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画笔

2017-02-25 11:43
小学生导刊 2017年36期
关键词:放牛娃雷公齐白石

一 帆

神奇的画笔

一 帆

介绍

你知道齐白石爷爷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吗?

1864年1月1日,齐白石出生在湖南湘潭杏子坞,小名阿芝。他8岁开始入蒙馆读书,可是不到一年,便辍学在家。砍柴、放牛时,他仍然努力地找书来读,找书学习知识。

他喜欢在地上画画。后来,他当了木匠,白天干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学画画。夏天蚊虫叮咬,冬天两脚冻得发麻,他都不在乎,一直画到灯油燃尽为止。就这样,他的画画得越来越好。

他后来成了一位著名的画家。他画中的虾活灵活现,十分传神。半透明的虾在水中嬉戏,或急或缓,时聚时散,情态各异,惹人喜爱。

【厨房。小男孩手拿松枝在柴灰上歪歪斜斜地写自己的名字——纯芝。一只小猫从灶台上跳到他身边。他抚摸猫,又仔细地观察猫。他试着把猫的样子画在柴灰上。】

齐白石:喵喵喵,小猫真可爱。小猫不要跑,我来给你画个像。小黑炭当猫眼,小柴棍当猫胡须!

【屋外。挽着裤腿,光着脚丫的爷爷挑着一担柴,手里捏着一条不大的鱼。他从山路上走到家门口。】

爷爷(看见柴灰上歪歪扭扭的字和似是而非的猫脸,十分惊喜):哎哟,你这么小就会写字、画画了!

齐白石:爷爷,鱼在水里怎么呼吸,怎么游泳啊?

爷爷:鱼儿在水里用鳃呼吸,用鱼鳍游泳。

齐白石:水塘里的虾为什么倒退着走?

爷爷:你仔细去看看,小虾的身子有几节,有几只脚,脚在水里怎么动的。

【家门口空地。七岁的齐白石用松枝在泥地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画小孩的画像。】

小伙伴:你在画什么?

齐白石:在画小朋友。

【村路上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小孩子们兴冲冲地跑到齐白石家门口。】小男孩:新上任的巡检坐着轿子在白石铺打转转呢!

妈妈:你不去看啊?

齐白石(把松枝一扔):不去,有什么看头!

妈妈:这孩子真别扭。

【孩子们一溜烟去看热闹了。妈妈伸手在齐白石脸上轻轻拍了一下。齐白石忽然跑开了。他一边跑一边回头张望。】

爷爷:跑得可真快,小子身体好了,跑得比马儿还快。(叹气)就是瘦了点!

妈妈(追了一下,停住脚步):我们凭一双手吃饭,人家当人家的官,不看就不看啦。

【齐白石回头看着妈妈笑,跑回妈妈身边。】

妈妈(抚摸齐白石的头):好孩子,有志气!

【院子里,大人下地劳动去了。齐白石把自己的画全贴在院子的墙上,请小伙伴们一起来看。爷爷突然回来了。】

爷爷:哟,你这是在办画展吗?画得真不错,什么时候画了这么多画?

齐白石:好久了,闲着就画。

爷爷:呀,这幅画里面,鸡的脚趾可不对啊!鸡有四个脚趾,前面三个脚趾有趾甲,后面的一只没有。不信,你去看看。

齐白石:真是的呢。我重新画。爷爷,你看,这一幅怎样?

爷爷:嗯,不错。这幅画画的是一只兔子啊。小兔子的眼睛好亮啊,像宝石。可是,这后腿怎么比前腿长一些?

齐白石:哈,这回你错了。我观察你送给我的小兔子好几天,兔子的后腿就是比前腿长呀。

爷爷:哈哈哈……

【村口,齐白石坐在小河边。】

小伙伴:来抓鱼吧,那里有一条,别让它跑了,哈哈……你在画什么呀?

