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戳泪,那些被记下的相遇、傲娇和感动瞬间

2017-02-10 09:49向煜
现代苏州 2017年2期
关键词:金鸡湖交响乐团双年展

记者 向煜

十大戳泪,那些被记下的相遇、傲娇和感动瞬间

记者 向煜

生活中,我们总是会被莫名戳中泪点,可能是一场久别重逢的遇见,可能是赢得了某种赞誉,可能是来自一件小事的感触……2016年,园区发生了很多事情,或自豪、或感动,总有那么几件事情,会让眼泪不自觉地在眼眶打转。

抬车救人 我们需要这样的温暖细节

2016年6月7日,一段众人抬车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而视频中感人的那幕就发生在胜浦的一个十字路口。

从监控视频中可以看到,当时,一名男子过马路被一辆左拐的私家车撞倒,卷进车底,被卡在了左前轮和左后轮之间无法动弹。

因为正值早高峰,来来往往行人比较多,危急时刻只听到人群里有一位男士大喊,“快把车抬起来把人救出来”,于是,周围的过路群众纷纷围了上来,有摩托车主立即将车停下,有路过的私家车主也停车帮忙。十几位男士一起使力,红色轿车左侧车身被抬了起来。接着,周围又有几名群众合力将男子从车底救出。

男子被救出车底后,120救护车随后也到了,并将其送医院进行治疗。据了解,该男子除了一些皮外擦伤以外,一条腿骨折了,但并无生命危险。通过视频可以计算出,从事发到男子获救,仅用了两分钟不到,而这两分钟也至关重要,因为没人知道,如果当时没有“抬车救人”这一举动,被压在车底的男子伤势会不会恶化,或者受到二次伤害。

男子被救出后,围观的群众和一直出力的好心人都一起散开了,大家都未留下自己的姓名。但是,无论如何,都为这些热心人点赞。或许,这样一件小事,在每天都有故事发生的城市中,并不会让所有人记得,但那一刻暖意充斥内心的感觉,却正是我们每天都在寻找的。希望快节奏的生活,陌生人之间能多几分这样的温暖,那么,我们的城市必将从内而外地更加动人。

园区好人,平凡善举,提升一座城的温度

他们的名字很普通,他们的故事却在寻常中透着伟大。他们没有什么丰功伟绩,却在平凡生活中一次次践行义举、传递道德的力量,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好人。

唯亭街道的金永林,一位普通的电影放映员,坚守银幕29年,这一切只源自他对电影播放事业的热爱。从青春年少到两鬓斑白,无数部胶片电影在他手中流转,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在数字电影推广的今天,又有无数部数字影片在他手中播放。从2006年有数据统计以来,他已累计放映电影超过2100场,观众超过96万人次。2016年10月,金永林荣登“中国好人榜”,随后他又光荣登上中国文明网第837期“好人365”封面人物。

事实上,每一年、每个月,都会有不少好人入选“苏州好人”和“中国好人”。乐于奉献社会的家政服务员高雪凤、9年里抓住过4名小偷的敬业保安徐水龙、真情照料丈夫18年创造“生命奇迹”的好妻子赵巧妹、拥有18年幼儿教育经验、并坚持奉献公益的“爱心妈妈”顾一平、冰冷河中勇救落水老人的“好心肠”大叔何炳荣……从园区好人、苏州好人、到中国好人,大家做的事情虽不同,所谓的“头衔”也不一样,但那份真情真意则彼此相通。

细看这些“好人”的事迹简介,既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人之举,他们无一不是普通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崇高的民族气节,优良的民族精神。中海社区赵琪认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人间处处是真情”。“朴实的人们创造了人间最感人的事迹,应该在传播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家住玲珑湾的Jacky这样理解。

事实上,网络时代不仅可以让文明的力量更强大,也可以让文明的传播更加迅捷、及时、高效。丰富的资源共享,越来越高的公众参与度,都说明了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的好人,需要有更多正义去抵制负能量。

iSING!Suzhou 国际好声音唱响非凡之城

《康定情歌》、《饮酒歌》、《我的太阳》……当18位俊男靓女唱着脍炙人口的中外经典歌曲突然从人群中“冒”出来,绝对让你惊喜。其实,园区人对这样的“惊喜”并不陌生,作为iSING! Suzhou国际青年歌唱家艺术节的重要活动,以“快闪”这一短暂的行为艺术方式,让歌唱家们出其不意,以歌会友,依托清唱、舞蹈等形式走进更多人的视线,已经越来越受欢迎了。

iSING!国际青年歌唱家艺术节是中国第一个国际性的声乐艺术节,旨在为中国和世界舞台培养一批具有东西方文化视野和全面艺术修养的青年歌唱家。迄今,iSING!Suzhou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在市民中的认可度和期待值也是一年高过一年。

