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专业类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

2017-02-23 22:30李启波
文教资料 2016年27期
关键词:路径研究

李启波

摘    要: 新形势下加强兽医专业类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总结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在班团建设方面的有益经验,探索提高兽医专业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路径,认为可以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学院把好全局关、健全指导体系,“两会”把好参与关和创新活动特色,班团把好效果关等,加快提高兽医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 兽医专业    综合能力提升    路径研究    班团建设

“蘊含大学生精神风貌和行为方式的大学生班级文化本质在于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然而,当前的大学生班级文化和班团组织除充分发挥思想引导、组织规范、团结凝聚等功能外,还广泛存在各种异化,诸如班级文化的工具化、班团组织的松散化、班团活动的形式化班级氛围的庸俗化等。

虽然不同的研究者对大学校园及班团文化的研究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把大学班团文化的教育、引导和创造作为最重要的功能加以研究和强调。高校班团文化在改善高校学生的思想状况,提高思想觉悟,提高精神文化境界,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即使如此,仍有学者对于新时期高校班团文化建设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一些学者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发现问题,对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进行过分的强调,从而忽视了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建设;一些研究人员从主体校园文化建设出发,认为大学普遍将学生放在首位而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还有研究者认为高校班团文化特色建设是每个高校建设的一部分,而现在的问题是一些高校的校园和班团文化建设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特色。

如何在形势下加强兽医专业类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是当前迫切解决的问题。学生班团组织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通过总结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在班团建设方面的有益经验,探索提高兽医专业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路径,以期加快提高兽医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

兽医学院历来重视班级、团支部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果,先后有10个班集体被表彰为“江苏省先进班集体”、2个团支部被表彰为“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目前,全院已基本形成了班风正、学风浓的良好氛围。为进一步加强班团组织建设、巩固已经取得成果,我院坚持春学期开展团支部工作述职、秋学期开展班集体工作述职,在每周的学生工作例会上设立“班级风采展示”版块,每次安排一个班级、团支部汇报全面或专项工作,供其他班级、团支部借鉴或参考,使全院班级、团支部之间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一、完善顶层设计,学院把好全局关

教育者之所以高于学生,是因为有着系统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人生经验,能够分析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身心特点,预见学生的心路历程。学院积极全面指导班团活动不仅可以在更高层次上把握班团活动教育的方向,进行有机的宏观调控,而且可以加深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相互了解,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兽医学院充分认识到班团活动的重要作用,积极了解学生的班团活动,全面发动、集思广益,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做指导、出主意,把好大局关。

(一)以完善的制度规范人。

结合学校的素质测评办法等相关规定,兽医学院相继出台了《兽医学院学生素质拓展实施办法》、《兽医学院学生素质测评及奖学金评比细则》、《兽医学院学风建设奖励办法》。为保证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常态化建设,院团委还专门出台了《兽医学院素质拓展报告(讲座)考勤管理规定》,保证有规可循、有章可守。为了保存最原始的班级参加活动记录,根据学校班团建设的意见与精神,学院还制作了《班级成员参加活动情况记录簿》,并每周由学生会办公室牵头,根据活动现场的考勤情况进行检查与核对,将所有活动记录保证准确无误。

(二)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学院充分利用好学校及学院提供的各种培训资源和机会,通过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青共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培训班等,加强对班级两委会干部和普通同学的教育和培训,使他们认真学习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科学发展观等科学理论,努力提高思想理论水平,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清醒。

只有选拔与培养一支能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的学生骨干队伍,才能抓好基层班团组织建设。为此,学院充分利用建国60周年、建党90周年、建团90周年、五四运动95周年等重大纪念日,组织开展以“传承‘五四精神,争做先进青年”、“学党章,明职责,知荣辱,树新风”、“学习身边好榜样,践行核心价值观”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加强对班级同学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学院每学年都会在开学之前,专门组织针对全院学生干部的培训班,旨在提高学生骨干的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培训结束后,学生骨干积极总结,认真探讨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难题。通过理论学习,学生干部普遍提高了工作认识,增强了工作能力,并对工作中可能面临的难题提前解决,做到心中有数、加以克服,并取得很好的培训效果。

(三)以丰富的实践锻炼人。

实践获真知,拓展得能力。学院要求每个班级每学期结合专业开展一项实践活动,并且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要求在每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均要组织社会实践团队;在二年级时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团队,积极参与“挑战杯”、“创青春”等竞赛项目,并且依托动物医院、实验室等科研资源,不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

在素质拓展方面,学院已经初步建立素质拓展活动的常态化,对学生骨干能力提升持续培养与提高。开学之初,就由学院自行组织素质拓展活动,配合理论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之间的相互熟知、增强默契,在素质活动中发展能力,提高管理、组织与领导能力。针对新生,在军训结束之后带他们接受专业的拓展训练,学院每年都安排学生到扬州市附近的素质拓展基地参加户外专业的素质拓展训练,由团委老师带队,不仅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好指导,与学生尽快熟悉,拉近距离,还在很大程度上维护秩序井然、保证安全。通过素质拓展活动,达到“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目的。通过参加拓展培训,不但可以使个人在技能和心理上得到锻炼,而且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团队配合的重要性,可以有效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强化团队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有效增加学生骨干在工作过程中的及时沟通与通力合作。