齐白石:我在画清澈的溪水,圆圆的鹅卵石,自由自在的小鱼小虾。

【妈妈提着一篮子菜,手里拿着一大把野花走来,他向妈妈跑去。】

妈妈:不要跑,小心被石头绊倒啦。小孩子别老在河边玩,掉到水里怎么办?送你些花,认识这是什么花吗?

齐白石:粉色的是桃花,真好看。

妈妈:这朵呢?

齐白石:映山红,是不是?

妈妈:是。这一朵呢?

齐白石:这,这是栀子花。

妈妈:真棒!你认识这么多花。爷爷教你写的字,都记住了吗?

齐白石:记住了。为什么要认识这么多字?

妈妈:人会识字少吃点苦。多识字,多有益处。能读很多书,学很多东西呢。

齐白石:妈妈,“狗”字为什么又写成“犬”字,两个字的意思不一样吗?

妈妈:这两个字写法不一样,意思一样。你会动脑思考了,不错呀。明天送你去外公家的蒙馆跟先生学习知识吧。

齐白石:好呀!

【湘潭白石铺村口路上,同学家门口。】

同学一:你在看什么?

齐白石:看门上贴着雷公神像呢。

同学一:啊,雷公是什么?

齐白石:雷公是天上的神仙,手里拿着镜子、斧头,专门打坏人。

同学一:哇,这么厉害。

齐白石:那当然!你看,雷公的脸是朱砂红,两只眼睛又圆又大,咧着的大嘴露着几颗牙齿,嘴边的胡须向四周翘着。全身披着铠甲,赤着脚,两手提着铜铃,真威风呀!我也要画一幅雷公的画像。

同学一:啊,这可难画了!

【齐白石对着门上的雷公像,一笔一划地画起来。几个同学猫着腰,看他画。】

同学一:哈哈哈,你画的这是什么呀?画成一张怪鸟脸了,黑糊糊的呀。

齐白石:嗯,这张没画好。你帮我找个凳子来,我到门上看着画。

同学一:给你凳子,小心点,别摔了。

齐白石:看,这一回,画得像了吧。

同学二:让我看看。这回像啊。你给我也画一张吧?

齐白石:好啊。

【蒙馆。】

同学二:听说你昨天画了一张雷公像,给我看看吧。

齐白石:好啊。你看,像不像啊?

同学二:哇,给我也画一张吧。

同学三:也给我一张啊。

齐白石:好啊,别急,每人送你们一张。

同学四:我不要雷公像,能不能给我画一张别的呢?

齐白石:好的,好的,我画个人。

同学四:画谁啊?

齐白石:等下画好了,考考你们的眼力,猜一猜是谁?

同学四:你画的人长着剑一样浓密的眉毛,瘦长的脸颊,两片厚厚的嘴唇。哈哈,是杂货铺的焦老爷爷吧!

齐白石:对,就是他。像不像?

同学四:像啊,像极了。

同学五:我爸爸说,读书人诗、书、琴、画都要精通,不然,算不得真正的读书人。爸爸天天教我学画画,我就是学不会。那天,他看到你送我的青蛙画,还以为是我画的,高兴极了。我说是同学画的,他说这同学将来一定有出息呢。要我也抓紧学,

可我怎么也画不好。你怎么学的,谁教你画的?

齐白石:我自己学啊。我喜欢画蓝天里飞翔的春燕,绿荫下乘凉的耕牛,杏子塘里拨着清波的鸭子,在荷叶上跳动的青蛙,稻田里觅食的白鹭……我一天不画,心里可不踏实呢。

【外公知道齐白石用了很多描红纸,查出他课余画了很多画,有些担心。】

外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你只顾着玩,不干正事,你看看,描红纸白费了多少?

齐白石:我就是喜欢画画嘛。

【山坡。因为家境贫穷,齐白石在蒙馆上了几个月学就辍学了。齐白石和几个小伙伴在小山坡上放牛、砍柴。】

放牛娃一:这儿青草丰盛,我们在这里放牛吧。牛啊牛,快点吃饱肚子。放牛娃二:你把什么东西挂在牛角上了?

