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二学生教育与管理方法探析

2017-02-26 02:38钱春梅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大学专业教育

钱春梅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马鞍山243002)

新时期大二学生教育与管理方法探析

钱春梅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马鞍山243002)

二年级作为大学时期的重要转折阶段,学生在此期间的生活状态和学习成效直接影响今后的大学生活质量和就业走向。近年来,大二学生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亟待解决。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大二年级学生的特性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教育管理层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新时期;大二学生;教育管理

大学期间的教育与管理贯穿整个大学四年,每个阶段都很重要,其中大二年级的研究相对较少,是整个大学阶段学生发展研究的薄弱环节[1]。近年来,大二年级学生整体状态低迷,成绩下滑,挂科严重,而大二阶段的过渡性[2]将直接影响后期整个大学生活的质量以及学生今后的就业走向,故其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期大二学生特征鲜明,问题凸显,以此作为依据,我们可以探寻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做好相关教育管理工作。

1 新时期大二学生的主要特征

1.1 基本为“90后”,独生子女居多

新时期大二学生基本生于1990年以后,多为独生子女,在大的时代背景潮流下,这一群体呈现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1.1.1 个性鲜明,有自己的想法,自主意识强这就意味着老师在做学生工作时切忌说教,要循循善诱,做心与心的交流。其实教师讲的很多道理学生都明白,那为什么明知道应该做什么而不去做,又或者明知道不该做什么却控制不了自己,教师需要跟他们一起去探讨这背后的因素。

1.1.2 崇尚自由,不喜欢被约束这就要求教师在相关工作中应该考虑与学生的兴趣点相结合,尽量让学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避免强制管理引发反感情绪。当然,在此过程中需要想办法培养或激发学生的兴趣。

1.1.3 成长环境较为优越,抗挫抗压能力弱因为内心不够强大,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可能会选择逃避,甚至麻痹自己,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进行相关干预,引导他们直面问题,协助他们解决问题,并且在后期予以持续的关注以确保该问题彻底解决。

进入二年级的同学已基本知悉了大学的生活模式,经过大一学年的摸索积淀,一部分同学可以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目标清晰明确,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另一部分同学或是一直停留在高考结束后的松弛状态中,始终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又或者努力了却屡屡感觉受挫,进入大学以来诸如学习、人际交往、未来选择等方面所滋生的各类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矛盾愈发积累,越来越迷茫,也渐渐迷失了自己。

1.3 没有直接的就业与发展压力

大学四年,大二容易给人一种“才大二”的错觉,总感觉离毕业还早。如果说大一的生活需要忙碌于参加各类活动、忙碌于适应大学生活,那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大二的生活似乎变得相对清闲了许多,可支配时间充裕了许多。因为没有直接的就业压力,缺乏危机感,学习的动力也相对减弱,而在网络文化纷呈的大环境下,很多同学渐渐习惯了“宅”,网络成为主要的消遣方式,却也成为了恶性循环的开始。于是乎,因为无聊,所以游戏,因为游戏,所以沉迷;又或者,仿佛一天什么也没干,玩玩手机上上网。即使偶尔想要改变,却也缺乏跨出第一步的足够决心和勇气,又或者即使跨出了第一步,也因为没有足够的动力和意志力,很难坚持到最后。

2 新时期大二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二学生中确实有一部分先进群体,他们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他们的大学生活快乐而充实,他们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收获颇多,各方面正全面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更多的大二学生群体,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

2.1 安逸感强,没有明确的个人发展规划

因为暂时不用考虑就业的问题,缺乏个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少学生乐于眼前的安逸,并没有真正想清楚读大学到底是为了什么,为谁而读,又或者想着毕业以后能找一份好的工作,却不知道用人单位需要什么,自己可以做什么,有过很多目标和计划,却又一次次落空而沦为一种形式,究其原因,所制定的目标不够合理,不够具体可行。

主要成果包括:与省(自治区)水利、环保部门建立了重大问题协商、规划衔接、联合考核、突发事件信息共享机制;与省(自治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水功能区监督、取水及排污口设置审批方面建立分级管理体系;与省(自治区)水质监测部门建立流域机构指导协调,流域与区域水质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

