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顶红地栽生产技术规程探讨

2017-02-25 14:42朱晓国
花卉 2017年20期
关键词:种球鳞茎花芽

朱晓国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8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 江苏苏州 215008)

朱顶红地栽生产技术规程探讨

朱晓国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8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 江苏苏州 215008)

根据朱顶红种球的生长发育特点,系统阐述朱顶红种球从采种、播种、苗期管理、移栽、管理及种球采收以及促成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朱顶红;地栽;技术规程

朱顶红为石蒜科朱顶红属(Hippeatrum)多年生鳞茎类草本植物。原产热带美洲。朱顶红在原产地可周年生长.无休眠期。我国长江流域如露地栽培,会因冬季寒冷被迫休眠。3月中旬始萌叶,春夏开花,伞形花序2至数朵,两两对生.别有情趣。花被6枚,花形似喇叭状,有重瓣中。花色艳丽,有白、淡红、玫红、橙红、大红或具条纹等花色变化。大花品种花径达22cm以上。可盆栽裁或作切花,长江以南还可于庭院池畔、石隅露地丛植,有较佳观赏效果。

1 生长发育特点

(1)冬季在简易保护设施(不进行人工加温)及生长季节露地栽培条件下,从播种或组培苗到形成商品球(周径在25~30cm,内有2个或2个以上发育完好的花芽)约32个月。

(2)朱顶红从播种苗到形成第一个花芽约需20个月,叶片总生长量超过16片。

播种苗当年可生长叶片6~7片,第二年可长叶片8~10片,第三年可长12~14片,三年总生长叶片约26~30片左右。一般在形成第一个花芽后,每隔4片叶片可形成一个花芽,由侧芽,形成新的生长点,继续生长靠近花芽外侧的叶片叶鞘基部不抱合,所形成的鳞片仅包裹鳞茎的1/3~1/2,而花芽内侧的叶片和外侧的叶片为同一生长方向。叶鞘基部形成的鳞片成环状。由此可以从地上部分判断花芽所在的位置和花芽数量,但能否充分发育成健壮的花芽,受外界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一般生长到第三年可以出现4个或更多的花芽,但不一定都能充分发育,有的可能中途萎缩掉成盲花。

(3)朱顶红生长适宜温度为25℃左右,25~30℃有利于花葶生长,花开后,保持20℃左右,可延长花期。当气温15℃以下即停止生长,7℃左右叶片开始枯萎,0℃以下鳞茎将受冻害。朱顶红属喜阳植物,但7月上旬至8月中旬叶片生长停顿,处于半休眠状态,适当遮荫(遮光不超过50%),有利于保护叶片正常生长发育。

(4)朱顶红的主要病害有红斑病、毒素病等,红斑病在整个生长季节都可能发生,一般春秋季节较严重,尤以生长早期(花芽抽生时)最为严重,一般病菌潜伏在有病鳞茎内,或者在植株生长期入侵,故生长后期,叶片即将停止生长,鳞茎休眠前最后一次喷药和花葶抽生时,及时喷药十分重要。毒素病主要在春夏之交和夏秋时发生,严重时可导致病叶枯萎,但品种间差异较大。

虫害以夜蛾幼虫危害较严重。一般5月初第一代和10月下旬最后一代幼虫危害较严重,初代虫口密度大,生长迅速;末代幼虫化蛹后在土中或鳞茎中越冬。生长季节常检查,发现虫害及时喷药扑杀。

2 种球露地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2.1 采种

一般单瓣单色品种自交后代基本上可以保留亲本性状,可用于种球生产。朱顶红自然结实率不高,需进行人工授粉。亲本可选用冬季温室内催花植株,因为催花条件下,温度、湿度较稳定,花期长,有利于授粉和果实发育。一般1月间授粉,40~50d果实成熟3~4月可采收播种,播后20~30d出苗。当年秋季移栽,管理得当到第三年秋季即可收获合格的种球。生长周期不到3年。

露地采种,一般在5月上、中旬开花,这时气温高、湿度小、花期短、病害多不利于授粉和果实发育,种球生长将推迟一年。

授粉时选健壮植株,花茎上无病斑,可以不去雄套袋(温室内亲本无昆虫、无风不易花粉混杂)花瓣开列后第二天花药开裂,花粉粒成熟,但雌蕊一般要到第三天柱头才会开裂,适宜授粉,所以可采用同一品种异株异花授粉,提高结实率,一般在上午10:00左右授粉,第二天重复一次。授粉后第三天子房开始膨大,此时保留2朵小花,摘去其余小花和第二个花葶,保证所需果实充分生长发育。授粉后40~50d果实微黄,顶端刚开裂时,即可采收,一般每个果实采收种子100粒左右(因品种、种球大小而异,少则50粒,多则150粒左右),采收后即播或储存在5℃左右的环境中,待全部采收结束后一并播种,种子切忌凉晒干燥,否则极易丧失发芽力。

2.2 播种

可播种于穴盘或苗床。床播可采用条播,行距15cm左右,床土壤要求轻壤土,保水保肥排水良好,播前可晒翻或喷药消毒,防止软腐病、红斑病危害,不论床播或穴盘播种均需在连栋大棚内,早期保温,夏季遮荫,有利于出苗和幼苗生长。