齐白石:那是我的《论语》书。《子罕篇》,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放牛娃二:你读的这个是什么意思啊?

齐白石:这是孔夫子倡导的治学态度。毋意,就是不猜疑;毋必,就是不武断;毋固,是不固执;毋我,就是不自以为是。

放牛娃:这一句“学而不厌,不耻下问”是什么意思?

齐白石:学问,都是从问中学得的。老人、小孩、农民……任何人都有知识,是我们学习的对象。要学习知识,就要谦虚地向别人询问。

放牛娃二:你知道的可真多。

齐白石:是外公教我的。

放牛娃:我们去玩打柴叉的游戏吧。

齐白石:你们玩吧。我等下还想画画呢。

放牛娃三:你拿根木棍在地上画什么?

【孩子们围到齐白石身边,看他画画。】

齐白石:画花、大山、树,水牛、马、鸡、鸭、鱼、虾蟹,什么都可以画。

放牛娃一:谁教你画画呢?

齐白石:大自然就是我的老师。

放牛娃二:你怎么画得那么像?

齐白石:仔细观察,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你们看,不同的花,花蕊、花瓣的形状、颜色是不一样的。比如玫瑰,它的刺是向下长的,所以常常挂人的衣服。又比如紫藤,南方的紫藤是花与叶齐放的,北方的是先花后叶,别有风趣。

【孩子们走到树下。】

齐白石:你们看,树的叶、枝、干的长势,树叶的脉络、纹理都不一样。我就把它们的样子记住了,画在纸上。

放牛娃:哦,仔细看看,还真是不同啊。

【院子里。齐白石在练字。】

外公:《论语》看完了?

齐白石:嗯,我自己抄写了一本。

外公:给我看看你抄的。字写得不错啊,还在练字吗?

齐白石:天天练啊。有空时,就写几页。上山放牛,就在地上写。

外公:这是你的大字本?怎么字是红黑色的?

齐白石:没钱买大字本了,我想了一个好办法,在山上采集一些红土,做成红墨汁,先在纸上写一遍红色的大字,第二遍用黑墨汁写。然后,把本子翻过来,在反面上又写一遍。这样,一个本子可以当三个本子用呢。

外公:哈哈哈,你还挺聪明。好啊,学习就要持之以恒,积以时日,大有益处。你还画画吗?

齐白石:还画,天天画,习惯了。

外公:哦,画画也好,或许将来会有出息的。听说过王冕吗?元代人,小时候也是个放牛娃,和你一样,天天画,后来成为了一代画师。

齐白石:听说过。我会努力的。

【傍晚。干了一天活的齐白石坐在池塘边洗脚,突然觉得一阵钻心的疼痛。】

齐白石:哎哟,虾子钳住了我的脚趾。哎呀,怎么还流血了……

爸爸:这草虾欺负我的儿啊。疼吗?你还能走吗?

齐白石:不疼,能走。这塘里怎么有草虾啊?

爸爸:多得很,这草虾有两只大钳子,厉害得很,夹住人,就死也不放了。

齐白石:以前我常常来,只看到鱼,怎么没见到草虾?

爸爸:它的身子是透明的,不仔细瞧是看不见的。它们也不轻易浮上来。你再仔细看看,那里都是。

齐白石:嘿,我要抓几只虾子回去,仔细看看,画一画它们。

【家中。】

爸爸:现在家里条件不好,你身体单薄,干不了田里的重活,去学一门手艺吧。木匠不错,专门盖房子,做桌椅板凳和种田工具。你去学学木匠手艺吧。

齐白石:我试试吧。

【木匠房。】

木匠齐师傅:大器作是个苦力活。你这么瘦,还这么吃得苦。你好好地练练吧!什么事都是练出来的,常练练,就能把力气练出来了。

齐白石:没问题。

【乡村小路上,齐白石和木匠师傅遇见几个挑着木工工具的人。师傅很恭敬地和他们打了招呼。】

齐白石:我们是木匠,他们也是木匠,师傅对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恭敬?

