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作家与最美“人间天堂”(报告文学)

2017-02-13 21:59李朝全
北京文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兴安书屋作家

10岁时父母双亡,只断断续续上过几年学。凭借顽强的自学,他成为了一名有影响的作家和全国职工自学成才者,破格晋升正高职称。年过半百之后,他捐出自己全部藏书及稿费,在缺书少文化、贫困落后的家乡建起了作家书屋。十几年来,一批农家学子受益于书屋的浸染和熏陶,考上了北大、清华。两任国务院副总理专门为书屋作出批示,中宣部发出集中报道其先进事迹的通知,这位从孤儿成长为作家的农家学子到底是谁,他如何创造出奇迹?

穷村走出了北大生

定远县号称安徽的“西伯利亚”,蒋集镇则被称为定远县的大西北,处在江淮分水岭上的蒋集是一个相当偏远落后的地区。让蒋集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们镇上的蒋集中学已有学生考取了北京大学,他就是北大2012级本科生薛飞。虽然他来自那个鲜为人知的偏僻小镇——安徽定远县蒋集镇,可谈起《纳兰词》《三国志》和《农业百科全书》,他居然都曾涉猎,这让室友们很是惊奇。而这些图书都是当年他从作家金兴安创办的蒋集作家书屋借阅的。

那时,只有6间房子的小小作家书屋建在蒋集中学一角,书屋里一多半是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类读物和教学辅导图书。这座知识的港湾是薛飞中学时代最爱去的地方。徽式建筑的屋顶,北边有一个小池塘,周围满是竹子。屋内摆满书架,架子上摆满图书,门口那一排木凳,承载了读书人多少时光。“每周五是借书还书的日子,一下课,大家都会争分夺秒地跑进书屋,去借自己想要的书。”读书的岁月在薛飞脑海中一直记忆犹新。正是在那里,他爱上了阅读,爱上了知识,最终走进了北大。

薛飞家住在蒋集镇秦集村薛大户东队,离镇上有10多里的路程,走到最近的秦集村水泥路也有3里路程。这是一个偏僻的村庄。

薛飞长得高高瘦瘦,戴副近视眼镜。

薛飞家里并不宽裕,只有三间破旧的瓦房。全家六口人只有四亩八分地。好在村里许多人都进城打工去了,父亲帮别人代耕了十多亩田,每天起早贪黑,一年也能收下一万多斤水稻,吃饭不成问题,但要供两个孩子上学就有点吃力了。父母就再搞点副业,养几头猪和几十只鸡鸭,夏天下河捕鱼摸虾,冬天进城打点短工,就这样,总算能够马马虎虎地维持着生计。

上初中时,薛飞每天都要骑自行车赶十几里路去蒋集中学念书。要是遇到雨雪天,村里的泥土路不好骑车,父亲便帮着他将自行车扛到秦集村口的水泥路上。

在语文课上,老师提到了清朝著名词人纳兰容若,说他的词特别迷人。薛飞便起了阅读《纳兰词》的想法。正好作家书屋里就有一本安意如解读纳兰词的《当时只道是寻常》,薛飞便去借了来。那是他借的第一本书。

拿到《当时只道是寻常》,他便似懂非懂地读起来。

在这本书中,安意如对纳兰词有十分详细的解析。慢慢地,薛飞对纳兰词也有了一些了解。那时他还不懂什么是好词,只是觉得纳兰容若的词很美,自己很喜欢吟诵。渐渐地,他就养成了早晨背古诗词的习惯。

从那时起,薛飞坚持每天早晨读半小时诗词。像《采桑子》《蝶恋花》中的词,他都能背诵如流。

偶然地,他学会将自己背诵的诗词运用到作文中去。有一回,他引用了“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来形容人们之间的感情。这篇作文受到了老师的大加赞赏,还被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

这一下子激发了薛飞读古诗词的热情和动力。

后来,他的阅读兴趣不再止于诗词,像文言文的《三国志》也成了他的阅读对象。也许是因为阅读了大量的文言文著作,每次语文考试,他的文言文考题总能得高分。

学数学,老师说得多做习题。薛飞专程跑到定远县新华书店,想买一些数学习题书,但最终因为书太贵、家里太穷而打消了买书的念头。

后来,在作家书屋里,他竟然发现了一本《经典数学题集》,这让他喜出望外。在做练习的过程中,他的数学成绩得到了巩固提高。

不光是数学,书屋丰富的地理、历史等方面的读物也极大地拓展了他的视野。使他虽身处偏僻乡村,却照样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那时候,他的学习成绩很平常,并不拔尖。当他每周末从书屋借了《三国志》《数学题解》等图书带回家时,父亲薛自仁看到后,很不理解:“学生不在课本上下功夫,你读这些书有什么用?”

薛飞恳切地回答:“老爸,说不定这些书能帮我提高成绩呢!”

果不其然,到了期末考试,他的成绩一下子名列前茅。

不仅自己受益,薛飞家里的棉花种植也从书屋得到了帮助。

那一年,父亲种的棉花苗刚出土后不久,就出现“枯苗”现象,却苦于找不到原因。询问别人,都说没遇到过,父亲束手无策。

薛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突然想起在书屋里看到过一本叫《农业百科全书》的书。他连忙跑到书屋去找到这本书。经过认真“研读”,仔细比较,他终于找到了原因,帮助父亲及时调整了栽培方法。没想到还真管了用。

父亲感叹道:“还是有知识好!”

从那以后,薛自仁也喜爱上了读书。在闲暇之余,也经常到书屋去看书,既丰富了文化生活,也学到了许多知识,特别是在种植、养殖技术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阅读《农业百科全书》,他学到了各种禽病禽害的防治技术,许多疑难问题得以解决,增加了收入。2013年,他还获得了定远县农委颁发的“信息农民”证书。

依靠顽强的毅力和刻苦的攻读,2012年,薛飞以优异的成绩圆了北大梦,成为蒋集全镇人民的骄傲。

8月下旬,送来北大录取通知书那几天,薛飞的家里比过年还要热闹。亲戚朋友纷纷上门祝贺,大放鞭炮。定远县教育局、蒋集镇政府和蒋集中学都送来了慰问金。北京大学资助了薛飞去北京的火车票和奖学金。一时间,薛飞考取北大的消息在蒋集镇和定远县广为传颂,至今仍是当地人的一段佳话。

和薛飞一样,许多从蒋集中学走出来的学子,也都念念不忘这座书屋当年曾给予自己的滋养,至今回忆起来,仍倍觉温馨、亲切和感恩。

谢亚男是从蒋集中学走出来的清华大学研究生。她在一篇回忆文章里写到:人间若有天堂,那必是书屋的模样。谢亚男所说的“书屋”,正是安徽出版集团退休编审、作家金兴安历经12年,倾尽稿费和大量心血,亲手打造的农村书屋。这座目前拥有5万册藏书的书屋,在发达地区也许根本不值一提,然而在蒋集这样一个地处穷乡僻壤的小镇,简直是如获至宝。况且这还是一座免费的图书馆,对于那里的农家子弟而言,这样一座图书的圣殿,实不啻为天堂。在蒋集中学读初中的时间里,勤奋好学的谢亚男一直是当时称为“蒋集乡作家书屋”的“常客”。每天课余时间,她基本上都是在作家书屋度过的。在她的记忆中,书屋2005年建成,起初藏书并不多。但是那成千上万册图书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而言,堪称一座知识的宝库、智慧的海洋。当她遨游其中,这个未曾踏出家门的孩子,从书里渐渐知道,远方有漫漫黄沙的大漠、一望无际的草原、小桥流水的江南。

像薛飞、谢亚男这样,曾在蒋集书屋接受过书香熏陶,后来走出穷村、考上全国重点大学的农家子弟,还有安徽财经大学的刘泽华、山东大学的薛洪涛、华侨大学的黄程程……

农民取之不尽的知识银行

作家书屋不仅给学生们带来了一个海量知识的图书馆,也给村民们带来了一座移不走的文化站和知识银行。2005年10月28日开馆那天,乡亲们成群结队来到作家书屋,用粗糙的双手捧起书本,眼神里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望,深深打动了金兴安。

金兴安出资兴建的农民阅览室里有两台电视和两台电脑,不识字的农民们,可以在那里观看科技光盘或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金其如长着方形大脸,身材结实,戴副眼镜。同金兴安一样,他也是金巷村的孤儿,父亲1960年时饿死,母亲改嫁。生产队的人给他粮食吃,大家一起养活了他。那时金兴安住在生产队烤烟用的烟炕,经常到他家里来,金其如就给他搞点吃的。长大后金其如参了军,当的是工兵。

转业回家后,金其如成了村里的养猪专业户。10年前,因为养猪没有经验,母猪在产仔时总会有死胎,金其如百思不得其解。2005年后,作家书屋办在家门口,有事没事他总上书屋转悠,找几本书回家看看。其中有一本《现代养猪技术问答》,从这本书上他了解到母猪产前要限量喂养。他照此办理,从此母猪产仔再未发生过死胎现象。他还照着科学养猪书籍上教的,自己做猪饲料的配方,实行定时、按需喂养,结果猪的长势良好。他养的猪也从十几头发展到了400多头。他成了全乡闻名的养猪大户。10年下来,挣了近百万元。2010年,中央电视台还专门报道了他养猪的故事。

