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几点思考

2017-02-10 19:34火高上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课后反思教师素养专业素养

火高上

摘 要:课堂教学永远是培养学生素养的主要阵地,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通过“青蓝工程”的实施,年轻教师在师傅的精心指点和个人努力取得进步,使他们在起跑线上有个好的开头,指导、帮助新教师加快专业成长,新教师就要多学习、多听课、勤思考、勤反思快速提高教学业务水平,达到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教师素养;专业素养;“青蓝工程”;备课;课后反思

学校让入职教师尽快适应教学环境,以饱满的状态投入工作,做好身份与观念的转变积极投入教学中。由于课程改革,将教师的专业素养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学习,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一名教师只有经常地进行学习、研究,才能从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既是教师形成创造性教学态度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工作兴趣、灵感的源泉。那么现在的新教师需要在哪些方面提高自己的素养呢?

一、人格素养——教师专业素养的制高点

教师作为育人主体,首先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格。这是作为一个合格教师的灵魂所在。人格素养是教师素质的灵魂人格是指一个人的各项比较重要的相当持久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在生理基础上,受到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气质、能力、兴趣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健全的人格是21世纪的护照。人格的塑造不是“自发形成”的地不是在一般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所能完成的,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

教师良好人格素养的形成教师的人格特征“蕴藏于中,形诸于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师生课堂互动中,教师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良好的教师人格素养必然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没有良好的人格素养是无法担此重任的。所以,教师的人格素养是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培养后一代人才的重大问题,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兴衰。

二、知识素养——教师专业素养的落脚点

我们深刻认识到扎实的基本功、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素养是教师能够灵活自如地调度课堂的源头活水,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们发现许多名师的课堂精彩之处就在于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体现的机智幽默,这种幽默机智的课堂反应源于教师广泛涉猎各门类的知识。科学与艺术本来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教师努力让自己成为“杂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重视教育课程改革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将课程改革作为立德树人的突破口,面向未来加强体育、美育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审美情趣。作为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就是自己的影子;教学之最高境界,就是在于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教学艺术,自成一脉,魏书生、孙维刚、李慎西等就是放飞了自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所以,我们不至于一定成为一代名师,但也应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教学艺术,独特的教学特色是树立教师教学权威的基础,教师没有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所以,追求自己高水平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去努力!

三、能力素养——教师专业素养的着力点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能力素养要求变得更多、更高,其中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能力素养的核心。教育理论书籍的阅读研讨给老师们提供了教育科研的方向和方法,只有实现了研究者与实践者身份的统一才能真正解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切实改变教育现状;只有将教师单一角色转变为研究者与实践者统一的双重角色,我们才能从根本上克服职业倦怠,于问题的发现与解决的过程中获得无穷的动力。

四、目标素养——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点

学会规划自己,要做好专业规划,提高专业素养。制定“三年发展计划”并把它细化,分解到每一学期中。计划重在落实,实实在在、操作性强。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努力实现一个个小目标。从而达到“一年站住讲台,两年站稳讲台,三年站好讲台”的短期目标。并 “三年成型,五年成才,十年成名”的原则逐步探索出一个“青蓝工程”,作为师傅,首先应该认真负责地指导新老师完成《青年教师师徒结对培养计划书》上的各项任务。要胸怀大局,以教育事业为重,以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为重,尽心尽责,不遗余力做好传、帮、带工作;对于这些任务,师傅要指导新老师不折不扣地完成这些任务并能有效地让新老师了解教师职业的特点,熟悉最基本的教育教学常规,从而让新老师顺利渡过适应期,站稳讲台,快速地进入教师角色。

五、反复目标——教师专业素养的实践点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教学反思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诸如总体课程目标的反思,总体课程内容的反思,总体课程组织的反思,科目目标的反思,科目内容的反思,科目组织的反思,单元目标的反思,课程中具体学习活动的反思等。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为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直至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换言之,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深入地钻研、体会教学理论,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进行教学反思能够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为其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教学反思鼓励教师通过多种策略和方法审视、分析自身的教育观念及教学活动,充分尊重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了教师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写教学日记、描述──解释自己的教学活动、观摩──分析教学事件、主动征求同事及学生意见和建议等多种方式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这实际上为提升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六、备案素养——教师专业素养对准点

我认为不管教案如何变换,也不管领导如何检查,经过比较我认为还是手写教案好处多。梳理知识为了备好一节课,我们往往要花一定时间,把教材、参考书、相关资料都要先阅读一遍,以求吃透教材,领会大纲,融合课改,瞄准高考。和上课有关的知识,不管是横的、纵的都要知道,只有这样才会厚积薄发,从而进行下一步。人都有这个心理,“我写了就要写好”,所以手写教案会逼着我们梳理知识。明确目标书写教案首先要写教学目标。这一步很重要,我们会在梳理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备课组的讨论综合做出目标的确定。虽然有的教案的教学目标不太符合要求,但是每个人都在尽量使自己的教学目标定的明了、准确、恰当、切实,有操作性、有科学性。目标明确了,自然对高效课堂大有裨益。手写教案逼着你思考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理清思路经过自己设计的教案,教学思路往往很清晰。让学生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各个环节用多长时间,如何衔接,都会认真考虑,再经过书写会铭记在心。书写的过程也就是理清思路的过程,思路清晰了课堂效果肯定会提升。思考方法目标的达成往往和方法有关。所以在写教案过程中我们会反复思考教法、学法。是自我探究,是讨论交流,是提问点评,是归纳总结,是拓展训练?思考之后结合学情,我们往往会做出较为科学的设计。集体备课能有效凝聚集体的智慧 由于教师的教学年限、业务水平、学科专长和教学经验各有不同,从而导致教学水平的差异,而开展集体备课就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同科教师的积极讨论,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能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面对新课程,人们缺的不是先进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对于师资比较薄弱的学校而言,其效果更为显著。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自我钻研、集体研讨、分工主备、教后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这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

总之,学校发展必须教师发展才能达到学生发展的目的。教师是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关键,学校走向成功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把教师发展当做教育发展、学校发展的制高点。“谁赢得了今天的教师,谁就赢得了明天的教育”为此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学校发展的大事。

猜你喜欢
课后反思教师素养专业素养
论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当下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