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市农机学校发展启示

2017-02-25 02:43枝江市农机局田国红
湖北农机化 2017年3期
关键词:枝江枝江市技术培训

枝江市农机局 田国红

枝江市农机学校发展启示

枝江市农机局 田国红

县级农机学校多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为当时国家提出“1980年全国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技术支撑,全国共有县级农机学校2 000余所。随着农村家庭经营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县级农机学校随着改革的浪潮随波逐流,部分在改革创新中发展壮大,更多的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名存实亡。枝江市农机学校成立于1974年,位于枝江市董市镇郊,占地4万余㎡,是枝江市重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全国农机成人教育培训先进单位、全省首批“四有”农机学校、湖北省拖拉机培训机构教员培训基地、全国农机科普先进集体、全国农业科技贡献奖获得者单位,是职能最完整、功能最齐全、效益最突出的县级农机培训推广机构之一。笔者走访枝江市农机学校,就是希望从枝江农机培训推广事业的快速发展中找到启示。

1 基本情况

近年来,枝江市农机学校以提高新职农民素质为基础,以推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为手段,以培训汽车驾驶员为后盾,以农民经营主体升级为抓手,紧紧围绕“发展大农机,服务大农业,展现新作为”这一主线,积极开展农机技术培训推广应用工作。2016年,全年培训农机技术人员1万余人,推广农机新技术5项,培训汽车驾驶员6567人,承担农业部、省、宜昌市安排各类农机演示活动4次,有效地推动全市农机化事业有序健康发展。近10年累计培训农民、农机手8万余人次,相当于全市农业劳动力人数的总和。

2 主要做法

2.1 打造一个适应枝江农业发展的农机培训推广新机构

2.1.1 主动整合资源

2015年元月,枝江市农机学校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将原市农机推广站与市农机学校整合组建了新的枝江市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枝江市农机学校),属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使全市农机培训推广工作拥有高级工程师2名,中级职称8名,初级职称4名,技师3名,操作教员6名;拥有各类机动车教练车53辆,常年在校培训规模达到500人;能承担汽车、拖拉机等机动车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农机(机电)维修、各类农机操作、农机管理等知识技术培训,年承担各类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项目4项以上,资源的整合奠定了全市农业机械技术培训推广应用的基石。

2.1.2 广开办学门路

对县级农机学校来说,新职农民培育国家只拨付1 000元资金(要求培训7 d)是无法满足正常培训开支的,农机技术推广更是亏本买卖,靠上级的所谓项目根本不能满足全市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需要,仅凭单位差额拨款的几十万元,连职工吃饭的问题都无法解决。枝江市农机学校走的是“以汽补农”的路子,利用现有的13 000㎡农机培训场地开展汽驾培训教学,自筹资金150余万元进行训练场地扩建及办公楼维修改造,汽车驾驶员培训达到“两项国标”,顺利通过省汽车驾驶员培训资质验收,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质量信誉考核达到“AAA”,实现年培训汽车驾驶员5000人以上的规模,为农机技术培训推广工作提供充足资金支持。

2.1.3 注重师资培养

加强农机师资库建设,聘请综合素质高、专业理论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骨干组成农机技术培训推广讲师团,从中挑选优秀人才。注重农机推广技术人员“充电”,采取“请进来”:请先进农机生产企业专家、教授到本地授课,在让农民得到需要的技术培训同时,让推广人员快速补上先进适用的知识技能课;“走出去”:安排推广人员到先进农机企业特别是维修点当学徒拜师,到大学去学习深造,让他们快速补上理论实践结合课。近年来,枝江市农机学校聘请华农教授2名、湖工博士1名、湖北省农科院副研究员1名到枝江授课,安排10多名推广人员到一拖、福田等知名企业和华农学习。

2.2 完善三驾齐驱的农机培训推广应用新格局

2.2.1 强化农机培训,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积极参与“百万农机手大培训活动”,认真制定培训方案,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免费指导农民培训万余人次。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农民的培训工作,每年免费培训农民2 000余人。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下沉培训阵地到村组,举办农机使用与维修专业培训班,年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200人。做好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工作,将每月8日确定为拖拉机驾驶培训日。履行湖北省拖拉机培训机构教员培训机构职责,为全省拖拉机培训机构培养师资力量。在2017年全省“三个百万”农机闹春耕活动中,枝江农机得到农业部、省、宜昌市农机主管部门领导高度赞扬,不仅在农机行业中享有盛誉,而且枝江市委书记刘丰雷在全市基层党建述评大会上,称赞枝江市农机部门“小部门、大作为”。