“这几年,大型养猪场越来越多,人家动辄饲养上万头猪,一头猪只要挣100元,总数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我们小养猪场干不过它,挣钱越来越难。但是,我还要继续发展。怎么发展呢?我从报刊上看到,现在宠物市场前景广阔。下一步我准备搞袖珍宠物狗和定远‘丑八怪的养殖。”

“什么是定远‘丑八怪?”我好奇地问。

“就是定远黑毛猪、定远土猪,因为长得丑,所以叫‘丑八怪。这种猪瘦肉多,好吃,价格比普通猪要贵三分之一。”金其如回答。

他今年62岁,当了近30年的村支书,儿子现在也是村干部。按说他也已到了含饴弄孙享清福的年纪,但他却依旧雄心不减,心中早有了一幅未来发展的蓝图。

“蒋集书屋给我带来了财富,开阔了致富的思路。我还要好好再干它10年!”他的话里充满了豪气。

如今,书屋早已成为蒋集人读书学习、了解信息的文化生活乐园。金其如还为此编了一段顺口溜:

书屋建在家门口,

一有空闲去溜溜。

读读书、看看报,

一分钱都不要。

如今已是当地农民致富带头人的熊传运种植着300多亩葡萄,2014年进入丰产期的有50亩,每亩纯收入超过1万元。

“是金老师带我走上了致富路。”熊传运说。

熊传运是西庄村人。方形的脸膛黝黑发亮,留着寸头,目光坚毅,语气自信,显得气场十足。他告诉我,他高中毕业,2004年个人投资3万元,在家挖塘养鱼,由于缺乏技术和经验,死鱼现象经常发生。蒋集作家书屋开馆后,熊传运借来几本养鱼方面的书——《养鱼技术300问》等,自学养鱼技术。一个星期后,多年来频繁死鱼的难题基本得到解决。

近年来,为了配合当地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熊传运从养鱼转向葡萄种植,并且成立了专门合作社。要请专家上门来指导很难,这下书屋可帮了熊传运的大忙,有关葡萄种植的技术几乎都是从书屋学来的。

“2013年起,镇上对产业发展进行结构调整,将葡萄种植业列为六大产业之一。我计划种植葡萄400亩,全村推广种植600亩。我们种的是有机绿色葡萄,全部是农家肥,无公害。加之蒋集土质好,盛产期亩产两千多斤,一斤可以卖到10元钱,每亩净利润可达1万元。”

“种粮一亩一般能有多少收入?”我问。

“种粮一亩不到1000元的利润。我们种有机葡萄,要雇几十个人手。一人一天70元,每亩投入8000到10000元。今后主要是控制葡萄产量,提高质量。前不久滁州市里给我们送来了几台电脑。下一步我们计划搞联网销售,为葡萄打开广阔市场。”熊传运雄心勃勃地说。

现在,位于街道上的西庄村已改为社区。社区支部旁也建起了西庄农家书屋。已是西庄社区支部书记的熊传运要求社区干部都要看书,每次下乡服务时都要有针对性地带书下去,帮助农民更好地发展。

“作家书屋让粮食增产又增收,带我走上了科技致富的道路。”西庄村的熊爱民高兴地告诉我。以前种田靠天收,每亩小麦只能收获七八百斤。作家书屋开馆后,熊爱民经常从书屋里借阅一些科学种田的书籍,按照书上的指导科学种田,现在亩产量达到了1200斤。

“以前不懂科学是瞎干,现在不懂科学就来找书看。”来自蒋集金巷村的金家恒深有感触地说。

金家恒1936年出生,是金兴安的长辈。这位78岁的老人戴着一顶有檐瓜皮小帽,穿件藏蓝色中山装,脸上是太阳晒出的红润色,满口白牙,能说会道。1958年入党,是一位有着58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告诉我,过去自己不知道怎样选种施肥、除虫打药,是作家书屋里的农技书籍,让他懂得科学种田的道理,他家种的稻子和麦子,年年都有好收成。他曾经当过村干部和蒋集高级社办公室主任,从小看着孤儿金兴安长大,也给过他很多关爱。

金家恒说,自己最爱看大人物传记。他一五一十如数家珍、如说快板一样地讲述起习近平总书记的生平:

“习近平1953年6月生,属蛇。陕西富平人。他的祖上是江西人,15岁下乡到延安当知青,20岁担任延川县梁家河大队党支书。严冬腊月,冰封雪冻的,他卷起裤腿,率先下河疏浚水渠。农民群众拥戴他,推荐他到清华读书。他读的是化工专业。毕业后到中央军委工作,当的是耿飙的秘书。以后,又到河北正定当县委书记……

“习近平妻子叫彭丽媛,比他小9岁,是一位著名歌手。那时习近平是厦门市副市长。和彭丽媛首次见面不到40分钟,习近平就认定对方是自己的妻子了。他们1986年结的婚……”

看得出来,这位不会上网的老党员对党的总书记的家世了如指掌,显然是读了很多书,看了很多报。

“以前想看书,买书买不起。现在好了,书屋办在家门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不无感慨地说。

金家恒帮我分析了一下农村现状和人口组成情况。他说,蒋集镇除去外出打工的两万人左右,留在村子里70岁以上老人有5000多,中年人有5000多。蒋集书屋的读者上至80多岁的耄耋老人,下至六七岁的黄髫小儿。其中,老年人爱看历史、大人物传记和健康养生书籍。青年人喜欢看厂矿生产和发家致富的书。学生需要课外书、文化书。书屋建成对蒋集镇的发展推动很大。

他像念顺口溜一样滔滔道来:

“书屋办起后,蒋集大变样。一是道路修得好。原先泥土路,一到下雨就泥泞不堪,现在镇政府修好路,泥土路变成水泥路,道路由窄拓宽,又是双车道,方便行车与走路。二是路灯亮得好。蒋集道路村村通,危桥也修好,路灯村村亮,灯杆高又大,一到晚上就亮起,夜里走路看得清。三是环境卫生搞得好,垃圾桶遍布各村,保洁员打扫卫生,环境面貌焕然新,人人看着心情好。四是科学种田搞得好,以前亩产三五百,如今亩产一千五,七八亩田万斤粮。五是流转土地农业搞得好,农民生活实现大翻身,以前住草房,如今住楼房。”

金家恒家早就在村里盖起了三层小洋楼。他52岁的儿子在合肥承包工程,也早在城里买了楼房。一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两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批示

2014年元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金兴安的一封来信上作出重要批示:

金兴安同志用自己的积蓄和藏书建设家乡农家书屋,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带动了乡风民风的改观,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这种精神值得赞扬。请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转达我对金兴安同志的问候。希望金兴安同志把感恩乡村办书屋的路一直走下去,用知识和文化带领乡亲走向小康和富裕!

农家书屋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生工程,要按照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加强管理,有效使用,不断提升服务的标准化水平。要吸引更多社会热心人士参与农家书屋的建设和管理,激发农村文化的内在活力,使农家书屋在服务“三农”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为大国副总理,可谓日理万机,但是却能在安徽出版集团一位已退休的普通员工一封寻常的“人民来信”上作出如此篇幅的批示,足见刘副总理对金兴安为家乡无偿创办农家书屋这件事的高度肯定与赞赏。她赞扬的是金兴安的精神:用知识和文化带领乡亲奔向小康和富裕!

其实,早在2008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就曾对金兴安兴办作家书屋(农家书屋)的嘉行作出重要批示,予以充分褒扬。

回良玉1994年至1999年在安徽省先后任省长和省委书记。那时,金兴安还在安徽新闻出版局、《安徽新闻出版报》等新闻单位工作,经常采访各方面领导,同回良玉也有过一些接触。

2002年后,回良玉调到中央工作,仍旧关心着金兴安的创作和工作情况。

2005年蒋集乡作家书屋办起来后,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2008年春节前,金兴安致信回良玉副总理,一为祝贺新春佳节,一为汇报自己近年来创办作家书屋的有关情况。

回良玉读到金兴安的来信,3月18日在百忙中作出重要批示:

办好农家书屋意义重大。金兴安同志为农民群众办了一件好事和实事。

回良玉 3月18日

国务院领导如此关心重视农家书屋,这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全国出版系统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2015年底,蒋集镇农家书屋扩建工程完成后,金兴安及时写信向回良玉作了汇报。2016年元月,回良玉办公室专门复函,转告金兴安:回副总理看到农家书屋取得的新成就非常高兴,欣然应允为农家书屋题赠他新近撰写的散文随笔集《七情集》一册,愿与乡亲们共同分享他对生活真谛的探索,对人文情理的哲思,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赞美。在新年来临之际,转达了回副总理对金兴安和乡亲们的新年祝福以及对农家书屋的良好祝愿。

随信一起寄来的,还有一册《七情集》。在扉页上,回良玉亲笔题写了两行字:

