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优势产业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2017-02-24 19:18永顺县人民政府416700李玉芳
湖南农业 2017年12期
关键词:永顺县优质稻特色产业

永顺县人民政府(416700) 李玉芳

发展优势产业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永顺县人民政府(416700) 李玉芳

永顺县是湘西州的农业大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工作,把发展生产、培育特色产业作为精准脱贫的根本之策,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16年,永顺县累计建成农业特色产业基地4.87万公顷,实现农业总产值27.96亿元,其中特色产业总产值24.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9.1%,带动24673名贫困人口脱贫。

1.坚持因地制宜,突出规划引领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目标,结合传统种植习惯、种植规模及市场需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将优质稻、猕猴桃、柑橘、油茶、烤烟、茶叶、湘西黑猪等七大产业确定为县域优势特色产业。永顺县编制了《永顺县山地特色生态农业发展规划(2015—2020)》和《永顺县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6—2020)》,结合规划,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计划每年整合资金1亿元,重点发展七大优势特色产业。

2.突出园区示范,加大财政投入永顺县立足资源禀赋,紧扣优势做文章,加大资金支持力度。2016年以来整合投入产业建设资金2.4亿元,给予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贫困户人均1000~2000元的补助,把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创办了猕猴桃生态产业园、柑橘标准生产基地、油茶基地、高档优质稻订单农业基地。全县共建66.7公顷标准园46个、6.7公顷示范园380个,确保贫困户依托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稳定脱贫。

3.创新经营模式,激发发展活力发挥现代农业园区技术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平台、核心辐射等功能作用,引导贫困农户发展特色产业或入园创业就业,参与园区建设,分享特色产业收益。扶持种养专业合作社235个、家庭农牧场240家,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产业扶贫,结合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建设,发展优质稻订单1333公顷。在芙蓉镇启动建设了农业大数据及电商平台,引导北京资源亿家集团、沃康油业、大洋化肥等14家企业开展“百企联村扶贫活动”,开展“公司+家庭农场”服务模式。

4.加强技术指导,促进品牌创建组织专家编印了优质稻、猕猴桃、柑橘、茶叶等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举办各类培训班252期,发放资料5万余份,培训及接受农民咨询10万人次,确保每个贫困家庭有1名技术明白人。还组织贫困村“两委”成员、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等产业带头人,前往北京、辽宁等地培训学习。积极参加国家级、省举办的各类农展会,提升特色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尤其是松柏镇采取“政府+公司+电商+合作社+农户”模式,销售旺季实现单日网销猕猴桃3000余件。永顺县农产品获得有机认证1个、绿色认证6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17万公顷。着力打造了长官湘果王椪柑、松柏御扇果王猕猴桃、溪洲莓茶、颗砂贡米、土司口粮等地方优质农产品品牌。

5.创新帮扶方式,助推精准脱贫一是健全帮扶机制。以产业扶贫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推行“县级领导联乡、县直单位包村、党员干部帮户”驻村帮扶,全县安排79名科技特派员,对接114个村进行技术指导。二是创建利益联结。针对贫困户实际做到因户施策,在对有劳力缺资金和技术的贫困户给予一定额度资金实行直接帮扶的基础上,推行委托帮扶;对无劳动能力或劳动力不足的贫困户实行将土地等生产要素委托给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统一经营、收益按比例分成的委托帮扶。三是试行股份扶贫。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吸纳贫困户的生产要素、项目补助资金入股实行股份扶贫,采取委托、订单、合作、股份等多种形式,帮助、带动贫困户发展长短结合、种养结合的特色产业,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依托土地租金、股份分红、帮扶收益和就近务工等多种收入实现脱贫。

猜你喜欢
永顺县优质稻特色产业
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
湖南省永顺县老年大学校歌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永顺县:政企联动 安全度汛有保障
永顺县渔业生产发展的思考
粮食企业建立优质稻商品生产基地的研究与思考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多个特色产业在全国领先
推广优质稻 种出“好粮油”
湘西永顺大学生支教模式创新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