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旗袍之美,赢财富人生

2017-02-10 09:50穆励
现代苏州 2017年2期
关键词:成衣锦绣旗袍

文 穆励

绣旗袍之美,赢财富人生

文 穆励

“锦窠绣窟攒风日,绛节华旌列户庭。手引针线,心怀锦绣”

——锦绣坊

锦绣坊里承经典,仿古老绣人流连

在那历史悠长的平江路,有一家看似平常的店铺,似与其他商家无异,但大隐隐于市,老苏州的风华绝代却在这里清晰可见……

苏州的这爿店,名曰锦绣坊,藏旗袍风华绝代,铸锦绣匠心之韵。锦绣坊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2000年5月28日开业。2001年正值APEC会议,唐装兴起了阵阵中国风,苏州的旗袍卖得红红火火,而经过那时苏州电视报等媒体的诸多报道,以及爱美人士的口耳相传,锦绣坊在苏州也颇有了些名气,成为姑苏城内中式成衣的风向标。

现如今,不仅仅是苏州,锦绣坊在全国都崭露头角,天津的电视剧《海棠红》全剧专门邀请锦绣坊定制了100多套旗袍,甚至连中央电视台都采访过锦绣坊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而2017年3月即将上映播出的沙家浜阿庆嫂电视剧的女主角王冠丽,也将身着锦绣坊倾力打造的旗袍,演绎传奇英雄的故事。

经过这十几年的稳步发展,锦绣坊也算得上是苏州数一数二的老店了。而这家店到底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如此惹人流连忘返呢?记者探访锦绣坊时看到,店内有耄耋之年的老师傅,演绎堆绣、锁绣、满绣,裁剪真丝、织锦、云香缎,环绕对襟扣、斜襟扣、琵琶扣……仿佛时间都不曾流逝过,依稀可以感受到上个世纪初的风韵。店堂内的旗袍工艺复杂,手工繁重,却美仑美奂,别有韵味,同时还经营袍服和戏服,让人应接不暇。

手绣旗袍

特别是其独特的“老绣”制作专业至极,手工精细到几乎看不到针脚,也极具立体感。

店主马菊平做旗袍却已经十几年了,她介绍说“老绣”是一种仿古绣,古时候中国人家里几乎所有的布料做成的东西都可以绣,从椅垫、门帘、壁挂、屏风、床单、枕套,以至大人小孩的外出礼服、帽子、鞋子。不单是衣物,古代男子衣外悬挂的佩饰多达十余种,如荷包、钱袋、扇套扳指套、褡裢等,都出自心灵手巧的女孩子们的绣活。富有吉祥图案的“老绣”,不仅带着古人祈求富贵寿喜、平安幸福的人生理想,带给人们美好的祝愿。而锦绣坊用做旧的方式将这种从刺绣诞生以来就存在的艺术样式传承下来,希望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喜爱,能将这种艺术形式发扬光大。

五花八门的绫罗绸缎

锦绣坊里技艺精,财富人生助你行

迈入2017的锦绣坊,将以更多的绣品和更高的格局展现在世人面前,而始终不变的是锦绣坊的店主马菊平对旗袍文化的痴迷,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曾经的她可能不得不面对放弃这样的爱好和事业的境地。

当时间回到2000年,马菊平出于对于旗袍的一直以来的喜爱,就在家中做起了旗袍。然而当时的市场环境和消费习惯,单单靠一份热情和手艺如何能打开成衣定制的追梦道路?马菊平渐渐打起了退堂鼓。而旗袍和信托的结缘就在这时候开启了美丽金融的故事。马菊平有一个儿时的挚友许女士,她是苏州信托的投资经理。出于多年的友谊和对成衣定制市场的看好,许女士个人资助了马菊平,帮助她在十全街386号开了家小小的店铺——锦绣坊。正是靠着这一笔启动资金,锦绣坊成为苏州最早的中式成衣定制工坊,随后抓住了中国风消费潮流,一步一步成为翘楚。直到现在,许女士还时常开玩笑说,虽然资金量不大,但是这一次的天使投资是她觉得最成功最有意义的。而马菊平也一直感恩贵人的帮助,她坦言,旗袍是国服,是中国女性的情怀,如果没有财富的嫁接,光靠她的工匠手艺,是没有办法将这份美丽事业传承下去的。

普惠金融,扶持小微,支持实体其实并不是口号或标榜。从一技之长到嫁接财富,金融的支持结合马姐精益求精的旗袍希冀,将她对于旗袍的执着追求和美好想象变成了自己的一份事业,把苏州的传统美传播给更多的人,也将财富人生升华。

老绣诉说着美丽的悠久历史

色彩纷呈的锦缎

猜你喜欢
成衣锦绣旗袍
瓷上锦绣,鲁青追梦
中堂龙舟文化元素在成衣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
《服装成衣工艺课程》教学探讨
党旗锦绣
“85后”非遗传承人的旗袍梦
素色成衣,苎麻成筑——麻霖生活美学空间
极致未来
我来说说旗袍美
旗袍找不同
鸡迎锦绣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