德乃是为人处世之本

情乃是安身立命之魂

“怎么回报你,我的父老乡亲”

妻子王同芬对金兴安有一个基本评价:“他这人呀,穷一生,苦一生,忙一生,累一生,省一生,抠一生。”

但是,金兴安的“省”和“抠”,都是针对自己,对他人却慷慨大方,毫不吝啬。

看到丈夫衣服破旧,同芬让他买件新衣服,兴安舍不得。

一双皮鞋早都穿烂了,让他换,他说:“还能穿。”

2000年后,兴安调到安徽省教材中心。教材中心主任朱伟明就住在他们家楼上的第10层。朱主任的爱人高大姐是个热心人,看到兴安大冬天的还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冻得直哆嗦,问过同芬才知道,是兴安自己舍不得买衣服。高大姐买了一件藏蓝色厚外套送给了兴安。和兴安同一办公室的小梁看他怕冷,也买了条围巾送给他。

有7年多时间,兴安都在往农村跑,原先咬咬牙重新买的一只人造革手提包,早已磨得破烂不堪。他自己舍不得换新的,也是同事徐天婕买了一只新包送给他。同芬说:“我都没想起来,想起来也没钱给他买。”

同芬的钱都花在家庭日常开支和两个孩子身上。即便还在上班未内退时,她一个月也只有1000多元收入。

然而兴安自己呢,却从不发愁。他说:“只要有钱买米,有米下锅就行。”

他是从饥馑年代挨过来的幸存者,对于饥饿和穷困有着最痛切的体会,因此对于生活的需求极其简单,几乎只需维持在温饱水平——有饭吃有衣穿就行。好像这个世界无论怎样变化,社会怎样发展进步,整个国家和全民都实现了全面小康,对于他而言都是一样的——“只要有米吃就行”!

这是一种最朴素的思想,最朴素的生存哲学。几乎把人对物质的需求和欲望降到了最低程度,对生存质量则丝毫不去计较或讲究。

在饥荒年代,乡亲们没有抛弃金兴安,而是从自己的牙缝中挤出一碗汤粥、一口饭菜,来抚养这个可怜的孤儿。他们宁愿自己都没得吃,自己的孩子都吃不饱,也要救济给小兴安吃的。

从1960年兴安父母双亡,直到1972年被推荐上五七大学,在十几年的时间里,都是地方政府和父老乡亲养育着他。这份恩情重如山,深似海。打那时起,感恩的种子就在小兴安的心底里埋下了。他从小就立下誓言:长大后一定要报答这些不是父母却胜似父母的父老乡亲!

家乡蒋集乡和金巷村地处定远大西南的边界,又属江淮分水岭的“脊背”地段,偏僻,贫瘠,常年缺水,交通不畅,信息闭塞,老百姓生活始终只能维持温饱,发家致富根本都谈不上。怎么报答乡亲,怎么为家乡做点实事,一直萦绕在金兴安的心头。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这种报恩的念头越来越强烈,越来越迫切。

屈指算来,自从1972年离开家乡到定远上学以来,兴安在外漂泊、奔波已经30个春秋。然而,家乡却还是旧容颜,还是那样破旧落后。

尽管如此,每次出差经过蒋集,家乡的父老乡亲总是热情款待。乡亲们看着这个“小遇吃”(遇到谁家有吃的就跟着吃的孤儿)一步步地成长,成为省城著名的记者、作家、编审,都由衷地替他感到高兴,并以他为荣。乡亲们待他实在是太好了!

这份感情、这份恩遇,让人哪堪承受?每当这种时候,兴安就在心里想:我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

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兴安苦苦思索着。

他只是一介书生,手里除了一支笔,会写文章,出过几本书,啥也没有,既无权批给乡亲们什么,也无钱支援他们。

伟大的时代给了金兴安自学成才的机会,使他从一个孤儿成长为一名有影响的作家和编审,搬到了省会城市,有了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住上了1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还有了亲密爱人和两个有出息的儿女。虽然自己没有担任一官半职,但是对事业和生活,他非常满足。他衷心感激这个伟大的时代,感谢改革开放。他用自己质朴的笔,努力去描绘这个变革的大时代,讴歌改革开放,赞美那些时代的弄潮儿,为江淮大地的春雷激荡、改革前行摇旗呐喊。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新闻出版工作中去,写好新闻报道、通讯报告,出好书,为人们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这些,都是他对于时代的回报。

他感激“娘家”安徽少儿出版社对自己的培育之恩,在担任记者时,不遗余力地宣传介绍少儿社,先后写下了数十篇新闻报道。

而家乡,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兴安的心头。他生于兹,长于兹,心心念念皆于兹。当记者时,他格外关注定远,关注蒋集。一旦家乡有事或是有需要,他总是自觉地出现在现场,报道家乡涌现的新人新事,宣传家乡点点滴滴的进步和变化,反映家乡人民遇到的现实困难。

1994年,定远县遭遇百年罕见大旱灾,地里的庄稼都快枯死了,人畜饮水出现困难。金兴安第一时间赶到定远,采访了大量的干部群众,撰写了《背水一战——定远县蒋集乡抗旱救灾纪实》,及时报道了家乡的旱情和救灾情况,被多家报刊转载,并被广播电台转播,引起安徽省上上下下的高度关注。就连远在北京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曾在安徽担任过省委书记的万里,也注意到了定远的旱灾,专门从北京派了几支专业打井队前去打井,帮助抗旱。

谭谈是湖南省新时期崛起的著名作家,1996年至1999年在湖南娄底挂职担任地委副书记。他深入家乡湖南涟源县等100个山区特困村进行调研。在一个农民家里,谭谈看到一本杂志几乎都被翻烂了,但那家的人还在看。就在那一刻,他深感山区青少年文化生活的匮乏,意识到农村不仅亟需经济扶贫,也亟需文化和精神扶贫。但是,自己又能做些什么呢?

谭谈觉得自己人脉资源优势比较强,可以发动一些关系为他们献爱心,给他们送精神食粮。他是一个写书的人,自然而然就想到了给乡亲们送书。送书就需要一处放书的地方,于是,谭谈萌生了为家乡创办一座“作家爱心书屋”的想法,他想让农民兄弟都能有书读。

谭谈办书屋的办法是“三借”:借势、借名、借钱。借势,是借国家提倡全民读书的形势;借名,是借作家的名声,其实也是借书;借钱,是取得财政支持。

谭谈在全国广大作家中有较高的知名度。他向全国众多知名作家发出亲笔信,呼吁大家共同来为即将在涟源县白马镇田心坪村创建的“作家爱心书屋”捐赠书画等,供广大农村学子和农民们阅读,接受文学和文化的熏陶。

很快地,冰心、巴金、臧克家等文学大家纷纷寄来了签名或盖章的赠书。巴金和臧克家还为作家爱心书屋题写了名字。

当时刚刚加入中国作协的金兴安也收到了谭谈措辞恳切的征集信。他认为作家爱心书屋是作家回报人民、奉献爱心的大好事,应该由作家朋友们来共襄盛举,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当即将自己已出版的各种著作一一签名,寄赠给了作家书屋。

临潭位于甘肃省南部,1994年被列为全国重点贫困县。1998年起,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由中国作协对口支援临潭。中国作协一方面积极筹措资金,从经济上扶持临潭;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掌握着全国优秀作家资源和作品资源的优势,注重文化扶贫,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促进临潭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了帮助临潭人民特别是青少年提高文化素质,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帮助其树立“知识改变命运、自强开创未来”的理念,受谭谈创办作家爱心书屋的启发,2004年,中国作协决定,在临潭建立一座“作家书屋”,并在全县所辖1个镇19个乡建立读书站。图书主要通过向中国作协全体会员征集和由中国作协所属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学》杂志等报刊社捐赠来募集。为此,5月25日,中国作协向全国7000名会员发出捐赠图书的倡议,邀请会员参与作家书屋创建活动,将自己创作或收藏的、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图书捐赠出来,号召大家用真情和关爱帮助临潭百姓实现多读书、读好书的愿望。

中国作协的倡议信发出后,不到两个月时间,全国即有500多名作家、诗人捐赠了个人签名著作和其他各种图书上万册。《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人民文学》等多家媒体及文艺期刊也捐赠了大量图书。

就在临潭作家书屋积极筹办的同时,中华文学基金会常务副会长张锲也在筹划“育才图书室”工程。有感于我国贫困地区的孩子对图书和求知的渴望,2004年5月28日,张锲征得季羡林、王蒙、铁凝等54位著名作家的同意,联名发起倡议,在全国老少边穷地区和革命老区创建“育才图书室”。温家宝、李长春、刘云山、刘延东、马凯等分别发来贺信、贺词,或作出批示,对“育才图书室”工程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该工程越办越好,为培育祖国下一代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截至2015年,中华文学基金会联合有关国企,已为老少边穷及革命老区的2000余所中小学校和福利院捐建了“育才图书室”,捐赠图书500余万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灵光一闪,点子有了