除了开幕演出和闭幕式音乐会,2016iSING!苏州国际青年歌唱家艺术节最亮眼的应属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20个国家的42位优秀青年歌唱家和苏州昆剧院的6位演员共同演绎“当歌剧遇上昆曲”——夜幕中,歌剧的华丽高亢遇上昆曲的悱恻缠绵,幻化成仲夏夜里一个美丽的梦。

夏日夜晚,斜塘老街玉鉴池畔,霓虹洒在曲曲折折的荷塘上,点亮了整个池塘,池中央的凉亭里。金发碧眼的男女,用歌剧《波希米亚人》咏叹着爱情,而苏州昆剧院的年轻演员,挥舞着水袖,灵动地演绎着昆曲代表作《牡丹亭•惊梦》,歌剧《灰姑娘》与昆曲《十五贯•访鼠测字》彼此相识,来自多国的iSING!学员们与昆剧演员们一同唱响家喻户晓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咏叹调与昆腔、东方与西方、世界与苏州……声乐艺术跨越了时间与空间,在此相遇,用音乐实现了中外文化的碰撞交流。

对于市民来说,歌剧与昆曲,一西一中,如此奇妙的组合,自然吸引了过往人群驻足。池边、石桥上、亭子里,里三层外三层,围得结结实实,来得晚的,只能插在人缝中瞅两眼。“他们唱得真好!”前来纳凉的居民,免费“蹭”了一场殿堂级的音乐盛会,都特别开心,并表示期待一次“偶遇”。

东方之门,霓虹灯字幕的暖心行动

万丈高楼平地起,从规划到落成,“东方之门”用了整整十年时间。十年间,大家对于“东方之门”的关注度从未减弱,虽然这件地标巨作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各种世界性建筑难题,但在2015年终于如愿完工,而整个2016年,来自东方之门的“问候”总会刷爆我们的朋友圈。

这一年,“东方之门”顶部的巨型字幕,以超炫效果的霓虹字成了金鸡湖畔一道亮丽的风景,吸引人们的目光。“新年快乐”、“教师节快乐”、“记者节快乐”……节日的祝福自然少不了,“希望爸妈不要老”、“做最努力的自己”……细小的心愿也会被聆听。每一声祝福、每一个心愿,即使只是在夜空下的一道微芒,也折射着每个人对人生的美好愿景。

总高度超过300米的“东方之门”,幕墙上霓虹灯字幕跳跃的时候,便是向世人宣告,城市再匆忙,生活在这儿的人们,再微小的声音,也会被大家听到,再渺小的心愿,也会被彼此重视。快节奏的城市生活,都市人的压力不言而喻,但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依然隐藏着很多平凡人的心愿。或宏大、或微小,但每一个小小的心愿,都是这座城市的心声。

映入夜空的几个字符承载着的是“东方之门”无限情感,而从施工到封顶,历经无数日夜斟酌与修改,终于即将投入使用的“东方之门”,不仅为苏州这座城市的现代化带来全新的“城市地标”,也呈现出了一组美好的光景。

情暖金鸡湖,用光影留住美好

“情暖金鸡湖”活动自2015年启动以来,在园区迅速掀起了一阵发掘好人好事的热潮,2016年第二届剧情短片拍摄活动,更是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影视爱好者们的参与,他们把点滴感动编织成一部部动人的短片,用光影传递情暖正能量,让更多居民看到好人、好事就在身边。事实上,第二届“情暖金鸡湖”的剧情短片在 “苏州工业园区发布”微信公众平台和“情暖金鸡湖”剧情短片大赛官方网页上线后,就吸引了上万观众的关注。

经过评选后,10部短片脱颖而出,它们均以园区各行各业的好人好事为蓝本,每个短片虽然都短小精悍,却恰恰在平凡的故事中透露出不平凡的人性光辉。

《勿忘初心》讲述了花鸟画大师张继馨的故事,少年时师从大师张辛稼的他,将画画作为其一生的事业。在追求更高画艺的过程中,他不忘回馈社会,投身公益,多年坚持赡养贫困老人,在积极帮助他人的同时,更深刻地领悟到“画是生活”的艺术真谛。“做好事贵在坚持,特别是张老这样坚持了一辈子的人,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爱传递出去”,家住贵都花园的小冯被张老的事迹深深打动着。

“我和毛炳泉住在同一个小区,平时和他也有接触,所以看到短片特别亲切和感触,也感受到了无穷的正能量”,来自九华社区的张琴对短片《播》特别感动。《播》讲述了毛炳泉的故事,作为一名曾征战朝鲜战场的老兵,毛炳泉在古稀之年,开始了一项新“事业”——充当起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员。联系社区党支部,开展多次公益讲座,影响群众上千人;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用心管理太极拳队伍,关爱身边的“老漂族”,让身居异乡的新苏州人感受到家乡般的温情。

