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散文意境的特征及其构造

2017-02-10 19:03许泽仕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构造特征

许泽仕

摘 要:散文与诗是两种不同的文学体裁,“文境”与“诗境”分别代表着它们各自的意境,它们之间共性与差异并存。长期以来,这种差异一直被人们忽视。分三个层次来解读这种差异:营造意境及描写意境、单一角度与多面视角、精悍集中与自由松散。散文意境的构造也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诠释:作品的真实与作者的真诚、作品的生命力及其灵性趣味。

关键词:散文意境;特征;构造

在文学的研究中,意境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尽管如此,它也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尤其在我们创作相关的诗性散文时,“意境”是我们必须要弄明白的一个诗学概念。第一,意境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学的核心构成,是一首诗的本质呈现,也是诗性散文主题后面的大布景。第二,在过去,散文中的意境常常被放到很次要的位置,常人都认为只有诗歌才需要强调意境,现在需要强调意境在散文中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将逐一对上述的问题进行研究。

一、“文境”与“诗境”的差异及共通

在研究散文的意境时,我们在最初就可以意识到,“文境”与“诗境”具有相同的本质属性。可以这样解释这种现象:一个作家不论是在创作散文或者诗这样的文学作品时,都是以自己审美的角度去观察人生经历、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也就是诗人王昌龄曾提到的物、情、意三境的融合,同时尽量使内心的“情境”与外在的“物境”相互交融。但是,如果仔细考究,我们会发现,由于散文与诗歌在文体方面是不同的,那么它们各自的“文境”与“诗境”必定存在着我们不能忽视的差异。可以从三个层次来解读这种差异。

1.营造意境及描写意境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提出了对造境与写境的看法,他认为营造意境是一种想象,是理想化的,而描写意境是用写实的手法去刻画。按照这样的脉络,从营造意境与描写意境的不同来区分散文意境与诗歌意境,我们会打破对这两种不同的审美角度与表达方式陈旧的认知。诗歌这一文学体裁,是一种凝炼而集中的表达方式,而且相对来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距较远,是飘在云端的。所以“诗境”的构建,多数是由想象而营造的可以主观感受但不能客观触碰到的理想境界。区别于诗歌,散文意境的构建都是以实境为基础的想象,通过真实的客观描绘,形成情景交融、物我相通的艺术境界。

2.单一角度与多面视角

诗歌由于自身在篇幅,韵律等方面的限制,在其意境的构建中一般运用的是单一视角的描绘,通过片段化的景色来展现诗歌的意境。与诗歌不同,散文由于不受篇幅、句式、韵律等相关方面的制约,表达方式也相对自由多样,所以允许在构建散文的意境是通过多个视角营造立体、多面的空间。

3.精悍集中与自由松散

众所周知,诗歌短小精悍,在描写与表达上需要极度凝炼和高度集中。为了在这样的限制下,最大程度的展现诗人的生活内容与情感世界,诗人对于意境构建的遣词用句需要极其精炼,而且几个意境之间的发展往往较为跳跃,存在一定的断裂,力求运用最少的语句展现出尽量全面的诗歌意境。与诗歌相反,散文由于其自由松散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散文的意境构建也相对宽松。散文意境的构建由最初的浅层到最后的深入是不断的铺垫和展开,在联系中发展深入,不同的意象之间有着逻辑上的联系与前后的呼应,通过这种联系共同构建出散文意境。

二、构造诗性散文的意境

作品的真实与作者的真诚是散文意境构造的基础,是散文的底色,如果基础不牢,那么在它之上的表达都是空中楼阁。尼采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句中的“血书”是对于文学作品真感情的一种比喻。散文,是一个比较强调个性的文学体裁,不仅在客观意境的描写上需要真实的景色,在主观的表达上也同样需要真实的情感。在散文意境的创造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走向两个极端。一是表达的浮华,二是内容的苍白。比如我曾经阅读过的一些文学作品,一些作者由于被他们所处的时代而限制,对“文境”的认识有一定的偏差,作品中的描写和表达往往缺乏一定的真实性。有时为了构造散文意境,对现实的描写略显夸张,不能让读者信服。所以,只有对景物真实的描写,并注入作者的真情实感,出来的作品才是真正的有意境。

如果说作品的真实与作者的真诚是散文的架构,那么生命力的灌注就是散文的血肉填充,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对散文加入生命力的灌溉,才能让散文的意境呈现一种“飞动之美”。在散文意境的构造中,作者会通过具体的意象来展现自己内心的情感,往往是借由小的生命体,以小见大,表达对生命的感悟。比如《湖心亭看雪》中有这样一句话:“湖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作者张岱通过对亭子、小船在湖中的描写,联想到个体生命在浩瀚的宇宙之中的渺小。源于生活的真挚,是让我们能接受作者表达的基础,而生命力的展现,更加能够让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引发读者的思考。

有了真实真诚的根基,加上生命力的浇灌,灵性趣味也是意境构造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灵性趣味不仅在诗歌中有其必要性,在散文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盛唐诸人,唯在兴趣”,严沧浪在《诗话》中这样说,但是如果考虑文体的本质,散文更加应该具备这种灵性与趣味。散文是一种个性化、自由性的一种文学体裁,因而它更加在意散文作者直抒胸臆的表达,不拘泥于某种格式或限制。

关于散文意境的构造,有多种方式,但是作品的真实与作者的真诚、作品的生命力及其灵性趣味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要求作者能够将景色、景物、我这三者的关系理清。当然,散文的意境多样而复杂,上述观点是从我的视角对散文意境的探讨,难免有不足和片面之处,但从三个方面诠释,可以为散文意境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三、结语

意境是散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对它提起重视,科学客观的了解散文的特征,在构造时,我们也不能为了构造意境而刻意为之,而忽视了散文原本具有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本质属性,避免为了追求某种意境而抹杀了散文的自在之美。

参考文献:

[1]陈剑晖. 散文意境的特征及其构造[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53-59+65+158.

[2]卜文军. 论散文的意境美及创设[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05:11-12.

[3]陈剑晖. 论现代散文的文体选择与创造[J]. 文学评论,2007,05:82-88.

[4]许总. 论大历诗歌意境特征及其构造方式[J]. 河北学刊,1998,01:74-79.

猜你喜欢
构造特征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