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微课与传统课堂的对接

2017-02-17 08:31易永丽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微课内容

易永丽

微课是现今最热门的教学方式,几乎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推广和应用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也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尝试和探索了这种教学,并努力寻找其与传统课堂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两者的完美对接。

一、微课的特征

想要实现微课与传统课堂的对接,就要对微课有个清晰的认识,尤其要清楚它的特征。微课也是一种舶来品,发源于英美,近年传到我国,并迅速适应我国教育现状和发展壮大。概括来讲,微课是以新课标和教学要求为基础、以视频为载体,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传递给学习者的一种教学形式。传统课堂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等组成部分微课都具备,但是微课的内容以“微”为特点,知识以碎片化形式存在,具备自身独有的三大特征:

(1)内容短小精悍。相比传统课堂,一节微课持续时间一般不会超过十分钟。

(2)内容指向性强。这是微课的最大特点,就是每节课的指向性非常明确,只对某一特定知识点做针对性讲解。

(3)传播方式灵活易操作。这是与传统课堂最大的不同,微课的每节内容都可以实现随时随地播放学习,还可以快进、暂停、循环播放等,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是最大的福音。

二、传统课堂的特征

要明确一点,微课的出现并非是用来替代传统课堂的,它只是作为传统课堂的一种辅助和补充。传统课堂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教学模式,其特征大家也都可以如数家珍说出很多,这里不再赘述,只针对与微课对接问题简单列举几条。

(1)师生之间可以面对面交流,能够实现即时互动和反馈。

(2)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方式和节奏。

(3)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差异甚至是学生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

以上几点都是微课所不能替代的,但是传统课堂的缺点也很突出,比如:传统课堂板书时间会占用课堂时间,有时候甚至会占用很长时间;学生容易养成被动学习的毛病,不会主动学习,限制了思维的发展。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将这两种教学方式进行研究,以求互为补充。

三、语文微课与传统课堂的对接

根据对接的时间不同,我将微课与传统课堂的对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课堂对接;第二阶段是课后对接;第三阶段是校外对接。下面,我结合课堂实例来谈谈这三个阶段的对接情况。

1.课堂对接

(1)利用微课进行课堂导入。语文教学中,课堂导入具有相较于其他学科更重要的作用,因此,能否进行成功的导入就成了一堂课好坏的关键。微课有灵活多变的特性,非常适合用来导入新课,这与多媒体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优势在于微课可以提前进入导入环节,比如在课前就发送到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节省导入时间,从而学习更多知识。例如,学习“黛玉进贾府”前,可以将影视作品片段提前让学生进行观看,这样在课堂上,学生会有更清晰的认识,对人物的服饰、语言、性格认识得更具体。

(2)利用微课进行情景还原。不论作者写作水平多高,总比不过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但是限于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很多文章学生很难或者已经不可能再去身临其境,这样,微课就能起作用。比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如果配上相应的画面和音效,再加上声情并茂的朗诵,必然会给学生带来强烈的震撼。

2.课后对接

我们的教育总爱分出重点和难点,这无可厚非,但是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处处结尾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的学生多阅读、多体会。由于教学任务规定以及课堂时间有限,我们教师无法实现尽善尽美的阐述,微课就给我们带来了机会。我们可以将课堂上想讲却没讲的内容做成微视频,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学习。

另外,由于学习水平不同,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并不能对重点和难点进行充分理解和消化,限于各种原因,他们可能就将这种问题埋在心底成为学习过程的障碍。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将课堂上讲过的重点和难点也做成微视频,以供那些理解水平较弱的学生进行学习和巩固。

这样一来,微课就能解决学习水平两个极端的学生的學习需要,教学效果必然要比传统课堂好很多。

3.校外对接

学习并不只是在课堂、在校园,出了校园依然需要学习,这是保证学习的连续性并且锻炼自学能力的最好方式。作为校内学习的延伸,校外的学习是传统课堂鞭长莫及的地带,家庭作业和几乎绝迹的家访都无法保证校外学习的质量。微课的出现,则解决了校外学习的难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巩固和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

有别于“课后对接”的内容,我通常的做法是将所学课文外延的内容做成微课,比如作者写作的背景、一些名家的点评、推荐类似的文章甚至著作,以用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消化吸收,并拓宽视野,培养学习兴趣和阅读习惯。

校外对接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微课是最好的学习工具。由于每节微课都经过了教师的精心设计,因此能够让学生乐于学习、学得开心、学得有质量。

以上是笔者对于微课与传统课堂关系与对接的一些浅显认识,虽然粗糙,但是也能看出微课对于语文教学的的确确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究,积极去实践,必然能获得满意的回报。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教育方式时时在更新,在这个变化越来越快的时代,我们教师要本着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度,用于探索新事物、接受新事物,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绵薄之力。

(作者单位:贵州省正安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微课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