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鸿熙:学成归来酬故土

2017-02-13 00:52张强罗国金
人人健康 2017年2期
关键词:心外科解放军总医院干休所

张强++罗国金

“我也曾到过很多国家,我也曾留学名牌医大,但我的心中始终惦着祖国妈妈……”这首歌是解放军总医院多位退休老干部集体创作的,是对该院百岁军医苏鸿熙的真实写照。12月7日,科技日报记者听到该院金沟河干休所政委王小班念出这几句歌词,不禁心潮澎湃。

苏鸿熙,我国心脏外科学的重要开拓者,在国内率先开展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和应用人造血管进行主动脉—颈动脉搭桥术,实现了中国外科手术革命性飞跃。

2013年7月1日,一场特殊的入党仪式在干休所举行。当时已是99岁高龄的苏鸿熙坐在轮椅上,坚定地举起右拳,面向党旗庄严宣誓。

尽管苏鸿熙的党龄只有3年多,但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却已坚持了一生。

做心脏直视手术,需要让心脏停止跳动,而心脏停跳,血液就不能周身循环。必须利用设备让体外血泵支持血液循环和体外氧合,手术结束后,再将体外循环的血液返回心脏,让心脏重新跳动。如今来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已经是再寻常不过,全国已有600多家医院可以开展,年手术量达数万例。但在60多年前,这却是世界最高精尖的技术。1953年,美国才首先安全应用于临床。

上世纪40年代末,年轻的外科医生苏鸿熙赴美留学。在美国,他勤奋钻研,抓紧一切机会学习前沿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很快成长为小有名气的外科医生。

“学成归来酬故土”,这是苏鸿熙赴美留学途中写下的诗句。可没有想到,这一步竟然走得如此艰难曲折。1956年,苏鸿熙带着自费购买的2台国内急需的心肺机,在美国妻子苏锦·麦克唐纳一家的帮助下,带着妻子辗转6个国家,耗时52天,行程近10万里,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用学到的医学知识回报祖国,让最先进的技术造福同胞。苏老这一回国,开创了我国心外科的先河,使新中国心外科迈入世界医学先进行列,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1957年,苏鸿熙利用从美国带回的2台人工心肺机建起实验室,当年5月就在国内首次应用人工心肺机进行体外循环动物实验。次年6月,在中国首次成功应用人工心肺机,为一位6岁儿童进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修补室间隔缺损。此后几十年里,这位小患者成家立业,身体健康,家庭美满。1963年,苏鸿熙在国内首次成功应用人造血管进行主动脉—颈动脉搭桥术。

作为专家,他抢救了多少垂危病人,谁也记不清,但他当了一次“赤脚医生”的故事一直在解放军总医院流传。

那是一个周末之夜,苏鸿熙正准备睡觉,接到病房值班室打来的电话,说科里刚刚收住一位患者,病情很严重。苏鸿熙撂下电话,套上鞋就往外冲,刚出楼门,一只鞋子甩丢了,他顾不上寻找,继续奔跑,终于及时赶到手术室。更换手术衣时,大家才发现他是光着一只脚跑来的。这一幕,让在场所有人为之感慨,为之动容。由于抢救及时,病人得救了。

何谓医德医风?这就是范例!何谓合格党员?这就是榜样!

苏鸿熙的学生、该院心血管外科原主任医师余翼飞说:“他的这种作风,影响了我们整整一代人。”

猜你喜欢
心外科解放军总医院干休所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心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混合模拟工作坊在低年资胸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探索两高期干休所空巢独居老人生活照料模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快速组建老干部发热隔离病房的探索与体会
解放军总医院睡眠医学中心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干休所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卫生干预效果分析
解放军总医院成功治愈一特殊疑难病患者
亚洲胸心外科医师协会第20届年会(ATCSA)暨中华医学会第10次全国胸心外科学术会议
亚洲胸心外科医师协会第20届年会(ATCSA)暨中华医学会第10次全国胸心外科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