木匠齐师傅:我们是大器作,做的是粗活。他们是小器作,做的是细活,八仙桌,雕花床。他们能做精致小巧的东西,还会雕花,这种手艺,如果不是聪明的人,一辈子也学不会啊。一百个木匠当中也只有几个会做细活。

齐白石:都是木匠。雕花这手艺虽然比较细致,但是,他们能学,难道我就学不成!

木匠齐师傅:你念过书,聪明、年轻,只要找一个好师傅,是可以学会雕花手艺的。周家洞有一个雕花木匠,叫周之美。他的手艺远近闻名,用平刀法雕刻人物、花卉,真是一绝。

【家中。】

齐白石:爸,我想学细木活。

爸爸:细木活好,有手艺,不劳累。你身体不好,老干粗活,吃不消,我们也是提心吊胆的。去学吧!

【木工雕花作坊,齐白石去做学徒。】

齐白石:我以前是齐师傅的徒弟,现在想跟您学习雕花手艺。

周师傅:哦,好啊。听齐师傅说过,你聪明好学,还念过书。

齐白石:我会认真学的。

周师傅:你学得很认真啊。花雕的样子越来越生动了。

齐白石:师傅,我想把平日里画的牡丹、梅花、石榴、葡萄,还有飞禽走兽、草木虫鱼加入到传统图案中。

周师傅:想法很好啊。

齐白石:师傅,我雕刻了民间故事八仙过海。

周师傅:很有意思,人物生动传神。你学成了手艺,一定是我们这一行的能手啊!

伙伴:你在雕刻什么?

齐白石:我在做花雕。

伙伴:真好看,送我一个好吗?

齐白石:好的。送给你了。

小伙伴:谢谢!

【20岁那年,齐白石随师傅外出做活时,在一个主顾蔡公子家里无意间见到了一部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芥子园画谱》是当时的绘画教科书,里面有《树谱》《山石谱》《竹谱》等。】

蔡公子:这几天做工很累吧,你的眼睛都红了。

齐白石:还好,还好。我看了这屋里的一套书《芥子园画谱》,真好啊。我喜欢画画,这本书能教给我很多东西,能借给我看看吗?

蔡公子:哈哈,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这套书是父亲给我弟弟买的,你拿去看吧,没关系的。

齐白石:感激不尽。这些图画我也能画啊。我要全部临摹下来。

【夜晚。齐白石伴着油灯,用薄竹纸一幅幅地勾影,如痴如醉。他将用过的薄竹纸订在一起,半年一共攒了16大本。他的画越来越好,渐渐流传开来,享有了声名。】

链接

齐白石,擅长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醇厚朴实。他把生活中感兴趣的一切事物统统都画下来,乡间的事物,锄头、铲子、小虫、青蛙甚至老鼠都跃然于他的画中。

他的画朴素自然,一看就仿佛闻到来自乡村的气息,听到孩童们稚嫩清脆的歌谣。他曾在《柴笆图》上题诗:似爪不似龙与鹰,搜枯笆烂七钱轻。入山不取丝毫碧,过草如梳鬓发青。遍地松针衡岳路,半林枫叶麓山亭。儿童相聚常嬉戏,并欲争骑竹马行。

他一生留下大量诗、书、画、印作品,传世画作有《墨虾》《牧牛图》《蛙声十里出山泉》等。1955年,他获得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国际和平奖。

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说:“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齐白石真是东方了不起的一位画家。中国画师好神奇呀!齐先生水墨画中的鱼儿没有上色,却让人看到长河与游鱼。那墨竹与兰花更是我不能画的。”

猜你喜欢
放牛娃雷公齐白石
雨浥红蕖冉冉香
·齐白石
齐白石买假画
吹柳笛
齐白石·书画作品选
放牛娃传奇
雷公奇遇记
雷公奇遇记之两面国
雷公奇遇记之审油案
一只宝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