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2015年旱粮生产态势分析

2017-02-25 06:12石子建李建辉汪惠芳陈润兴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县市区衢州市衢州

石子建,李建辉,汪惠芳,陈润兴

(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衢州市农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浙江衢州 324000)

衢州市2015年旱粮生产态势分析

石子建,李建辉*,汪惠芳,陈润兴

(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衢州市农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浙江衢州 324000)

通过与2014年数据相比较,分析了衢州市2015年旱粮生产态势,总结了主要经验,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扩大旱粮生产的建议。

衢州;旱粮;生产态势

旱粮是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大豆、甘薯、玉米、马铃薯、小麦、大麦、蚕豆、豌豆、高粱、荞麦等。衢州地区作为浙江省的农业大市,发展旱粮对稳定粮食生产、丰富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及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1-3]。

近年来,衢州市充分利用丰富的山地和低丘缓坡资源,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潜力,大力发展旱粮生产。衢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旱粮生产的扶持政策和补贴标准,从2014年开始把旱粮作物高产创建列入全市粮食工作的重点内容[4]。同时,衢州市农业科研单位和农技推广部门紧密合作,引进并筛选出了一系列适合衢州地区种植的旱粮品种,积极推广间作套种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不断提高旱粮在销售、加工、流通等环节的附加值,旱粮生产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衢州市旱粮生产也存在诸如种植零星分散、耕作粗放、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基于此,通过与2014年数据相比较,分析了衢州市2015年旱粮生产态势,总结了主要经验,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进一步推动旱粮生产发展。

1 衢州市旱粮生产态势分析

1.1 各县市区旱粮种植情况

衢州市各县市区2014、2015年旱粮种植面积如图1所示。2014年全市旱粮种植总面积为38 187.93 hm2,2015年为40 429.07 hm2,较2014年增幅5.87%。从各县市区旱粮种植情况来看,2015年较2014年各县市区的旱粮种植面积均有所增加。其中,龙游县的旱粮种植面积增幅为11.34%,增幅最大;江山市的旱粮种植面积增幅为0.77%,增幅最小。2年各县市区的旱粮种植面积排序未发生变化,从大到小依次为江山市、开化县、龙游县、衢江区、常山县和柯城区,2015年各县市区旱粮种植面积占比分别为26.27%、23.56%、15.39%、14.68%、12.06%和8.04%。

图1 2014-2015年衢州市各县市区旱粮种植面积

衢州市旱粮作物种植面积各县区占比如图2示。从中可以看出,2014年和2015年不同旱粮作物种植面积各县市区占比均有所变化,但变化幅度不大,其中开化县增加了较多的高粱种植面积,而江山市减少了较多的高粱种植面积。龙游县种植的大麦和蚕豆的面积在衢州市中所占比重均达到50%以上;常山县各旱粮作物种植面积均偏小;开化县种植的干籽玉米、甘薯、干籽大豆占比较大,大豆、蚕豆、荞麦没有种植;2015年江山市的不同旱粮作物种植面积占比介于8.78%~46.57%,不仅总种植面积最大,而且分布较均匀;衢江区的鲜食大豆、鲜食玉米和荞麦种植面积较大,大麦和杂豆没有种植,其余作物种植面积占比较小;柯城区除了荞麦的种植面积较大外,其余旱粮作物占比均相对较小。

图2 2014-2015年衢州市旱粮作物种植面积各县市区占比

1.2 不同旱粮作物种植情况

衢州市旱粮作物种植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从中可以看出,2014年和2015年衢州旱粮的种植以玉米、甘薯、大豆为主;马铃薯的种植面积超过2 000 hm2,小麦、蚕豆、豌豆、杂豆、高粱、花生、芝麻的种植面积均在2 000 hm2以下,大麦和荞麦的种植面积分别为280.40、241.07 hm2。除马铃薯和豌豆以外,其他作物的种植面积均呈现出增加态势。其中,高粱、小麦、芝麻等作物的增幅较大,分别为53.89%、25.61%、20.93%;干籽玉米、甘薯、干籽大豆、蚕豆、杂豆的种植面积增幅较小,分别介于0.46%~1.91%;2015年较2014年的马铃薯和豌豆的种植面积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

