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书打上我的烙印

2017-02-14 23:52陈芳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17年2期
关键词:随感假山葵花

陈芳

经常有家长非常苦恼地聚在一起讨论,家里买了很多书,孩子也特别爱读书,看书速度可快了,但作文一点也没起色,句子依然那么干巴巴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需要父母、老师有意识地与孩子对话,学会观书有感,让这本书真正成为“我的”。读后随感的交流可以从刚入学的孩子起步,也可以引导中高年级的孩子自主尝试。

寻找“我陌生、我新鲜”的

精美的绘本,短小的童话,字数寥寥,很多孩子一翻而过,留下的印象甚少。我们可以尝试通过朗读给孩子听,或者在孩子读完,好奇地追问他:“你觉得这本书中最新鲜的词语是什么?有没有陌生的词语呀?”“你觉得哪句话反复出现得很有意思?”孩子会从只顾好玩,变得特别专注,找寻特别的词语。

阅读李欧·李奥尼的《一寸虫》,孩子不仅认识了不同的鸟最有特点的地方,还会发现一个特别的句子“碧绿绿的像是一小块祖母绿宝石”,“祖母绿宝石”这个词语引起孩子的兴趣,反复读,仔细看,这是一种多么有趣的表达。如此寻觅与发现,会让孩子的目光变得更锐利,语言的敏感度自然养成。

让我走进“那个世界”

孩子对叙事的、写小动物的文章并不犯怵,而对于写景的、状物的文章,总是一筹莫展。因为缺乏这样的语汇,缺乏有序表达的经验。我们都有这样的读书经历,看到写景的段落直接跳过,直奔情节紧要的部分。写景的段落似乎是铺叙过多,可有可无。事实上,作者精心描写的环境隐含着诸多内容,不可忽略。

在阅读金波的《追踪小绿人》时,如果我们引导孩子走进小绿人的世界,他们就会主动关注到童话中无处不在的写景段落:

我家的四合院是一座古老的宅院。宅院的北方后面,有一片园子,我们都叫它“绿园”。

你看,园子的中心有一座假山,山上长满了爬山虎。

假山的东边,靠墙种的是凌霄;墙根下面,背阴种的是玉兰棒。

假山的西边,有一片月季花、两棵石榴树。靠墙跟,长满了鸢尾兰。

还有一片盆景小园,都是爷爷栽培制作的,那是爷爷的宝贝。

孩子在勾画中发现这些言语的精妙,然后通过重新组装、建构出属于自己的世界,内化吸收与尝试表达就自然融合了。

“我想成为书中的……”

阅读曹文轩的《青铜葵花》时,孩子会被青铜葵花兄妹的命运牵引,那一艘孤独的小木船,那一片金黄的葵花田,那一棵古老槐树,那一场三月蝗带来的饥饿,苦难与成长就这样纠缠在一起。

孩子在深入阅读后,可以自由写作《我愿成为……》(青铜或葵花)。他的思绪会被激活,阅读的积累,情感的积累,都会因这个缺口而奔涌。有的孩子会选择当青铜,捧着那双柔软的芦花鞋,让人想到落在树上的鸟,风吹起时,细软的绒毛被吹开,露出身子来。有的孩子希望成为葵花,因为戴上哥哥亲手做的冰项链,顿时感到特别幸福。

对这本书(这位作家)“我认为……”

孩子阅读一本书,是在书中攀爬、漫游、想象……作者与读者是彼此依附,彼此平等,同时也是彼此丰富的。不管是年幼的孩童还是刚刚长成的少年,他们都应该有对书本的思量与评判。在感悟、交流、讨论、欣赏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是十分重要的。

在阅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这本集子时,不妨让孩子来评述“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长妈妈、范爱农、藤野先生等)。这时候需要的不仅是细致的阅读,更需要有鲜明的观点,是有理有据的观点,是从自身认识经验出发的观点。因为人物性格的复杂,更需要孩子学会组织语言,思维缜密地表达。

读后随感,是非常自由的随感,是从发现一个陌生词语,一个新鲜的句子出发;是儿童走进书中的世界,体验文学作品的百般滋味;是深入阅读,主动积累,独立表达,建构自己观念的交融点;是让一本书打上“我的”烙印,丰富“我的表达”最自然的切入点。

编辑 朱璐

猜你喜欢
随感假山葵花
假山
葵花王冠
葵花之门
顶天立地的女人们 印度写生随感之一
葵花 外一首
葵花点穴手
简述假山在园林中的功能及应用
随感二则
简析园林工程假山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华伦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