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概念知识生成的教学研究

2017-02-16 21:42花美华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知识结构直观角度

花美华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促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是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有些教师表示,在化学课堂上采用很多教学方法,似乎都不能让学生快速掌握化学概念知识.在化学教学中,如果学生的知识结构出现了漏洞,就不能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不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掌握所有的化学概念知识上,而应把教学重点放到引导学生掌握生成化学概念知识的方法上.

一、引导学生初步生成直观的知识

生成直观的知识,是指通过观察事物、触摸事物、品尝事物、嗅闻事物了解的知识.人们最初认知事物的方法有限,只能从这几种角度认知事物.这是人们了解一件事物的基本技能.学生要了解一件化学事物,就要从基本的技能做起,对事物产生一个初步的认知.例如,在讲“金属材料”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铁的化学性质.如,铁的形貌是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软硬度如何?它是否有某些特殊的化学性质?有些初中学生刚开始觉得教师的提问很简单.他们说,铁是什么颜色?铁当然是——黄色的!等到所有的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后,发现班上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学生说,铁是红色的;有的学生说,铁是黄色的;有的学生说,铁是白色的.学生开始探讨铁是什么颜色的这个问题.经过分析,学生发现他们了解到的铁都不是纯正的铁金属,而是合金.这时学生产生好奇心:铁金属的形态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此时教师拿出铁金属让学生研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一个直观的化学概念认知.这个直观的认知必须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探究实践的基础上的,而不能是道听途说的基础上的.

二、引导学生学会生成抽象的知识

在学生建立了化学事物的初步认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抽象的角度来认知化学事物.那么,什么是抽象的认知呢?抽象的认知是在系统的、分类的角度上产生的认知.例如,在讲“金属材料”时,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了铁是一种金属,它通常以固态的形态出现,它的外观是白色的、它的坚硬度高过铜.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前见过铁金属发生过化学形态的变化没有?有的学生经过思考以后提出,铁极易被氧化.比如,把铁钉放到潮湿的环境中,铁钉就会生锈,这就是铁产生了化学反应.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铁生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得到如下化学反应方程式:2Fe+O2+2H2O2Fe(OH)2;4Fe(OH)2+O2+2H2O4Fe(OH)3;2Fe(OH)3Fe2O3+3H2O.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铁会产生这样的化学反应?学生结合学过的化学知识,认识到应从铁的活泼性来思考铁的氧化反应,从而得到铁的活泼性较高,易产生化学反应.学生受到教师的启发后,认识到要了解铁这种元素,就要从金属物质的性质→金属物质的活泼性这一角度来理解铁的化学性质.这就是从化学分类的角度抽象认知化学事物概念的方法.在引导学生建立化学事物的直观认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系统的、分类的角度抽象地认知化学事物,使学生深入理解化学概念.这是学生以后应用化学概念知识的基础.

三、引导学生尝试完善系统的知识

当学生了解了一件化学事物的性质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一套完善的化学知识结构,将学习到的化学知识纳入化学知识结构中.那么,学生如何才能把学习到的化学知识纳入到知识结构中呢?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理解化学知识,建立一套完善的化学知识系统.例如,在讲“金属材料”時,学生从铁的形貌、化学分类等角度理解了铁的化学概念后,等于已经建立了一套纵向的化学认知.那么,如何建立一套横向的化学认知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同类的事物,在分类比较的过程中建立一套横向的化学认知.比如,下表为铝、铜、铁的化学性质对比.通过对比,学生就能对铁的化学性质有更深入的理解.在初中化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纵向、横向两个角度整理化学知识,使学生形成较为完善的化学知识结构.

总之,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把教学重点放到引导学生学会直观地认知事物、抽象地认知事物、系统地认知事物上.学生只要掌握了这种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自主学习化学概念知识.

猜你喜欢
知识结构直观角度
神奇的角度
把握核心概念 优化知识结构
我国正当防卫研究的网络知识结构与核心脉络
简单直观≠正确
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基于九因子模型的新手教师TPACK知识结构分析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