图3 2014-2015年衢州市旱粮作物种植面积变化

衢州市各类旱粮作物种植面积所占比例如图4所示。从中可以看出,2015年有多种旱粮作物种植面积所占比例较2014年略微减少,如大豆、马铃薯、甘薯和蚕(豌)豆,而玉米、大(小)麦和其他旱粮所占比例则略有增加,总的旱粮种植面积同比增加5.87%。其中增长最快的是高粱、荞麦、花生等旱粮作物,表明衢州市的旱粮生产呈现出多元化种植趋势,这有利于丰富百姓的膳食结构。

图4 衢州市2014年(内环)和2015年(外环)各类旱粮作物种植面积比例

2 衢州市旱粮生产主要经验

2015年,衢州市旱粮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种植面积再创新高,种植结构更趋合理,主要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级政府重视。衢州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旱粮生产,不断加大对旱粮种植的补助力度,先后建设了102个省市级旱粮高产示范基地,积极鼓励旱粮种植主体扩大生产规模,激发农户种植热情,为旱粮生产态势持续向好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二是新品种、新技术快速推广。针对衢州市部分旱粮品种更新较慢、产量较低的问题,衢州市农科院和农技推广部门不断加快新品种引进步伐,2015年共引进新品种70个,新品种推广面积达2.6万hm2。同时以市农科院为主体,积极推广旱粮生产新技术,引进一批适合衢州地区种植的农机设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旱粮生产成本,提高了旱粮种植收益。三是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资源。在时间安排上,重点发展冬春季旱粮,充分利用冬闲农田种植大小麦、蚕豌豆,提高粮食复种指数,实现“绿色过冬”;在空间安排上,通过利用新垦耕地、园地套种等方式扩大旱粮种植面积。四是农技人员工作得力。衢州市农技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开展技术培训、组织农户座谈、组织项目实施和鼓励农商对接等措施,引导农户进一步稳定和扩大种粮规模,促进粮食的集约化生产,实现规模效益。

3 讨论

衢州市2015年旱粮种植面积快速增长,但在生产中仍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一是基础设施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灌溉设施、抗灾设施建设均不完善,如2015年的灾害天气造成了旱粮的大幅度减产;二是机械化程度低,由于农户的旱粮种植面积小、零散,低山丘陵的地形不利于机械作业,农业机械化生产进展缓慢,大部分旱粮如番薯、大豆、玉米等收获均依靠人工,导致种植成本增加;三是品牌建设滞后,缺乏有突出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市场竞争力疲软;四是劳动力成本偏高的问题较为突出。

针对上述问题,除了继续保持原有的旱粮生产优势外,应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推进:一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水利系统的建设有待完善,同时农技人员应注意推广如配方施肥、水旱轮作等旱粮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增强旱粮生产能力;二是加强与农机部门合作,根据衢州市地形特征、粮食结构特征,持续推进适合本市新型农机设备的引进工作,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从根本上缓解人力成本过高问题;三是发挥地缘优势,如利用钱江源头、烂柯山等富含生态、健康意义的地理名称,着重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旱粮品牌;四是在旱粮的销售、加工、流通等环节下功夫,例如可学习“诸暨绿康生物科技”经验,以红薯为原料进行深加工,并设计出丰富的产品,采用订单模式,不断推动基地建设,打造“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1] 纪国成,吴早贵.浙江省旱粮生产发展思路与政策建议[J].上海农业学报,2006,22(2):91-93.

[2] 吴早贵.浙江省旱粮生产情况及发展措施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05(5):337-342.

[3] 丁贤劼,王成祥.浙江省粮食安全问题的战略性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04(3):109-112.

[4] 李建辉,汪惠芳,陈润兴,等.衢州市旱粮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8):1171-1175.

(责任编辑:张瑞麟)

S50

A

0528-9017(2017)01-0014-03

文献著录格式:石子建,李建辉,汪惠芳,等.衢州市2015年旱粮生产态势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1):14-16.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104

2016-07-01

衢州市旱作粮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衢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3Y022,2014Y022,2015Y023)

石子建(1991-),男,技术员,硕士,从事根际磷养分研究工作,E-mail:zijiansh@126.com。

李建辉(1979-),男,农艺师,博士,从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工作,E-mail:lijianhui@yeah.net。

猜你喜欢
县市区衢州市衢州
衢州体育公园——“消失”的体育场
湖南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水平评价
——基于122 个县市区2020 年调度资料分析
衢州烂柯山
Qinghu: Glorious Trade Town on Silk Road
衢州“一村万树”绿化模式好
陕西省咸阳市划定8个畜禽养殖禁养限养县市区
衢州市常山县天马一小
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