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地区葡萄主要害虫调查初报

2017-02-17 03:01文永超胡雅娣高廷江胡芳梅任轲亮龙育堂李梅
种子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植保贵阳成虫

文永超,胡雅娣,高廷江,胡芳梅,任轲亮,龙育堂,李梅

(1.贵阳市南明区农水局,贵州贵阳550002;2.贵阳市植保植检站,贵州贵阳550081;3.清镇市植保植检站,贵州贵阳551400;4.息烽县植保植检站,贵州贵阳551100)

贵阳地区葡萄主要害虫调查初报

文永超1,胡雅娣1,高廷江1,胡芳梅1,任轲亮2,龙育堂3,李梅4

(1.贵阳市南明区农水局,贵州贵阳550002;2.贵阳市植保植检站,贵州贵阳550081;3.清镇市植保植检站,贵州贵阳551400;4.息烽县植保植检站,贵州贵阳551100)

为掌握贵阳地区葡萄害虫种类,明确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2013—2014年采用了定点调查为主、普查为辅的调查方法。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贵阳地区葡萄常见害虫有17种,其中主要害虫有8种,分布广、危害重。

贵阳;葡萄;害虫种类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贵阳市葡萄发展迅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已达近0.27万hm2。害虫逐步成为影响葡萄产量、威胁葡萄品质的主要障碍,在各大葡萄种植区域均有发生,危害加重,导致葡萄平均每667 m2产量损失大约10%~30%,经济损失大约5%~7%。为了摸清贵阳地区常见葡萄害虫种类及为害情况,为葡萄科学、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开展了本次调查研究[1]。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及品种

调查地点:贵阳清镇市农牧场一队和四队、清镇市红枫湖镇右七村、息烽县小寨坝镇红岩村、开阳县禾丰乡长红村马坝组。调查品种:贵阳地区种植的葡萄品种,包括水晶葡萄、夏黑、维多利亚及温克等。

1.2 调查时间

每年3—9月调查,5~10d调查1次,共调查12次。1.3调查方法

1.3.1 全园普查

每年普查3次,5~10 d普查一次,采集的标本带回实验室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鉴定,记载常见害虫种类。1.3.2定点调查

根据前期普查,针对不同害虫特点,选择不同方法定点调查,采用平行跳跃式调查方法,每年调查3次,每5~10 d调查一次,共调查6次,每次调查8个点,每点调查5株,定点调查地点为清镇市红枫湖镇右七村和息烽县小寨坝镇红岩村。

2 结果与分析

2.1 害虫种类

通过调查与鉴定,初步确定了贵阳地区葡萄常见害虫7个目、15个科、17个种(见表1),分别为沟翅毛胸萤叶甲、黄斑盘瓢虫、四斑月瓢虫、透翅蛾、虎天牛、绿盲蝽、葡萄粉蚧、葡萄虎蛾、葡萄十星叶甲、葡萄短须螨(红蜘蛛)及隆基角胸叶甲等[2-7]。

2.2 主要为害害虫

2.2.1 葡萄透翅蛾

葡萄透翅蛾(Paranthreneregalis Butler)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枝蔓里越冬,4月中下旬开始取食为害,成虫体长18~20 mm,翅展33 mm,体黑褐色,飞翔能力强,有趋光性,7—8月为害最重,主要为害叶腋和叶片。幼虫在7月初开始为害,从腋芽、叶柄、穗轴或卷须基部蛀入嫩梢,然后向端部蛀食,造成新梢端部、叶片、果穗枯萎。葡萄透翅蛾为害重时会致大部枝蔓干枯,甚至全株死亡,严重影响葡萄品质和产量[8]。

2.2.2 假眼小绿叶蝉

假眼小绿叶蝉(Empoαscα pirisuga)1年发生多代,以6—8月为害较重,成虫、若虫刺吸叶片、新梢汁液,造成新梢、叶片生成缓慢,严重的叶片枯死脱落,葡萄减产。

2.2.3 葡萄斑叶蝉

葡萄斑叶蝉(Erythroneura apicalis Nawa)1年发生3代,以成虫在土缝、杂草、枯枝落叶下越冬,成虫体长2.0~2.6 mm,翅长2.9~3.3 mm,体淡黄色,有趋光性,5月上中旬出现第一代若虫,6月中旬第一代成虫开始发生,以后世代重叠,末代成虫9—10月发生,随着落叶、气温降低进入越冬。成虫、幼虫聚集叶片背面刺吸汁液,使叶片正面出现白色小斑点,为害严重时使叶片变为苍白色甚至焦枯,引起大量落叶,严重影响叶片作用和有机物积累[9]。