个人发展是一个长久而持续的过程,个人发展规划旨在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确定发展或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每一阶段发展到什么程度,是否在自己能力范围,是否跳一跳,够得到;具体怎么发展,如何着手。并定期反馈有没有落实到行动中,自己是否在一点一点进步。没有计划便没有方向,没有方向自然谈不上前行的动力,我们的学生需要制定出一套分解细化后的适合自己的个人发展规划,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积淀自己、全面发展,最终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2.2 专业认知模糊,学习动力不足,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很多学生并不清楚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及需求,对专业课的认知大多只停留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大二年级涉及部分专业课,因为难度系数较高,很多学生上课听不懂,课后又不愿多花时间,于是对所学专业越来越没有信心,也越来越不感兴趣。

因为没有足够的学习动力,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学习已经沦为了应付考试的一项任务,部分学生想着考试不挂科即可,大学能毕业就行,基于这样的目标定位,大学学习很容易上演出一部辛酸史:“挂科”-“补考”-“重修”-“再挂科”-“再重修”,问题愈发积累,也越来越超出自己的掌控范围。不少同学反馈,其实考试之前只要认真复习,只要能“看进去”,就一定可以通过考试。但是,对于难度系数较高的课程,若平时没有打好基础,单纯靠考前突击,想要通过考试,难度可想而知。况且,我们的很多学生时间管理方面能力欠缺,时间计划性弱,习惯性拖延,总感觉复习的时间还很充裕,一拖再拖,迟迟跨不出复习的第一步。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因为“无聊”,因为“别人玩,我也玩”在不知不觉中就很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如玩游戏,并不是因为“热爱”,仅仅只是“习惯”,可是,这个习惯一旦养成,想要打破形成新的习惯却并不容易。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如果你能跟一个“习惯”长期共存的话,那说明你一定从这个“习惯”中受益了,哪怕只有短暂的快感,比如从游戏中获得“朋友”、“快乐”和“成就感”等,游戏时也可以暂且不用去面对现实,因为这种巨大的诱惑力,使它变得难以抗拒。而想要将学习变为新的习惯,需要改变的欲望足够强烈,才能从跨出第一步开始,不断坚持下去。

3 如何做好大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3.1 以学生为本,关注关爱每一位学生

还在成长路上的大学生,因为某些原因,或许会将自己置于阳光无法照射的角落,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接纳他们、包容他们,最终通过我们的努力,帮助他们看到阳光、感受阳光、并享受阳光。

每一位学生身上都有自己的故事,也都有自己的问题,面对自身的问题,尤其是学习方面的问题,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解决,很可能会选择逃避,课程的压力、学校的压力、家长的压力,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各种压力交织在一起,使得他们更加没有勇气去面对,只能继续用各种方式麻痹自己,同时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也越来越成为“挂科小能手”。麻痹自己之余,再次回到现实时也会十分痛苦,想要改变自己,或许只是有想法完全没有行动,又或许有过行动,却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选择了放弃。其实我们一定可以帮助学生从他们自己身上寻找到正向的、积极的力量,使他们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向前,从克服原先的生活模式一步步开始,不再退缩。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放空自己,去尊重、接纳自己的学生,在做学生工作时发自内心关爱学生,让学生信任你,愿意对你敞开心扉,跟你一起探讨问题,当然也会愿意听取你的建议。我们需要通过个性化的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扰,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3]。

