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旺长勿慌科学化控帮忙

2017-02-16 11:45于金宝
科学种养 2017年1期
关键词:旺长幼穗暖冬

近十多年来,受厄尔尼诺强对流气象影响,我国气候冬季变暖,促进了小麦冬季生长发育,导致分蘖增多,群体增大,穗发育进程加快,形成旺苗;使养分消耗过多,光合产物积累少,苗弱而不壮,导致小麦不抗冻易早衰,拔节后茎秆软弱,籽粒灌浆后因穗重增加极易发生倒伏,造成减产,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影响。尤其是近几年小麦半冬性、偏春性品种种植面积的扩大、播期过早、播量过大、底墒充足、冬季气温偏高,导致黄淮海麦区每年都有几万公顷的麦田出现冬春旺长。旺长麦田极易受到冻害威胁,后期早衰倒伏,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应引起农户足够重视。

一、旺长原因

旺长除了与暖冬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外,还与播种和田间管理等因素有关。

1. 品种因素

目前黄淮海麦区生产上多采用半冬性或偏春性品种,生长发育进程快,遇暖冬出现旺长容易通过春化阶段而丧失抗冻性。若冬前0℃以上积温≥800℃时,小麦幼穗分化就会进入到二棱末期或护颖期,特别旺长年份甚至到小花期,造成小麦冬前拔节,有机物积累减少,抗寒性大大降低,冬春季遇0℃以下寒潮,其主茎或大分蘖就会冻死。

2. 播期因素

过去生产上种植的多为冬性或强冬性小麦品种,虽当时播期较早,但由于品种特性,生长发育较慢,冬前需0℃以上积温较多,很少出现冬前旺长的现象。现在生产上多为半冬性或偏春性品种,若播种过早,冬前同样0℃以上积温情况下,小麦生长发育进程较适期播种的提前,冬前主茎叶龄与单株茎蘖增多,超过安全越冬标准(黄淮海麦区越冬前达到6叶1心,此时应有4~5个分蘖),出现旺长,在寒潮来临时易遭受冻害。

3. 播量因素

播种量过大,基本苗过多,在高肥水条件下,叶蘖生长旺盛,分蘖过多,群体过大,出现旺长。此时田间通风透光不良,湿度大,病害重,叶片细长,拔节后茎秆无弹性和韧性,体内积累与储存的糖分少,麦苗弱而不壮,抗寒抗倒性大为降低,后期极易发生倒伏。

4. 田间管理因素

底施氮肥过多或速效性氮肥含量较高,在土壤墒情较好、冬前气温偏高的情况下,麦苗出现旺长。

二、类型划分及依据

根据小麦个体形态、群体状况、穗分化进程等指标来判定小麦旺长类型及标准。一般分为大叶片型旺长、大苗量型旺长和穗分化型旺长三种类型,其判定标准如下:

1. 大叶片型旺长

叶片长度越冬前超过20厘米,冬后早春超过30厘米。

2. 大苗量型旺长

群体苗量越冬前每亩超过80万(甚至100万),早春起身期超过107万。

3. 穗分化型旺长

幼穗分化期在越冬期超过二棱中期,早春起身拔节初期(山东省一般在3月中旬)进入小花原基分化期,拔节中期(山东省一般在3月下旬)进入雌雄蕊原基分化期。

只要达到上述标准,就可判定为麦苗旺长。

三、控旺育壮措施

对于旺长麦田,要从源头控制,常用的措施有适期适量播种、改氮肥全部底施为底施与追肥相结合、浇好越冬水等;遇暖冬等不可抗拒因素出现旺长时要在越冬期或早春起身前深耘断根、机械镇压、喷施化控制剂等措施来控旺育壮培育壮苗。相关资料建议,在越冬前控制旺长效果最好,但现实情况往往难以预料,据笔者观察,也可在早春返青起身前进行控制,但人力和农药投入会上升。在上述控制旺长措施中,喷施化控制剂最简便且省工省力,应大力推广。据笔者多年多点试验观察:一般旺长年份,在冬前旺盛生长期和早春返青起身前喷施不同化控制剂(注意应加大药量,但不宜过大,否则易产生药害)控旺育壮,对小麦植株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差别不大;特别旺长年份(指遇暖冬越冬前苗量超过100万或穗分化进入二棱中期),此时旺长麦苗不抗冻易倒伏,应抓紧在越冬前控旺,或在早春返青前机械镇压2遍+喷施化控剂进行综合控旺,效果较好,可大力推广。笔者现将十多年来做的4次喷施化控制剂控旺育壮试验结果(其中以2007年特别旺长年份做的试验最具代表性)整理如下,以便指导应用于大田旺长小麦生产。