有的人天天想着索取,想着占有,因此而患得患失,活得很不开心很不舒坦。有的人,则天天想着给予,想着帮助他人,因此活得坦坦荡荡,开开心心。

金兴安就是这样一个整天为别人着想的人。

年过五旬,人称知天命。2000年后,金兴安就满50岁了。他一直在思忖着如何报答家乡、感恩乡亲。

环顾自己简洁朴素的住房,除了桌椅板凳、床铺书桌以及必要的家用电器外,还有多年来一点一点积攒下来的图书,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书架上。

他的两个孩子从小都不是特别爱读书。书架上这么多书,兄妹俩很少去翻动。妻子老王文化程度不高,想读也读不了书。这些藏书是兴安心目中的至爱珍宝,几乎每一本都有来历,都凝聚着他的汗水和心血,每一本他也都读过。有的是他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定远党校工作以来,从微薄的工资里挤出一半的钱,从书店买来的中外文学名著和社会热点图书;有的是出版社和作者赠送给他的书,包括安徽省内外作家的签名书;还有的是他自己写的书。这些藏书总共约有3000册,大多属于文学艺术类,特别适合中小学生课外阅读。

兴安知道,老家蒋集乡有一所初级中学和一所小学,在校学生总计有1800多人,而学校的课外读物却几近于无。他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多么地渴望读书,但想要找本书却是多么遥不可及。哪个同学如果有一本小人书,一定是大家都抢着看,破得不能再破了,还依旧在传阅。而当年在定远党校,那间小小的图书室,曾带给自己多少美丽的梦想和愉快的记忆,启发他一步步地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

除了书,自己真可谓一无所有。这些藏书,留在家里,孩子们也不读,就是一种摆设。而倘若将它们捐赠给家乡,让1800多个孩子去读去看,那该会发挥多大的作用啊!

思忖再三,兴安拿定了主意:将自己三十年来积累的藏书全部捐赠给家乡,以回报地方政府和父老乡亲的养育之恩。

正当他跟蒋集方面联系准备送书时,他收到了中国作协呼吁作家为甘肃临潭捐书的倡议信。他又回想起1998年时曾收到过谭谈为作家爱心书屋呼吁捐书的信。他的脑子里灵光一闪,豁然开朗。这两封信给了他一个启示:外省能办的事,安徽省也可以办;外省作家通过其作家朋友创建“作家书屋”,自己也能办到。

于是,一个更为周密而宏大的计划在兴安的胸中逐步清晰了起来——不仅仅是要把这3000册书送给家乡,他还要帮助在家乡创建一个“作家书屋”;不只是收藏他自己捐的书,还要呼吁更多的人和出版单位为作家书屋捐书!

这个想法让他激动不已。

随后,他将自己的这一想法向省里老领导以及安徽出版界、文艺界的朋友们作了汇报和交流,不仅得到大家的充分肯定,而且还得到大家的热心支持。这些领导和朋友纷纷表示,愿意为蒋集乡“作家书屋”捐赠自己的作品及藏书。

当然,大家同时也替他发愁,担心他办不成。

安徽省文学院院长徐子芳对他说:“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全国在农村建作家书屋的只有两家。一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著名作家、湖南文联主席谭谈倡导和主持建立的湖南白马镇田心坪村‘作家爱心书屋,另一个是今年中国作协在甘肃临潭建立的‘作家书屋。这两处作家书屋均在全国引起较大社会反响。现在,如果蒋集乡作家书屋建立起来,在全国是第三家,而在我省却是首创,其意义和影响可想而知。但是,要建一处‘作家书屋,那可不是纸上谈兵的事。它涉及征地、规划、建筑、管理等方方面面。时下社会,就是有钱好办事,无钱寸步难行。你金兴安比不得谭谈,更比不得中国作协,有的只是手中一支笔。所以,我担心这只是你的一个良好愿望而已。”

同兴安保持了40年师生情谊的傅家成老师也坚决反对,认为他没钱又没权,注定搞不成。

兴安跟妻子“吹风”:“有一回我回蒋集老家,看到孩子们玩耍、打闹,顽皮得很。要是能给他们书看,或许会变得更文明、更有文化教养一些。咱们家里这一间房,四面墙壁全是书,堆得满满的,但是俩孩子又不爱看书学习,放在家里浪费了!我想把书都送给家乡的孩子们去看。”

同芬很通情达理,回答:“你把书送掉,我没有意见。”

“但是书弄回去,放那里,没有一个固定的房子收藏,你拿一本我借一本,很快就会被搞完了。”

兴安停顿了一下,似乎还在犹豫,然后接着说:“我想给蒋集盖个房子。”

听说还要花钱盖房子,这下同芬强烈反对:“盖房我不同意!家里的钱都搞完了,孩子大了要成家、要花钱!”

“我再想想办法吧。”兴安说。

他想到了几十年来自己一点一点积攒下来的稿费和奖金。那些稿费都是他一篇又一篇写文章赚来的。而那些奖金,则是他因为工作成绩优秀单位给予的奖励,还有全国总工会对“全国自学成才者”的奖励。这些“私房钱”拢共也有几万元。

要不,就拿这些钱做个启动资金,先把房子建起来再说。不够的钱再想办法去向亲友和社会上筹措吧。

主意打定,兴安提笔给蒋集乡领导写了一封信,提议在蒋集乡创建作家书屋。

蒋集乡领导非常重视,立即召开党委会,进行专题研究。大家一致认为,兴安先生回乡创办“作家书屋”是一项善举,是民心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是蒋集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当前蒋集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因此大家都举双手赞成,愿意鼎力相助。

万事最难在开头

得知家乡态度积极,兴安的心里有了底。第二天,他便挤上从合肥去蒋集的长途班车。

乡领导热情地握着兴安的手,对他报效桑梓的举动大加赞赏,招呼他到乡党委会议室座谈。

兴安却迫不及待:“我们先去看看地点,作家书屋建在什么地方好呢?”

乡长回答:“我们的初步想法是建在蒋集中学里面。这也要听听金老师您的意见。”

“好!建在中学里好!我一直都有一个顾虑,这么多书放到哪里去好呢?”停顿了一下,兴安接着说:“这些书里有很多都是全国著名作家的签名书,还有许多是世界名著,非常珍贵,一定要保管好。要不,时间长了就该黄了,就会毁坏掉了。”

“好!我们这就去看看地方。”

一行人簇拥着金兴安,来到乡政府马路对面的蒋集中学。

校长和副校长早已迎候在校门口。

大家缓步走进校园,一种静谧安详的气氛迎面扑来。

这是9月初的时节,刚开学不久的学生们都在教室里认真上课。

校园内空地不少。在操场西南角,是一片草地,西北角也有大片空地。东面紧挨着马路的,是一大片绿油油的菜地。种着碧绿的菠菜、萝卜、大蒜、蚕豆等,有的正开着黄艳艳的花,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是谁的地呀?”金兴安一眼就望见了那片长势正旺的菜地。这个地方紧挨着学校大门,又紧邻大马路。

“这是我们学校的空地,老师们在这里种了些蔬菜,平常自己吃。”一旁的校长回答。

“这倒是一块好地方!如果把作家书屋建在这里,又临街又敞亮。”兴安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校长和乡领导说话。他在心里筹划着,如果在这块地上盖房子,大门可以同中学的一样,朝东开,大门上可以请位名家题写书屋名。这样,人们路过时,看到蒋集中学就会看到蒋集乡作家书屋,书屋与学校比肩而立,相得益彰。

“是啊,”校长应和道,“只是,如果选这块地建书屋,老师们就没有菜地了。”

“这块地位置好啊!还是选这里建好。”兴安坚持道。

“那就请学校做做老师们的工作,就选这块地吧!”乡长在边上拍了板。

兴安参加了学校的动员会。校长动员老师们把长得正旺的蔬菜全铲了,马上就要动工兴建作家书屋了。

老师当中,既有兴安的小学和中学同学,也有他在金巷村的邻居或远房亲戚。大家听说要把菜地铲了建书屋,尽管很心疼那片旱涝保收、不用花钱的自家“菜园子”,但听兴安讲述了自己的苦难经历和报答乡亲的愿望,再想一想书屋建成后将给学校师生带来的巨大好处,有的老师便开始松口了。

“兴安,您都舍得捐钱、捐书来为家乡盖书屋。我们就是少吃一点菜,或者一年多花点钱买菜,那又算得了什么?又有什么舍不得的呢?”兴安的一位同学说。

但是,也有一些老师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金老师,您不是在省教材中心吗?上一次您还上我们学校来推销教材和教辅书嘛!您建书屋,是不是也要借这个书屋做平台,给我们学生推销书呢?”

在场的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兴安。

“那哪能呢!”兴安坚定地回答,“我这次是要把自己收藏的两三千本书全部无偿捐赠出来,建作家书屋。将来书屋建成后,也是完全免费向全体师生和乡亲们开放,免费借阅和使用。这跟我的工作没有关系,更不会借这个书屋来推销书!”

