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的时局与2017的留学市场

2017-02-21 01:50风火轮李丹视觉中国孙星
留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留学生移民特朗普

_风火轮 _李丹 _视觉中国 _孙星

2016的时局与2017的留学市场

记者_风火轮编辑_李丹供图_视觉中国设计_孙星

2016年,西方世界跌宕起伏,在无形中影响着各国的留学生政策、中国留学生的留学成本、留学安全。而在国内,互联网教育等新热点在2016年得到了大跨步的发展,行业内的诚信危机也被再次提上日程。2017年,无论是留学家庭还是留学行业,都需要思考这个问题:接下来的这个留学年,我们该怎么过?

元旦既过,整个西方世界迈出了从2016年到2017年的沉重的一步。《留学》记者在《留学》的年会上偶遇一位现于美国留学的学生,她刚刚大一,在美国求学已半年。我笑着问她,“美国这么乱,你在学校可还平静?”她起初并不以为然,只轻描淡写的说了句,“没什么呀!”但思忖片刻,突然后知后觉的深思凝重了起来,“确实,即使在学校里,也有老师组织过反对特朗普的游行。这半年里,也有许多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在身边。”

民粹主义抬头西方一体化出现裂痕

2016年,不仅是美国,整个西方世界过得都不平静,“黑天鹅”齐飞成为了西方政界的一种常态。从被称为“冷战后最大地缘政治巨变”的英国脱欧公投,到反传统精英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再到意大利宪法改革公投失败,民粹主义抬头趋势在这些重大事件中已经初见端倪。

民粹主义的基本精神是以维护平民的利益为由反对权威,行为和作风偏向极端化,这在希腊的“激进左翼联盟”和意大利的“五星运动”中均有较为明显的体现。甚至美国特朗普在竞选期间鼓吹的例如美国不承担军事上保护盟友的义务以及退出世贸组织等,都有扭转西方精英政治上百年建构的体系,甚至颠覆世界基本秩序的意味。加上难民危机和频频出现且规模不小的恐怖袭击事件,民粹党经常组织抗议与街头运动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甚至经常会出现令留学生群体提心吊胆的袭击移民或外来人员等事件。

比这些更令人担忧的,是民粹主义者在2016年频频取得佳绩,西方各国政坛版图剧变。先是在4月,奥地利总统选举中自由党领袖霍费尔首轮胜出;再是德国地方选举中,德国选择党在数地取得佳绩,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却接连在各地败阵;法国“国民阵线”的领导者马琳·勒庞支持率不断飙升;即使在大西洋对岸,特朗普在出道之初,甚至在直到投票前都鲜有人看好的情况下,躲过共和党、民主党乃至主流舆论的联合绞杀,一举夺下了美国总统之位。

2016年,西方政界政坛的风起云涌,与其传统的“联合”“一体化”等价值观念大相径庭,甚至南辕北辙。有专家预测,假如民粹主义继续在西方蔓延,不仅“欧元”的存在会成为威胁,而且有二战后“最伟大的联合”之称的联合国都会受到威胁。

2016年,不仅是美国,整个西方世界过得都不平静,“黑天鹅”齐飞成为了西方政界的一种常态。

西方国家价值体系动摇“国家利益至上”重回意识形态核心

长期的贫富差距与现下的经济危机,外加长年积累的政治与社会阶层的顽疾,让西方一如既往的中产阶级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橄榄型社会”发生了动摇,不断加大的贫富与地域差异使许多人的不满慢慢酝酿,再辅以难民和恐怖袭击这两剂催化剂,目前的不稳定因素为西方世界这些长期积累的不满情绪的发泄制造了契机。民粹主义者利用这一契机,同时利用西方传统的民主机制,鼓动占社会大多数的“平民阶层”通过选票发出了怒吼。

在此形势下,许多国家重新把“国家利益”摆在至高的位置,而逐渐淡化原有的“联盟”“联合”等概念,欧洲各地掀起的脱欧运动就说明了这一点。美国亦是如此,特朗普高举反对自由贸易的旗帜,高呼退出TPP(《跨太平洋关系协定》),重新签订NAFT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主张得到不少美国公民的拥护。这一倾向会保护本国公民更好地就业,但对于外来移民与合作国家来说,势必将会产生一定损失。

2016年11月,特朗普团队在竞选官网公布了初步政策框架,首次全面阐述其政策立场。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其对移民政策的改革,“旨在完善移民制度,保护我们的社区,并将美国人放在首位”,其中包括十项措施,具体内容如下:1)在南部边境建造隔离墙;2)非法移民不再抓了就放;3)对外国人犯罪零容忍;4)对保护非法移民不被遣返的城市(如旧金山),取消联邦政府的资助;5)取消所有违宪的行政命令,严格执行所有移民法律;6)对那些无法进行充分筛查的国家和地区,停止发放美国签证;7)确保在政府下令遣返之后,其他国家接回他们的非法移民。8)建成生物识别出入签证追踪系统;9)关闭(对非法移民的)工作和补助;10)重塑合法移民相关政策以确保其能带来给美国及美国工作者的最多利益。

