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创建非遗学院

2017-02-21 15:25潘子超王燕
职业·下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莫愁古籍技艺

潘子超 王燕

雕版、印刷、装订——古老的中国雕版印刷技术吸引了伦敦市民的眼球。今年9月,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莫愁中专)的三位老师远赴欧洲参加伦敦设计节南京周,向伦敦市民展示中国雕版文化的博大精深。“要知道,雕版最主要的三道工序就是雕、印和装,我们学校主要表演雕和装。”莫愁中专文化艺术系主任王燕说,“除了现场展演雕版技术以外,我们还展览了一些雕版印刷的书籍、雕版的工具和版片。”王燕给记者展示了几件展品,这其中最让人感兴趣的是一部翻刻的《北平笺谱》。《北平笺谱》是鲁迅与郑振铎1933年合编的一套传统水印木刻笺纸集,共有300多套,莫愁中专翻刻了其中的20多套,这些古典雅致的信笺深受伦敦市民的喜爱。

除了雕版技术的展演,莫愁中专此行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与大英图书馆的文保中心进行技术交流,寻求英方在古籍善本修复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合作。“未来我们也期待和大英图书馆有所合作,比如共建实训室或者是在一些项目上的合作。”王燕说。莫愁中专的古籍修复专业已经有十余年的办学经验,培养学生近600名,让面临失传的修复技艺得到了传承与新生。今年11月,南京非遗学院将在学校挂牌成立,古籍修复专业的发展也迈上了新的台阶。

非遗对接职教的传承新路

古籍是传承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载体。根据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统计,中国官方现存古籍5000万册,这些古籍有三分之一或多或少存在破损的情况。大量的古籍急需修复,但与此相对的是,我国专业古籍修复人才的大量缺失。2007年,全国图书馆只有不足100位古籍修复员,后经过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培训,目前全国的古籍修复人员达千余人,但面对如此大量的古籍修复工作,古籍修复人员仍不能满足需要。除了人数少,大量修复人员还都是即将退休的老师傅,40岁以下的修复人员仅占全部人数的六分之一。古籍修复行业面临后继乏人的现状,国家急需培养大量年轻的古籍修复人才。

“2001年,我们学校在南京市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与协助下,在全国率先开设了三年制中专古籍修复专业。”莫愁中专校长杜迎新说。古籍修复是一个应用性强、动手能力强的行业,这与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的要求不谋而合。2004年,学校将三年制中专古籍修复专业改为五年制大专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现更名为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学生用五年的时间学习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并参加专业技能实践,通过这些环环相扣的课程安排,让学生成为思想稳定、专业技能过硬的古籍修复人才。

古籍修复作为一项手工艺活,师徒授业一直是古籍修复的传统。因此,要办好这个专业,师资力量是关键。莫愁中专主要采用“双导师制”,即外聘专家与校内教师相结合。专业开办之初,学校聘请南京图书馆、南大图书馆、南京博物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单位的专家来校授课。省级古籍修复技艺传承人邱晓刚、江苏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张永林、南京博物院古字画修复专家栾承素等一批南京本地的技术型专家,成为学校的常年外聘教师。

除了聘请一大批专家来校授课,学校还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今年9月,学校专门举办了一场拜师仪式,安排8名青年教师拜杜伟生、张旭光、万俐、邱晓刚、张永林、栾承素6位专家为师,学习图书修复、字画修复、陶瓷和青铜器修复等专业修复技术,让传统的修复技艺能够薪火相传。

在专业教学上,学校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设置了文献修复、字画修复、古籍整理与保护、字画装裱、书画复制、古代汉语等主干课程。同时,学校还自主开发了金陵剪纸、雕版技术、书法绘画等校本课程,增加了古字画鉴賞、中国画线描等应用型课程,开拓了雕版印刷、传拓、篆刻等相关的“非遗”课程。“开设多元化的课程,不仅是为了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且是为了给学生多一种选择。比如说,往届有一个学生,虽然学的是古籍修复,但是他对雕版非常感兴趣,多元化课程让他有机会走上感兴趣的雕版之路。”莫愁中专副校长章学军说。

莫愁中专还同国家图书馆、第一历史档案馆、南京博物院、南京图书馆、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图书馆等30多家文博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这些文博单位都争着要我们的学生去他们那里实习,有的学生毕业后就留在这些单位工作,很多毕业生已经成为行业骨干。”章学军说。另外,学校还打通了专升本的升学渠道,学生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金陵科技学院或南京晓庄学院攻读本科学位。

