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索菲·穆特上演“女神归来”

2017-02-10 09:50向煜
现代苏州 2017年2期
关键词:卡拉扬穆特索菲

记者 向煜

安妮-索菲·穆特上演“女神归来”

记者 向煜

她的美貌久负盛名,即使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依然以修身的鱼尾裙造型立于舞台;她的琴声更是宛如天鹅绒衬底,音色醇厚,别具风味;“指挥之王”卡拉扬曾公开称赞她是“自曼纽因以来最杰出的天才”,而在全世界乐迷的心中,她永远是“最美丽的小提琴女神”。

2016年年底,这位实力与美貌并存的小提琴家——安妮-索菲•穆特第二次来到苏州,于旧年最后一天,携手苏州交响乐团为大家献上了美妙的跨年音乐会——“金鸡报晓•乐满姑苏——苏州交响乐团成立音乐会”,并用萨拉萨蒂的《卡门幻想曲》和圣桑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在金鸡湖畔留下美好乐声。

阔别五年,“女神”归来

2011年,安妮-索菲•穆特第一次来到苏州,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奏响了悠扬的小提琴。站在舞台上的穆特,无论是那迷人的琴声、潇洒的动作,还是那亮丽的外表与飘逸的金发,都足以令全世界乐迷为之倾倒。“在我生命的各个阶段,总会迷上不同作曲家的作品,但对莫扎特一直非常迷恋。”提起音乐,她如对待情人般的柔情。

转眼五年,穆特再次来到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为苏州交响乐团成立音乐会“助阵”,也借着苏交成立的契机,本刊记者有机会对穆特进行了专访,舞台上神情肃穆的女神,面对面坐在面前时,非常亲切随意。

采访安排在12月30日,成立音乐会举行的前一天,“与苏交的乐手们合作,感觉很不错”,已经与苏交进行过初步排练的穆特,对这支交响乐团评价颇高,“苏州交响乐团的国际化基因是令人兴奋和充满希望的,我非常荣幸和自豪能够在苏州交响乐团的成立音乐会上演出。”

穆特将苏州交响乐团比作是一位新生儿,在她看来,来自全世界15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年轻乐手集聚于此,他们拥有不同文化背景,但在音乐上都具备着高水平的专业素养,这让苏州交响乐团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性。

对于苏州这座城市,穆特也是赞不绝口。“一座城市愿意把时间和资金投入到艺术上,这样的远见令人感动。”穆特认为,音乐具有无限多层面,乐手需要做的就是揭开其一层又一层面纱。

她希望苏州交响乐团的乐手们可以一同聆听和感受音乐,使交响乐团融合成一个大乐器,用充沛的情感和精湛的技艺去激发更多的人热爱音乐。“这是我第一次和中国的交响乐团合作,能够与这样一支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团体合作,我很高兴。”穆特表示。

天赋异禀,音乐是“本能”

有人说,她的琴声对于他们来说宛如天籁;也有人说,他们只是倾慕于她的姿色。事实上,也正是从她开始,世界上突然冒出了许多漂亮的器乐演奏者,似乎在她之前,人们看音乐会只洗耳恭听却不大开眼界;除此之外,指挥巨匠卡拉扬的力捧、特立独行的婚姻……而不管怎样,身在遥远国度的我们知道,她有很多很多的头衔 ——小提琴女神、音乐奇才、琴坛天使、女梅纽因……安妮-索菲•穆特,本身就是一个音乐天才的故事。

她从5岁开始学琴,仅用两年时间,就摘取了全德青少年小提琴比赛的桂冠—一个比赛年龄跨度为6岁至24岁全国性比赛。13岁,她又凭借一曲《恰空》得到卡拉扬的赏识,从此真正步入属于她自己的小提琴殿堂。记得曾经看过报道,对于这段历史,穆特还是比较得意的,她觉得那音乐是她的“本能”,她愿意为之付出一生。

确实,用“本能”一点也不为过。勤奋且执着的努力付出,13岁那年,穆特的天赋与才华得到了进一步升华。那是1976 年,穆特在瑞士琉森音乐节上表演了莫扎特奏鸣曲。时任音乐节艺术总监制、奥地利著名指挥家卡拉扬听完后,对这个小女孩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后的表演中,穆特又以一曲巴赫的《恰空》征服了卡拉扬,从此,两位老少音乐天才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了长达13年的合作。卡拉扬成为穆特音乐生涯中的“保护神”。

琴声是她一切的情绪

“一位引路人,把我带入了广阔的音乐世界,并给了我很大的个性发展空间”,穆特不止一次、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卡拉扬对她一生的深远影响。正是这位良师益友此后直至离世前与穆特的合作,和她本身的才华,才成就了一段又一段的传奇——14岁以职业演奏家身份参加萨尔茨堡音乐节;16岁就获得他人一生追求不得的萨尔茨堡音乐节“年度艺术家”奖和德国唱片大奖;1990年,27时,经过世界各地的巡演,在伦敦和德国斯图加特举办了“安妮-索菲•穆特音乐节”;32时,波兰著名作曲家彭代雷茨基将其作品《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献给她,在莱比锡初演时为她赢得了两个格莱美大奖……

穆特有着德国和奥地利双重血统,两地的音乐传统都非常浓厚,或许是血统影响,她的演奏既大气庄沉,又激情十足。每一个音符从她的琴弦上飘出来,像一个个灵动而疯狂的精灵。琴声是她一切的情绪,举手投足间的变化都传递着不同讯息。

她的天分加上她的勤奋,所以不管她演奏什么乐曲,即使是难的有点过头的曲子,她都演奏得尽善尽美,比如说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别人可能会跟她演奏的完全不一样,而她演奏出来则是那么完美。她促使自己向更难的技巧挑战,但始终能很好地控制她的乐器。

她热衷于慈善活动,创建了自己的基金会,并会定期举办慈善音乐会,她愿意用自己的知名度去帮助一些不幸的人,但同时又觉得慈善活动让她悲伤,会想起人们不愿回忆的悲情时刻。因此,她将慈善定义为“激烈的运动”。

生活中,她热爱自己的家庭,曾有报道说,她最长也不会离家超过两周,而且这样的演出一年不多于两次。舞台上,她拒绝刻板和黑色,亮色抹胸燕尾裙是她登台的一贯造型之飘逸金发、动作流畅,紧裹于华服之下的窈窕身材,她有一种强大的自信。即便年过五十的现在,她仍然如此。就像此次采访,她出现在镜头前,随意一个动作都流淌着女神的场面和风范,一颦一笑,不逊于任何一位真正混迹于娱乐圈的大牌演艺明星。

猜你喜欢
卡拉扬穆特索菲
好心眼儿巨人
好心眼儿巨人
卡拉扬:我是上帝的工具
卡拉扬:我是上帝的工具
364.4斯穆特加减一耳朵
364.4斯穆特加减一耳朵
364.4斯穆特加减一耳朵
石头汤
卡拉扬和贝多芬
卡拉扬和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