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微课设计与开发研究

2017-02-23 06:28张红兵张淑莲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学习者微课资源

张红兵,张淑莲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80)

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微课设计与开发研究

张红兵,张淑莲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80)

在移动学习环境下,对微课的设计目标是要使之既能发挥微课的优势,又能帮助学习者高效率地掌握微课要传达的内容。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结合移动学习环境和微课的特点、微课的设计和开发程序、微课的技术开发方案,以及学习者的学习习惯等内容进行设计和开发。

移动学习;微课;设计与开发;知识元

一、引言

近年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逐步普及,人们除了利用这些终端进行通讯和娱乐外,也渐渐习惯了利用这些移动终端开展学习,这使得基于移动终端的数字化学习成为当前人们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这种以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为学习工具的学习方式我们称其为移动学习,由于其突破了传统学习模式的时空限制,学习环境更加自由、灵活,因此其不仅成为教育从业者的研究对象,也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学习方式。在移动学习环境下,如何设计和开发微课,使之既能符合移动学习的规律,又能发挥微课的优势,帮助学习者高效率地掌握微课想要传达的内容,这是移动学习研究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移动学习环境与微课概述

1.移动学习环境概述

移动学习环境是指由移动学习网络、移动学习终端设备、移动学习系统和平台、移动学习资源等要素组成的学习环境,其中移动学习网络和移动学习资源是移动学习环境中最主要的组成要素。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常见的移动网络接入技术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无线局域网(WLAN),其中我们最常听到的一种方式就是WIFI;第二,蜂窝数据网络(包括2G、3G和4G),现在主要使用的是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提供的4G网络;第三,红外和蓝牙接入技术[1]。

移动学习资源是学习活动的客体,是移动学习要传递和实现的内容,它的质量优劣直接决定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从表现形式上来看,移动学习资源包括文本、视频以及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过程性和探究性学习资料,包括讨论、留言、提问等内容。

2.微课概述

微课是指在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认知规律的背景下,按照一定的组织结构制作的可以进行碎片化学习的系列数字化学习资源。微课当前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视频,即通过录屏、拍摄和计算机合成软件等方式编辑合成系列微课。微课采取的学习模式主要是自学模式,因此,微课的设计坚持以学生为本位的原则,设计和制作微课时,既要使之符合教学规律,又要能达到学生的理解水平,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方式,微课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短小精简。微课的首要特点就表现在“微”字上,无论是从时间、内容还是形式上都离不开一个“微”字。在时间安排上,微课基本上设计为5到10分钟,最长的也不超过15分钟,相比传统课堂的时间是大大缩减了;在内容安排上,一个微课基本上就只讲述一个知识点,虽然内容少于传统课堂,但微课的设计也能保证单个微课知识点的独立性和相对好的学习效果;在形式安排上,微课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视频,主要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独立学习,不需要实体教室集中学习[2]。

其次是主题明确。微课的设计原则就是一个微课基本只有一个主题,对应于单个的知识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和知识点融合等方面都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是情景化教学。从总体来看,系列微课是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把一个知识体系按照知识点分解为不同的微课,而这些微课又通过视频课件、学生反馈、学生和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等内容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综合的学习资源包和情景化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掌握微课的内容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最后是可即时互动。基于微课的学习方式由于脱离了传统学习方式的时空限制,可分布于任何时间和地点。只要学生有学习意愿,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借助于移动终端开展学习,并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即时与教师及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即时解决问题。

三、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微课开发和应用现状

微课产生于传统课堂,最初的设计目的只是把它作为传统教学活动中的一个教学环节,用于弥补传统教学的弊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移动学习终端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在功能上的不断完善,微课在移动学习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内涵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的教育从业者纷纷展开了对微课的研究和实践。通过对已发表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目前大家对微课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和充当的角色的总结包括:一种教学要素、一个教学环节和一门完整课程等。