2.2.2 加强农机推广,为农机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一是争取各类农机化项目到枝江实施。近几年来,枝江市主动争取了农业部、省、市各级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项目,主要包括水稻育插秧机械化、马铃薯和花生全程机械化项目、油菜机械化直播及棉花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项目,形成了枝江独特的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规范;二是主动承担部、省、市各级农机化技术推广演示观摩活动,展现枝江市农机化发展水平,引起各级领导重视枝江、重视农机培训推广工作。2016年,枝江市作为宜昌市唯一、全省6家县市之一,被省农机局授予湖北省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市。

2.2.3 扶持经营主体,为农机技术推广提供机制支撑

一是扶持新职农民成为新型农民经营主体。安排教师对已培训的新职农民进行回访,鼓励他们成立合作社、家庭农场,或者参与他人组织的合作组织。据统计,近3年全市有26名新职农民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63名新职农民成立了家庭农场或其他合作社,894名新职农民参与了合作组织。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50家,年服务创收8000多万元。全市已有2家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二是扶持新职农民成为农业科技带头人。近年来,枝江市农机学校结合省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每年选择110名新职农民成为农机科技示范户,安排11名农机教师(技术指导员)采取一对十的方式进行跟踪指导、服务,传授农机新技术,通过他们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目前,全市共培育新职农机大户402户,年农机服务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三是鼓励新职农民载体承担农机科技项目建设。目前,全市各类农机现场演示会均由新职农民载体——合作社承担,枝江市农机部门只组织相关领导、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人员及当地农民参加,根据现场会规模、调动机械数量及作业量,支付合作社现场演示会相关费用,扩大合作社影响力。

3 有益启示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看到、听到和感受到最多不外乎6个词语:那就是领导重视、改革创新、不懈追求、保证质量、安全生产和自我加压。

3.1 领导重视是前提

一是广泛争取市委、市政府及部、省、市各级农机主管部门领导支持,市委书记、市长及各级主管部门领导多次到该校调研,现场解决问题,将该校确定为一类公益性事业单位;二是主动汇报工作,积极为各级领导排忧解难,承担各类农业农机现场观摩活动,得到各级领导重视,为农机化技术培训推广事业指明方向。

3.2 改革创新是基础

枝江市农机学校在困难面前不是等靠要,更不是怨天尤人,而是不断改革创新,顺应时代潮流。如在农机技术培训方面,首先尝试农机有偿培训,首先开办汽车驾驶员培训班,在多次改革中不断创新,从一个只有4台教练车的汽车驾驶员培训班办成了现在拥有50余台教练车的培训基地;在学历教育盛行时办过大专函授、中专(中技)学历教育,也办过农机汽车维修、加油站等实体,总之一条就是通过改革创新不断实现创收目标。但枝江市农机学校始终牢记自己的本职:那就是农机培训推广是主业,这是一刻也不曾放松过的。

3.3 不懈追求是关键

在枝江市农机学校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有那么一批努力奉献的一群人,是他们的不懈追求带来了如今农机推广培训事业的繁荣。胡继初,一个60年代毕业的华中农业大学学生,1984年担任了枝江县农机学校校长,是他把一个死气沉沉的县级农机学校创办成全国农机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孙复华,原枝江县农机局局长,是他让农机学校在历史的长河中保留下现有的基地。吴昌玉,原枝江市农机局局长,是他开办了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新项目。李奎阳,原枝江市副市长,是他实现了枝江市农机学校与推广机构整合,给农机技术培训推广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还有他、她……所有为枝江农机培训推广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人们,枝江农机学校人永远都不会忘记!

