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之门径

2017-02-25 13:58江苏省启东市南苑小学陈海滨
数学大世界 2017年34期
关键词:橘树桃树独立思考

江苏省启东市南苑小学 陈海滨

数学知识既是人类聪明才智的结晶,又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古今中外的人们在运用数学知识的同时,也离不开自身思维能力的挖掘。因此,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尤为重要,教师只有通过适度的思维训练,才能开发学生的智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巧妙设疑,引发学生的思维动机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在教室里读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且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按照这一教学理念,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紧密结合教学实际,通过多角度的布疑引探,诱发学生主动参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譬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先直接展示两道相同加数的试题:①4+4+4+4+4+4+4=;②7+7+7+7+7+7+7=,并瞬间说出了正确的答案,接着我派一个小学生随意在黑板上写出几道类似的题目,我也立即作出了回答。不少学生感到纳闷:难道老师有什么特异功能?此时我点拨道:“只要你们学会了乘法,也能迅速算出类似的答案。”顿时,所有学生立即打开书本进行了深入探究。

二、以生为本,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

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时,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积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内在和外在动机,促使学生想学、要学、学好。譬如,我在执教“能被2、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被2、3整除的数的特征,就开展了如下竞赛活动:我先说几个多位数,要求学生比比谁能用最快的速度分别说出能被2、3整除的数,但是只有几个学生能够在三十秒内说出具体的数字,大部分学生通过笔算才能说出一两个被2或者3整除的数,此时,一个男生举手说出了心中的疑惑:“为什么我计算得这么慢啊?是否有什么奥秘?”于是我提示道:“只要掌握了被2、3整除的数的特征,就能快速算出答案,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许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立即高涨起来,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能被2、3整除的数的特征。

三、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

学生只有通过独立思考来认识和判断数学问题,才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有些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一旦遇到疑难就望而却步,往往立即向同伴求助,甚至直接照抄同桌的作业。为了有效控制此类事件的发生,我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5―6人)为单位,把课前预习时发现的问题拿出来一起讨论,从而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同时,学生在讨论中独立思考,相互启发,并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四、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通过解题思路的训练,如解决实际问题时,解题思路就是运用逻辑思维沟通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数量关系,使已知和未知这对矛盾实现统一。譬如,我在一节应用题教学中,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如下习题:“学校有橘树50棵,比桃树多30棵,问:橘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然后要求学生口述思维过程:要想求出答案,首先要知道橘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题目中的“比桃树多30棵”的描述就是说明橘树比桃树多30棵,也就是说桃树比橘树少30棵,所以,求桃树的棵数列式应为“50-30”,再加上橘树的棵数(50-30+50)就是桃树和橘树一共有多少棵。当然,也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来分析题意,从而让学生明白不是看到“多”字就采用加法计算的道理。

五、触类旁通,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

在解答一些较复杂的应用题时,有些学生往往钻牛角尖,他们遇到不能解答的问题时,不懂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道理,不能另辟蹊径,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至关重要,教师应该多给学生提供灵活思维的机会,可以适当安排一些能刺激学生灵活思维的素材,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全方位、多角度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譬如,当学生基本掌握乘法的基本要领后,我迅速在黑板上板书了“8+8+8+7+8+8+8= ”的练习题,一些思维较低的学生便按部就班地采用从左往右逐项累加的方法计算,但思维能力比较敏锐的学生便采用“8×6+7”的方法,也有少数学生想出了“8×7-1”的方法,这些计算方法很巧妙,他们能够经过独立思考,既在“7”的位置上想象出一个不存在的8,又根据“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原理把加法换成乘法,并通过推理论证,从积里减去人为增加的“1”。通过类似习题的训练,学生触类旁通,有效提升了灵活多变的思维能力。

六、创设情境,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

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的东西应该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负担强加给学生。”可见,教师在课堂上只有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才能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譬如,我在引导学生练习应用题时,先展示如下问题让他们讨论:一个长方形,宽增加一米,长减少一米,试问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立即投入到畅所欲言的氛围中,经过短暂的讨论,还是没有找到正确的答案。接着我继续提出疑问:“若按照如此的变化进行深层次探索,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话音刚落,各学习小组通过深层次讨论后轻松地得出了结论:①当宽与长相等时,面积最大;②在周长相等的前提下,宽与长越接近,面积越大;③若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周长相等,正方形面积则较大。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切身感悟了学习成功后的快乐,充分挖掘了思维潜能。

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思维密切相关,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进一步探索数学科学、数学活动与数学思维的特点,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橘树桃树独立思考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桃树施基肥“五字诀”
桃树秋管 来年丰收
桃树咋样冬剪好
小金橘树
给橘树弯腰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会跑的小橘树
谈独立思考
桃树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