其余的8部短片,或根据真实事例改变,或以园区生活为蓝本,将我们熟悉的场景搬到荧屏上,用镜头记录着身边的好人好事,每部短片都短小精悍,透露出的感动能让人长记于心。

苏州芭蕾舞团,足尖上的奇迹

经常阅读我们杂志的读者,对苏州芭蕾舞团一定不陌生,近两年,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她们的新闻,每一次,都是荣耀加身,令人内心沸腾。

是啊,怎么能不沸腾呢?从一片空白到排演自己的芭蕾舞剧,再到走出国门受到国际认可,熟悉苏芭的人们,无一不感叹,她们一路走来真心不容易。

“我们团的现状是人少,但我们可以把‘小而精’变成我们的优势”,李莹,苏州芭蕾舞团艺术总监,她说作为只有二十多人的小舞团,她们一直努力在剧目本身做出优势。

正如李莹所表达的一样,舞团能取得如今的成绩,从最初的名不见经传到独立完成优秀的原创芭蕾舞剧,甚至走向更大的舞台,所凭借的力量,就是作品。2010年创作新版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2011年创作时尚芭蕾舞剧《人偶情缘》、2012年新创民族芭蕾舞剧《西施》、2013年创作新版芭蕾舞剧《胡桃夹子》、2014年的现代芭蕾舞剧《卡门》……

从前往国家大剧院演出,到作为首支中国艺术团体受邀参加了波兰第二十二届比得哥什歌剧节的闭幕演出,从世乒赛开幕式演出,到参与釜山国际舞蹈节,一部部优秀的原创作品,一场场精彩万分的表演,都叙述着属于苏芭团队自己的奇迹。

更令人欣喜的是,去年11月苏芭再次走出国门,去到卡塔尔和巴林,为当地民众奉献了精彩演出。11月11日至13日,卡塔尔国家会议中心上演4场由苏芭原创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演员们用丰富的舞蹈语汇、巧妙的创编,赢得观众的热烈喝彩。5700人次观看了这一中卡文化年的“重头戏”,票房创下该中心自2011年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11月19日,同样的演出在巴林国家大剧院上演,全场1001张票全部售出。

苏州交响乐团,奏响城市乐章,彰显文化“软实力”

去年,苏州市又多了一个令人震惊的高BIGGER团体——苏州交响乐团。2016年的最后一天,这支备受关注的乐团,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上演了一场跨年演出——“金鸡报晓•乐满姑苏——苏州交响乐团成立音乐会”,到场观众无不拍手称赞,并对2017年的演出充满期待。

事实上,从去年3月末,“苏州交响乐团2016年招聘启事”发布,就在国内音乐界引发关注外,也迅速“霸占”了苏州人的朋友圈,被广泛点赞和转发。兴奋过后,有人提出了疑问——苏州这样一座非省会地级市,如此高调高规格地组建自己的交响乐团,有必要么?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苏州拥有戏曲、舞蹈等丰富艺术形式,评弹、昆曲蜚声海内外,却唯独缺交响艺术。这对于苏州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情,也是基于此,加上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需求,苏州市委、市政府作出部署,成立苏州市交响乐团,全面推进苏州国际化进程,丰富苏州文化艺术门类,提升苏州城市文化品位。

苏州交响乐团艺术总监陈燮阳认为,苏州作为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城,不仅拥有发达的经济基础,而且风景秀美、人文荟萃,建立交响乐团是非常必要的。“交响乐是一种国际化的语言,一个城市的交响乐团水平,一定意义上可以折射出这座城市的国际化程度,而苏州,正好拥有了一切先决条件。”

“从无到有,从零开始,我希望将苏州交响乐团建设成国内一流的乐团”,曾“掌管”上海交响乐团20余年,并将上交带到更广阔世界舞台的陈燮阳,对苏州交响乐团的成立充满了期待和骄傲。

公益夜跑,夜跑族用健康方式传递正能量

夜幕降临,或许你会看到戴着耳机、腰带、护腕,三三两两的人在园区社区、公园,湖边、甚至是在闹市街头奔跑,与你擦肩而过……他们是近来兴起的“夜跑族”,以白领居多,选择在晚上跑步,因为下班后既能保证时间固定,还能让紧张了一天的身体和心灵都“飞起来”。而随着园区参与夜跑的人数越来越多,大家的“玩法”也就更加有意义了。去年7月17日晚,“汇聚苏州跑者力量”公益跑在月光码头东广场开赛,近千名跑者用脚步和汗水参与公益,活动全部报名费现场定向捐赠至受特大暴雨龙卷风侵袭的阜宁灾区。跑者Leo回忆起那次比赛:“虽然只有短短的4公里,但对于我们来说,除了锻炼身体、愉悦身心外,又奉献爱心、凝聚正能量,活动很有意义!”

