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陆湖水域公共安全设施研究对于城市环境设计的意义

2017-02-14 19:51程智力胡逍伣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7年6期
关键词:公共安全水域设施

程智力,胡逍伣

(武汉工程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武汉 430205)

城市内陆湖水域公共安全设施研究对于城市环境设计的意义

程智力,胡逍伣

(武汉工程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武汉 430205)

城市内陆湖水域是城市珍贵的资源,也是城市人文精神的表现。城市内陆湖水域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形象、文化及经济的发展水平。然而,目前很多城市内陆湖水域在设计规划中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影响着城市内陆湖水域的发展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并且对城市环境设计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文章认为,在城市环境设计中,应着重考虑城市内陆湖水域公共设施设计的安全性人文性及其视觉感受,并纳入到网络数字平台系统中,从而打造人性化视觉化的生态城市空间场所。文章对城市内陆湖水域公共安全设施进行分析,探究其对城市环境设计的现实与意义。

城市内陆湖;公共安全设施;城市环境设计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环境设计越来越注重艺术性和美观性。然而在很多现代城市的建设规划中,忽略了城市环境设计最重要的功能因素和安全因素。城市环境设计,是指对整个城市的经济文化、物质文明、历史传统等方面通过整体设计进行艺术性的表现和展示,但这种表现和展示应当建立在保障公共安全的基础之上。缺乏安全和功能性保障的城市环境设计就像没有基石支撑的脆弱楼阁,不仅无法保证整个城市的正常运转,影响整座城市的美观,甚至还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城市内陆湖水域是城市的珍贵资源,它不仅是市民休憩放松的精神港湾,体现着一座城市的视觉形象,同时,它也是城市环境设计中的重要一环。然而,目前城市内陆湖水域的安全现状却不容乐观,如对城市内陆湖水域的安全监管不够重视、水域安全设施种类受到局限、设施老化、不具有设计感,并且在众多设计中缺乏人文关怀、盲目追求水域环境美观性,忽略水域设施的美观性等原因,使城市内陆湖水域公共安全设施成为城市环境设计中的设计盲点。关注城市内陆湖水域的公共安全设施,将城市环境设计与公共安全保障联系起来,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城市内陆湖水域公共安全设施现状

城市内陆湖水域在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实用功能和价值。根据城市的自然气候和人文背景,设计规划人员需要作出相适应的建设方案,满足不同地区生态环境的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内陆湖水域公共安全设施在设计中还不够完善。内陆湖水域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应包括预防事故设施,即报警设施、设备安全防护设施、作业场所防护设施、安全警示标志;控制事故设施,即泄压和止逆设施、紧急处理设施;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即紧急救援设施、逃生避难设施、劳动防护用品和装置设施等。

近几年,影响城市内陆湖水域公共安全的事件不断发生。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因公共安全事故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30万人,伤残人数超过250万人,经济损失达7000亿元。①现在,我国城市内陆湖水域公共安全设施存在一些问题,如没有在水域安全设施的设计中考虑到主动预防和解决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在设计中也没有结合网格数字化模式等。

合肥市天鹅湖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是一个开放型的人工湖,由于湖内特殊的“锅”形结构以及湖底的泄洪通道,深水区与浅水区阶梯式落差导致湖水的冷暖温差较大。在整体环境设计中,设计者的初衷只是为了排涝、防洪,并对天鹅湖的景观性和审美性进行了考虑,并没有设计完备的公共安全保障系统,因此导致天鹅湖滨水公园在整体设计中缺乏完善的公共安全设施以及水上救助设施设计。天鹅湖滨水公园外部景观包括酒店、商场,经常出现群众酒后嬉水事件。虽然自2007年7月开始,负责天鹅湖景区管理工作的天鹅湖城管中队采用“保姆式”管理法,运用人为因素保障水域的安全问题。但是天鹅湖沿岸距离很长,岸边多有树林遮挡,夜晚湖边灯光昏暗甚至没有路灯照射,多区域成为视野盲区。据不完全统计,自2005年至2016年相继失足落水死亡人数达到60余人。因此人为因素影响受到局限性,不能做到全面排查及保护。

湖北省武汉市有大小湖泊166个,湖泊面积为803.17公里,其中的汤逊湖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内陆湖。武汉江河纵横,长江、汉江交汇于市境中央,众多大小湖泊镶嵌在大江两侧,形成湖沼水网。

武汉市结合自身地域环境特点和城市发展,对湖泊利用主要有防洪排涝纳污、满足生活用水、风景资源利用。但由于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过度开发、腐蚀和填埋,因此武汉湖泊正面临湖泊面积少、水源补给不足、生态系统退化、调蓄能力降低、美观性不足等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武汉市在内陆湖水域的建设中缺乏合理性,过度开发、腐蚀也不利于城市环境的视觉享受并且对人文精神造成严重的影响。

武汉市政府公共安全设施在设计中更偏向于应急处理设施,忽略了它的预防性、准备性、科技性和美观性。在对城市内陆湖的环境设计中,对于公共安全系统的设计考虑过于片面,缺乏系统的设计和规划。由于政府缺少对公共安全设施的维护、保护和监管意识,导致水域公共安全设施常常遭到毁坏,并且没有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此外,安全设备的科技含量低,在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建立统一的数字平台和定位系统,以便能够及时处理险情。

笔者认为,公共设施是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在管理单位定期维修、定向设计的同时也需要民众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政府部门需要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和惩罚制度,对于破坏公共设施安全等行为进行严厉批评和处罚,并出台相关的法律条文。