——真是好心遇到了驴肝肺。世间总有一些不明事理和不懂人情的人。

兴安没想到,自己完完全全的一片善心和好意也会引来各种猜疑。有人说:金兴安快退休了,他盖房是要回到家乡自己住。有人说:天下哪有这样的傻子,光贴钱、贴时间,为他人做好事,却不为自己谋一分钱的利益?还有的人说:金兴安是做做样子,搞不到一年半载他就会跑掉的。

面对种种议论,兴安心里虽有些不快,但是脸上却依旧满面春风。

“既然老师们没有人反对,那么,会议结束后就请各位清理自家的菜地。把种的菜都拔了!”校长最后发话。

说干就干,雷厉风行。

当场,乡长、校长和金兴安便拍板,定在9月18日——“九一八”这一天,举行作家书屋奠基仪式。在这之前,学校方面负责将菜地拾掇干净,平整出空地来。

在菜地边上,还有几座坟堆。兴安打听清楚了坟墓主人的亲属,又一一到人家里去作动员,劝说他们把坟墓迁往别处。

费尽了口舌,终于说服他们迁墓。为此,他还给每户人家掏了几百元迁墓费用。

8月18日,蒋集乡召开书屋工程建设正式启动会议。县教育局表示,将给予资金支持。

8月24日,兴安前往定远设计院,邀请其院长、定远县政协副主席方世根为作家书屋进行建筑设计。

筹钱,设计图纸,打报告,用地审批,建设立项,招标请建筑施工队……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有了金兴安捐赠的几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县教育局拨付了3万元,乡政府又从窘困的财政收入中划拨出2万元。兴安到处去找企业和朋友化缘,争取各方面都支持一点资金。在那段时间里,他不仅在合肥市内和省里各部门跑动,争取自己所在单位安徽出版局所属各家出版单位的支持,还跑到蚌埠、滁州、定远等市县,一点一点地去筹措资金。

9月18日,蒋集乡作家书屋奠基仪式如期举行。金兴安为作家书屋挖下了第一锹,也把自己对家乡炽热的爱,播撒在了这片希望的热土上。

按照规划设计,作家书屋将建成徽派建筑形式,初步计划盖三间房子,主要用以藏书。根据资金情况,书屋两侧可以考虑建阅览室和文化长廊、小亭榭等点缀,供读者休闲阅览。房子均为白墙红瓦,墙壁建成典型的马头墙形制。大门建成简易的带小棚顶的牌坊式。书屋靠近马路的一面砌一堵白壁砖墙,与学校围墙相连。在东南角开一小门,直通校园。四周砌墙,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院落。院内铺以鹅卵石小径,植以各种花草树木。

在金兴安的心目中,建成后的作家书屋应该像座静谧美丽的小花园,特别适合读书思考。

原先绿油油、黄艳艳的菜地铲掉了。师生们都注视着这片热闹的工地,憧憬着不久的将来,就可以拥有一座近在身边的免费图书馆。于是,那些机器的嘈杂声,施工的各种噪音,虽然对教学和读书很有影响,但是大家都宽容地接受了。

在书屋建设过程中,蒋集乡干部全身心投入。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他们不分昼夜地坚守在工地上,脸晒黑了,人累瘦了,但是没有一个人有一声怨言。

最令人感动的是蒋集中学的孩子们。每天下课或是放学,他们总是“叽叽喳喳”地围在作家书屋工地那里,用一种充满渴望的、惊奇的目光凝视着那片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中的工地。

那段时间里,最让孩子们高兴的事便是能亲自动手,帮作家书屋干点活。

有一次,作家书屋院内有几堆柴草急需移走。当时正值秋收大忙季节,附近的农户们抽不出空来。学校老师和学生听说了,一个个都来了。他们或用肩扛,或用手抓,或用怀抱,一把把地将柴草搬走。一只只稚嫩的小手被柴草划出了一道道伤痕,但却没有一个孩子喊痛叫苦。他们全都兴高采烈地干着活。

2004年下半年,金兴安在体检时发现,自己患有高血压及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病和颈椎病,都是常年伏案工作的编辑、作家们的职业病。数十年来一直在纸上辛勤耕耘的金兴安自然不能幸免。医生要求他马上卧床静养。然而,书屋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他又哪里躺得住呢?他继续一趟又一趟地往蒋集跑。他必须亲临工地,亲眼看着书屋一点一点地建起来。他从医院开了点止痛膏和止疼药,自己往腰上敷一敷膏药。实在痛得厉害了,就吃一片止疼药。

那时,从合肥去定远、滁州和蚌埠的路都不好走。尤其是去定远县城和蒋集乡的路,更是坎坷曲折。有的路段虽是柏油路或水泥路,却狭窄难行;有的路段则连柏油路都没有,干脆就是泥土路或石子路,坐在车上颠簸得厉害。

往返蒋集、定远和合肥的班车,每天都挤满了农民和外出打工的人。有的带着鸡、鸭、鹅进城去,有的买了化肥、农具、日用品等回乡里。车子总要等到塞得满满的,几乎是人挤人了,司机才发车。在秋冬寒凉季节还好,赶上春夏气温上升,汽车里又闷又热,鸡鸭鹅的腥臊臭味和人身上散发出的汗味等各种气味混杂在一起,很不好闻。对于一个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闻着这样的气味,很容易恶心呕吐。然而,金兴安却安之若素。如果能找到座位坐下,那固然好。如果没有座,站上两三个小时到蒋集,一路上摇摇晃晃的,他也能硬撑着坚持下来。

最痛苦的是腰椎病发作的时候。这是一种顽疾,而且人一累病就犯,一犯就是十几天。但作家书屋的工程不能停,兴安就在腰间围好钢板带,吃上两粒止疼片,咬牙坚持着。夏天戴着钢板带,挤在超载的长途班车里,人挨着人,连放脚的地方都找不到,汗水顺着他的前胸后背直往下淌。加上满车的腥味臭气,熏得人都快窒息了。然而,为了自己报恩乡亲的梦想,兴安仍旧硬挺着。等到一路颠簸着回到合肥的家时,他早已累成了一摊泥,连上床的力气都没了。

在汽车上,遇到的几乎都是蒋集的乡亲。兴安经常主动同他们搭话。聊聊地里的农活,聊聊家里小孩的教育,聊聊外出打工的感受。那些外出打工回乡的乡亲告诉他,因为没有文化,没读过什么书,他们在城市里生活备受歧视。城里人瞧不起他们,讥笑他们是乡下人、泥腿子。而且因为没读多少书,他们在城里也找不到像样的工作,只能到建筑工地去打零工或是干个搬运、保安、保洁什么的,挣不到多少钱。而那些孩子还留在乡下家里的农民则告诉他,别说村子里,就是整个蒋集乡也找不到一家书店,找不到一间图书室,更别说图书馆了。三万多人口的蒋集乡,连一项文化娱乐设施都没有。乡上学校里的1800多名学生,除了基本的教科书之外,什么课外书都没有。谁家孩子要是有一本连环画,一定会被孩子们抢着看,直到翻得稀烂了,大家还在看呢。村民们平时根本谈不上什么文化娱乐,空闲时都是忙着打麻将、喝酒、请人看风水、算命。

兴安很有人缘。在班车上他和很多乡亲相识、相熟,处成了朋友。听着老乡们的讲述和介绍,他很有感触。乡亲们实在太需要文化服务、智力扶持了!乡亲们太需要读书,需要找书读找书看!

他感觉自己作了一个明智的决定,把家里孩子不读的书都捐给家乡,让乡亲们去读,让孩子们有更多的书读,这该有多好啊!他越来越迫切地感到,要尽快将作家书屋建起来。这不仅是自己出自感恩之心的一个愿景,更是自己的一份社会责任。

一个月里,金兴安就要往蒋集工地跑两三趟。从写信给蒋集乡领导,到次年10月书屋建成的15个月里,他一共在合肥与蒋集之间往返跑了38趟。每次都是一大早乘公交到长途汽车站去坐班车。去蒋集的班车一天只有两三班,错过了最早的班车,下午就赶不上回合肥的车。

如果因为工地上的事情处理不完,兴安当天晚上就只好住在蒋集。乡里没有宾馆,连家招待所都没有,他就随便住在乡政府办公室的沙发上,跟值班室人员借床被子猫一夜。饿了就随便在哪位同学或老乡家里吃一顿。他是吃过大苦、受过大难的人,对于吃喝住丝毫不讲究,吃什么都觉得好吃,都吃得香,睡在哪里都睡得着,睡得踏实。

在班车上,兴安有时也会遇到金巷村的乡亲。这些从小给过他吃喝、给过他温暖和帮助的乡亲,时时都印刻在他的脑海里。即便是在数十上百人的公交车上,他也能很容易地认出他们来。无论是东邻家的金叔叔,还是西邻家的张嫂子,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老人,他都要抢着帮他们买汽车票。那时去蒋集的班车一张票10元钱。每次去蒋集,兴安都要掏钱替一些老乡买票。一般都要买个三五张,最多的一次,他一共替老乡买了8张票。

每一回跑蒋集,回到合肥家里,妻子同他打招呼他都没力气回答,倒头就躺到了床上。常常是连饭都懒得吃,脸都不洗。

真是:外出千好百好,不如待在家里好;千般万般舒服,不如躺着舒服。天底下最舒服、最快意的事就是躺在自家的床上!特别是对兴安这样一位腰椎不好的人来说,要是天天都能这样舒服地躺着,那简直就是神仙般的生活!

