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到肠癌,究竟有多远?

2017-02-23 05:13西湖营养
健康人生 2017年2期
关键词:李女士癌变结肠镜

文/西湖营养

息肉到肠癌,究竟有多远?

文/西湖营养

什么是肠息肉?肠息肉就是肠黏膜表面隆起性的病变,通俗地说,是长在肠管内的一个肉疙瘩。大肠是息肉的高发部位,由于很少引起不适症状,也很少引起出血和梗阻,因此往往不易被发现,多数是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才被发现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95%的大肠癌是一步步从大肠息肉转变过来的。这个过程可能需5 ~10年,因个体差异而不同。

因其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临床上只有很少一部分肠息肉患者出现便血、黏液便、腹痛等异常症状,而这些症状也常常缺乏特异性,因此要确诊肠息肉还得依赖结肠镜等器械检查。

李女士六年前出现便血2次,开始很紧张,担心患了直肠癌。结肠镜检查发现是乙状结肠息肉,有两枚。经切除活检为良性的腺瘤样息肉。医生叮嘱要定期复查结肠镜。李女士术后再未出现便血症状,于是也将医生的嘱咐忘在了脑后。六年后再次出现便血症状,结果来院检查发现息肉复发且癌变。

发现息肉,即使是切除了,但环境没改变,还是会有复发的可能,李女士就是一个例子,所以定期复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有结肠息肉病史的病人,都应该定期复查。单发息肉切除、病理证明是良性的,刚开始每年只需查一次肠镜,连续2 ~3年检查不复发,说明这个人息肉复发的概率小,之后可以改为每5 ~10年查一次。对于术后病理提示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和高级别上皮瘤变的息肉容易复发和癌变,为保险起见,有条件者根据个体情况更加密切地复查。

而想减少息肉发生,饮食方面要注意多进食绿叶蔬菜、西红柿、茄子、胡萝卜等,有利于肠道蠕动。

那么回到原问题,切除了结肠息肉可阻断大肠癌的发生吗?

一般腺瘤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三种,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管状腺瘤的癌变率最低。腺瘤性息可能与遗传、慢性炎症刺激、生活习惯、慢性便秘等因素有关。

腺瘤性息肉不会自行消退,药物也难以将其消除,如果不及时处理,可慢慢长大,发生癌变的几率较高。炎性息肉相对安全些,有时很小的炎性息肉会自行消失,但炎性息肉长期受炎症刺激,也有腺瘤发展可能。一般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时应该予以内镜下切除,内镜下息肉切除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切断息肉癌变之路。

虽然大部分医生根据经验,肉眼下大致可以判断良恶性,但活检后显微镜下的病理诊断才是金标准,其中因此检查出肠道息肉都应进行切除。

猜你喜欢
李女士癌变结肠镜
《癌变·畸变·突变》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证书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癌变 ·畸变 ·突变》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证书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癌变1例
擦玻璃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LC3和beclinl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意义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申请信用卡贷款装修房屋常州一女子被骗1万元
男子出轨后满怀愧疚 事后发现妻子红杏也出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