作为世界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同时也是第一大移民输出国的中国,看了这些政策应该是很难开心起来的。欧美国家原有的“重在联合”的价值体系动摇,将所谓的“国家利益”摆在前列,势必会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靠吃“国际饭”为生的人群,接下来的日子也会变得吃紧,国际教育领域的留学、移民、语培等行业也势必会受到西方国家价值体系动摇潜移默化的影 响。

2017年,中国留学界该怎么“跟牌”

面对风云变幻的西方世界,东方世界也并不安宁,韩国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大陆学生普遍关注的留(升)学国家及地区在这一年内也是跌宕起伏,时局不定。对于这一切,我们恐怕只能摆摆手,耸耸肩,表示无可奈何。作为“被动”的一方,认真观察,仔细分析,想想怎么在2017年“摆好姿势”“跟好牌”,恐怕才是我们考虑的关键。

那么,2016年西方世界的境况会对2017年的中国留学界带来哪些影响呢?《留学》为中国广大留学生和留学行业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签证紧缩。由于西方世界将“国家利益”摆在至上位置,加上部分国家失去了欧盟等许多区域联合的约束,同时,内部经济危机,外部难民危机与恐怖袭击骚扰,对于外来人员的签证把关更加严格恐怕是一种必然趋势。即使有些国家并没有缩小签证数量,也会增加很多原来没有的检验标准,使签证通过变得艰难。

二、移民困难,移民所享有的福利与保障减少。特朗普前不久首发的一系列移民政策,绝非一时的空穴来风。多年来,像美国和欧洲这样的移民国家便一直在想法设法控制其移民数量。经过2016大肆宣传的“国家利益”、难民的不断涌入,恐怕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必会产生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效果。许多国家在接下来的2017年,很有可能会加大力度缩紧移民政策,同时为了保障本国人民的就业及福利,控制外来移民的规模和待遇,移民无疑也将因此变得更加困难,而即使移民成功,所享有的福利待遇也会大不如前。更有可能发生的是,2017也许并不是终点,这种状况在接下来几年会迎来可怕的延续。

三、留学生成本的浮动。2016年英国正式脱欧之后,很多留学行业机构就研究过其脱欧对中国留学生留学成本的影响。大致情况是这样的:学费减少,生活费增加,总成本增加。这么说来,留英成本是增加了。而美国更不用说,汇率一直涨,不断突破新高,看来2017年,家长们要给自己的留学娃多准备一些零用钱了。

四、留学安全。安全对于留学家庭来说是比留学费用还要重要的一件事情。2016年,可以说是一个“吓坏”家长们的留学年,尤其在2016年的下半年,几乎每一周都会更新一起留学安全事件或者恐怖袭击事件,严重的时候,恐怖袭击事件甚至达到一天三起,并在不同的国家同时发生。那么,2017年恐怕是要“吓晕”家长们的留学年了,叙利亚战争还在升温,由于政治事件和难民问题导致的国家间的摩擦也不断发生,只要战争还未停止,只要难民危机还未解决,这些事件恐怕只会变得更为严重。因此,在孩子留学前,家长请务必为其做好留学安全教育,只要孩子掌握了基本的安全常识,这种纷乱还是完全能够避免的。

五、留学生政策的变化。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并且在2017年依旧会大幅度领跑这一排名的中国,一直以来是受到主流留学国家关注的,在2017年亦会如此。但是,中国留学生的不断增加,外加外国人认为的中国留学行业存在的“诚信问题”,势必会导致留学政策小幅度的浮动,趋向紧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当地人的升学,平衡国外院校的国际生比例,提高其学校的生源质量。不过这对于许多中国留学家庭来说,恐怕就不是什么好消息了。

六、海外就业。对于大多数留学生来说,海外就业本来就很难,2017年,由于政策的紧缩和对移民数量与质量的控制,海外就业恐怕就变得更难了。留学生毕业群体不断增多,而海外就业却不断变难,那么2017这个留学年,恐怕又有一大波海归即将“登陆”了。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无论西方政坛怎样变动,社会出现何种骚乱,请大家相信一点,学校永远是这些国家“最后的防线”。无论如何,西方国家尊重教育、保护学生的态度绝不会变。而每年中国都会有大批学生前往这些国家求学,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对中国留学生的关注度并不会减少。

中国留学行业面临困惑诚信危机再次提上日程

2016年,是个多事之秋,即使是在中国留学行业内部,局面也并不稳定。有着中国留学行业“风向标”之称的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曾在2015年10月正式发布《自费出国留学行业标准》,其副秘书长沈雪松曾在接受《留学》记者采访时谈到,仅在2015年,全国消费者协会组织受理的留学投诉中,投诉量就已达到117起,合同问题在其投诉问题中最为显著,约占八成。由于缺乏必要的规范和明确的追责,留学中介机构在与消费者签署合同时只考虑自身利益的不公平条款并不少见。而在2016年,虽然这个统计数字尚未得出,但类似的投诉事件的数量恐怕也很难少于这个数字。