看到丈夫累成这样,同芬又心疼,又生气:“你这样不要命,何苦呢?”

她心疼的是,兴安这样一个过了50的人,为了给家乡建个书屋,竟忙成这样累成这样。生气的是,人家蒋集乡领导都没有他着急没有他上心,他自己倒是事无巨细啥都管。这是何苦来着呢?老金你又图个啥呀?

兴安却不怒也不恼,总是乐呵呵地回答:“一想到就要实现报答乡亲的夙愿,我的心里就感到特别的幸福和满足。”

同芬生气归生气,人毕竟还是自己的人,哪能不心疼呢?老金做的又不是坏事,他乐意去做,乐意去报答家乡,这也没错呀!这个心地善良的女人,打心底里完全理解兴安的所作所为。因此,每次看到他累成这样,总是主动给他打水洗脸、洗脚,给他做好了可口的饭菜,端到床前,催促他吃了饭再睡。

兴安一躺下,往往一睡就是一整天。有一回,足足睡了三天,脚都没下地,好不容易才缓过劲来。

书屋开馆,孩子们笑了

2005年盛夏,正值最炎热的季节,书屋主体工程藏书馆即将架上大梁封顶。

这时,金兴安正好腰椎间盘突出症犯了,疼痛难忍。妻子和女儿都力劝他别去工地,打个电话就行了。但是,兴安却说:“这是盖房的关键环节,我不能不到场啊!”

这天一早,他硬撑着从床上爬起来,特意让女儿请假,一路搀扶着他,乘车颠簸了3个小时,来到了工地。

蒋集乡领导和工地负责人看到金老师佝偻着身子、疼痛难耐的样子,都劝他:“金老师,您就放心地歇歇吧!不用站到工地上来。”

但是兴安却坚决不肯。他提前戴好钢板腰围带,吃了止疼药。即便这样,当女儿扶着他走在工地上时,他还是直不起腰,双腿一瘸一拐的,额头上的汗唰唰地往下流。在场的蒋集中学青年教师蒋华进看到这一幕,感动得热泪盈眶。

大梁成功地架上了屋顶,鞭炮震天动地响起来,兴安的脸上绽放出了笑容。

书屋土建工程完工,下一步就是内部装修和布置了。

8月30日,正在住院的著名作家鲁彦周欣然提笔,题写了“蒋集乡作家书屋”的牌匾。并向书屋捐赠自己刚刚出版的八卷文集。

9月初,书屋主体建筑全部完工,装修完毕。13日,金兴安再次专程来到蒋集乡,同乡领导商议开馆前各项事宜,逐项安排落实。

就在与工地施工同期,金兴安经过东奔西走,为书屋筹集了2万种图书。他们研究了书屋的布置、书架和图书的排列、编码等具体事项,安排专人起草书屋借阅制度,制作免费借阅证。探讨书屋开放后安排义务管理员、定期开放等。

10月24日,安徽省委调研室向作家书屋捐赠书橱、桌椅等18件。

蒋集乡作家书屋即将开馆。

这一段时间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锐身体一直欠佳,而去蒋集的道路又特别不好走,因此医生和家人都劝阻他去蒋集。但是,郑锐同定远的感情太深,一想到金兴安这个孤儿居然办成了这么一件大好事,他心情就特别激动。晚上睡在床上,他就在琢磨开馆仪式上自己讲点什么。

开馆庆典这一天,郑锐起得特别早。一起床,便记下了自己琢磨出的四句诗:

孤儿不忘报党恩,

勤学苦读自攻文。

办报写书做出版,

热心助人帮乡亲。

10月28日,蒋集乡作家书屋将隆重举行开馆仪式。蒋集乡街道两旁、蒋集中学校园内张灯结彩,爆竹连天,一派过节的气氛。全乡男女老少数千人穿上节日的盛装,欢歌笑语,沉浸在巨大的欢喜之中。许多目不识丁的农民老汉、老太太也都挤在密集的人群中。到处人头攒动,水泄不通。

仪式在蒋集中学操场上举行。主席台设了三排座位,操场上密密麻麻坐满了蒋集中学全体师生和农民代表共1500多人。所有的孩子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就像在迎接一个他们期盼已久的盛大节日。

是啊,这些在乡村里长大的孩子,整天玩着泥土、石子,或是在街上、村子里到处疯跑的孩子,他们的课外生活实在太单调,他们渴望找书看,找有趣的好书读。而作家书屋,将为他们提供两万册图书,与他们小小的只装着几本教科书的书包相比,那简直就是一座书的海洋。那座浩瀚的、未知的海洋,对于这1000多名少年儿童而言,实在是有着太多的吸引力,太大的魅力了!孩子们每天都喜气洋洋地望着那座建了一年多的白墙红瓦的小院,仿佛在打量着一座藏宝的仓库,那将是怎样一个天堂一样的去处啊!

郑锐满怀深情地对在场的学生们说:“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打下的江山伟业要靠你们去继承和捍卫,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靠你们去建设……希望你们努力学习,健康成长,掌握本领,做‘四有新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金兴安最后作答谢讲话。他说,自己倡议建立作家书屋的原因就是“感恩乡亲,报恩社会”。在大饥饿的1960年,他不幸沦为孤儿,是地方政府和父老乡亲把他抚养长大,因此他从内心深处感谢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这种感恩的情感激励着他刻苦自学,并在文学创作上作出了一点成绩。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大潮使他走进了省城新闻出版单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让他有了更好的工作环境、学习环境。正如作家贾梦雷所说:“错误的路线和政策,使他成为一个孤儿;三中全会后,正确的路线和政策使他成为一个作家。这便是金兴安的基本经历。”在作家书屋如期竣工开馆之际,金兴安感谢所有关怀和帮助作家书屋的领导和朋友。

在致答谢词过程中,金兴安多次起立,向大家鞠躬致谢。最后,他向与会者郑重宣布了两项承诺:一是作家书屋将向学生、教师和农民免费开放;二是作家书屋的建筑和配套设施包括所有图书,将无偿移交给蒋集乡和蒋集中学。

当他的话音刚一落地,全场便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金兴安双眼湿润了。

“我是冲着金老的精神来的!”

2014年初,在刘延东副总理批示之后,安徽省委和省委宣传部领导高度重视蒋集农家书屋的典型示范作用。7月10日,安徽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授予蒋集农家书屋“安徽省第一家农家书屋”称号。

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的支持下,蒋集镇农家书屋决定进行扩建改造,计划将书屋建筑面积由原先的260平方米扩大到600平方米,建成藏书室、阅览室、陈列室、信息网络室四大馆室,使读者既可以借阅图书,还可以在这里聆听各种文化讲座和科技报告,可以随时上网查询资讯和浏览网页。

整个工程总预算在120万元左右,省出版局划拨了50万元经费,其余经费由蒋集镇自筹和社会资助。

在蒋集镇农家书屋的南面有一栋两层小楼,这是蒋集村村委会办公楼。为了扩大书屋面积,蒋集镇政府决定,将蒋集村村委会迁往别处,另外择地建楼,由镇政府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将村委会办公楼腾出来,重新装修,辟为书屋一部分。

一听兴安说蒋集书屋还要再扩建一倍,老伴王同芬急了:“你这么大年纪,都快七十的人了,就别再跑了!你身体又不好,腰椎突出、肩周炎、高血压、心脏不好、脑供血不足、膝盖半月板也有问题。你不要再扩大,身体不饶人,不能再搞了!”

兴安回答:“不搞不行呀!中央领导这么重视,你说能不搞吗?”

“书屋扩建,事情多着呢!找钱又不好找,咱总不能卖了房子去凑钱吧?”

“只要有钱买米就行!钱,再想办法,办法总还是有的!”兴安坚定地说。

“你忘了以前的镇领导?人家说你建书屋又不是招商引资,没效益,不肯帮忙,总是说没时间,不仅不帮忙还捣乱!”同芬想起了往事,提醒他。

“人家不帮忙是应该的。本来就不是人家分内的工作。”

“你身体不行,不能啊!”

“老王,书屋已经停不下来了!没办法,只能一步一步向前走啊!”兴安推心置腹地对老伴说。

为了扩建好书屋,就需要对原先的书屋和村委会的楼房进行翻修改建,最好建成徽派建筑的样式。兴安多次去歙县出差采访,见过那里保存完好的徽派建筑,非常钟爱。他希望扩建后的书屋就应该按照徽派的样式来做,真正建成一座具有地标性意义的建筑。这就需要找到一个懂行的能工巧匠。兴安每天都在为这件事操着心。

10月的一天,他坐在102路公交车上,在路过金寨路时,一眼看见马路边的稻香楼正在建一座徽派建筑。

兴安一下子就被工匠们精湛的技艺吸引了,马上跳下公交车,找到工地上去。

“做得不错呀!是哪个在负责做的?”他问正在装饰的工人。

一个瘦高个子的年轻人走上来:“我就是这里的负责人。请问,你有什么事吗?”

