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大黄素甲醚水剂等药剂对水稻稻瘟病防治效果评价

2017-02-22 07:56薛敏峰向礼波龚双军元维军
湖北植保 2017年1期
关键词:甲醚黄素稻瘟病

薛敏峰向礼波龚双军元维军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农业部华中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64;

2.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438600)

0.5%大黄素甲醚水剂等药剂对水稻稻瘟病防治效果评价

薛敏峰1向礼波1龚双军1元维军2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农业部华中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64;

2.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438600)

水稻稻瘟病是威胁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是制约我国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影响因子。为筛选有效的防治药剂,本试验选用了包括大黄素甲醚在内的三种不同药剂对稻瘟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5%大黄素甲醚水剂制剂用量150mL/667m2处理与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制剂用量33.3g/667m2处理的防效相当,可作为替代药剂与化学农药轮换使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基本情况

本试验在黄冈市罗田县凤山镇李家坪村进行。稻瘟病是该地区水稻上常发性病害,试验田历年种植水稻,前茬空闲,土壤类型为壤土。水稻品种为“扬两优6号”,各处理与空白对照处理的水稻生长一致,无异常现象发生,没发现水稻植株有生长抑制、褪绿、畸形和死亡等不良症状,也没发现对水稻生长有促进作用。

1.2 供试药剂

试验药剂0.5%大黄素甲醚水剂(内蒙古清源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1000亿个/g荧光假单胞杆菌可湿性粉剂(山东海利莱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30%稻瘟酰胺悬浮剂(天津市汉邦植物保护剂有限责任公司);对照药剂为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处理

试验共设11个处理,其中处理1~处理3:0.5%大黄素甲醚水剂50mL/667m2、100mL/667m2、150mL/667m2;处理4~处理6:1000亿个/g荧光假单胞杆菌可湿性粉剂33.3g/667m2、50g/667m2、66.7g/667m2;处理7~处理9:30%稻瘟酰胺悬浮剂35mL/667m2、42.5ml/667m2、50mL/667m2;处理10~处理11:对照药剂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33.3g/667m2和空白对照。

小区面积30m2,每个处理4次重复。

1.4 施药方法

在水稻破口抽穗期开始施药(7月18日),齐穗期(8月6日)施用第2次药,共施用2次,施药当日,天气为晴天。各小区按每667m2用药量和40kg水量,分别折算成小区用药量和用水量,采取二次稀释法,混合均匀后喷药。施药器械为3WBS-16背负式喷雾器(工作压力0.2MPa~0.3 MPa),喷雾片孔径为1mm,出水量为0.5L/min~ 0.6L/min。在试验之前,预先在空白对照区喷清水验证用水量,并掌握行走速度和喷雾器工作压力。

1.5 调查方法

药后14d,于蜡熟期(8月20日)进行最终结果调查。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5丛,共计25丛。采用0~9级分级标准进行调查。分级方法:0级:无病;1级:每穗损失5%以下(个别枝梗发病);3级:每穗损失6%~20%(1/3左右枝梗发病);5级:每穗损失21%~50%(穗颈或主轴发病,谷粒半瘪);7级:每穗损失51%~70%(穗颈发病,大部分瘪谷);9级:每穗损失71%~ 100%(穗颈发病,造成白穗)。

1.6 药效计算方法

注:Ai——相应病级对应的病穗数

i——相应病级

M——调查总穗数

n——最高病级数

CK1——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PT1——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采用DMRT生物统计方法对防治效果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见表1。试验结果表明,末次药后14d,生物源农药0.5%大黄素甲醚水剂制剂用量50mL/667m2、100mL/667m2、150mL/667m2各处理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分别为55.4%、69.3%、75.8%,该药剂三个处理的防效均在50%以上,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1 000亿个/g荧光假单胞杆菌可湿性粉剂制剂用量50g/667m2、66.7g/667m2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均在75%以上。30%稻瘟酰胺悬浮剂的防效均达到68%以上,其中制剂用量50mL/667m2防效达到85.4%,效果最佳。3种药剂对水稻稻瘟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照药剂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每667m2制剂用量33.3g处理的防效为74.4%。

表1 3种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结果

3 结论与分析

3.1 安全性评价

试验证明,各试验药剂处理小区均没有药害症状,证明上述试验药剂在试验剂量处理范围内对水稻是安全的。

3.2 防效评价

化学农药杀菌剂往往在使用几年后就出现抗药性,这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为减少化学农药的在田间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和作物造成不良影响,寻找植物源农药并探索其使用方法已成为开发新农药的研究前沿[1]。湖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麦病组,从1996年开始进行抗菌化合物的筛选[2-5],成功从植物材料大黄根中获得高活性抗菌化合物。采用植物源杀菌剂与化学农药交替使用,尽量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并延长农药的使用年限。本试验显示,0.5%大黄素甲醚水剂三个处理对水稻稻瘟病具有一定防效,每667m2制剂用量150mL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可达75.8%,可作为与化学杀菌剂合理轮换的替代药剂。此外,另外两个药剂1 000亿个/g荧光假单胞杆菌可湿性粉剂制剂用量50g/667m2、66.7g /667m2和30%稻瘟酰胺悬浮剂制剂用量42.5mL /667m2、50mL/667m2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均在78%以上。

[1]BALANDRIN M F,KLOCKE J A,WURTELE E S,et al.Natural-Plant Chemicals:Sources of Industrial and Medicinal Materials[J]. Science,1985,228:1154-1160.

[2]喻大昭,杨小军,杨立军,等.植物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01(5):49-51.

[3]喻大昭,杨小军,杨立军,等.对小麦白粉病菌有活性的植物源粗提物的筛选[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30(2):142-144.

[4]喻大昭,杨立军,杨小军,等.蒽醌衍生物结构及其对小麦白粉病菌生物活性的关系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9,21 (5):837-839.

[5]喻大昭,杨小军,杨立军,等.49种植物源粗提物对黄瓜灰霉菌的生物活性的筛选[J].植物保护学报,2004,31(2):223-224.

S482.2

B

1005-6114(2017)01-014-003

2016-10-24

薛敏峰(1978-),助理研究员,从事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

猜你喜欢
甲醚黄素稻瘟病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穿越时光的黄素石楼
当药黄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黄芩素-7-甲醚对高原缺氧小鼠脑组织保护作用研究
当药黄素对H2O2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更 正
漆黄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HPLC法测定新型兽用蒿甲醚注射液中蒿甲醚含量
生物绿肥在稻瘟病防治中的应用与示范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穗瘟效果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