人维奈的态度上,显露出她身上所固有的那种印度传统文化的烙印——宽容、忍耐、顺从、忠贞。普列姆昌德通过苏菲娅这一女性形象反映了这种以男性作为生活支撑的思想及其广泛性。

(四)“贤女”形象特征

结合以上几位女性形象,我们可以看出在普列姆昌德小说里的这类“贤女”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她们是印度社会不受重视和尊重的群体,长期以来遭受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压迫。而印度社会所独有的种姓制度以及童婚制、陪嫁制、殉葬制等婚姻制度给印度女性们造成了极大的压迫与负担。

其次,她们长期恪守“三从四德”的道德规范,命运掌握在父亲、丈夫和儿子手中。自始至终,她们都没有独立把握自己生活方向的权利。

再次,她们逆来顺受、无私奉献,以成为“贤女”为人生目标,即使是面对丈夫的伤害、外界言论的压力,都始终默默奉献自己,没有怨言,也从未想过反抗。

最后,男性是她们维系生活的支柱。有了男性的存在,她们的付出才有承受体。男性在她们的生活里扮演着比她们本身更重要的角色。

三、从“贤女”形象看普列姆昌德的“女性观”

从历史文化角度来说,多元化宗教使得印度社会风俗独具特色且复杂多样,其中婆罗门教的教义对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影响极其深远,使之长期背负着传统习俗的压迫。从社会发展条件来说,女性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造成大部分印度妇女思想落后且不具有反抗意识。

(一)普列姆昌德生命中的“四位女性”

普列姆昌德根据不同类型的印度妇女塑造了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在讨论其女性观以及所喜恶的女性形象时,不得不重视他生命中“四位女性”对他所造成的影响,“四位女性”分别是他的生母、继母、前妻和爱妻。

首先,母亲身上勤劳、朴实、忠贞的品质影响到他对女性完美形象的定义,母亲是他心中最为理想化的女性形象,并在他心中形成了最初的“贤女观”和“择偶观”。

其次,继母的冷漠使他在成长过程中较为孤苦,再加上继母不能够较好操持家务,使贫困的家庭更加难以为继,让他更加欣赏生母“贤女”。

再次,前妻的蛮横无理使他对妻子的想象完全破灭,既不具备“贤惠、善良”的内在标准,也与“外貌端庄”的外在标准相去甚远。这位妻子为普列姆昌德描写“彪悍女性”形象提供了有力素材。

最后,爱妻西瓦拉妮是满足了普列姆昌德对完美女性想象的“贤女”,她虽然是个寡妇,但是她具备了普列姆昌德所欣赏女性的特质,她善良、朴实、有主见,在将生活料理得井井有条的同时,支持着普列姆昌德的创作。在普列姆昌德所描绘的众多“贤女”形象中,都融入了这位女性的气息。

(二)普列姆昌德的“女性观”

在普列姆昌德的作品中不难发现“贤女”是他赞美的女性,“烈女”是他尊重的女性,“悍女”是他批判的女性。结合“四位女性”对他人生所形成的影响,可以发现普列姆昌德的“女性观”:女性应该具备善良、贤惠、勤劳等“贤女”品质,积极为家庭奉献自己;同时也要有“烈女”敢于反抗不公的勇气,有自己的主见,不单纯依附家庭而存在。

在笔者看来,普列姆昌德的女性观具有两面性。他肯定了女性的价值,认为女性不是家庭的附属品,是独立存在且有权利追求人生意义的社会群体。他在赞美女性贤德品质的同时,鼓励女性寻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一方面认为女性不应该成为家庭的附属品,一方面又把家庭妇女所具备的“勤劳、朴实、默默为家庭奉献”的“贤女”品质奉为理想女性必备的优点,这反映出他对女性态度的矛盾性。论及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普列姆昌德是一位男性作家,对印度女性的看法都是从男性角度去审视的;另一方面,女性问题伴随着其宗教文化产生发展而来,在面对印度女性问题时很难以全新视角去看待女性。

总之,普列姆昌德的女性观不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具有进步意义,虽然其具有矛盾性和局限性,但对于印度殖民时期女性问题的探索和独立后妇女问题的解决之路都具有积极意义。如今,独立后的印度开始着手于妇女问题的解决,并积极推动支持妇女发展。另一方面,吠陀时代、佛教时代、印度教时期所形成的道德伦理、宗教信仰依然统治着印度人的思想世界,当代印度女性的解放之路依然充满挑战。

参考文献:

[1] [印]普列姆昌德,刘安武编.普列姆昌德短篇小说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 陈丽君.英殖民统治对印度妇女教育的影响[J].浙江学刊,2006(3).

[3] 李霞.普列姆昌德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解读[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基金项目:2014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研青年专项课题“经典影视资源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14Q119);2014年牡丹江师范学院青年学术骨干项目“后殖民主义视域下的阿米尔·汗电影研究”(QG2014010)

作 者:陈文娇,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在读本科生,指导教师为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焦玲玲。

编 辑:赵 斌 E-mail:948746558@qq.com

猜你喜欢
女性观印度
印度总统定了
如果可以去印度
“可使闺阁昭传”与“一代不如一代”之辨
从《罪与罚》中的女性形象看作家的女性观和宗教观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与性别意识之思想根源比较
浅析泉镜花的文学作品中女性观与恋爱观
在场的缺席
最高警察
印度数字
印度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