二、健全指导体系,“两会”把好参与关

学生会和社团联合会(以下简称“两会”)作为学院策划、组织活动的优势主体,在活动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人员与经验的优势。学院重大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是由两会的相关部门承担,并从班级中抽调相关人员,共同做好活动的组织工作,不仅补充活动的人力资源,还起到传帮带的作用,让班级成员及时学到组织活动的知识与经验。

每个月末一周内,学院都要求每班上交下个月的活动计划,活动计划由班长牵头,结合本班特色、专业特色,由全體同学积极参与到活动的策划当中。策划完成后,各班团开展活动时在“两会”相关部门的帮助、指导下,上报学院审批,并在前期由网宣部协助他们做好线上宣传工作,美工部做好线下宣传工作。

活动过程中发动本班和全院同学广泛参与,通过参与学生的参与率评价活动是否有创意、活动是否有价值的重要指标,相关部门认真做好考勤工作,认真、及时、准确记录,将台账记录好,事后补的材料一概不能作为素质测评、评奖评优的凭证与记录。在班级活动之间开展“大众点评”,评出“每月最佳活动”,在评比中提高活动质量,在比较中加强活动参与,真正将参与率高、效果好、内涵深的优秀活动方案延续下来,形成特色活动;活动后期及时总结,及时发现、弥补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不足,以待下次活动能够发挥活动育人最大程度的积极影响。

受到“冰桶挑战”的启发,为了唤醒更多大学生的读书热情,让更多的人了解“多读书,读好书”的重要性,新闻中心与动医1204班的同学联合发起了一场“冰书挑战”的比赛。活动效果非常好,学生在线上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成为十月份“每月最佳活动”,成为“两会”部门与班团共建活动的示范与典范。

三、创新活动特色,班团把好效果关

各班班集体与团支部是学院活动开展的参与主体与受益主体,广大学生的活动需求与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活动最初的策划,想学生之所想、办学生之所办,发挥各班班集体与团支部的积极性与能动性,积极创新,想出新意,经过班集体讨论后形成策划,形成特色。

(一)建构软环境,班级文化塑造人。

学院按照《扬州大学学生班集体建设规范》和《扬州大学团支部工作条例》等规定,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及时选举产生班级中素质高、能力强、作风正、愿奉献的骨干学生组成班级“两委会”,配全配强班委会、团支委会班子;班级制度是班级日常工作开展的基础,学院充分发挥每名同学的积极性,班主任的指导、两委会的牵头、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下制定班级章程、选择班歌、设计班徽,确定班风与班训,以班级的隐性文化打造班级软环境,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养集体荣誉感与归属感。

(二)开展新活动,素质能力提高快。

学院要求每个班都要上报本月的班级活动计划,鼓励各班级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涵,增加活动特色。在全院活动的基础上,要求各班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具有班级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努力满足同学多样化的需求,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发展自己、提升自己,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在活动中提高素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集体意识与责任意识。

(三)抓结对共建,班级支部特色显。

学院充分利用班级、团支部与离退休党支部结对,发挥老党员在学生思想教育与人生引导上的积极作用,动医1201班与江庆国老师结对,成为特聘校外班主任,并积极参与到班级的主题班会中,给予同学学习和未来就业方面的指导,言传身教“不忘父辈创业路,勤俭节约任我行”的创业精神;与社区结对,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服务中,作为当代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契机。目前青年志愿者协会已与文苑社区结对共建,动医1301班与贵州开阳二中一年级六班结对,通过书信等方式带给孩子们知识与希望,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与成长;与企业结对,可以及时了解当前的就业市场、企业需求,目前动医1202班已经与生泰尔公司结对成立了“生泰尔班”,每年与公司结对作为暑期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共建活动,使班级、团支部在结对共建中彰显特色,成员得到锻炼成长。

(四)抓专业特色,促学风强技能。

学院要求各班认真做好班级基础工作日志记录、检查和反馈,及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制订与修订,四、六级考试、考研准备等工作,四、六级通过率逐年提高,升学率稳定在45%左右,高的班级达60%。在技能方面,学院每年都会举行兽医技能大比武,并积极参加全国范围内的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并于“生泰尔杯”全国大学生第三届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中获特等奖,这充分展示了我院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

四、结语

让班团成为素质拓展活动的主体,鼓励学生班团两委会组织、带领班级同学,共同策划和组织素质拓展活动,努力提高广大学生尤其是兽医专业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是高校学生管理中重要的抓手,只有学院有指导、班团有计划,学生才能参与广,活动效果才能好。

参考文献:

[1]黄正夫.意蕴、境遇及诉求:大学班级文化的德性审视[J].江苏高教,2013.01(1).

[2]朱芳转.班团活动与大学生能力提升研究[J].时代教育,2016.09(15).

[3]高淑红.回顾与展望:高校班级建设研究综述[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5.06(3).

[4]江旭梅.高校班团活动现状及对策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05(5).

资助项目: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

2015B158)。

猜你喜欢
路径研究
智慧旅游背景下民族地区旅游的优化升级研究
哈尔滨新区对外开放路径研究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研究
构建中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路径
以目标为导向的智能审计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