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教育在初中政治教育中的渗透

2017-02-18 10:35安徽省濉溪县白沙中心学校
中学政史地 2017年20期
关键词:时政热点政治

●安徽省濉溪县白沙中心学校

周振翔

时政教育在初中政治教育中的渗透

●安徽省濉溪县白沙中心学校

周振翔

由于初中生平时的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没有时间去学习时政,同时学校也没有给学生提供学习时政的活动平台,所以目前有些初中时政教育工作落实不够到位。还有,由于学生对时政的关注度不够,这严重阻碍了学校时政教育的开展。

一、时政教育渗透在初中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初中政治课堂中渗透时政教育,除了要提高老师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外,还要扩大老师与学生的视野。由于时政信息的高效性、丰富性很自然地刺激到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政治课堂的教学质量。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学生又该怎样去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呢?在海量的时政材料中正义与邪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师在初中政治课堂上讲解这些材料,可以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自控能力。在初中政治课堂上,老师是专门指导学生怎样去塑造人的灵魂的,在大量的时政材料里面都蕴含着如何做人的道理以及道德的渗透,把这些材料引入政治课堂,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另外,随着中考形式的变革,学校与学生都更加重视时政热点,要想在中考中考出优异的成绩,学生就必须要关注时政。所以,时政教育是新课标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它对于提高老师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初中政治课堂渗入时政教育的方式

1.在正常的教学当中,穿插时政热点解析,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国际大事的意识。由于在正常的教学当中,初中生普遍感觉思想品德教育理论知识离自己好远,好像跟自己的现实没有多大关系,是比较乏味、枯燥的。例如,老师在讲《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节课时,需要结合“两会”新闻时政来讲解这个知识点,让学生在了解这个知识点的同时还会增强对人民当家作主的认识,同时也了解到我们国家在政治方面所发生的热点。在正常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对时政热点、最新新闻的穿插讲解会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

2.老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时政热点、国家大事以及国际最新新闻。让学生放学以后,在看电视或者电脑时,多关注一下国家时政热点,比如关系到我们切身利益的因为环境问题从而产生的雾霾问题、网络疯传的“萨德”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开阔他们的眼界,增强学生们的爱国热情等。

3.老师要对学生定期进行多媒体时政新闻展播。老师自己首先要增强时政意识,平时多积累当前时政热点以及最新新闻,经过精心挑选后,利用多媒体定期对学生进行展播,那些被播放的有关国家政策的或者是我国经济方面取得重大发展的以及有关科学技术取得新成就方面的热点新闻,会让学生们感到其实时政离他们并不远。由于深深感到自己的前途跟伟大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学生们会不由自主地燃起爱国热情,无意识间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4.组织时政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学习时政的积极性。政治老师多组织一些班级时政竞赛,选出优胜者,然后再参加年级时政知识竞赛。对于活动中的优胜者,学校应给予适当的奖励,通过这些活动来刺激学生对时政教育的关注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时政知识的积极性,拓宽学生们的视野。

5.老师利用学校广播或者是内部刊物以及书刊报栏进行专题时政热点或者最新新闻教育宣传。在学校里,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间或者是校园广播时间,广播时政要点、热点,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时政的环境,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了解最近时间段内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新闻大事以及有关国际方面的新闻热点。还可以在校园内的书刊报栏内,把国家的重点要闻或者是国际大事进行宣传,让学生们在无意识间就可以接触时政热点,让学生们去关注、体会我们国家以及世界的巨大变化,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时代的脉搏,从而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的意识,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综上所述,时政教育是对老师、学生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教育,同时也是透视社会热点,正确把握时代特征,认识国家以及国际最新形式的一种创新教学。除了让学生通过时政了解国家或者国际大事、要事以外,还可以让学生把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这样,时政教育的现实性、故事性以及趣味性能很快与学生的思想发生共鸣,从而增强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

猜你喜欢
时政热点政治
热点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热点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结合热点做演讲
时政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