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2017-02-26 00:04陕西商洛市商州区牧护关镇黑龙口初级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17年22期
关键词:多边形创新能力思维

陕西商洛市商州区牧护关镇黑龙口初级中学 阮 锋

关于初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陕西商洛市商州区牧护关镇黑龙口初级中学 阮 锋

创新是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数学作为各科知识发展的基石,思维方式强烈地体现了创新这一要素。中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身上的创新素质直接影响国家的强大。笔者就多年的一线教学工作实践,关于初中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数学能力的培养谈几点个人意见。俗话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与同行共勉。

一、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起着引导者、管理者、组织者的重要作用。课堂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必须与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智慧紧密配合。因此,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必须要有创新自觉,在公式、定理的论证、求证中游刃有余,让学生充分领略数学的魅力。教师要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时代需要教育创新,这是教师的光荣职责,也是神圣使命,无论哪个学科都概莫能外,尤其是数学教学,学生容易在枯燥的学习中迷失方向,而教师的创新教学就是指路明灯,会让学生兴味盎然沉醉其中。我们相信,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只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数学老师必须潜下心来认真研读教材,在创新教学模式上狠下功夫,只有这样才可能改变教学面貌,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觅得真知,得到提高。

二、及时发现并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初中学生可塑性非常强,好奇心和求知欲非常强烈,这就为我们的教学创新提供了某种可能。这时的学生思维活跃,不信权威,问题意识和挑战意识都很强烈,如果教师能因势利导,教学效果是可以想见的。但在现实中,我们会发现有的老师不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意见,不愿意学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质疑,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学生不信权威,敢于质疑,正是创新精神培养的路径。试想一下:如果学生对所有的结论都表示认同和接受,何谈创新呢?“问题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该成为数学教学贯穿始终的学科价值追求,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思考质疑,不断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在探索中去提升思维品质和思考深度,这是一条探险之旅,而教师无疑是学生最信任的旅途伙伴。我们可以说,这也是一条快乐之旅,师生一道,在探索的路上越走越远,而数学的美景就呈现在求索的路上。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就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和解放学生,不断给学生提供创新的可能,从教学安排、环节设计、训练目标、问题设计、训练模式等让学生全程参与,倾听学生对课堂设计的建议,在某些疑难问题上鼓励学生大胆发声。

如讲“多边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任意地画出他们所能想到的各种多边形,然后告诉他们:“不管你画的多边形是什么样的,只要告诉我它有几条边,我就能知道它的内角和,不信可以挑战一下。”这时,学生很快有了兴趣。由于他们不知道多边形的边数和多边形内角和之间的关系,所以就会积极地思考其中的奥妙。有的学生就会想到:“老师是怎么算的呢?会不会有什么公式?”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创新才可能实现,这时的学生人人积极思考,个个用心钻研,课堂气氛热烈而有序,这何尝不是我们老师梦想的课堂呢?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但这个例子说明:只要教师有创新意识,学生就能给教师足够的惊喜,所谓的教学创新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有时只需要教师稍动脑子即可。另外,教师课堂上的创新来自于教师对课堂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对学科的热爱,没有这些,创新也是无从谈起的。

三、让课堂在创新中成就学生

课堂是实施创新的主阵地,是不可替代的创新媒介,教师要在构建“创新课堂”上用足功夫,“创新课堂”与“高效课堂”可以实现“无缝对接”。创新是一种能力,高效是我们的追求,而创新的目的就是高效,简单来说就是:创新是手段和过程,高效是结果和目的。在“高效课堂”模式中,“导学案”是重中之重,而“导学案”的运用所强调的是学生的自学和群学,这就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某种可能,在老师还没有讲授的时候,老师的思维不会先入为主,学生完全可以打开思维的大门,解开思维桎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整个先期学习中,学生的思考就是最大的收获,而创新的努力会成就每一个学生。例如,讲“勾股定理”时,导学案可以这样设计:让学生自己利用以往学过的全等三角形和轴对称的知识,画出四个和课本上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把四个直角三角形剪下来进行组装拼贴,看看是否能拼出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然后想想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拼贴、计算,很快就会发现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的关系,然后总结出勾股定理,这样的教学设计“化难为易”,直抵教学目标,把本来烦琐的求证论证变成了生动有趣的动手实践,把数学课变成了手工课,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也把探索创新的种子植于学生心中,凸显了学科价值。

教师除了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外,还要努力拓宽教学渠道,不断延伸数学教学的视角。可以把数学延展到学生的生活之中,布置一些有趣味的作业,让学生用数学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让数学更接地气。数学的价值就是解决现实问题,只有把数学和生活对接起来,才可以实现数学教学持续健康地开展。

四、让数学回归本色,让数学更美

随着课改的深入,数学教学面临着一些难题,比如学生对学科价值认识不够,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随着课程内容难度增大,学生开始出现畏难情绪,尤其是女生,因为理性思维相对滞后,学习数学难度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创新”就显得尤为迫切,教师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创新问题解决模式,创新问题解决过程,才能激活数学课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得到“源头活水”,就只有不断创新,陈旧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永怀创新之心,坚持创新之路,这既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不断创新,才能让数学更美!

猜你喜欢
多边形创新能力思维
多边形中的“一个角”问题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多边形的艺术
解多边形题的转化思想
多边形的镶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