国外对微课的研究始于可汗学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随着微课的流行,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微课资源网站,包括Teacher TV、Watch Know Learn、Khan Academy、TED-Ed等,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Khan Academy(可汗学院)和TED-Ed。在内容设计上以短小精悍为特点,学习内容比较丰富,涉及各个年龄段的学习层次,专业数量多,层次全;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多样性特点,具体包括真人讲课、电子黑板、课堂实录、动画等形式,而且都会在视频底部配相应的字幕和介绍;在资源配套上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国外微课网站一般都会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知识地图,帮助学习者规划学习,包括制定学习计划、选择教师、与教师以及其他学生互动、开展练习和测试活动、回顾学习历程等内容,这些内容在知识地图工具的指导下,可以使整个学习过程都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可以帮助学习者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国外已经将微课应用于日常教学活动中,而且在帮助整个教育体系改进教学效果方面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在国内,随着微课的引进和流行,我国的广大教育从业者和学习者也对微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纷纷展开对微课的研究和应用,也出现了一大批微课网站,包括:“微课网”“中国微课网”“中国微课大赛”“凤凰微课”“网易云课堂”“中国大学MOOC”“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官网”“5分钟课程网”等微课网站。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包括主要针对中小学教育的“中国微课网”“微课网”“中国微课大赛”等,以及针对高等教育的“中国大学MOOC”“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官网”“5分钟课程网”等。国内微课在内容设计上主要是针对在校学生,以平常上课的教学内容为主,基本上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迁徙;在表现形式上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包括真人讲授并结合PPT录屏、课堂教学实录、现场拍摄、微课录播系统、动画视频等形式,这些形式的微课通常也都配有相关的字幕及课程说明,以方便学生学习;在资源配套建设上国内的微课建设相对滞后,大部分微课还是以微课视频为主,相关的配套资源如在线测验、在线评论、在线问答等内容相对缺乏,相对来说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总的来说,我国的微课还处于探索和建设阶段,现有的微课大部分是以参加竞赛和展播的形式存在,其在教学上的应用并不广泛,真正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开发的高质量微课还较少。

四、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微课设计和开发程序

1.指导原则

(1)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原则。微课的应用对象是学习者,是为学习者服务的。因此,微课设计必须坚持自下而上、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在微课设计之初就要首先考虑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充分调研学习者的学习背景、学习环境和学习目的等内容,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并保证学习者获得满意的学习体验[3]。举例来说,对于一些简单的属于普及性的知识,可能它的受众面比较广泛,所以微课设计时就要适当扩大设计领域和覆盖范围,争取能满足更多的学习者;而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或属于查缺补漏的学习需求,则应充分了解学习者学习这部分知识时的难点所在,比如了解学习者不理解、不清楚的地方在哪,并有针对性地在微课设计中加大对该部分内容讲解的力度和深度,以帮助学习者巩固和提升相关知识。

(2)微课模式设计坚持灵活精简原则。如上所述,微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设计时应从学习者的视角出发,坚持灵活多样、媒体最简原则。灵活多样是指微课设计不要拘泥于已知的各种形式,而应根据不同课程的具体内容和学习对象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媒体呈现形式。媒体最简是指在保证课程学习效果的前提下,微课设计要考虑移动环境下学习终端数据处理和传输的经济性,选择既能满足现有移动学习网络环境的要求,又符合相应内容表述和方便学习者学习的方式。

(3)微课内容设计坚持以知识元为主的原则。知识元概念和我们常讲的一节微课以某一知识点为目标这一特点有一些相似之处。知识元即不可分割的具有完备知识表达的知识单位,众多的知识元通过一定的语义链接在一起,可以引发知识价值的增值,甚至会催生新的知识。[4]对照知识元的内在联系机制,微课设计和制作时也可以应用这一机制,这不仅有利于微课设计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可有效解决目前微课制作中存在的孤立性和片面性的缺点,而且也有利于形成具有内在联系的系列微课群或微课链,能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2.设计和开发程序