3.2 帮助学生做好大学生涯规划,增强专业归属感

探索自我增进生涯意识;了解职业,明确发展方向;培养能力,为就业做准备。我是怎样一个人,我希望成为怎样的人;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要达成目标,现在该做什么;大学生生涯规划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确保大学生涯规划起到长效持久的效应。一方面,利用诸如吉讯大学生职业素质测评和规划系统等平台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提供针对性的职业信息以供学生参考,通过测评让学生客观地认知自己的个性特征以及自己所适合的就业方向,从而促使他们扬长补短,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做好个人大学生涯规划,包括学期规划、学年规划,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制定相应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并定期进行反馈与修正,将目标细化到每一周、每一天,同时在学生内部成立管理小组,彼此相互监督。而测评结果和学生的自我反馈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最新发展状况,也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的借鉴和依据。除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年级会、班会、座谈会的形式,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职业指导也至关重要。一对一的指导不能仅仅停留在室内,更应扩展到室外;不能仅停留在面对面的指导,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如博客、QQ、微信等聊天工具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尽可能做到人适其职,职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良好的专业教育培养专业兴趣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除了新生入学时的专业认知教育外,大二学年也是专业教育的关键期,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初的激情可能会逐渐消退,另一方面,大二年级开设了部分专业课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困难重重,通过对专业美好前景的展望和行业优势地位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强化信心,此外,因为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学生也更容易直观深入地理解相关内容,专业教育的效果能够显著提升。通过在学生中实行“导师制”[4],由专业导师有针对性地为学生答疑解惑,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探索专业领域,结合开展相关专业博士论坛、学术报告、专题讲座、专业认知实习等,当然,若教育者在传播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深入浅出,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可以建立起较强的专业归属感。

3.3 鼓励学生合理选择,结合兴趣,积极参与各类课外活动

大学里除了学习,还有丰富的业余生活,学生可以有大把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寻找自己的精神寄托,去体验诗和远方的精彩。除了课堂教学外,我们要为学生教育寻找更多更好的载体,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实现实践育人。

学校提供了很多活动平台,包涵文体艺术、科技学术、实践服务等各个方面,当然,学生在参加活动时要有所选择,适当取舍,结合自己的兴趣、时间和精力。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团活动,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相关的比赛、项目,在活动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做阳光的大学生。学生的生活充实了,便不会因为“无聊”而消遣自我,才能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因为“感兴趣”,所以很容易做出“成就”,而“成就”的自我效能感又有助于强壮学生的自我认同,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克服困难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又能学习到新的知识,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3.4 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充分发挥优秀群体的引领作用

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5]。在做学生工作时应该充分发挥班级的力量,以班级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每一位学生都是班级建设发展的参与者,而良好的班级氛围、班级精神文化又可以辐射到所有的学生,让他们在彼此的巅峰状态下相互激励,彼此借力。

在帮助学生寻找力量时需要“内外结合”,既要帮助他们强大自己的内心,也要尽可能帮他们营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很多时候,学生需要一个伙伴、一个榜样、一个可以并肩作战的战友,一起同甘共苦、携手同行,在行动上给他最直接的动力,不再在原地百般纠结却始终无法跨出第一步;又或者需要一个“贵人”,在他遇到困难时可以帮助梳理难点,为他答疑解惑,让他有信心可以继续攻克下一个难题,就像是黎明的灯塔,给他最直接的指引。教师的力量毕竟有限,不可能时刻兼顾到所有学生,我们的党员、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可以充分发挥其在班级的引领作用,他们首先自己成长起来,继而帮助带动中间那部分学生成长起来,最终帮助带动所有学生成长,在此过程中可以以宿舍为抓手,由室友相互带动,实施24小时全线攻略,有针对性地做好一对一“帮扶引领”工作。

总之,二年级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过渡期,做好相关教育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作为教育者的我们需要心系学生,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竭尽所能帮助他们,让青春无悔!

[1]杨钋.“转折”:二年级学生发展的主题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34(3):108-117.

[2]蒋源.大二学生行为及心理特点研究综述[J].社科纵横,2010, 25(12):155-15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S].2006.

[4]武晓艳.导师制与学生专业兴趣培养[J].大连大学学报,2004,25 (3):99-101.

[5]中发(2004)16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S].2004.

责任编辑:吴艳玲

Exp 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Education and M anagementM ethod of Sophomores in the New Era

QIAN Chunm ei

(AnhuiUniversity ofTechnology Institute ofEnergy and Environment,,Ma’anshan 243002)

Sophomore year,as an important transition stage in college,the states of life and learning during which period affect the quality ofuniversity life and employment in the future directly.In recentyears,the prob⁃lemsofsophomores stick outandmustbe solved.In thisessay,solutionsabouteducation andmanagementwere put forward based on analysesofsophomores’charactersand themain problems in thenew period.

in the new era;sophomores;education andmanagement

G647

A

2017-01-04

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辅导员专项)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2015syz008)

钱春梅(1989-),女,江苏省泰州市人,助教,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就业指导研究。

猜你喜欢
大学专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留白”是个大学问
题解教育『三问』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