二、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安全性应成城市环境设计的重要环节

(一)城市内陆湖水域公共设施安全的设计重要性

城市内陆湖水域是城市中最主要的自然特色构件,体现着城市的独特空间形态,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自然生态因子。在城市环境设计中,城市内陆湖水域是整体组成部分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人们对水的喜爱已经由本能演变成一种情感需要,城市内陆湖水域就像自然赐予生活在钢铁丛林中的人类的礼物。

然而在一些城市环境设计中,设计者忽视了对城市内陆湖水域公共安全设施设计的考虑,给群众的安全带来很多隐患。人们在城市内陆湖水域周围休憩和放松时,很容易由于公共设施设计的不完备、安全保障系统的缺失,造成各种严重后果。美国管理学家西恩曾说:“规划是要对未来做出不同情景的设想,找出达到不同情景可以采取的不同策略,以及评判最终结果对未来预见到的因素的敏感程度。”笔者认为,在城市环境设计中,应将公共安全设施的完备作为设计重点考虑的内容。设计者应把城市内陆湖水域的安全性与美观性结合统一,在安全系统完善、安全设施齐全的基础上,对城市内陆湖水域环境进行设计。

(二)城市内陆湖水域公共设施在设计中要与信息化网络系统相结合

在城市环境设计中,设计者将基础公共安全设施纳入整体城市环境设计的同时,应将现代信息化网络系统技术纳入其中,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多维度、多层次、多方面保障环境设计中公共安全设施的设计和完备。城市内陆湖水域公共安全设施在设计中需要结合信息化网络数字平台,建立“网格化”公共安全系统,把被动解决变成主动防御。政府要保证充足的资金投入,建设完善的防御体系,强化科技事业,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和谐发展。同时,要着重完善立法体系,从程序上保障公共安全体系的健康发展。

在设计中建立公共水域安全系统网格化,将管理与数字平台对接,将水域区域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形成更有效的监督,将被动式的处理问题变成主动式的解决问题。实行网格化,在水域公共安全设施的设计中,将定位系统纳入产品设计中从而有效准确的定位事故位置,快速处理事件,保证救助的精确和高效。

城市内陆湖水域公共安全设施在设计中要做到“三防”,即人防、机防、物防。首先,要做到人员的有效支配,责任可至街道或是第三方企业监管,明确责任事故认定,并且在重点区域加强人力监督。其次,将具体设施和数字化同时监管,例如在水面设立浮球,浮球上设计师将考虑如何与数字警报系统结合,人一旦靠近就会发起警报通知。最后,设计师在设计中建立数字巡查与监控系统,形成无死角、全覆盖监察,确保区域的安全。

比如,2016年福建省多地区组建了官方现役专业水域救援队,成为首个组建官方救援以及出台相关政策的地区。闽江水域在西河游泳场建立第三方城市内湖水域监管机制,场内设置水上救护人员以及符合标准的监管台,冬泳协会会员自发在岸边搭建10个可拆卸的帐篷,以便及时进行救援行动。此外,福建省红十字水上安全救生志愿者服务总队也参与到救援工作中。

在不影响城市环境总体设计的情况下,这种内陆湖水域公共安全设施设计完善了公共安全设施体系,不仅能够让人们充分体验城市内陆湖水域带来的身心享受,而且切实保障了居民在城市空间内活动及生命与财产安全。

结语

城市内陆湖水域是镶嵌在城市内的璀璨明珠,承载着人类对于自然最本性的渴望,也是城市环境设计与公共安全设施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因为设计规划人员在城市环境设计中忽略的公共安全因素,使之成为城市安全环境设计中的盲点和瑕疵。

将信息化网络数字平台纳入城市环境设计之中,将安全问题作为城市环境设计考虑的首要问题,使城市内陆湖水域的公共安全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人民生活相互结合,才能够打造真正人性化的生态城市空间场所。城市规划者应创建“以人为本、安全为本”的滨水空间,让人们在安全的环境下,感受城市内陆湖水域带来的精神支撑和浓厚的人文关怀。■

注释:

①安全管理网[OL]. http://www.safehoo.com/.

[1]邹德慈.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J].城市规划学刊,2006(5).

[2]林焰.城市滨水开放空间景观的建设与保护[J].中国园林,2003(12).

[3]张庭伟.滨水地区的规划和开发[J].城市规划,1999(28).

[4]刘承水.关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思考[J].城市问题,2007(4).

[5]彼得·G·罗伊.市民社会与市民空间设计[J].建筑学报,2000(1).

[6]于立,张康生.以文化为导向的英国城市复兴策略[J].国际城市规划,2007,(4).

[7]梁梅.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分析与批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on the Public Safety Facilities of Urban Inland Lakes

cHENG Zhi-li,HU Xiao-Xian
(school of Art & Design,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Wuhan 430205,china)

The urban inland lake waters are precious resources of the city, but als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human spirit. The inland lake waters represent the image, cul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 city. However, at present, many inland waters of Lake City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there are many security problems,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nd the people of the inland waters of lake's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and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city environment design. The article thinks, in the design of city environment, city of inland lake waters should consider the design of public facilities safety and human visual perception, and incorporated into the digital network platform system, so as to create a space of ecological city human visua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ublic safety facilities of urban inland lake waters, and probes into the reality and significance of urban environmental design.

urban inland lake; public safety facilities; urban environment design

TU984

A

1008-2832(2017)06-0051-02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猜你喜欢
公共安全水域设施
民生设施非“摆设”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信息化视角下公共安全管理的研究
进博会水域环境保障研究及展望
柳江水域疍民的历史往事
城市水域生态景观设计探讨
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应用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大数据背景下的城市公共安全应对机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