2.4 保证质量是生命

在过去30多年中,枝江农机学校人始终把质量作为单位发展的生命线,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教学,合理安排理论、参观、操作和考核,尽可能地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维修作业现场、合作社、育秧大棚,让学员在实践中长知识,增技能。重视直观教学、经验教学和学生亲身体验,突出教师分工协作,农机专家讲解农机专业技术,农业专家传授农机作业时农艺要求。免费为学员提供午餐、冷热水供应,免费发放学习用具,报销往返交通费等,使学生学到过硬的本领。在历次中专、中技、农机维修人员、拖拉机、汽车驾驶员培训考试中,枝江市农机学校学生均名列前茅;在多次行业检查验收中,枝江市农机学校都是顺利通过。

3.5 安全生产是保障

枝江市农机学校始终将安全生产“挂在嘴上、拿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挂在嘴上”就是广泛宣传,通过会议、宣传栏、宣传车、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农机通”等媒体,广泛宣传安全生产,实行每日一讲,营造安全氛围。“拿在手上”就是制定制度,人手一册,对汽车、拖拉机驾驶培训每天实行岗前安全教育10 min,及时提醒驾驶培训教练员、学员及农机操作人员安全生产。“落实在行动上”就是扎实做好安全预防,做好安全设施预防,安全检查预防,做好驾驶员培训消防安全及农机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提高教练员、学员及农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多年来,这所培训了10余万名各类机动车驾驶员和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学校,从未发生过一起重特大培训安全事故。

3.6 自我加压是手段

在访谈中笔者了解到,枝江市农机学校人在完成每一项工作之后总是能迅速总结经验教训,理清下一步工作思路,总是把每一个活动结束作为下一项工作的开端,自我加压,不断进取。谁能想像,近2年时间枝江市农机学校就主办、参与了全省拖拉机培训机构教员培训班、农机技术培训推广大比武、农机事故安全演练、全国棉花全程机械化演示观摩、全省马铃薯、花生、萝卜、水稻全程机械化演示、全省“三个百万农机闹春耕”启动活动10余场次,还承担了宜昌、枝江市级多次演示现场,平均每2个月就举办一场大型农机培训推广活动,使各级领导知晓农机、了解枝江,使全体农民学会农机、推广农机、掌握农机、应用农机。据2016年全市农业数据统计年报显示,全市农机化耕收机械化综合作业率从2014年底69.3%提高到72.9%。

4 相关建议

4.1 主要问题

在走访中,我们还发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经费渠道不畅。枝江市虽实行“以汽补农”方式可为农机培训推广提供充足资金,但毕竟不可复制,且汽驾培训形势严峻后农机培训推广何去何从都需要重新探讨。

(2)技术人才断层。从20世纪90年代到2015年前,基层单位基本没有引进农机专业技术人才,近2年虽有增加,但毕竟人数不足,且不能迅速挑起农机技术培训推广的大梁。

(3)培训主体不明。按照“谁生产、谁培训”“谁销售、谁培训”的原则,农机生产企业和经销企业都是理所当然的培训推广主体;县级农机学校培训职能是农村初级职业技术培训,主要培训对象为农业生产一线的农机操作人员,三者培训对象相同,职能相近,存在“三个和尚无水吃”的现象。

4.2 建议

(1)加大农机推广培训投入。按照《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要求,将农机培训推广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农机科技推广活动效果,增强农机化发展后劲。

(2)加大农机人才引进培训力度。人社部门有计划地增加编制引进人才;对现有农机教师开展强化培训,选送到先进企业、院校学习;开展校校、校企联合,引进教授、专家到农机学校授课,及时充电。

(3)健全农机推广培训体系。合理构建市、镇、村、农机合作社(科技示范户)四位一体的培训推广体系。规范农机学校、农机生产、销售企业培训职能,鼓励农机生产销售企业与农机培训推广机构联合,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加快新型农机科技推广应用和技术创新,切实提高机械化作业能力,推动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健康快速发展。

2017-05-05)

猜你喜欢
枝江枝江市技术培训
怀仁市:举办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培训
三大智能灯光技术培训于CIT2021展会期间举行
陕西千阳:春耕备耕抓上手 技术培训走在前
SBS结合CBL在听力学技术培训中的应用与实践
枝江柔雅白酒风味成分剖析
枝江石油的一次远足
枝江市农村合作金融试点经验与不足
县域资源产出率核算体系研究
True Joys in Life
加强枝江市动物产地检疫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