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故事
——开启数学学习的另一扇“窗”

2017-02-15 07:14张海进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恺撒古罗马天数

◇张海进

一、童话故事——于课堂平静处燃放激情,点亮学生心灵

【案例回放】认识“年、月、日”

课堂的前半程我遵循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他们的回答将其已有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加以整理、纠正和补充并呈现于黑板上。

师:学到这里,关于年、月、日,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一个月会有28天、29天、30天、31天这四种不同的情况呢?

生:为什么一年有12个月呢?

生:为什么一年有时有365天,有时有366天呢?

师:真有意思,明明是已经知道的知识,大家竟然都有疑问。那我们就从一个童话故事中找出答案吧!

各月天数的来历“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强强坐在飞毯上闲着没事背诵起大小月的顺口溜。

乐乐:“这大小月的天数记忆起来真麻烦,不知是谁定的,要是知道是谁定的,我非狠狠揍他一顿。”

强强调侃道:“你肯定打不过他,其中一位就是古罗马最伟大的皇帝——儒略·恺撒大帝,另一位是他的继承人——奥古斯都。”

乐乐:“强强,你给我讲讲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制定每月的天数吧。”

强强:“当年恺撒大帝主持制定了历法,由于他生于7月,为了表示他的伟大,他决定把7月改称‘儒略月’,而连同其他单月都定为31天,双月定为30天,这样一年就有366天,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就不一致了,当时每年的2月份是古罗马处决囚犯的月份,恺撒为了表示自己的仁慈,就下令把2月减少一天,这样就能减少处死的人数了。恺撒的继承人奥古斯都也学着恺撒的样子,按自己的生日,把8月份定为奥古斯都月,还把原来8月的30天加上1天,又把10月、12月也改成了31天,这样一年就又多出了3天,所以他把9月和11月都改成了30天,又从2月里减去了1天,这样一来2月就变成了28天,只有闰年时才有29天。”

乐乐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啊!我们现在就去他们的大帝国看看,听说古罗马的建筑特别雄伟,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角斗场了,我非得跟他们学几招!”

——摘自:微信公众号“读童话学数学”第196期

【思考】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已经储存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只是这些知识是零散的甚至是不准确的。经过适当的整理归纳,学生对本不复杂的知识已经 “了如指掌”,学习的欲望以及动力明显不足,课堂陷入了“冰点”。本节课在陷入“僵局”之处恰当引入数学童话,契合学生的心理,令原本无趣的课堂重新焕发生机。学生在童话故事中了解了数学知识背后的奥秘,拓展了学生视野。

二、童话故事——于知识难点处扫清障碍,事半功倍显神威

【案例回放】认识平年和闰年

这又是一节令我头疼不已的课:平年、闰年判别方法的不确定、计算方法的烦琐以及背后蕴藏的深奥的天文学背景拉大了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枯燥的数学知识更是让学生 “望而却步”。可谓 “乱花渐欲迷人眼”。照本宣科式的说教显然不能 “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寻求新的教学方式迫在眉睫。

搜遍网络资源,一个关于平年和闰年的动画片进入了我的视线。整个动画片以过生日这个情境为主线,介绍了平年、闰年的概念、判别方法以及简便计算。学生们看得聚精会神。从作业的质量看,大部分学生正确率较高,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网址:http://www.56.com/u30/v_MTE2OTEyOTQ3.html)

【思考】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总会遇到难点,如何用最好的方法以最快的速度突破难点成了教学的关键。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动画的吸引力绝对是“威力无穷”的。这本是一节索然无味的数学课,然而,契合教学内容的童话故事的引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在角色扮演中进入知识的学习中,替代了教师纯粹的讲解,使学生在“润物无声”中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可谓事半功倍。

当然童话故事的选择应当与教学内容匹配,应当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择优而用,切勿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而“滥用”,令学生“审美疲劳”,降低学习的效果。

猜你喜欢
恺撒古罗马天数
让河流改道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让河流改道
抑郁筛查小测试
最多几天?最少几天?
第九回 古罗马人钟爱写实的浪漫
古罗马艺术从何而来?
古罗马斗兽场
生日谜题
法医出手,恺撒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