播后约20~30d即可出苗,当生长至2~3片叶时立即喷一次杀菌剂,防止幼苗感染病害。

2.3 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主要是适时浇水和定期施肥喷药,苗期以复合肥水溶液为主。每周施一次肥,幼苗夏季可连续生长,保证充足的水肥十分重要。病害主要是叶部的红斑病和鳞茎的软腐病,每10d左右喷一次杀菌剂,特别是梅雨季和秋季尤为重要。

2.4 移栽

幼苗生长到9~10月间已有5~7片叶,鳞茎直径在1cm左右,应及时移栽大田,行株距25~15cm。穴盘苗带有土球,故无缓苗期,栽植后浇一次透水,11月初停止生长保持土壤适当水分(偏干条件),保正根系正常生长。11月中旬地冻前用双层地膜覆盖(盖膜前注意清理排水沟,防止积水),保证安全越冬。

2.5 第二年管理

4月初,幼苗即开始生长,及时戳破地膜,以利叶片生长,这一年的管理要点:5~6月和9~10月间施追肥5~6次,以复合肥0.5%水溶液为主,最后一次可施磷酸二氢钾0.5%水溶液,促进鳞茎发育,7~8月停止施肥,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度,生长期间每半月左右喷杀菌剂一次,发现夜蛾幼虫时加喷杀虫剂。及时清除杂草,全年约需4~5次,重点是梅雨期和覆盖地膜前要彻底清除一次。施适量基肥,清理排水沟,清沟时结合覆盖裸露在畦面的鳞茎。

2.6 第三年管理及种球采收

前期同上年。部分植株可能开花,应及时摘除,以免消耗养分。10月下旬~11月上旬为种球采收期,需冷藏催花的种球可在10月中旬采收,采前10d停止浇水,喷一次杀菌剂。采收后截取过长的根系,在叶片茎部切叶,清洗,用杀菌剂浸泡30min后凉干,然后分级装箱冷藏或室内干藏。冷藏温度在5~8℃,室内干藏注意通风,防止霉变。

3 促成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3.1 材料准备

选择鳞茎周茎在18cm以上的种球,口径22cm的塑盆,配土:生泥:砻糠灰:鸡粪=7:2:1,土壤杀菌剂:百菌清或多菌灵

3.2 花期调控

目标花期定在春节前后,即2月中上旬,花叶同放。

种球处理方法当年4月份将鳞茎周茎在18cm以上的种球挖出,用800~1000倍的百菌清消毒30s,凉干后上盆,置于常温下,日常管理同上。10月初将上盆的种球带盆带叶放进冷库(约50d),12初出冷库进加温温室。

温度处理冷库低温控制5~7℃;加温温室控制在25~28℃。

3.3 花期观察

通过低温春化处理,模拟原产地自然生长环境,强迫休眠,促进种球内花芽分化的完成,经50d左右的低温处理后,温度调整到25~28℃的适宜温度,经50d左右,种球生长发育抽出花苔。开花后,温度需下降到10~15℃左右,以延长花的观赏时间。

4 组培苗培养和其他繁殖方法

组培苗的技术总结另文叙述。

组培苗可在4~5月间或9~10月间脱瓶练苗,春季练苗可在苗床进行,秋季可在穴盘进行,冬季入温室过冬,练苗结束后其他管理同播种苗。

大部分重瓣朱顶红品种不结实,有的单瓣品种虽然外观上有正常的雌雄蕊,但往往不育,不能正常结实,这些品种除采用组培方法扩繁外,也可采用切割鳞茎等方法。

鳞茎切割从每年5月底(花后第一轮叶片已充分生长,鳞茎已初步发育)至9月底均可进行(9月以后因气温较低,需要增加设施内温度,但以8月中旬最佳,因这时鳞茎已充分发育,7月初至8月中旬为鳞茎生长发育旺盛期)。

将用于切割的鳞茎挖取后去根,在鳞茎颈部切去叶片,用杀菌剂浸泡半小时后凉干,用利刀将鳞茎均匀分为8份,每份按内层外层鳞片一切为二,分为16块带茎盘的鳞片,直立放在充分的湿润的泥炭土中(可以80%的泥炭土加20%的珍珠岩混合),放在通风良好的室内,保持相对干燥,60%左右的湿度,20~25℃温度。一般45d左右在鳞片和茎盘的连接处,即可萌发籽鳞茎,二个月左右,大部分籽鳞茎已形成,个别早期产生的籽鳞茎可抽生出新叶,这时可将母鳞茎块从基质中小心取出,将新产生的籽鳞茎连同母鳞茎快一起种于播床内或作组培材料,扩大繁殖。这种繁殖方法因鳞茎的个体差异产生的籽球数量不一,少则仅数个,多则可达30余个。一般生长势较弱的及白色品种籽鳞茎较少。籽鳞茎以后的管理方法同播种苗。

S682.25

A

1005-7897(2017)20-0008-02

2017-8-12

朱晓国(1982-),男,农艺师,从事园艺作物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种球鳞茎花芽
朱顶红花芽发育研究
秋月梨枝梢生长发育影响花芽形成
百合鳞茎的采收与贮藏保鲜技术
百合
迷你文心兰养护手册(下)
2021年山西省果树花芽期病虫预报
苹果花芽期如何防冻害
10个种源西红花引种及其性状比较
洋葱种球不同处理贮藏效果研究
低温冷藏对东方百合种球冻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