夜跑对于生活在园区的小伙伴们来说,真的是不错的选择,因为我们有地域优势啊。环金鸡湖夜跑是最普遍也最休闲的一条路线,全程15KM左右,路程还是比较长的,但金鸡湖环线景色优美,景点也多,跑累了还可以在路边休息一下,看看风景,缺点是周末晚上部分地段人流量大。

住在湖东的“夜跑族”很多会选择沙湖生态公园。作为目前园区最大的一个公园,公园内地势还算平坦,场地也大,交通较便捷,但部分路段坡度较大,对关节冲击大,大家还是要注意观察。湖边风景不错,有高低错落、峰峦叠翠的黄石假山群,各石隙间种植的爬藤植物则使假山更为自然苍翠。在此夜跑,一边跑步,一边欣赏美景,不亦乐乎。

独墅湖附近的小伙伴也不会被落下。独墅湖高教区周边环境十分优美,慢跑和散步皆可,是一个能够让人很放松的地方,人少安静。环阳澄湖慢跑道也是不错的选择,阳澄湖拥有岸线9.67公里,岸线蜿蜒曲折,富有诗意,适合资深跑友。而且此地车辆和人都很少;地面有里程的标志,很人性化。还有几公里的塑胶跑道,没有汽车、商业和喧嚣,跑者可以全身心的享受跑步和一路美景带来的乐趣。

镜头里的园区 记录美丽家园故事

城市人文,每个人解读都不同。为深度挖掘苏州工业园区人文内涵,鼓励市民和游客踊跃发现身边的“人文细节”,并拿起手机或相机随拍分享,今年9月,由园区文体节组委会主办,园区文化馆承办,苏州工业园区发布、苏园六记等协办的2016苏州工业园区人文摄影美文大赛正式启动。截至2016年底,大赛共收到投稿作品近400幅,手机移动端有8万多人次浏览和参与。

走过路过的随手抓拍,或是等待已久的镜像捕捉……从阅读观展到文体活动,从校园生活到公益参与,在每一位投稿人眼里,人文园区的美丽故事已经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作品很多,小编挑选了两组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希望能够与读者一起,分享属于园区的人文精神。

金鸡湖双年展 都市与艺术的约会

2012年,园区人第一次接触双年展,2014年,园区人开始期待双年展,2016年,越来越多的市民懂得欣赏双年展。

在国际上,双年展是一种推动新思潮的方式,但在苏州工业园区,双年展又是一种传播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载体。事实上,“苏州•金鸡湖双年展”借鉴于国际上时尚的文化活动形式,但在策展理念和策展内容上则大胆创新,融入苏州传统文化符号,打造不同艺术形式的沟通交流平台,同时将苏州以及园区的文化资源和发展成果进行“串联”,用艺术的语言“诠释”苏州。

第三届金鸡湖双年展集聚了70名当代艺术家将近200件作品,这些雕塑青春洋溢、风格多元,并且在内容上也与园区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充分结合,这一点给市民带去了不小的惊喜。在借鉴往届展览成功经验的同时,去年的双年展也在不断追求创新,传达时代需要,给更多的年轻艺术家表达艺术主张,展现艺术作品的机会。通过双年展的契机,实现古老水乡与现代都市的对接,交相辉映。

要让一座城市长留于人们心间,不是靠造型夸张的建筑,不是逢年过节时候的烟花,更不是不断往上蹦跶的GDP。一座城市,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才能让人铭记在心。这文化,可以是导演拍摄的一部小小的微电影,可以是作家笔下小小的文字,也可以是一首小小的歌曲……更可以是一场属于城市自己独特的展览。金鸡湖双年展,值得我们继续期待。

这几张照片摄于独墅湖月亮湾,也刚好反应了我在园区生活的这些年,我和她是独墅湖边这棵树下相识相知相爱的,走进婚姻殿堂,到拥有一双儿女,一路幸福走来,见证了这座非凡城市的飞速发展,也祝福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文/摄 吴绍永)

猜你喜欢
金鸡湖交响乐团双年展
第22届悉尼双年展:边缘
美丽的金鸡湖
2020亚洲物流双年展
芝加哥建筑双年展
金鸡湖学校:艺术体育科技齐开花
首届华光摄影双年展
上海交响乐团举办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红色经典音乐会
寻找歌剧制作及演出的“新常态”模式——从上海交响乐团版《唐璜》说起
苏州金鸡湖凯宾斯基大酒店
金鸡湖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