兴安告诉他:“我在下面的乡镇修了个书屋,很著名,影响力很大。现在打算装修成徽派建筑风格,你能不能帮我们去看看,接一下这个工程?”

一听说有工程可做,年轻人立即兴奋起来:“走,走!到我办公室去谈!”

“请问您贵姓?”

“我姓金。”

“哦,金老板!”看着兴安长得稍胖、有点发福的身材,年轻人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一个大老板。在他看来,只有有钱的企业老板才会有更多的审美情趣和爱好,才会舍得花大价钱来修造仿古的徽派建筑。而只有接这种企业老板的工程,才会有较高的利润回报。

兴安说:“我先看看你的工地。”

年轻人带着兴安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建筑。兴安详细询问了建筑的取材、设计、工匠和施工等情况。显然,他对这个年轻人的装修技术很满意。

通过交谈,兴安了解到,这位年轻人名叫曹小平,是巢湖人,从巢湖师专美术设计专业毕业,从事徽派工程装修已经20年了。

曹小平开车带着兴安来到了自己的公司。这是一处位于居民区内的三室两厅的办公场所,装修得很朴实。

曹经理将他负责设计和施工的两名干将都请到自己的办公室,一起来听兴安介绍他要做的装修工程。

兴安详细介绍了自己在家乡蒋集镇无偿捐建的这座“蒋集书屋”,娓娓讲述了自己的孤儿经历、自学成才的经过和自己感恩乡亲的举动。最后,兴安说:“现在,我们想把书屋扩大,搞成徽派建筑的样式,建成定远县乃至安徽省一座文化地标性建筑。”

曹小平听了大受感动。兴安这个孤儿出身的作家报恩乡亲的举动极大地感染了他。他动情地说:“金老,您这个书屋装修的工程就是赔钱,我也接了!”

兴安说:“好!这次书屋扩建的经费主要由省出版局和蒋集镇负责。这件事还需要征求当地镇政府的同意。”

过了两天,兴安便给曹小平打来电话,约他一起去蒋集镇实地看看。

小平原先是当作接手一个新工程、正常操作来计划的。现在,他彻底改变了想法:这个工程只要不赔钱就行,只要不亏钱,甚至只要少亏钱,他都干!因为金老师这位并不富有的作家都能倾囊捐赠图书和稿费,为家乡建起书屋,对这样一项公益性事业自己理当全力以赴地支持,何谈赚不赚钱?赚钱可以在别的工程上去赚。

坐在车上,一路上,兴安都在给小平讲述书屋建成十年来,所取得的巨大社会效果和自己的人生往事。他越讲越让小平感动不已。金老师的经历实在太感人了!

小平真诚地对他说:“书屋装修这事,我肯定做!”

得知金老师年纪已近七十,身体不好,腰椎、心脏都有毛病,小平果断地表态:“金老,这个工程交给我您就放心吧!您身体又不好,以后您就不要亲自去跑了,具体的事情都不用操心了!”

到了蒋集,兴安将小平引荐给了镇领导。小平还担心蒋集镇领导误解,以为自己是兴安个人找来的,有什么私人关系或猫腻。因此,他特地强调自己在合肥有两个在建工地,兴安是偶然看到其中的一个稻香楼工地,然后找到自己的,两人萍水相逢,素不相识。

书屋扩建工程除了要铲去原先的装修,对600平方米的建筑进行重修设计及精装修,大门还要重建,围墙和院内的亭榭、小桥流水都要新建。这样一个工程计划工期半年左右,原先的预算是七八十万元。

小平回到合肥,仔仔细细地计算了一遍工程量,按照保本测算了一下工程报价,把所有的利润空间完全挤干、让出。他不能在这个金老师倾注了半生心血的慈善项目上牟利。那样的话,自己不就成了唯利是图的威尼斯商人吗?在他的内心深处,始终还是把自己当作一名文化人、至少是有文化的儒商看待的。

他强调说:“我保证用最好的建材,最好的设计和最好的施工。我可以请蒋集镇领导上合肥我的两个工地来亲自考察考察。”

蒋集镇党委书记刘会明带领相关负责人来到了合肥,先后察看了小平正在承接的两个工程。每个工程造价都在400万元以上。

刘书记他们看过以后,完全放心了,当场拍板:“曹经理,蒋集农家书屋就交给你干了!”

小平也不含糊。按照蒋集方面的要求,他认真拟定了合同。按照他的想法,后面的活儿都交给他就行了,金老就不必烦心了。但是,兴安是个事必躬亲、做事严谨的人,坚持每个环节自己都要亲自参与。

于是,小平便去接上兴安,两人一道去蒋集签合同,详谈施工的实施细节。

在同金老不断接触的过程中,小平越来越觉得,真正吸引他的,不是书屋这个项目,而是金老的精神。接这个项目,他也没有考虑它将来会产生多大的社会影响,但他特别乐于成全金老的愿景,希望将它打造成一个艺术精品。将来,他还要在公司的宣传彩页上印上蒋集书屋。它将成为令自己自豪的一件作品。

2015年4月23日上午,在接受我采访时,曹小平特别诚恳地说:“我们是年轻人,应该担起来。能够做这样的项目,我很欣慰、很踏实,做着觉得很有意义。”

他告诉我:“听金老说有作家要来采访我,我对他说自己是草民,不用采访。”

曹小平1969年出生,父母都是农民,下面还有一个妹妹。小时候家里穷,吃不上饭,经常挨饿。那时候,父亲每天参加集体劳动去疏浚河道。母亲在家带孩子,一天就吃两顿饭,吃完饭就上床睡觉,睡着了就不饿了。一家几口人一个月只用一斤菜籽油。现在看到妻子每天炒菜,小平都会不自觉地提醒:“老婆,你哪能那么用油啊?”——小时候,那真是滴油贵如金!

那个年代,只要哪户人家里有一个人在城里,日子就会过得好些。因此,过怕了苦日子的小平从小便在心里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把父母带到城里生活。

1993年,小平从巢湖师专毕业,被分配到农村教书。这,对于一心想走进城市的这位农家子弟来说,显然不是他的理想。因此,他一天班都没上,自己跑到了合肥。起初,在合肥市劳动局下属的企业安徽省装潢美术研究中心从事手工绘制装修效果图工作。干了两三年后,他又做起了设计,后来又去施工现场做指挥,慢慢地就掌握了装潢、设计、施工的整个流程。

在小平老家,有许多工艺人。这些人的工艺技术水平都不低。于是,他就想自己下海单干,再从老家找一些人来帮忙。

1998年,小平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走的是高端路线,专做精品装饰、品质装潢。徽派和融入时尚元素的“新徽派”只是他从事装潢业务的一部分。他承接的大量工程都是酒店、酒楼、KTV或是售楼处这样要求精细品质的装修项目。每年,他的公司产值都在两三千万元。

下海后,小平顺利实现了少年时代的愿望,将父母都接到了城里生活。

2014年12月,小平的施工队正式进入蒋集书屋现场。冬天因为下雪,停工了一个多月。按照计划,扩建装修工程将于2015年5月底结束。到4月时,蒋集镇一共支付了60万元工程款,而小平为这个项目实际已投入了七八十万元。在工地上,大工一天350元,小工200元,费用都是按日结算现钱的,为此,小平的公司已经垫资了7万多元。

其实,从一开始,小平就已有心理准备:蒋集农家书屋这个工作不能当作项目来做,而要当作艺术来雕琢。对于他的公司来说,这个工程标的太小,路又远,在农村买材料很不方便,又是一项政府工程,程序化强,镇里拨款、划账手续慢,资金到位也慢。但是,所有这一切的难处小平却全都认了。

他说:“我是冲金老的精神去的!”

为了雕琢出真正高品质的徽派建筑精品,小平直接到徽州区找能工巧匠,找到专门擅做砖雕、亭榭的工匠来施工。不仅付给高报酬,还管吃管住,一切全包,让工匠们能够专心、精心制作精品。

在施工工程中,他几乎每隔两三天就要亲自去一趟工地,看看徽文化做得对不对,是不是完全贯彻了自己将传统文化底蕴和元素彻底融入其中的构想。他想,自己辛苦一点,金老就可以少受点累,有自己亲自盯着施工,多多少少可以让金老心里更踏实、更放心。

2015年6月,蒋集镇农家书屋扩建工程全面竣工。镇政府和金兴安对工程进行了全面验收。大家对曹小平公司的装修工作赞不绝口,十分满意。

“冬天不开暖气有啥关系?”