本试验背景是2006年冬山东省麦区遇暖冬出现特别旺长,2007年春遭受两次倒春寒冻害危害,后期出现大面积倒伏。试验选择旺长严重麦田于冬前旺盛生长期喷施不同化控剂,通过研究对比其对小麦越冬前后的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探讨其对旺长小麦的控旺、防冻、防倒效果,以便指导大田生产。供试品种为淄麦12号,每亩播种量8千克,10月1日播种。试验设3个处理:20%壮丰安微乳剂(原北农化控Ⅱ号,由北京壮丰安集团提供)每亩40毫升,对水30千克,于11月10日喷雾;80%矮脚虎可溶性粉剂(由河南省安阳市金丰农药化工有限公司开发,市植保站提供)15克,对水30千克,于11月10日喷雾;以喷等量清水为对照(CK)。小区面积50米2,重复3次,随机排列。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

1. 不同处理对小麦冬前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知:壮丰安和矮脚虎对冬前麦苗均有明显的控上促下作用。喷施壮丰安和矮脚虎后主茎叶片数,亩茎数,单株分蘖,近根第五、六片叶叶长比对照(CK)明显减少;单株次生根,近根第五、六片叶叶宽增加,幼穗分化进程放缓;喷施壮丰安与喷施矮脚虎相比,主茎叶片数多0.2片,亩茎数多0.9万,近根第五叶叶长长0.8厘米,叶宽短0.1厘米,单株次生根多0.6条。因此,喷施矮脚虎比喷施壮丰安冬前控制地上部生长效果明显,喷施壮丰安比喷施矮脚虎在促进地下部根系生长方面效果要好。

2. 不同化控制剂对小麦幼穗受冻率的影响

2007年3月6日、4月3日两次遭受晚霜冻害,部分麦田受冻严重。冻害发生后,笔者进行了调查。表2结果表明,喷施壮丰安和矮脚虎都能显著减轻幼穗受冻率,分别比对照(CK)减少8.6%、8.0%。喷施壮丰安比喷施矮脚虎幼穗受冻率降低0.6%,以喷施壮丰安防冻效果最好,幼穗受冻率低,有利于提高單位面积穗数。

3. 不同化控制剂对小麦后期植株性状的影响

由表3可知,冬前生长盛期喷施壮丰安与矮脚虎后株高、基部三节间长度均有不同程度缩短,穗下节长、基部三节间单位长度干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以喷施矮脚虎株高最低、基部三节间长度最短;以喷施壮丰安穗下节长、基部三节间单位长度干重最高,分别比对照(CK)增加2.2厘米、3.2毫克/厘米,比喷施矮脚虎增加0.9厘米、0.8毫克/厘米。这说明虽然喷施壮丰安对小麦株高、基部三节间长度降低作用不及喷施矮脚虎,但基部三节间单位长度干重高,大大增强了抗倒伏能力;穗下节长长,有利于提高光合能力,增加粒重。

4. 不同化控制剂对小麦产量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由表4可知,喷施壮丰安和矮脚虎都比对照(CK)显著增产。喷施壮丰安与对照(CK)相比,每亩穗数增加2.4万,穗粒数增加2.5粒,千粒重增加2.4克,每亩产量增加79.9千克,增产23.1%;喷施壮丰安与喷施矮脚虎相比,每亩穗数增加0.9万,穗粒数增加0.6粒,千粒重增加0.9克,每亩产量增加28千克,增产7.1%。以喷施壮丰安产量最高。

5. 结论与讨论

对于旺长麦田,越冬前喷施壮丰安或矮脚虎都能有效控制小麦旺长,能有效缩短叶长、增加叶宽、减少主茎叶片数、增加次生根,尤以喷施矮脚虎冬前控旺育壮效果最好。并且冬前喷施壮丰安或矮脚虎可以缩短基部三节间长度,增加基部三节间干重,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还能促进穗下节长伸长,提高光合能力,增加粒重。

(作者联系地址:于金宝 山东曲阜市农业局农技站 邮编:273100;郭传军 曲阜尼山镇农业服务站 邮编:273135;席修省 曲阜息陬镇农业服务站 邮编:273145)

猜你喜欢
旺长幼穗暖冬
多穗型与大穗型超级稻品种幼穗分化期碳氮代谢与产量构成
棉花:多雨易旺长 加强化学调控
水稻不同穗型品种幼穗分化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果树旺长别高兴 赶紧做这事
冬小麦全程控旺防冻优化栽培技术探析
如何有效控制西葫芦旺长
暖冬
趣味暖冬
2014缤纷暖冬直击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