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7-02-23 11:14余朵
医学信息 2016年35期
关键词:气管切开重型颅脑损伤

余朵

摘要:目的 探讨ICU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中实施循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ICU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实施循征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循征护理对ICU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监护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循征护理

气管切开是机械通气的一种,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是ICU用于抢救临床各种呼吸停止和衰竭的重要手段[1]。护理质量的好坏是影响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因素,为探讨循征护理对ICU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的应用效果,笔者对我院90例患者进行了研究,并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本实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ICU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15~69岁,平均(37.4±9.3)岁;交通事故伤28例,坠落伤7例,其他伤10例。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14~71岁,平均(37.6±9.1)岁;交通事故伤27例,坠落伤8例,其他伤10例。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种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征护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2.1确定临床问题 确定影响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各项因素,包括吸痰频率、吸痰管深度、口腔护理、气道湿化和心理护理等。

1.2.2循征方法 以ICU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循证护理、随机、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等为检索词,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搜集相关证据,分析其可行性,并将证据与护理人员经验、患者需求等相结合,制订最合理的护理方案。

1.2.2.1吸痰频率 采用"适时吸痰法",在患者频繁咳嗽、呛咳或有憋氣、血氧饱和度低、可听见痰鸣音时给予吸痰。

1.2.2.2吸痰管深度 深层吸痰较浅层吸痰并无显著性优势,但副作用却明显增多,故本实验采用浅层吸痰法,插管深度采用气管插管末端外2.0 cm至胸骨角上2~3 cm的距离,做好记录并挂在患者床头,确保每次插管深度一致。

1.2.2.3口腔护理问题 对照组采用口腔冲洗法清洁口腔,清洁液为3%硼酸或3%双氧水或灭滴灵。观察组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清洁液,并与口腔擦拭方式相结合,有效降低口臭、口腔感染和牙斑的产生。

1.2.2.4气道湿化问题 对照组采用0.9%生理盐水微泵持续气道滴注湿化,观察组采用0.45%氯化钠、1.25%碳酸氢钠和无菌蒸馏水进行持续湿化法,并依据患者痰液调整湿化液量,护理温度为(33.0±2.0)℃。

1.2.2.5心理护理问题 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多多鼓励患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恐惧、焦虑等悲观情绪,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1.3观察指标及标准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比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刺激性咳嗽、气道粘膜损伤发生率等。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P<0.05,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机械通气时间和监护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VAP、刺激性咳嗽及气道粘膜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护理满意度97.8%(44/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36/4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循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上世纪90年代产生的护理理念,是指"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年所获的最好研究证据,并依据护理人员个人护理经验,充分考虑患者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并将三者完美结合,制订出最佳的护理方案[2]。本实验数据表明,循征护理可有效缩短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效果良好。但是,本实验研究样本量小,仍需大样本量数据支持;此外,循证医学在我国普及程度有限,护理人员循征护理知识欠缺,实施过程或有差异,这对护理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徐小琴[3]对7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本实验研究结果相符合。

综上所述,循征护理对ICU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监护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娟.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综合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5,36(1):174-175.

[2]蔡志红,张玲霞,王利.优质护理在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实施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9):2621-2622.

[3]徐小琴,王道芳,张盼,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循征护理观察[J].甘肃科技,2014,30(24):138-140.

编辑/罗茗柯

猜你喜欢
气管切开重型颅脑损伤
紧急气管插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
气道护理在脑外科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
重型颅脑损伤后中枢性低钠血症的时间窗研究
腰大池持续引流在重型颅脑损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的价值探析
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临床救治策略
气管切开致皮下气肿的抢救配合
重症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胃管置入法的比较及护理
早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观察
颅脑外伤行气管切开术后胃肠外营养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