(1)微课程的设计。众所周知,一门好的课程资源离不开前期精心的设计工作,微课的开发工作同样不例外。一般来说,微课资源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基本要经历选题、教学策略设计、拍摄或录制、后期加工、发布、评价反馈等环节。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基于移动互联网和碎片化学习背景的网络课程,在呈现方式、讲解方式、传递方式等方面都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比如,在技术处理方面,要对微课的媒体呈现形式、技术处理策略等方面精心选择和安排,以设计出最适宜学习者的微课资源;在知识讲解方面,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学习起点、接收水平和理解能力,用与目标学习者相符的语言进行讲解和指导;在学习环境方面,要考虑碎片化的学习环境,能利用知识元的设计方式使学习者在碎片化的学习环境下也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具体来说,第一,要对微课程进行选题分析,判读相关内容是否可用微课来呈现,因为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宜采用微课的形式来呈现,这也是决定微课能否做好的重要因素。第二,根据目标学习者的需求和特点,确定微课的整体风格和教学策略,比如上面提到的媒体选取、技术处理、环境设置等策略,以保证微课设计能达到最佳的效果。第三,按照知识元理论,对微课程进行知识元萃取,形成基于知识元的微课程体系,分别确定每个知识元的名称,并根据相应的内容设计与其相符的技术开发方案。

虽然微课的典型特点是短小精悍,但是教师在设计时不能只关注它的这个特点,而应该从整体上对微课进行系统设计,尤其是在碎片化学习环境下,为了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应该按照知识元的理论和思路,把一个较大的知识体系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分解为系列微课,使每个微课都能形成独立的知识元,而系列微课又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完系列微课后,还能将这些既相互独立又存在一定联系的知识元融合起来,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5]。

(2)微课程的开发。一般来说,微课程的开发程序包括脚本设计、资源开发、内容整合等方面。脚本就是对微课设计的具体信息和制作程序进行详细描述的文件,描述内容包括名称、教学内容、适用对象、表现手段、解说词、适用平台等内容。脚本包含微课的基本信息,也是以后对基于知识元的微课进行检索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脚本设计阶段,应按照基于知识元的方式,对每个微课进行编号,并在脚本中对微课的内容进行全面准确的描述。对制作流程和安排也要阐述清楚、明白,以保证微课开发的每一步都有据可依,为接下来的顺利开发奠定基础。脚本设计是微课开发的第一个环节,对整个微课程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脚本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微课的质量。

微课程的资源开发主要是指对微课素材的收集和整理。微课资源从形式上可以分为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形式,对于不同形式的资源可以采用不同的采集渠道。比如文本资源可以用Office等软件编写;图片资源可以用Photoshop等软件制作,也可以自己拍摄;动画则可以用flash等软件制作。上述这些都属于原创性的资源,而我们制作微课时往往要大量借鉴网络的资源,因此,除了原创资源外,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需要的资源,并进行相应的整合,以满足微课设计的要求。最后,再按照脚本的设计,分步骤使用各种开发工具对微课资源各要素进行结合,并形成完整的学习课程。

(3)微课程的发布。微课制作完成并经过测试后,即可选择相应的平台发布上线,实现微课程的开放共享。目前我国还没有比较统一的微课程平台,现有的比较有名的是“中国微课网”“中国微课大赛”“中国大学MOOC”“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官网”等。

微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微课的发布并不是微课设计和开发工作的结束,而是对其进行改进和提高的开始。微课发布后,还要经历反馈、修改、再反馈、再修改的过程,以使其不断完善,形成优质的教学资源。

3.设计和开发时应注意的问题

(1)重视内容设计,确保微课内容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纵观已有微课,多数精品微课基本上是教师和专业制作团队合作完成的。教师负责微课的内容设计,专业制作团队负责拍摄、后期加工等技术工作。在这其中,教师对微课的教学设计是微课制作的核心因素,而专业制作团队所开展的相关技术工作都应该是为微课的内容服务的。