2016年,中国留学机构单是遭到的西方媒体“空袭”的事件就已频出不穷,“狄邦事件”“新东方事件”……西方媒体的枪口一直在瞄着中国那些输送了成千上万名学生、在业界有着一定口碑的“行业领军人物”。我们在感叹的同时,也应该警醒,我们的行业到底出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路又在哪里?自律恐怕是一种太不稳定的说法了,我们应该需要一些标准,和可以确切执行这些标准的效力。

2016年11月15日,在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指导下,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北京留学服务行业协会和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共同起草,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出台的《留学服务术语》与《留学中介服务规范》正式发布,留学行业的服务规范标准再次更新,2017年,我们对这些标准产生的效力寄予希望,同时也希望,西方媒体所剑指的中国留学行业“诚信危机”事件能够有所减少。

学生家长与西方院校的双面夹击留学行业突围之路在何方?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地责备留学行业内的诚信问题,因为中国的留学行业,确实越来越不好做了。现如今,留学行业的“野蛮生长”期已经过去,留学行业被不断细化,加之信息的更加透明,国外院校的选择更多,“中介”这个概念本身似乎都有些岌岌可危了。虽说中国的留学生仍然不断增多,但从事留学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多,而且从两者的比例上看,显然后者高于前者,留学行业的竞争压力实则更大了。

2016年,许多从事国际教育的人都显出了一副筚路蓝缕的样子。拿留学机构来说,大机构与中小机构的发展都有些举步维艰。面对不断出现的新企业、新概念的冲击,大机构普遍面临着转型与人员流失等方面的困难,许多留学行业内新热点的爆发,对于多年从事传统教育的许多大机构来说,显得有些应接不暇,某种程度上来说,只能不断地选择“跟牌”,采取相对保守的措施。而中小企业看似势头很猛,却多为“发烧”型的“皮包”公司,资源与专业度的不足使其不断翻新的新概念有些捉襟见肘,首尾难顾。但这些亦是少数,大部分中小企业还是保守着自己的“小而美”风格,踏踏实实地为这个行业努力着。

国际学校与合作办学也并不好过,师资力量不足,不同学校的恶性竞争,地方保护主义以及资本冲击等问题对于国际学校来说一直存在。大部分学校都是选择保守、稳步地前进。但由于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大量的房地产和资本公司都正在或即将进入这个行业,例如万科、万达、万宝能等都已经开始涉足这个行业。《留学》记者在采访培生集团大中华区总监高建军时,他提到,“未来几年中国将新建100多所国际课程学校。”行业的压力油然而生。

虽说中国的留学生仍然不断增多,但从事留学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多,而且从两者的比例上看,显然后者高于前者,留学行业的竞争压力实则更大了。

除了这些原有的问题之外,很多留学行业内新的热点例如互联网教育、低龄留学等也在不断地冲击着这个行业原有的秩序。对于留学行业来说,它们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很多机构通多这些热点重新找到了新的出路,但这其中也有不少人因为没有实力或者未了解好市场而去盲目跟风,导致其“一战回到解放前”,反而受到了不小的损失。2017年,新的热点对于中国留学行业人士来说,仍然是一把双刃剑,做与不做,或者怎么做,多数人也只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个中滋味,冷暖自知。

另外,海外院校录取要求的提高与国内学生家长选择的增多也给了留学行业以无形的压力,机构要费大量的口舌去协调院校的要求,也要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帮助学生和家长理清留学的思路(因为选择越多,学生和家长往往就会越难以选择)。留学行业的从业人员之中诞生了大量的工作狂,每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的人不在少数。我们在对这些同仁致敬的同时,也会感叹行业的竞争压力之大,生存之艰难。作为特殊的教育服务行业,或许只有把姿态放低,把脚步放快,把嘴唇磨平,把脑袋掏空,才能在这个行业中“杀出一条血路”吧。可以说2017,留学行业,挑战与机遇共存。

责任抗肩上希望放心上

虽然在上文中,《留学》写尽了担忧,但是按照2015、2016年的发展趋势,中国留学行业的前景仍是一片大好的,我们有理由相信,2017年的留学生人数会更多,留学行业会更火热,新的留学热点依旧会出现。因此,从事留学行业依然会是一个很热门的选择。

但是,我们也必须要居安思危,对于留学行业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无论如何,教育是一件不容犯错大事,对于一个孩子的教育,没有保质期,不能退货,没有存档,也没有任何重来的机会。事情越重要,我们的责任就越大,留学这口饭,没法狼吞虎咽,必须规规矩矩地吃。但无论如何,2017,《留学》都会陪着留学行业,一路同行。

猜你喜欢
留学生移民特朗普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移民火星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12项移民出入境便利政策措施
特朗普为何执意买格陵兰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特朗普表示美国不支持G7 公报
留学生郑睿:我是奶粉“小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