2.2.4 绿盲蝽

绿盲蝽(Lygus lucorum Meyer-Dur)1年发生3~5代,以卵在葡萄藤蔓、枯枝断面、杂草及浅土里越冬,4月中下旬即开始为害,5月是为害盛期,6月中旬第二代开始出现为害,以成、若虫刺吸为害葡萄的幼芽、嫩叶、花蕾和幼果,造成为害部位细胞坏死或畸形生长,叶片为害后出现枯死小点,然后小点变成不规则的多角孔洞;幼果受害出现小斑点,慢慢变成黑色,严重的部位发生龟裂,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10]。

2.2.5 葡萄天蛾

葡萄天蛾(Ampelophaga rubiginosa Bremer etGrey)1年发生2代,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体肥大粗状,似纺锤形。7月底8月初出现第1代成虫,8月中旬出现第二代成虫,10月左右进入越冬。以幼虫取食叶片,低龄幼虫取食叶片造成缺刻或孔洞,虫龄大后取食整个叶片,严重时将全部叶片吃光。

2.2.6 葡萄枯叶夜蛾

葡萄枯叶夜蛾(Adris tyrannus Guenee)成虫体长35~42 mm,前翅灰褐色,微带绿色,翅脉清晰,上面有许多小黑点排列,后翅橙黄色,成虫停息时似一片枯叶。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为害盛期,夜间成虫进入果园刺吸成熟果实,在果实表皮选定刺吸点,刺透表皮进入果肉吸食。果实被害初期由刺孔流出果汁,数日后果实腐烂脱落或者逐渐干缩,影响葡萄品质。

表1 贵阳地区葡萄常见害虫

2.2.7 葡萄落叶夜蛾

葡萄落叶夜蛾(Ophideres fuilonica Linnaeus)成虫体长40 mm,头、胸淡褐色,腹部橙黄色。6—11月造成危害,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为害高峰期。据资料报道,幼虫为害草,成虫以口器刺穿果皮、吸食汁液,果实被害后果汁从刺孔流出,孔周围出现水渍状,数日后果实腐烂脱落或干缩[11]。

2.2.8 葡萄短须螨

葡萄短须螨(Brevipalpuslewisi McGregor)1年发生多代,7—8月是为害盛期,以成、若、幼螨为害嫩芽基部、叶柄、叶片、穗柄、果柄和果实,新梢基部受害时,表皮产生褐色颗粒状突起。叶片被害,叶脉两侧呈褐锈斑,严重时叶片失绿变黄、枯焦脱落。

3 结论与讨论

国内对葡萄病虫害的研究侧重于病害,而对害虫种类的调查研究多集中于我国葡萄主产区新疆。葡萄是世界重要果品,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增,害虫种类增多、危害加重,但各地主要害虫不同。据王少山等在新疆石河子调查,发现葡萄斑叶蝉、缺节瘿螨是当地主要害虫,对葡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通过笔者调查发现,贵阳市葡萄种植区域常见害虫种类共17种,其中主要害虫有8种,葡萄害虫发生危害程度受品种、气候等因子影响,不同时期各类害虫的发生危害程度不同,鳞翅目、透翅蛾科、夜蛾科在7—9月份为害,同翅目、叶蝉类害虫4月底开始为害,导致葡萄产量和品质下降。因此,各地要根据害虫发生为害特点,结合当地品种、气候等因素综合考虑,全面科学做好葡萄害虫防治,保障葡萄产量和品质。

[1]王忠跃.中国葡萄病虫害与综合防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郭振中,等.贵州农林昆虫志卷1[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8.

[3]孙颖,姜传舟,姜艳英.葡萄害虫名录[J].松辽学刊,1995,(1):79-90.

[4]雷朝亮,荣秀兰.普通昆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5]齐慧霞,张京政,齐永顺,等.酿酒葡萄园病虫害调查及综合防治研究[J].北方园艺,2007(8):202-204.

[6]王少山,曾治帮,熊健喜,等.石河子垦区葡萄主要害虫调查及防治实践[J].北方园艺,2012(2):148-150.

[7]沙月霞,樊仲庆,王国珍,等.贺兰山东葡萄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J].中国果树,2011(1):58-60.

[8]胡长效,苏新林.葡萄透翅蛾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2,22(8):39-41.

[9]张锋,陈志杰,张淑莲.葡萄叶蝉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措施[J].西北园艺,2001,(3):45.

[10]肖国学,李永波,莫光友.黔南州葡萄生产中几种常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策略[J].2009,38(4):79-82.

[11]喻泽懿,游良民,尹心义,等.贵阳地区晚熟桃吸果夜蛾初步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 1996,(4):52-55.

1005-2690(2017)01-0071-02

S436.631.2

B

2016-12-15)

猜你喜欢
植保贵阳成虫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植保机
无怨无悔四十载 植保战线展芳华——访山西省太原市植保植检站副站长何淑青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与实践
栗山天牛成虫取食、交配和产卵行为
高速通到我的家
找朋友
贵阳城乡“三变”了不得
贵阳数据共享开放条例亮点多多
沈阳舟蛾科成虫调查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