(2)依托学习体系来组织和设计微课,确保微课资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根据对已有微课资源的分析,我们总结出它们共同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微课的设计符合微型化和碎片化的特点,在内容设计上以单个的知识点为主,这有利于强化学习者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但在形成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以及延伸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却难有大作为。因此,未来的微课开发除了注重已有的微型化和碎片化的特点外,更应注重系列微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微课设计之初就应该按照学习体系来设计和组织微课资源,每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可设计为单个微课,并保证知识点和微课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对应关系,这样就能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以保证学习者学习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3)加强对一线教师的微课制作技术培训。微课的开发除了教学设计外,还包括比较复杂的技术处理过程,比如视频录制工具的设置和后期编辑技术、多媒体编辑和合成技术、网页设计和编辑技术等等。就目前来看,尽管专业制作团队在微课制作技术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但是一线教师对微课的内容设计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决定微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如果他们对于微课制作的相关技术知之甚少,那很难把微课做成精品。因此,各级教育机构必须加强对一线教师的微课制作技术培训,通过技术培训,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微课制作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还能促进教师与技术团队在技术层面的交流,有利于精品微课的培育。另外,一线教师掌握微课制作的相关技术后,还可以在微课制作过程中分担更多的技术性工作,这有利于节约微课的制作成本。

(4)注重合作,发挥系统优势。微课资源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学设计、技术处理、教学支持服务等很多方面,因此,微课的开发应注重合作,发挥系统优势。以开放大学系统为例,在广播电视大学时期,由于没有统一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各地方电大大多是单打独斗,资源建设缺乏明确分工和良性合作,既造成了资源的重复建设,也难以形成精品。虽然整个系统就资源整合问题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但也没有取得根本性的突破[6]。国家开放大学成立后,注重发挥开放大学的系统优势,对资源建设和整合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和引导,比如启动了“网络核心课”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评比”等,形成了一批优质的微课资源,部分资源还在“五分钟课程网”上线展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遵循以知识元为单元的微课开发策略,构建知识元微课系统。具体来说,就是在前期进行微课设计和规划时,应先对拟制作内容进行基于知识元的分析和组织,按照以知识元为单元的原则对微课进行设计。同时,要关注学习者对知识认知的顺序,做好微课的组织和排序,使每个微课既能形成一个独立的微课单元,相互间又能形成一定的联系,学习者通过学习这些系列微课,能够形成一个可视化的知识网状结构,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转化,从而能更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学习和应用这些知识。另外,在互联网充斥着海量的信息资源的背景下,这种设计也有利于学习者更快捷地筛选到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实现学习的个性化和学习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五、结语

通过对国内外微课的发展现状和应用情况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微课发展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尽管在相关教育行政机构的引导下,各级教育机构和教育从业者对于微课制作进行了很多方面的尝试,比如各种微课制作技术培训和微课评比活动等,但从总体来说,我国的微课发展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发展规划。在基于知识元的微课设计、基于正式学习的微课应用等方面都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学习终端的发展,以及终身学习理念的普及,全民学习离我们越来越近。微课将会成为各个年龄段学习者非正式学习的首选方式。届时,微课肯定会发展得更加成熟,满足各种类型学习者终身学习的需求。

[1]魏巍.基于移动学习环境下电子商务课程的微课设计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9):246-247.

[2]唐高辉,程永山.移动互联网时代微课设计模型建构[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71-72.

[3]周贤波.基于学习者角度的微课建设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4):81-82.

[4]黄晓雯.基于知识元的微课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 2015:1-3.

[5]张红兵,封红梅.移动学习环境下的远程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基于传播学的视角[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6):21-24.

[6]候国华.微课融入开放大学移动学习体系的几点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5):87-88.

DesignandDevelopmentofMini-courseinMobileLearningEnvironment

ZHANG Hong-bing, ZHANG Shu-lian

(Hebei Radiao & TV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80, China)

In the mobile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 design goal of mini-course is to make it both play the advantages of mini-course and also help learners to efficiently grasp the content the mini-course tends to communicate. To achieve this goal, its design and development need to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bile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mini-course, mini-cours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procedures, mini-cours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ogram, and learners learning habits.

mobile learning; mini-cours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knowledge element

2017-07-30

国家开放大学2016年度立项课题《知识元视域下的微课程教学设计与开发》(G16A0308Y)

张红兵(1978-),男,河北武安人,经济学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远程教育研究。

G434

A

1008-469X(2017)05-0013-05

猜你喜欢
学习者微课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