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生物二轮复习策略

2017-02-13 00:08陈喜容
考试周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图解基础知识试题

陈喜容

福建省于2016年高考使用全国卷。通过对生物科全国卷与福建卷的比较发现,二者有共同之处,同时在试卷结构、模块分值和知识点分布及试题特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应借鉴以往成功的复习教学经验,并针对以上差异,探讨与全国卷相适应的一轮二轮复习备考策略,对于提高高考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非常必要。

通过探讨比较,我总结出近几年高考全国Ⅰ卷试卷命题的总体特点为:一是注重考查基础知识、核心概念和基本技能,与教材和教学大纲要求紧密结合。二是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准确表达能力,考点相对集中,某些考点多年涉及成为高频考点。三是突出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迁移和应用能力,试题较为灵活。四是加大对学生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考查的力度。五是命题回归教材,深入考查课本知识;答题时需用学科语言作答。六是选修部分知识的考查更灵活,出现与必修知识结合的混合型题型。针对以上情况,对2016年全国I卷试题预测:难度与近两年接近;重视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重视对生物学科能力的考查,如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重视对实验的考查,尤其是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命题情景贴近生活,贴近最新科学成果。

在一轮注重基础知识复习之后,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和技巧,就必须做好二轮复习。

一、确定复习目标

巩固双基,查缺补漏;注重方法,构建网络;训练技巧,提高能力;明确规范,调好心态。

二、瞄准目标展开二轮复习

1.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近年来,高考全国卷命题虽然以能力测试为主,但不是削弱和否定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夯实基础知识,充分重视教材,要让学生知道,课本是最好的教学参考资料,是知识和能力的来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1)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找出一轮“死角”。与福建卷相比,全国卷的试题紧密结合教材,题干更简洁、更直接,注重对基础知识、核心概念、基本技能的考查,体现了回归教材的趋势。全国卷经常以教材中的“本节聚焦、插图、思考与讨论、相关信息、技能训练和拓展题”等内容,作为高考试卷题目的切入口,有些甚至直接作为试题的答案。这一特点不仅在近几年考试中得到证实,而且在高考命题中有不断加强的趋势。所以在二轮复习中不但要关注课本主干知识,还要对这些内容加以重视。

例如:(2014·全国卷Ⅰ)2.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B)

A.C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比值下降 D.NADPH/NADP+比值下降

本题B选项可依据题干信息判断,其他3个选项都需要依据人教版教材必修1p122小字部分:“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截短的部分会逐渐向内延伸,在端粒DNA序列被‘截短后,端粒内侧的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就会受到损伤,结果使细胞活动渐趋异常。”

(2)着重梳理知识点,建构知识网络。知识网络有大有小,有的以章或节的内容为范围构成小网络,有的则以某一专题为中心构成跨章节的大网络。具体做法:①将每一单元的知识通过一条主要线索串联在一起进行复习;②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成图解,便于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复习和巩固;③通过以图、图解、图表等材料为题,围绕该命题内容展开分析讨论,从而对该部分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这既浓缩了知识,使课本越读越精,凸显了中心知识,又把相关知识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综合,从而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例如:遗传与基因工程的整合;变异和育种及生物进化的整合;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与胚胎工程的整合;生态系统与生态工程的整合;细胞分化、细胞全能性与植物细胞工程的整合。

二轮复习要注意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扩展和深化,抓住教材知识的主线,通过对教材知识进行梳理、归类和整理,并以一定的方式有机重组,建构起知识网络。例如:以“生物变异”为核心的知识网络,具体构建方法是:首先是“抓点”,即在课本中找出与命题相应的知识点。可根据课本的目录标题查找一级知识点,从可遗传变异入手;通过分析标题下的内容,归纳成二级知识点,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发生时期、特点、结果、意义及染色体变异的种类,染色体组、单倍体、多倍体等。与此同时,将各种育种方法及它们所依据的原理等知识点罗列在纸上。其次是“连线”,即把查找出来的知识点,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用线连接起来,如:单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杂交育种—基因重组等。另外,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可以通过建立两者的“连线”关系引出现代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点。最后在“抓点”、“连线”的基础上“建网”,即根据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确定知识网的布局,力求实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最佳整合。

2.抓好专题复习,辨析各知识块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二轮复习中,将各知识模块按专题进行复习,有利于学生建立知识体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可按以下类型划分:

(1)按知识体系划分专题:《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的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细胞的生命历程》、《遗传、变异和进化》、《生物与环境》。

(2)按实验类型划分专题:验证性实验,对实验操作、原理、程序、现象和结论的分析、归纳、总结;纠正错误或补充不完整的实验;设计简单生物学实验;对实验获得的各种信息的分析和解释。

(3)按题型分专题:选择题的解题技巧;材料信息题的解题技巧;图表题的类型和解题技巧(图示、表格、直角坐标曲线等)。

3.提高学科能力,归纳解题技巧。

(1)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提高审题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外延和形成过程,对概念中的关键字词要以画线、画圈、加重点号等方式标明,明确其运用范围。同时要求学生在做题时养成遇到问题能迅速通过圈、点、划提取问题中的重要信息的良好习惯,避免出现审题不清的情况,解决审题关。具体要求是:一是抓住关键字词;二是避免思维定式;三是排除干扰条件,找出隐藏条件。在解题时,既要注意排除题干中列出的干扰条件,又要善于发掘隐藏在题干中的不显露的条件。

例如:人类的一个卵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人的一个成熟红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数目是( )

A.23条 B.46条 C.92条 D.0条

题干中的“人类的一个卵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显然是迷惑条件,而“人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才是应挖掘出来的隐藏条件。故答案为D。

(2)加强学生对图表图解的分析,提高思维迁移能力。在对图表图解(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图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和物质循环图解等)进行专题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图表图解与基础知识之间的思维转换模式,促使学生思维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这种能力将进一步转化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然而学生作答此类题目时,往往存在分析能力较弱,从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能力不足,对题目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式等问题,因此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用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图表、获取信息、形成思维迁移能力。

另外,在后阶段复习中,应通过针对性地选择试题和透彻的讲解,让学生在基础知识与试题之间建立起桥梁,学习运用基础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避免简单的重复,在复习的方式和呈现知识的形式方面要换一个新面孔,从另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既让学生有新鲜感,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达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版(2015.1重印).

[2]考试大纲导读.生物.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16(第1版).

猜你喜欢
图解基础知识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清律的基础知识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掌握基础知识
图解十八届六中全会
图解天下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