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在初中语文学科中的运用

2017-02-10 18:06刘永娟
新课程·中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胡适语文课创设

刘永娟

一堂语文课效果的好与坏,直接取决于教师的授课水平,而要提高教学水平,创新必不可少。我把一堂语文课分成四部分。

一、创境

所谓的创设情境就是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进入文本,从而去感悟文本的主旨。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具体可感的学科,因此最适合运用创境。

可以在导入中巧用创境。比如,教授《口技》一课,在导入新课时,我巧妙地播放视频《洛桑学艺》,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到口技的精妙之处,从而更好地深入魏学洢的《口技》之中,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也可以在课的教授中创设情境。我在教授公开课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时,巧妙利用“三八”妇女节的契机,让学生为母亲做贺卡,写上最想对母亲说的话,徐××同学的深情倾诉,让在场的许多师生都流下了泪。要知道,她可是全校知名的问题学生,只是一节课就改变了她的形象。从那以后,她上语文课的积极性大增,中考时,进入了优秀线。

二、理解感悟

理解感悟是指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和精读分析。这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最关键环节。比如,我执教《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时,巧妙地设计了一个问题:爸爸的爱是什么?学生利用对文本的理解,回答新颖别致。其中一个学生说:“爸爸的爱是天上的星星。”“为什么爸爸的爱像星星?”我因势利导。“因为爸爸的爱像星星一样看起来遥远微弱,却永远在心中闪耀。”多好的回答,创新性思维像火花一样闪烁在学生心头。

三、知识生成

知识生成是指对文本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对于课文的解读在教师所授知识的基础上,能举一反三,并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并将这一感悟形成自己的知识。如,我在教授胡适的《我的老师》一文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如何看待胡适母亲的教子方式,联系现实谈一下你的观点。学生发言热烈积极,各执一词。有的同学说,胡适母亲教育孩子太严了,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如果她对孩子再温和一些,说不定胡适的成就还要大。有的说,胡适母亲的严,正是对胡适的爱,“严师出高徒”。我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解析文本,明确此课中胡适母亲教子之严的原因。

四、拓展升华

拓展升华是指对课文解读之后的拓展提高。这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平台。比如,我在教《冬日看海人》一课时,针对文中教师的敬业精神,设计了一系列题目:你还知道哪些敬业的人?你如何看待这些人?个人的敬业会对社会带来什么?由冬日看海人的敬业精神,反思自己。这些题目从多个方面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了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由课内到课外,增加了语文的实践性、创新性。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培养创新能力,要求语文教师巧用“三境”培养创新: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质疑情境,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提问;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交流情境,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讨论;三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思维。要求学生善用“三问”自我创新:一是新课文预习时,要问:我能读懂多少?我不懂的标注出来了吗?二是课文新授时,要问:我听懂了吗?我与老师理解的不同之处是什么?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三是拓展提高时,要问:这个问题我接触过吗?我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组织?这“三问”其实就是教研室提倡的“自主”,在“自主”的基础上,对课文中有疑惑的地方,先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对于答案不明确的问题,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通过长期的训练坚持,教师能够主动在课堂上运用创新理论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也能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文本中的一些小知识也能闪耀出创新之光。

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巧妙运用创新理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例如,我在讲授《桂林山水歌》的时候,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和感受桂林山水的景色美”,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结合多媒体图片、视频,有针对性地讲解,既生动又形象,一下子就将学生带入到桂林山水的美景中,教学目标很容易就实现了。

语文教学“读”是很主要的一个环节。读不仅包括默读,上课的时候,我们更着重于朗读,注重朗读的方式和方法。从方式方法上来说,我们把“读”分为个人“读”、小组“读”、带“读”、“抢”读、竞赛“读”、表演“读”,其中学生最喜欢的就是竞赛“读”和表演“读”了。事实证明,这些“读”的效果真的不错,很受同学的喜欢,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创新不等于抛弃传统,对于字词的读写、释义、句子的理解、修辞的使用……这些基本知识、基本能力,我们仍然要狠抓不懈。

参考文献:

[1]黄力平.初中语文阅读方法新探[J].学周刊,2015(9).

[2]张中礼.浅谈初中语文创新教学的常见模式[J].学周刊,2014(11).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胡适语文课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尊经或贬经?——胡适等人对“六经皆史”的不同解读
有感于胡适的读书“四到”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