2015年12月底,已是岁末寒冬时节。我再次走进蒋集镇。

汽车在蒋吴路上行驶,隔很远就能望见一片灰瓦白墙的建筑,这便是翻新改造后的蒋集农家书屋。

书屋矗立在马路边上,与比邻而居的、已经有些破旧的蒋集中学教学楼相比,简直就像是一个新长成的楚楚少女和一个年老色衰、手脚粗糙的农妇。

书屋大门是一座徽派建筑风格的砖石牌坊,高达十几米。门楣上用行楷书法镌刻着秀美的几个繁体大字:“蒋集镇农家书屋”。书屋临街围墙上,刷着红色大字标语:

推动全民阅读

打造书香蒋集

打开铁门,迎面便是书屋的三间“史料陈列馆”。屋子回廊左右两侧的柱子上,贴着这幅白底红色标语:

读书创造人生

知识改变命运

陈列馆大门正上方,挂着一块醒目的牌匾——“安徽省第一家农家书屋”。大门两侧的白墙上,挂满了各部门授予书屋的称号、荣誉等牌匾,有“育才图书室”“留守儿童之家”“民族精神代代传——安徽省少先队教育基地”“安徽省百佳农家书屋”“定远县图书馆蒋集镇作家书屋分馆”等。馆内陈列着全国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蒋集书屋的题词、视察、捐助、采访报道等图片。其中有著名作家王蒙题写的“读书好”;邓友梅题写的“好人献好书,好书育好人”;蒋子龙题写的“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陈列馆两侧的墙壁改造成了马头墙形式。向北,新建有一座廊桥,桥下是窄窄的清清的流水。水渠由南向北蜿蜒贯穿了书屋所在的院子,仿若少女的明眸善睐,生生地为院落增添了几许灵气。渠中放养有各色金鱼。褐红色的廊桥中央,修建有一座四角小亭。亭子的四翼仿佛鹰隼展翅,跃然欲飞。在酷暑时节,在此读书的人们穿越院子时,可以坐在小亭下小憩。而在暮春时分,或许也可以在小亭下低声吟咏、高声唱诵,想必别是一番风景。如若是在傍晚夕阳西下之际,坐在亭下读书,疲累时,抬眼望望院落中高大的树木或是姹紫嫣红的花草,看看那在水渠中悠游自在的金鱼,大概亦是无比惬意之事。

走过一道别致小桥,西北面三间房是新开辟的电子阅览室。这有可能是全国第一个数字农家书屋或者全国农家书屋中的第一个电子阅览室。

室内整整齐齐排列着10台液晶电脑。安装有专门的网络路由器。在这里,可以随时上网,阅读数以万计的电子书,浏览网页,听书,看电影。这间面积并不很大的阅览室,已经成为了当地读者、特别是蒋集中学学生流连忘返的所在。新聘任的专职图书管理员胡老师告诉我们,每天一放学,学生们便蜂拥至此,几十、上百的学生都要上网看书、查资料,或者听书、看新闻、看电影。10台电脑都满足不了需要,同学们只能几个人合用一台电脑。到了书屋晚上该关门的时候,孩子们还恋恋不舍,不愿离去。

电子阅览室东南方向约20米,是新建的两层藏书楼及阅览室。

一楼是农民阅览室和学生阅览室。一楼中央宽敞一些的大厅,中间摆有一张长会议桌,可供二三十人同时坐在桌前阅读。书桌两边的靠墙处,都立着书架,上面摆满了新近入藏的图书。北面墙上挂着郑锐题写的大幅卷轴“读书创造人生,知识改变命运”。西面墙上,贴着金兴安自己写的红色美术大字:“放下锄把拿起书本,学习文化建设家乡。”

一楼北面的书屋,收藏的是“皖版图书室”,入藏的图书都是近期由安徽出版集团所辖9家出版社在新馆开馆之际捐赠的。每家出版社捐赠70种优秀新书,每种20本,一共捐赠了1万多册图书,总价值超过了23万元。出版集团领导说:“金兴安前辈和蒋集书屋也是集团的一个品牌,要倡导更多的人像金老师一样有情怀,承担起自己的文化责任和使命。金老师的事迹就是集团身边人的故事,集团各个党支部和团委开展活动都以他为榜样,进行自我教育。蒋集书屋是集团的一个文化阵地。书放在那里,是双效,既有助于培育农村的读书氛围,培育潜在的读者群体;也为集团出版宣传和文化效果检验提供了一个渠道和窗口,为集团创立了品牌,争得了荣誉。因此,在为新馆配书时,在品种和数量上集团都有明确要求,并且要求各个出版社捐赠的书刊必须是农民需要的,能够满足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既有杂志、娃娃书,也有养生保健等方面的书刊。”

一楼南面的书屋为名家作品室,主要收藏作家捐赠的图书。

二楼的三间屋子为藏书室,里面排满了白漆铁制书架。书架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分类排列的藏书。所有藏书均对外开放,可供免费借阅。

图书管理员平常就坐在一楼门口,可以用电脑直接扫描已贴好磁条的图书,自动登记读者借阅信息,一如正规的图书馆。这就省去了管理员手工登记的繁重劳动。

电子阅览室和藏书楼都改造成马头墙徽派建筑形制,灰瓦白墙,格外醒目。尤其是藏书楼,增加了马头墙之后,显得更加雄伟巍峨,更有气派。

冬天的书屋,充溢着满满的书香。浸润在书香世界中的读书人,是有福的,也是快乐的。

可是沉浸在书香里的人们,又有谁曾想到,为了新书屋的布展,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挨了一个冬天的冻!

在陪着我参观蒋集书屋的新馆舍时,兴安时不时地抽下鼻子,嗓音也有点沙哑。我关心地问:“金老师,您是不是感冒了?”他回答:“没事。有点小感冒,扛一扛就好了。”2016年3月,见到兴安的妻子,我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老金因为他的书屋要重新布置、布展、陈列,需要花一笔钱。但是他手里又没有富余的钱。我们家住在书香苑,这里的暖气是分户供暖的。今年入冬,他就跟我提议,咱们家冬天不开暖气,这样就可以节约3000多元钱,他要拿这些钱花在书屋布展上。我个人倒是没啥意见。我家女儿金泉回到家,看到他爸为了省钱而不开暖气,又生气又心疼。她对老金说,暖气的钱她来出。即便这样,老金还是不答应。他说,蒋集老乡们冬天家里从来都没有暖气,大家不都过来了吗?他小时候住在猪圈里,更没有取暖的东西。现在,住在楼房里,不透风不漏雨的,一个冬天不开暖气有啥关系?就这样,我们家整个冬天都没用暖气。冷了,就多穿点棉衣,夜里多盖床被子,挨一挨,扛一扛,这不,冬天都快过去了么?”

王同芬的讲述没有丝毫的不满或埋怨,仿佛丈夫老金的意见顺理成章、合情合理。

蒋集农家书屋从2014年开始改扩建,经过近一年的努力,2015年11月新馆顺利竣工。改扩建后的农家书屋占地5亩,仿徽派建筑,馆室由原来的两室(藏书室和农民阅览室)增加到现在的农民阅览室、学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皖版图书室、名家作品室、藏书室和陈列馆。安徽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定远县和蒋集镇政府等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在省、市新闻出版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农家书屋实现了网上看书、听书,可供数字图书5万多册,成为全省首家电子数字书屋。

2016年8月16日上午,著名作家贾平凹委托他的学生范超,冒着酷暑,专程来到定远县蒋集农家书屋,捐赠其长篇小说新作《极花》和散文新作《天气》。范超还同时捐赠了自己出版的十余本书籍。

原来,三年前范超就与金兴安相识。之后,看到金兴安及其创办第一家农家书屋事迹的报道,心里非常震撼,被金兴安的高风亮节深深感动。在金兴安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范超勤奋刻苦,已有多部文学作品出版,获得各类文学奖项,并入选“陕西百名青年文学艺术家扶持计划”,荣获“陕西青年五四奖章”。范超将金兴安创办农家书屋的有关情况,带到了他的文学导师贾平凹的工作室。贾平凹认真地看了一遍这些资料,非常感动。他对安徽出版界很有感情。前些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长篇小说系列,影响很大。这一次,他特地嘱咐范超带去他最新书籍的签名本,赠送给蒋集书屋,并为书屋题词“书为天下英雄胆,善乃人间富贵根”,勉励蒋集的莘莘学子。

收到贾平凹的赠书和题词,金兴安十分激动。他说:“得到贾平凹先生的关注,非常难得可贵。他的学生范超千里迢迢从西安赶来,我也深受感动。农家书屋办了13年,有今天的规模,不是我个人的力量,而是大家的支持。不是我金兴安感动了社会,而是社会感动了金兴安。今后,对书屋的发展,我要抓紧‘赶路,能赶多远就多远,从容淡定。”

作者简介

李朝全,男,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著有长篇报告文学《梦想照亮生活——盲人穆孟杰和他的特教学校》《少年英雄——20名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故事》《春风化雨——当代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纪实》《震后灾区纪行》《你也可以这么好》,长篇传记《世纪知交——巴金与冰心》《徐光宪的故事》等。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口文化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抗震救灾特别奖、庄重文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

(标题书法:龚礼斌)

责任编辑 师力斌

猜你喜欢
兴安书屋作家
作家谈写作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大树里的小书屋
水墨作品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我和我的“作家梦”
兴安雪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由桂林溯漓江至兴安
农家书屋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