产、学、研并进的专业发展

为充分发挥非遗技艺传承的综合效应,2004年,莫愁中专围绕古籍文献技艺建立了集“教学、培训、鉴定、生产、科研”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成立了莫愁图书保护修复中心,通过送修和外派技术人员等形式,面向全国承接古籍修复任务。修复中心面积200多平方米,有专门的修书、洗书和藏书间。在专业设备方面,中心拥有修复需要的数码体视显微镜、全自动色差仪、纸张撕裂程度测定仪、纸张耐折度测定仪、纸张拉力测试仪、纸张厚度测定仪、纸张修补机、书画装裱机等设备,完全满足修复古籍的需要。目前已承修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珍藏、国家一级文物《吴煦档案》以及辽宁省图书馆珍藏古籍、福建泉州市图书馆珍藏古籍等,多年来已修复3000多件一级古籍,修复古籍总量达1万多册,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与好评。

“修复中心的作用不单是给学校带来经济利益和社会影响,更重要的是能促进我们学校的专业发展。”王燕说道。修复中心现有技术人员近20名,他们不但是“医治”古籍“疑难杂症”的高手,还是一支重要的技能实训指导教师。尹宗雯就是其中的一位,她于2013年从莫愁中专毕业后,通过专升本考入南京晓庄学院,2015年毕业后被学校招聘到修复中心工作。她告诉记者:“学校每学期都会安排各个年级的学生到修复中心进行为期两周的实习,根据每个年级的基础从易到难安排课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古籍修复的过程和意义。”

修复与教学相辅相成,每一次的修复业务都是老师上课的教学案例,专业老师也参与每一次修复方案的研讨与制定。学校还成立了非遗传承的大师工作室,让学校的老师与中心的修复人员在非遗专家的指导下,利用修复中心的设备共同研发新的修复技术,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例如,修复技术人员配合指导教师邱晓刚研发了纸浆修复技艺,并于2009年申请了国家专利。教师和修复技术人员还共同研制了适用于酸化书页的羧甲基纤维素糨糊,与安徽泾县宣纸厂共同研制古籍修复专用纸张等,通过加入科技元素使古老的修复技艺绽放新的活力。

多年来,莫愁中专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硕果累累:古籍修复实训基地被江苏省教育厅授予“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称号;独创古籍修复“十八项技能”,制定了古籍修复中级工、高级工考核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与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合作成立“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传习所莫愁中专培训部;受南京市档案局委托,举办南京市各区县档案、图书收藏单位修裱技术培训班;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荣获一等奖等。

非遗传承人才之滥觞

先进的办学理念、深厚的办学经验、丰硕的办学成果,让南京非遗学院在莫愁中专挂牌成立水到渠成。南京非遗学院的成立使莫愁中专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正如南京博物院文保所所长万俐所言:“未来的南京非遗学院,将成为南京手工艺大师的‘摇篮。”如何有效利用这个“摇篮”,学校进行了初步的规划。

非遗学院的核心使命在于培养非遗传承的高级人才,通过职业教育的形式改变以往非遗传承零散、单一的状况。通过学校教育不仅要培养非遗技艺的传承人才,还要培养非遗技艺的创新人才。为此,非遗学院将增加艺术设计专业(非遗设计实践方向),以培养懂非遗并能够运用非遗元素进行创意产品开发的应用型人才;增开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书画修复方向)和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陶瓷修复方向),从非遗技艺的传承到非遗元素的开发设计,形成紧密关联的专业群。

在多年的非遗教学中,莫愁中专发现很多非遺元素通过现代设计可以以新的形式融入现代生活,获得生产性传承,尝试着通过学校的设计专业运用一些设计理念把古籍装帧、雕版刷印引入文化礼品或文化活动中。未来,学校还希望与专业的设计公司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工作室,共同深入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在课程安排上,学校将专业课程划分为两类:传统技艺类课程(古籍修复、书画修复、金陵刻经印刷技艺、南京云锦、无锡惠山泥人制作、裱画技艺、陶瓷修复、手工造纸技艺、徐氏毛笔技艺、南京剪纸、秦淮灯彩、十竹斋饾彩拱花技艺等)和文化创意设计类课程,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发展需求。除此之外,学校还将在非遗课程教学中采用多媒体信息化技术,建设一个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文献修复医院”,让学生的修复实践教学不受时空的限制。

学校还将争取对接金陵科技学院的相关专业,增加“5+2”专转本办学层次,建构“非遗联姻职教”传承非遗、培养传承人的范式,建构非遗传承的长效机制。学校还将首次引进云锦织造、陶瓷修复专业方向,将各级各类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聘为兼职教师乃至专业教授,为未来中国非遗文化的传承培养数量更多、种类更全的传承人。

猜你喜欢
莫愁古籍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寻找“莫愁·幸福家庭”照片选登
寻找“莫愁·幸福家庭”照片选登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莫愁前路无知己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莫愁》一直记得你,我们从不会忘记,每一个相遇者。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